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糕上小学了,来说说我眼中的幼小衔接

上次说到年糕上小学了,我也开始陪作业的事,评论区里好多人点名让我说说幼小衔接。

大家的问题我都看了,大概分为三类:
1.幼小衔接到底要不要上?
2.到底要怎么选这种班、怎么学?
3.什么时候开始准备?
在回答所有的问题前,我想先表明自己的态度:我不赞成上幼小衔接班。
具体来说是,中班绝对不要上,大班建议不要上(如果一定要上,上小学前的暑假意思一下就好了,全年班绝对不要上)。
为什么我的态度这么坚决?
因为陪年糕经历了这一段,等到他上小学后我再回过头来看幼小衔接的意义,对比身边很多人的经历,我看到太多父母对它有错误的“执念”。

不建议随便报班的理由,我有三个

①超前学习本身没有意义

年糕身上就有个现成的案例。
今年暑假,他也去上了一个知名品牌旗下的幼小衔接班。但是才没几天,我就后悔这个决定了。
首先,课程体系非常难。
中午送饭时间,绝大部分的家长都在抱怨课程太难,孩子根本没学会,回家作业完成不了。可想而知它的不合理。
直到后期,老师开始推销下一阶段的长期课程后,我才明白过来这背后的含义。合着短期班就是为了制造焦虑、让你下单续课。
另外,这样的超前学习,本身也没有意义。
有一个著名的三年级现象,说的是很多幼儿园阶段就学过拼音、算数、写字的孩子,在小学一、二年级非常优秀,但上了三年级,成绩就不断下滑,甚至出现厌学情绪。
因为最开始的知识孩子学过了,他觉得自己都会,老师上课就不好好听了。
且因为这种“抢跑”,在一年级能轻松得到表扬的孩子,学习心态上容易有问题。超前学习反而可能得不偿失。

②“不学就跟不上别人,没自信了”,

这观点有问题

很多人会说,我也没有非要报班,但是身边人都报了,老师进度就很快,孩子跟不上自信就被打击掉了。
关于这个问题,我想说:首先,这是部分学校的问题。
但就算是在这样的学校,就算孩子 0 基础,开学之后陪他踏踏实实学两三个月,也能赶上来的。

(年糕带着不及格的作业回家,我的心态是 OK 的)

为什么这么想?
因为从很早的时候我们就一直在提倡亲子阅读、高质量地陪孩子玩,你和孩子的这些互动,不可能是无用功。
年糕从小看了那么多科普书,我们花了那么大的力气给他讲知识,就是为了培养他的见识、给他多一个看待世界的角度、让他真正明白一个问题的核心逻辑所在。这些东西,才是“信心”的来源。
有人会说,那这些以前都没做的怎么办?
如果是这样,那么在开学之前,上一个拼音课突击一下,给自己点“心理安慰”,问题也不大。
但你自己要知道,这只是辅助手段。孩子的自信,他的学识基础,一定是日积月累培养出来的。

③幼小衔接班让人忽略了更重要的事

说完前面两点,我还想说,只想着报个幼小衔接班过渡,很可能会忽略“最重要的事”——
以前我们做过一个采访稿,问了上小学后妈妈们最想提醒后来人的事,他们的答案是这样的(戳这里可以看老文)
@丽丽,给女儿报了很多网课,但是最纠结她的课堂纪律
@大源,孩子学了很多东西,但是没有自己规划时间的能力
不是几道算术题、几个拼音字母,而是时间规划能力、课堂纪律这样看起来完全没有“抓手”的东西。
这些事情起效太慢,不能让孩子在课堂听写上得满分,也不能让口算变得更快。但它是孩子学业长期需要的底层能力,可比上幼小衔接难得多。

(年糕读小学前已经参与家务了,比如打扫卫生,洗洗自己的小毛巾,收拾玩具等等)

我们可以提前准备起来的:

1.  上小学前,要完成分床(如果有条件还可以分房)睡的过程,这是孩子走向独立的一大指标。

2.  穿脱衣服、系鞋带、擦屁屁……熟练掌握这些基本生活技能,能提升孩子的自信。
3.  在睡觉、起床、穿衣、吃饭这些方面养成独立自律的生活习惯。
4. 阅读与理解能力是学习的基础能力,每天一定要抽时间陪孩子读书。
(每一件都可以独立拆成很多步骤,这就是它们最难的地方所在)

