处处可见玄而又玄的三阴三阳,究竟是什么?
小编导读
作为炎黄子孙,学习并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是我们每个人义不容辞的责任。然而,有一些传统文化,学习门槛确实有点高,例如,每个人都熟悉又陌生的“三阴三阳”。《黄帝内经》中有它,《伤寒论》中有它,可是它到底是啥?应该有很多人像小编一样懵懵懂懂吧?那么,今天我们就来说说这三阴三阳——
- 何谓三阴三阳
三阴三阳:即厥阴、少阴、太阴、少阳、阳明、太阳。《素问·天元纪大论》云:“阴阳之气各有多少,故曰三阴三阳也。”
最早记载三阴三阳的文献可能是马王堆汉墓出土的《阴阳脉死候》,其曰:“凡三阳,天气也……凡三阴,地气也。”《足臂十一脉灸经》和《阴阳十一脉灸经》中有以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少阴、厥阴命名的经脉名称,是目前中医医籍中所能见到的最早的三阴三阳术语。
在中医理论中,三阴三阳贯穿《黄帝内经》始终,张仲景更是以三阴三阳为基础,扩展、发挥了《黄帝内经》理论的临床应用。
三阴三阳在《黄帝内经》理论中主要有三种内涵:
1、天之三阴三阳
以风、寒、暑、湿、燥、火六元为本,三阴三阳为标,中气与之相承,说理六气天运。《素问·天元纪大论》云:“寒暑燥湿风火,天之阴阳也,三阴三阳上奉之……厥阴之上,风气主之;少阴之上,热气主之;太阴之上,湿气主之;少阳之上,相火主之;阳明之上,燥气主之;太阳之上,寒气主之。所谓本也,是谓六元。”
2、地的三阴三阳
以木火土金水阴精与天之三阴三阳相承,以说理地道。《素问·六微旨大论》云:“相火之下,水气承之;水位之下,土气承之;土位之下,风气承之;风位之下,金气承之;金位之下,火气承之;君火之下,阴精承之。”
3、人的三阴三阳
《素问·五运行大论》云:“夫数之可数者,人中之阴阳也,然所合,数之可得者也。夫阴阳者,数之可十,推之可百,数之可千,推之可万。天地阴阳者,不以数推,以象之谓也。”太阳、阳明、少阳、太阴、厥阴、少阴,三阴三阳之气存在于脏腑、经脉、经筋、皮部之中,各部也以三阴三阳命之。其离合出入,升降沉浮,数之可得,合于阴阳变化规律。《素问·阴阳离合论》云:“三经者,不得相失也……积传为一周,气里行表而为相成也。”《素问·热论》云:“伤寒一日,太阳受之,故头项痛、腰脊强。二日阳明受之………三日少阳受之……四日太阴受之……五日少阴受之……六日厥阴受之……三阴三阳,五脏六腑皆受病,荣卫不行,五脏不通。”人的三阴三阳包含了结构、功能和物质属性。
《黄帝内经》用三阴三阳说明阴阳的程度,量化的多少,说明五脏六腑的属性,用三阴三阳阐述六气及其变化规律,说明人体气血的多少,表述生命的物质基础,说明脉象,表述六经、十二经脉、十二络、十二经筋,合月建、合四季阐明四季阴阳的程度,化十二支说明不同年份的属性。七篇大论所论为天地之阴阳,以天地三阴三阳之气与人体三阴三阳气相合,探讨天、地、人、气令与疾病的关系。
今天我们简要介绍了五运六气的概念。当然,关于该理论,还有极为丰富的内容,如五行七曜、天门第户等,内容艰深,小编会以后继续为大家介绍。想要系统学习的朋友们,也可以直接查阅以下图书——
好 · 书 · 推 · 荐
《五运六气百问百答》
五运六气理论在很长一段时间内被认为是玄学,很多人没有深究,历代深入研究并临床应用的医家也不多。当深入研究《素问》七篇大论,再读《内经》相关篇章后,方能体悟五运六气理论的深刻内涵,了解中医学天人相应的科学思想。任何理论必经临床实践的检验,方能证明其科学性和实用性,五运六气理论也是这样。作者用以经解经的态度学习五运六气理论,并效验临床。大道至简,将晦奥难懂的五运六气理论简化为实用的临床工具,需要多年的积累,名师的指点,个人的感悟,并经过刻苦的学习,应用于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