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出上联:宝塔巍巍 七层四面八角 让扬州才子对下联,急煞纪晓岚

乾隆六下江南新评说(一)

▓ 张澜涛

乾隆皇帝下江南

乾隆,中国十八世纪的时代巨人,他用六下江南的非凡壮举,描绘了“康乾盛世”的灿烂辉煌,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书写了光耀百世的篇章。

时年(1735年)24岁的乾隆继承父亲雍正的皇位,当了60年的皇帝,创造了自秦汉以来在位时间最长的历史记录。

这是什么概念啊!不要说执政60年,史上无数的皇帝在60岁之前、甚至更年轻的时候就驾崩西去,失拥了皇权。比起他们的短命,乾隆就是硕果仅存的长寿皇帝,这不能不说是个人间史话与奇迹。

在宽绰的执政时间,经济社会的发展,百姓安居乐业的大背景下,为乾隆六下江南的筹划与安排及实施,提供了极为有利的良机。

乾隆六下江南的事情,不是直接记载在史书上的,因为二十四史里尚无清史,而是由乾隆皇帝自己撰写在《南巡记》里面的。

乾隆在《南巡记》里叙述了他六下江南的原因、目的及所取得的巡视成效,相当于我们今天的专项工作总结。

乾隆六下江南时间分别为乾隆16年、22年、27年、30年、45年、49年,所对应的公元年份为:1751年、1757年、1762年、1765年、1780年、1784年。

乾隆六下江南绝不是游山玩水消遣式的旅行,而是经过缜密思考的巡视活动的日常安排。

每次由文武官员及各类随从组成的巡视队伍,达到近3000人的庞大规模,使用船只近五百艘,马6000匹,民工数千计,阵势惊人。

由文武官员及各类随从组成的巡视队伍,达到近3000人的庞大规模。

巡视的主要目的是:

a. 鼓励农耕,减免税赋。乾隆六下江南共减免安徽、江苏、浙江等地税赋总额近1000万银两,有效地激励和调动了农民耕种积极性,使江南鱼米之乡更加富庶妖娆。

b. 巡视水利,降低灾害。乾隆在他的《南巡记》里说:“南巡之事,莫大于河工,六巡江浙原因,厪念河工海塘,亲临阅视。”乾隆南巡最牵挂于心的事情,莫过于水利,治水成了他日理万机的重要内容,黄河、淮河、洪泽湖、太湖、钱塘江等地,留下了他治水的足迹。

c. 收服人心,培养人才。乾隆南巡对礼遇致仕能人的培养,做了大量的工作,于巡视调研中发现了很多人才,分别将其安排到各级领导岗位上,总计达百人之多。乾隆明君名不虚传。

d. 巡查政务,阅兵震威。乾隆南巡还在苏州、杭州、嘉兴、江宁(南京)等地举行巡视阅兵活动,展示富国强兵之道。所到之处,对地方官员予以考核,奖惩升降。同时借巡游览江南名胜古迹,观景揽胜,赋诗唱和,题字留念。

乾隆执掌中国60年,按六下江南算平均1次/10年,然而在具体时间安排上却呈参差不齐的格局,个中原因不寻常。

24岁登基当皇帝的乾隆,在他比较年轻的时候没安排过一次长途跋涉的外出活动,步入人生中年时,他才随母后所愿,把第一次下江南巡视时间,选定在辛未年(1751年)正月十三日御旅。掐指算来,乾隆执政皇权16年,方才正式确定实施首次南巡计划,实属来之不易。

乾隆朝是史学家们公认的“康乾盛世”的鼎盛时期,按理说他的南巡不存其难,为什么要等待16年才决定实施首次下江南巡视呢?