说完这些,我也终于可以反过来说一个重要的事。

不报幼小衔接班,不等于我们在提倡“什么都不要做”的“快乐教育”。
还是拿年糕举例吧,他读小学前,我从没有给他做过数学算术题,但是数感这件事,我们一直在培养。
比如只是带他坐电梯时一起看楼层上升的数字,看到 9 以后是 10,19 以后是 20,这就是十进制的学习。
还有我们玩的乐高、桌游里面,就有思维练习、空间感锻炼,这些全是数学。
年糕现在的数感就挺好的,我也基本不会担心他的数学成绩,这种信心不是刷题给我的。
好的启蒙方法,一定是符合孩子的发展需求、能让他理解的。

最后,关于幼小衔接阶段大家最关心的几个班,我想再分别来说一说:

思维启蒙类课程

以玩实物教具作为载体,让孩子在玩/实践中学习的,可以试试。

英语启蒙

可以有,因为 6 岁前的语言天赋非常好,早点学事半功倍,同理,要用孩子喜欢的方式去学,光背几个单词没啥用。

拼音

有精力的话,完全可以在家里自己教,有一套比较好的绘本叫魔法拼音国,身边很多人都在给娃学,亲测很有趣。

市面上还有很多桥梁书,也是孩子学拼音的好办法,办公室的叉姐儿子最近就着书学拼音,非常香。(近期我们还写了一篇专门介绍桥梁书的文章,文末有获取方式哦)
实在没时间,也有短期的拼音班可以去上一下。但是不要把全部的希望寄托在上面,毕竟孩子学了以后重要的是会用,否则都只是肤浅的短期记忆。
在生活里多使用才是正义~像我之前分享过,我和年糕在家就会不断组词“ zhu 是住户的住,是住宿的住。”

写字班

大班之后,孩子不反感的情况下,可以上,因为“写字”就是个纯刻意训练的东西,多写肯定能写得快。年糕没有上过,刚入学的时候写字确实很慢,但是 2 个月后已经进步很大了。

认字班

这个我想重点讲几句。

大家最关心的可能是它了,毕竟关系到小学的读题等等。但认字绝对不是枯燥地报个班就解决问题的。我们办公室叉姐家之前发生过一个故事:
有一次叉姐的娃约小伙伴下楼玩,小伙伴的妈妈叫他们等等,孩子还要在 xx app上学 5 个字再下来。
叉姐和孩子在楼下等,这时娃看到草坪上立着牌子“青青小草,请勿践踏”,两人当下就把字学会了。
认字最好的地方,绝不是各种识字软件。生活里的路牌、甚至是出门时地面上的“小心台阶”都是学习的好机会。
另外还有一个方式:亲子阅读。
坚持绘本阅读,一定是识字最好的办法。
最开始听身边的人说他们家娃识字量都有多少的时候我还很困惑,这是怎么数出来的?后来才知道他们就是拿着那种“识字大典”,学一个算一个。

但是因为从小看了很多绘本,年糕现在回头去看小时候的书,自然而然地竟然认识很多字了。还有很多字,他并不认识,但他根据上下文可以猜出来。这事情看起来就是水到渠成的。

写在最后的话

写这篇的时候其实有点沮丧的。
这些观点我多次向身边的人传达过,得到的回应基本都是“再过几年你就不会这么想了”,“我也不想这样,是现状逼我这样”,“我有什么办法,不学孩子就落后了”……
但我还在坚持说这些,因为越是“无解”的问题,越需要一代人甚至几代人的思考和努力去改变。
我坚持认为,会让孩子在一年级就产生厌烦情绪的教育,是有问题的。
拼音这个纸老虎啊,不过就是个帮助孩子自主阅读、以后用来打字的工具而已,哪个孩子学不会呢?
那些完全没必要的课外班,那些强制孩子牺牲童年刷的题,唯一的用处,大概就是承接了父母对未来的不确定性的焦虑。
可是人到中年,成为社会的脊梁,承担这些焦虑、解决复杂问题本来是我们的责任。
孩子还小,不该替我们承受这些。

最后我们收集了一些桥梁书单,来帮助 5~8 岁处于自主阅读关键期的小朋友通过拼音,顺利从绘本过渡到文字书。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