邻居姐姐从31楼跳下,家人还怪她不懂事:谁夺走了孩子的希望感?

前几天收到一条让我心情很沉重的私信。

“我同龄的姐姐从31楼跳下来,摔得尸骨无存。本来以为家长们会反省。没想到他们只是指责她抗压能力太差,不懂事……我真的不理解。为那个女孩感到不公和痛苦。”

如果那个女孩泉下有知,她的内心会是什么想法?

当她决定从31楼一跃而下的那一瞬间,也许心早已经死了。生命对她而言,早就不过是一种毫无意义的虚无,所以才会选择轻生。

可惜,女孩的家人不懂,所以才会那样指责她。更让人心寒的是,哪怕她付出生命的代价,也没能让他们看到她内心的痛苦和挣扎。

图片来源:《这个杀手不太冷》

当然,一般人的确很难理解一个人怎么舍得去死,毕竟生命那么宝贵。但是,做不到感同身受,至少要学会倾听和理解。

大多数时候,对这些一心求死的人而言,家人或朋友的支持和理解是让他们起死回生的关键。

怎么判断一个人有自杀倾向?

弗洛伊德认为,人有两种基本本能:生本能和死本能。

生本能包括快乐本能和性本能。

死本能包括攻击本能、破坏本能,是一种与生俱来的,要摧毁秩序、回到前生命状态的冲动。

向外投射表现为对他人或事物的破坏性、攻击性、侵略性、争吵、斗殴、挑起争端等。向内投射就是自我谴责、自我痛恨、自我惩罚、自我毁灭,最严重的就是自杀。

图片来源:Youtube《世上的温度》

心理健康的人,生本能强于死本能,反之死本能强于生本能,当死亡冲动过于强烈的时候,人就容易走极端。这种冲动往往不是突然出现的,而是慢慢累积到了一个临界点,才突然爆发。

也就是说,只有痛苦强烈得将希望感几乎全部吞噬的时候,人才会选择自杀。

一个人在自杀之前,尤其是青少年,往往先在脑海中预演了很多遍。

如果没有被及时发现,这种想法会慢慢发酵。

就好比当我们很想做某一件事的时候,考虑得越久,若一直没有找到不做的理由,就会越来越觉得非做不可。

而且,这种冲动会体现在一言一行之中。只要我们稍微用点心,就会发现。

当一个人有自杀倾向的时候,可能会有以下表现:

言语上,会有意无意地表示自己想死、觉得十分羞愧或内疚、觉得自己是别人的负担。

图片来源:Youtube《世上的温度》

感觉上,常常觉得空虚、没有希望、受束缚、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极度悲伤、常常很焦虑或十分愤怒、经常崩溃、很痛苦。

图片来源:Youtube《世上的温度》

行为上,也会有很多改变。比如在网上搜索与死亡或自杀相关的内容。

远离朋友,突然跟大家告别;尝试一些很危险的项目,且表现得视死如归;情绪波动特别大;比平时更放纵自己;有睡眠障碍;变得更不修边幅。

这些言语、感觉、行为上的改变都有一个共同点就是生存意志变弱、负面情绪增多。生与死,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自杀与希望感消失有关

曾给很多患了抑郁症或焦虑症的学生做咨询,其中一半多的人在某些时刻都有过自杀的冲动。

他们说:“老师,有的时候,真的觉得死了就好了,活着实在是太累了。”

图片来源:Youtube《世上的温度》

他们的家人不理解:“能有多大的事呢?不就是学习嘛。又不是你一个人要读书,全国有那么多学生。很多人面临的压力比你大多了,至于嘛?退一步说,又没有给你多大压力。考不上名校也没有关系,何苦寻死觅活的?”

听了这样的话,他们更委屈了。

“我都这么难受了,你们却只觉得我矫情。一点也不关心我,只在乎我成绩好不好。我都不知道为什么要活着。”

为什么不同人对同一件事的感受差别那么大呢?这与人的“希望感”有关。

图片来源:《一刻talks》

希望感,就是相信未来是有希望的,人生是有意义的,并且愿意为了那个目标去努力。

它是自我整合了原始的欲望、冲动,和现实可能性之后产生的,并不虚幻,而是基于现实建立的确定感。能够维持持续的希望感是自我成熟和力量的表现。

心理学家Meissner认为希望感是自我力量的一个指标。自我力量强的人,意志力、抗压力、复原力都更强,所以更不容易感到绝望。用大白话来说就是生命力更强。

有一些人在面对很简单的任务时就会丧失希望感,而有些人即便面临十分困难的任务,仍然能保有希望。这与他们本身的希望感强弱有关。

希望感包含3个要素:

1.依恋或联结感

指感到能够持续地信任他人,并愿意和他人建立连接、互相支持,能够因此体验到亲密和爱的感觉。

如果孩子从小未能与父母或其他重要他人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长大后往往很难与其他人建立深度联结。

当人无法与任何人产生链接的时候,就会被一种强烈的孤独感、无归属感、被抛弃感、不被爱的感觉吞噬。

武志红老师说,对人而言,无回应之地即为绝境。不能与任何人产生联结会让人感到绝望。

2.控制感

感到自己是强大的、有能量的,能够为自己人生负责的。同时,也相信自己的能力被他人认可。

如果一个人从小就被剥夺了自己做决定的自由或常常被否定,就会觉得对自己的人生没有掌控感。

3.复原力

从挫折中恢复过来的能力,遭遇了不幸后,不会长久地困在其中,而是会积极主动寻求解决办法,能经常保持积极情绪。

比如这一届奥运健儿,哪怕是刚出茅庐的小将在面对强大的压力时都能够坦然以对,就是复原力强的表现。

依恋、控制感和复原力共同构成一个人的希望感三角,任何一个因素缺失,都会让人陷入绝望。而且,它们总是互相影响,共同维系着人内心微妙的平衡。

如何唤起一个人内心的希望感?

前面说过,希望感是在我们与现实的碰撞中逐渐形成的,也是在与现实的碰撞中逐渐消散的。

要保护一个人的希望感,就是多做那些能够增强希望感的事情,少做或不做那些削弱希望感的事情。

不过,说起来简单,具体情况往往很复杂,只能尽量防范控制。

从临床角度来看,以下5种方法效果不错。

1.定期开展家庭会议,比如每周一次

内容包括但不限于聊一聊过去一周各自的生活、感受。

如果遇到了什么不能独自解决的问题,也可以提出来,共同协商。

聊一聊下周的计划。

最重要的是,要允许孩子自由表达,氛围要民主且抱持。多关注积极点和问题解决,而不是互相批判。

也可以让孩子负责筹备和组织家庭会议。通过这种方法训练他们的自主意识、解决问题能力,也是增进彼此联结很好的方式。

2.不时开展“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包括探讨生命的意义是什么,死亡教育、怎么处理丧失等。当我们对生与死有了更多了解后,往往能够更明白生命的意义。

图片来源:《一刻talks》

现在的孩子普遍自我意识比较强,他们很在乎自己的感受,也乐于追寻人生的意义。

如果没人跟他们探讨,这些困惑就会对他们造成压力。人处于无法排遣的压力之下时,就很容易出现冲动性犯错。看似很民主,但是其实不够在乎孩子独立意志的家庭尤其要注意这一点。

3.加强挫折教育

挫折教育,也叫复原力训练。有些人觉得挫折教育就是刻意让孩子多吃一些苦头,其实这是本末倒置了。

如果一个孩子抗压能力不够强,经历的挫折越多,很有可能会越来越崩溃。挫折教育的关键在于帮助孩子理解挫折的意义以及如何释放挫败感。

4.关注依恋质量

有自杀倾向的人,常常会觉得自己不被爱、不值得被爱。也许,在理智层面,ta知道并非如此,但是潜意识里这种感觉却挥之不去。

这往往是因为ta感受到的爱是有条件的。

图片来源:《小舍得》

父母之爱子,总是容易将自己认为好的东西强加给孩子,殊不知强给的爱是一种压力。亲密感,更是如此,尊重ta的独立和自由,而不是以爱之名越界。

所以,当我们表达爱的时候,要记得“爱或亲密,不取决于你给了什么,而在于ta感受到了什么。”

教育孩子的时候,更要将亲子关系放在第一位。对每一个孩子而言,与父母的依恋水平是ta与这个世界产生连接的基础。

5.学会尊重和放手

青春期是孩子最容易出现心理问题的阶段,这是因为青少年自主意识蓬勃发展,若父母不能够给予足够的尊重,内心就会很撕裂。

毕竟,他们知道自己还并不能够完全独立,但是又不想被人看扁。加上这个阶段本身学习压力大、情窦初开,每一个问题都让人头痛。

若无人可以倾诉,压抑着压抑着就会崩溃,自我不能顺利发展。

图片来源:《小舍得》

人一旦失去了自我,就容易失去希望感。

最后,我想跟大家分享《在活下去的理由》一书中的一句话。当发现孩子失去了希望感,而你感到很无力的时候,读一读:

感觉人生没有希望,想轻生,讨厌自己,这些都是抑郁症的症状而已,因为你身处黑暗之中,所以你不可能有清晰的视野。这些想法只是症状,而不是真相。

所以,生活有时候的确看起来毫无希望,这不过是因为你暂时没有找到而已。

怀着好奇心去探寻人生的真相,也就找到了生命的希望。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