大队人马

当时全国的秩序基本是稳定的,但陕甘总督张广泗管辖范围内的四川局部不安宁。大金川土司首领莎罗奔,夺取小金川泽旺印信,并继续向康定进攻,情况异常危急。乾隆启动了大清维护战略,于1747年(乾隆12年)春,命张广泗出兵进讨,又派人到四川督师,清军久攻不下,莎罗奔越发猖獗,叛乱始终不能平息,陕甘总督张广泗被气愤的乾隆下令处死。

四川的不安宁成了乾隆的最大心病,不平息他绝不罢休,亦绝不会安排南巡活动。

为了加重惩治土司莎罗奔嚣张气焰与反政府武装叛乱行为,乾隆改派大将军岳钟琪为总兵,大举讨伐金川。乾隆14年(1749年),莎罗奔惨败,乖乖向清军投降,自此,大金川叛乱得以平息,天下重回大清国泰民安的主流局面。

两年后的1751年,乾隆在母后建议下,把首次下江南的安排提上重要日程。

辛未年(1751年)的正月十三日,乾隆盼望的首次江南之行终于到来。

紫禁城里彩旗招展,笙歌鼎沸,鼓乐齐鸣,欢送场面热闹非凡。

在扈从的主要人员里有纪晓岚、袁枚、刘墉等清廷著名文人雅士,当然也少不了吏部尚书和珅这样高级别的官员,还有乾隆的妈妈,民间传说她是浙江海宁人。所以,乾隆生母至今仍是未解之谜。

纪晓岚是《四库全书》的总编撰,此时他也只能把这一重要的编修工作暂时交给属下负责,自己一心陪伴皇上江南之行,趁机放松一下又有什么不好呢?

纪晓岚才过屈宋,语思敏捷,乾隆非常喜欢跟他开心凑趣,以求万般欢心。乾隆每一次的江南之行,能给后世留下可资谈笑的风流佳话,某种程度上说,是纪晓岚的绝妙牙慧丰富了乾隆的内心世界,若没有他,乾隆可能仅仅就是个干巴巴的皇帝和写了一些诗词而已,哪来多少枝繁叶茂而又超常的文采斐然。

“现场办公”

乾隆自己也索性抛却宫廷中的繁杂事务,有机会到基层百姓中去,到江山社稷所属的大千世界里去,放飞心情,这是多么的惬意和舒怀,有了走下神坛一般的轻松和快乐的感觉,皇帝也是人,需要这样的调剂。

不知不觉,南巡浩荡的队伍到了通州,乾隆打开轿帘,看见通州道路宽敞,车水马龙,熙来攘往,一片热闹的景象,一时怦然心动,来了兴致,他把纪晓岚叫到身旁说:“通州乃我大清京门首驿,繁华不萧,你可知道江苏也有一通州,亦为交通要道,朕以为: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乾隆说毕,笑眯眯地注视着纪晓岚。

纪晓岚一听,心里一个嘀咕:皇上来的真快,这就跟我对上了,刚出京城不久,怎么说也不能扫了皇上的雅兴啊。

在乾隆正等待着纪晓岚对出下联的时候,他看见纪晓岚的目光不停地朝通州道路两侧的店铺扫视,不一会儿他就告诉皇上:“万岁,有了,说您听听,可不可否?”

乾隆说:“纪爱卿,你说给朕听听瞧。”纪晓岚一声遵命之后,脱口而出:“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好家伙,这对文化君臣,把东西南北对了个底朝天,畛域不留,既工整又贴切,乐的乾隆情不自禁地用他那特有的皇腔帝调,把上下联完整地重复了一遍:

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

复毕,乾隆哈哈大笑,爱抚地拍了两下纪晓岚的肩头说:“纪爱卿果然名不虚传,此联对的即景生辞,浑然天成。”后来乾隆在写《南巡记》的时候,就把这个上下联记录进去,区别于野史里的传说,成为真实可信的故事。

