大豆及其制品,健康好伙伴

民间有“每天吃豆三钱,何须服药连年”的说法。现代营养学认为,每天坚持食用豆类食品能够有效帮助机体减少脂肪含量,增强免疫力,降低患病的风险。

大豆包括黄豆、黑豆和青豆等,而市场上大豆制品有近百种, 通常分为非发酵豆制品和发酵豆制品非发酵豆制品包括 豆浆、豆腐、豆腐干、豆腐丝、豆腐脑、豆腐皮和香干等, 发酵豆制品则有腐乳、 豆豉等。

01 大豆是较好的营养来源

大豆中富含优质蛋白质、必需脂肪酸、维生素E,并含有大豆异黄酮、植物固醇等多种植物化合物,是人类健康较好的营养来源。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人们要经常吃大豆及制品。大豆和新鲜蔬菜水果、奶类一样,都是平衡膳食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提高膳食微量营养素和植物化学物的摄入,都能起到重要作用。

蛋白质

大豆的蛋白质含量平均为30%~40%,高于牛肉等动物性原料,是一般粮谷类的3~5倍。大豆蛋白质中8种必需 氨基酸的组成与比例,与理想蛋白质模式相比,除蛋氨酸含量稍低外,其余都十分相近,是最好的植物性优质蛋白质来源。并且,大豆因其丰富的赖氨酸含量,也成为粮谷类蛋白质互补的理想食物。

脂类

大豆脂类的含量为15%~20%,其中约85%为不饱和脂肪酸,饱和脂肪酸约占15%,脂肪酸中亚油酸约占55%。此外,约有21%的油酸、9%的棕榈酸、6%的硬脂酸及少量的其他脂肪酸。大豆中约有1.5%的磷脂,主要为大豆磷脂,含量高于鸡蛋。

碳水化合物

大豆中的碳水化合物含量不高,只占20%~30%,其中一半为淀粉、阿拉伯糖、半乳聚糖、蔗糖等;另一半则为棉籽糖、水苏糖等,它们存在于大豆细胞壁中,不能被人体消化吸收,在肠道中经细菌作用可发酵产生二氧化碳和氨,引起腹部胀气,因而有些人一次性吃太多大豆会有胀气不消化的感觉。

无机盐与维生素

大豆含有丰富的磷、铁、钙、硒,高于谷类食物,但由于膳食纤维和一些抗营养因子的存在,钙与铁的消化吸收率并不高。此外,大豆中硫胺素、核黄素和尼克酸等B族维生素的含量比谷类高,并含有一定量的胡萝卜素和维生素E。

02 豆制品营养各有所长

大豆经多种加工方式或工序,可以制成多种多样的大豆制品,豆制品不仅美味可口,还能增进食欲,不同的加工过程和加工工艺,或多或少地减少了大豆中的抗营养因子,使大豆中各种营养素的消化率和利用率得到很大提高,如干炒大豆蛋白质消化率只有50%左右,整粒煮熟大豆蛋白质消化率为65%,加工成豆浆后蛋白质消化率为85%,制成豆腐后蛋白质消化率可达92%~96%。

那豆制品的营养价值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呢?其实,豆制品的营养其实各有所长——

膳食纤维高手:毛豆、豆渣。

毛豆是大豆在未成熟时收获的鲜食豆类蔬菜,它不仅含有丰富的植物蛋白,钾、镁元素和B族维生素含量也很高。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嫩毛豆的膳食纤维含量高达4%,远超过芥菜、菠菜、苋菜、芹菜杆等高纤维蔬菜,是蔬菜中的纤维冠军。毛豆食用方法多样,带皮煮或炒都可以,如毛豆炒鸡丁就是很受欢迎的菜品。除了毛豆外,打豆浆剩下的豆渣也是膳食纤维丰富的产品,对肥胖症、高血压、高脂血症等疾病都有预防和辅助治疗作用,用它做馒头、丸子、炒鸡蛋、摊煎饼,不仅营养互补,而且口味绝佳。

补钙高手:豆腐、腐竹、豆干、豆腐皮等。

大豆本身含钙量并不高,而做豆腐、豆腐皮、豆腐干时,需要加入含钙的凝固剂,因而成为了“补钙高手”。不同的豆制品吃法不同,北豆腐硬度较大、韧性较强,适合煎炸、做馅;南豆腐质地细腻,口感水嫩,适合凉拌、红烧、做汤。而腐竹、豆干、豆腐皮等无论是炒菜还是凉拌,口感都非常不错。

维C高手:豆芽。

大豆发芽后,营养与以前大不相同,尤其是维生素C含量。大豆中基本不含维生素C,而每100克豆芽中则含有9~21毫克。另外,大豆发芽后部分蛋白质会分解为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更有利于吸收。豆芽适合久炒,最好和肉一起,如做成肉丝炒黄豆芽、水煮鱼等。

矿物质高手:发酵豆制品(豆瓣酱、豆豉、 豆腐乳等)。

大豆发酵后,不仅产生相当多的B族维生素,而且蛋白质变成了更容易消化的 多肽和氨基酸,味道更鲜美。此外,经发酵后,大豆中的可溶性矿物质增加了2~3倍,再加上氨基酸和多肽的帮助,使大豆中很难被人体吸收的钙、磷等矿物质的利用率提高了30%~50%。值得一提的是,多数发酵豆制品含有豆豉激酶,具有抗血栓的功能。豆腐乳是早餐中常见的增味小菜,豆瓣酱可直接用黄瓜等蔬菜蘸食。

03并非摄入越多越好

大豆及其制品营养丰富,特别是豆制品种类繁多。但需要提醒的是,从食物多样化、膳食摄入平衡等角度来看,过多摄入豆制品也不可取。

我国居民膳食以植物性食物为主,大豆及其部分制品是膳食中优质蛋白质的重要来源。为保证膳食蛋白质的质量, 动物蛋白质和大豆蛋白质应占膳食蛋白质总量的30%~50%,以体重50kg成年女性为例,每天摄入蛋白质约为50g,需要摄入的动物蛋白和大豆蛋白约为15g~25g。而在日常膳食中,瘦肉、鸡蛋、牛奶都是优质蛋白的较好来源,所以对于体重50kg的成年女性,每天达到25g优质蛋白的摄入量非常容易,但如果为了摄入优质蛋白质而过多食用大豆,就会忽视其他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从而造成饮食单一、膳食营养摄入不均衡。

所以,从食物的多样化来说,大豆制品在膳食中所占比例并非越多越好,更需要重视食物间的合理搭配,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成年人每周摄入大豆及其豆制品105~175g,每天摄入约15~25g为宜

相较于畜禽肉蛋类,豆制品不含胆固醇且富含不饱和脂肪酸,是高血脂、高血压、动脉粥样硬化等疾病患者的理想食品,且豆制品容易咀嚼,因而很多老年人喜欢食用。但是,需要注意的是,一些特殊人群如肾功能不全、慢性胃肠疾病等患者,则不宜食用大豆及制品,尤其是有严重肾脏疾病的患者,要避免过多摄入大豆及其制品,主食也要尽量选择低蛋白大米、麦淀粉等蛋白质含量比较低的食品,减少非优质蛋白摄入。而对于痛风患者,大豆经过加工后嘌呤含量降低,可以适量食用以替代其他嘌呤含量较高的肉类,但对于整粒的豆类及其制品,应尽量避免食用。

内容来源:消费指南杂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