狮子vs老虎:谁才是真正的百兽之王? | 循迹晓讲

    循迹晓讲

    用文化给生活另一种可能

    作者:米南德

    图片/排版/校对:循迹小编

    全文约6300字,大约需要15分钟

    本文首发于循迹晓讲

    未经授权 不得转载

    多年来,关于狮与虎谁是百兽之王的话题一直经久不衰。

    即便是舆论渠道有限的前网络时代,不少撰写专栏的小报记者和云游四方的探险爱好家,就针对这个问题各抒己见。

    后来的论坛水友与网站管理者,也纷纷拿这个话题吸引眼球。乃至这个信息全面爆炸的岁月,还有许多自媒体定期为制造流量而进行搬运。

    本文就将结合这些前人的“智慧结晶”,探讨下百兽之王的真正归属。顺便也谈谈当事人对答案本身的抉择问题。

    01

    狮子:洲际帝国的武德图腾

    起初,世界各地都不存在真正意思上的狮虎相争问题。原因也非常简单,这两种猫科动物的自然繁衍都不断遭人类发展破坏

    由于都是杀伤力巨大的猛兽,所以很难被先民们捕捉和饲养,连暗中观察都非常困难。而不断扩张的定居点或农田,也让不同兽群的领地间隔越来越大。

    加之动物往往以生存为自己的第一要务,很少愿意同自己旗鼓相当的对手死磕,就更难让人观察彼此间的偶然遭遇。

    不过,每当有庞大的洲际帝国出现,统治者就容易在忙里偷闲中组织各类斗兽比赛。比如以举办各类大型角斗竞技而著称的古罗马,就会以各种手段进口狮子和老虎。

    ▲罗马人经常在角斗竞技中使用大型猫科动物 图源于网络

    但这些百兽之王竞争者,大都被用于同全副武装的奴隶厮杀,很少有机会站上舞台中央。更多的区域强权则往往只将其中的一个作为武德图腾。

    ▲手里抱着狮子的波斯与亚述帝国君主 图源于网络

    例如遭遇罗马人的亚述帝国、波斯帝国、马其顿帝国和孔雀帝国,都乐于以狮子彰显自我。罗马之后的威尼斯、大不列颠与犹太人,也基本继承了这个传统。

    ▲正在猎杀狮子的亚述帝国君主 图源于网络

    而地域距离较大的明朝、朝鲜半岛和越南,就是老虎的文化死忠粉。以至于生活在今日的我们,还经常能接触到这两套平行的百兽权力谱。

    当然,以上这些笼统的案例也足以反应一个根本现实,那就是狮子的分布范围似乎要远大于老虎。对于志在“竞选”百兽之王的它们来说,这无疑是非常重要的加分项目。

    毕竟,适者生存是自然界的永恒标准,种群的足迹就是这个层面的有力证明。

    对于狮子的影响,今人往往容易局限在知名度最高的非洲稀树草原。稍有涉猎的知识渊博者,也仅仅会联想到印度的某些角落。

    但古人的历史记载和当世的生物考古皆能证明,狮子的群落曾经广泛分布在欧亚非三大洲,甚至渡海进入过美洲新世界

    由于处在自然食物链的绝对顶端,很少能遇到真正意义上的天敌限制。不仅能在干旱的草原上追逐猎物,还能在多山环境和丛林边缘扎根。至于所吃的食物,就是除同类之外的大部分动物。

    如果再考虑到转进美洲的陆桥就贴近白令海峡,那么有关狮子只生活在热带周边的刻板印象自然就无从谈起。可能足够的食物供应,才是制约它们的关键所在。

    ▲非洲与亚洲两大分支狮群的主要历史分布范围 图源于网络

    因此,至少到罗马帝国称雄地中海的时代,狮子还是全球最普遍的顶端猫科猎食者。

    曾孕育雅典和斯巴达等历史名城的希腊,就生活着欧洲大陆上的最后一批狮子。爱琴海对岸的小亚细亚半岛,同样拥有数量更多的分布,并直接延伸至高加索山脚下的格鲁吉亚。

    它们的许多同类,则去到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伊朗高原生活,甚至在环境尚未遭破坏的阿拉伯半岛沿海都有分布。

    另一路则沿着兴都库什山往东,继而充满整个印度次大陆。

    倘若将时间继续倒转回文明刚刚兴起的洪荒岁月,那么这些巨兽的足迹还能在中亚和西域被找到。这还是他们因气候变迁而退出蒙古高原和华北的结果。至于留在非洲老家的狮子,也几乎遍布大陆上的各个角落。

    相比之下,老虎的势力范围则要“迷你”不少。除了今人熟知的西伯利亚与东北亚针叶林,整个东亚大陆都留有它们的深远足迹。

    ▲野生老虎的主要历史反哺范围 图源于网络

    即便在气候潮湿的中南半岛、苏门答腊和爪哇,一样有这种危险的生物出没。而印度次大陆、西域、中亚腹地和伊朗高原,同样是非常稳定的老虎根据地,最远同样可至黑海东岸的格鲁吉亚。

    而在年代更早的菲律宾和日本,同样被发现有早期的老虎种群存在。只是相较于狮子来说,这样的成就还是有些不够看。

    02

    豢养的老虎略胜一筹

    当历史发展至全球化体系初具雏形的近代,奔赴远方的探险家们不断将异域特产捎回欧洲。

    随之兴起的博物学领域,自然要对狮子和老虎进行大量研究。加之原始的动物园经济方兴未艾,更让学者有进行这方面比较的独立空间。

    ▲近代早期动物园中的狮子和老虎 图源于网络

    从此,不定期的狮虎争斗记录,就从全球各地的动物园中相继流出

    1830年,位于罗马的一家动物园就发生了一起记录详细的狮虎大战。虽然老虎抢先发起进攻,却被奋起反击的狮子控制住后背。随着前者的喉咙被彻底咬断,老虎也就以生命的代价输掉了这场意外对决。