随后,君臣一行及南巡的队伍,登上了舳舻相接的青雀黄龙之舟,继续向江浙目的地行驶。

船队昼夜兼程,过黄河,经山东,到江苏,一天可行百余里,途中只在兖州、台儿庄、淮安稍作停留,20来天的功夫,就达到了乾隆早已仰慕以久的古城扬州。

乾隆在扬州驻跸两日,会见了知府、知县官员和两淮盐商,游览了瘦西湖、平山堂等名胜古迹,又深入基层体察民情。只是有点儿遗憾的是,来的时候是早春节气,乾隆皇帝没能欣赏到隋炀帝当年看到的美丽琼花。

由于首巡的终点站是杭州,乾隆的南巡队伍需要在扬州继续登船向南进发。

扬州百姓知道乾隆皇帝南行的消息,纷纷前来欢送,一时间运河两岸人山人海,万岁震天,感动的乾隆向欢送他的百姓,不停地挥手致意。

运河两岸人山人海

与此同时,好记性的乾隆忽然想起一件事来,他问纪晓岚:“纪爱卿啊,朕离开紫禁城的时候,你跟朕说扬州遍地是才子,这岸上送我的人,不都就是才子吗?朕可不可以跟才子们对上一联呢?”

纪晓岚听得浑身颤抖,他心里默默地苦不堪言:“我跟你万岁形容的是扬州才子比别地多的意思,你咋跟前来欢送你的百姓较上真呢?是才子哪会出现在这样的场合呢?

纪晓岚悔不当初,恨自己嘴头子太快,为什么要跟皇上讲那样的话,弄得自己尴尬不已,不知道如何收场是好?

君子无戏言。乾隆要跟岸上的“才子”对对子,纪晓岚没有一丝一毫商量的余地,是必须马上要做的一件事,并且回避与怠慢不得。

这样的无奈与无助,纪晓岚从没遇到过,他感到哭笑不得。这岸上的百姓大多是闲人,是为欢送皇上南下出来造个气氛、看个热闹,压根不是对对子的料。纪晓岚越想心里越忐忑:“皇上为难岸上的人是事实,但那也不是在为难我自己吗?”

乾隆急了:“纪爱卿啊,朕可以出上联了吧?”纪晓岚老老实实地回:“万岁,您随意,臣下听着。”

船队来到了扬州宝塔弯,只见乾隆威风凛凛伫立船头,望着映入眼帘的景致,仰天一笑吟出了上联:“宝塔巍巍,七层四面八角。”

纪晓岚听后感觉万岁的上联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关键是岸上的人不是才子啊,都是普通的百姓,他们怎么能够把下联对出来呢?

纪晓岚、和珅等忙不迭地把乾隆的上联写成若干纸条,用小船送到岸边,分发给岸上的人,请他们给出下联。

岸上没一个人能对得出来,纷纷用摆手说不会。乾隆笑对纪晓岚:纪爱卿啊,岸上的人不停地摆手,表示他们对不出朕的下联,你不会是在糊弄朕吧?

纪晓岚立刻双膝跪地:“启禀万岁,我哪敢糊弄一国之君,臣以为他们已经对出了您所求的下联。”

乾隆不解:“难道他们的挥手即为下联?”

纪晓岚说:“万岁正是,扬州的才子比较含蓄,他们的挥手动作表示对出了下联。”

乾隆说:“纪爱卿,请你说来让朕听听。”

纪晓岚说他们的下联是:“举手摇摇,五指三长两短。”

乾隆听后欢心不已,开颜大笑:“纪爱卿,扬州名不虚传,果真遍地是才子。”

南巡的船队离开了扬州古城,于当日傍晚时分到达瓜州古渡。

然而,此刻纪晓岚的心脏还在剧烈跳动着,他想想都后怕,要不是自说其圆,今日白天出尽了丑不谈,还会在皇上面前落下个吹牛的把柄。

真是伴君如伴虎。接下来的数月南巡之旅,不知道皇上会不会再冷不防地难为自己,他只觉得这陪巡的差使不好干,每根神经绷得都快要断了。(下集待续)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