    27年后,类似的场景又在伦敦的动物园中发生。由于饲养员的管理不善,本来只是邻居的狮子和老虎突然遭遇,并出于本能的厮杀起来。

    结果,一度扑倒对方的狮子因遭遇腹部的致命打击而殒命。老虎那边虽然扳回一局,却也因这次死斗而身负重伤。

    到了1882年,同样的场景再次在动物园上演。这次还是老虎技高一筹,咬断了阵亡狮子的喉管。

    ▲近代油画上的狮子战胜老虎 图源于网络

    1914年,狮虎大战的场地换到了美国纽约。1只名为拉贾的8岁孟加拉虎,攻击了因病修养多时的3岁努比亚狮休尔特。

    后者虽然在前期的反抗中获胜,却在后来再次遭突然袭击而死。38年后,狮子阵营在澳大利的亚珀斯动园扳回一局。

    但直到距离现在最近的2010年,老虎还在土耳其首都安卡拉的动物园内切断了狮子静脉。以上事例说明至少在相对封闭的动物园环境内,老虎的战绩明显优于狮子。

    然而,当双方厮杀的环境转变到马戏团,狮子的胜率就要明显高于老虎那边。

    早在1808年的北意大利城市维罗纳,当地马戏团里的狮子就大发神威,将首先进攻自己的老虎当场击杀。而1951年的狮虎大战中,就有单只狮子打死向自己挑战的2只老虎的记录。

    而类似的事情也不止在一个国家的马戏团中出现。

    ▲近代由人类圈养的狮子和老虎 图源于网络

    除此之外,两种猛兽还经常在马戏团中爆发激烈的团战。

    在1933年,就发生过17只狮子围攻13只老虎的事件。在这场狮虎斗中狮子一方居然奇迹般的没有出现伤亡。反而咬死了3只老虎,才被管理员强行分开。

    后来在1938年的芝加哥,也有20只遭圈养的狮虎发生混战。这次,双方数量旗鼓相当,但老虎们习惯单打独斗,很快就被能够相互配合的狮子夺去优势。虽然双方都没有遭受致命损伤,但受惊的老虎还是集体从兽圈中夺路而逃,给了观察者以清洗答案。

    同时代的报纸则更是声称,在某些马戏团中,狮子已保持了25年的对老虎不败纪录。显然,马戏团中的狮子比老虎同事们更加厉害。

    ▲ 现代圈养环境下的幼年狮子和老虎 图源于网络

    要理解这些结局两极分化的表现,我们还得从狮子与老虎的自然习性出发。虽然同为猫科大家族的顶级成员,但前者的群居特性还是同后者的孤僻独处形成鲜明对比。

    正因如此,往往被分割在动物园中的个体狮子,比较容易在单挑中落败。而集中受训的马戏团老虎,也难以在群殴中占得便宜。此外,由于人类经常将这些大猫混合饲养,难免触动两种生物的认知差距。

    毕竟,狮子更习惯于有同伴的环境,可能会将突如其来的搏斗视为普通打闹。但老虎基本没有群体意识,自然更擅长在突然交锋中给对方下重手。

    03

    野外的狮子更有优势

    当然,百兽之王的宝座争端,还应该被更多的至于自然环境中体察。虽然今日的狮子和老虎分布区域已完全隔开,但历史上的他们一定在许多区域有过频繁交集。

    土耳其的安纳托利亚高原、中亚的伊朗山区和西域的绿洲湿地,都是双方共同的栖息场所。而来自印度次大陆的2次观察报告,则是最为可靠的参考资料。

    ▲近代的目击报告 认为狮子在野生环境下更有优势 图源于网络

    1855年,第一桩目击事件发生在印度西北部坎贝半岛。那里至今都是亚洲狮种群的最后保留地,也是环境被大量破坏前的老虎狩猎场。

    事情发生之初,当地村庄有人被发起突袭的猛兽咬死,而肇事老虎也在更多人赶来后立即逃逸。结果却误入附近狮群的领地,并遭跑来驱赶自己的雄狮攻击。尽管它凭借灵活身手将狮子的背部滑伤,却因鬃毛干扰而无法对颈部完成致命一击

    最后,还是更有力量的狮子锁定老虎脖子,靠着咬合力和冲击将对手掀翻在地。后者也在腹部被撕开后咽气。

    ▲在油画中平分秋色的狮子和老虎 图源于网络

    1911年,第二桩目击事件发生印度西南的城市班加罗尔附近。那里同样曾是两种猛兽共同出没的地方。

    有个当地的猎人在森林附近遭老虎反跟踪,同时也被另1只可能刚刚成年的狮子发现。由于一堵1.2米高的墙体存在,老虎和狮子在最初都没有意识到对方存在。但在两者接近墙的边缘时,都靠气味和声音发现了对方存在。

    这次依然是老虎抢先发起进攻,却还是很难隔着鬃毛咬住狮子的脖子。然而,由于具有更加灵活的身手,它在第二轮交锋中爬上了对方背部。但更有力量的雄狮也用爪子攻击老虎颈部,从而重获生机。由于谁都不能制服对方,并因共同翻滚而掉进边上的河里,这场死斗才被迫作罢。

    虽然以上2次目击事件存在诸多偶然性,但我们却能从中发现不少端倪。狮子和老虎在野生环境下的真实差异,也在这些记录中明确体现。

    ▲狮子的群居属性,使其在野外的残酷环境中有了更多优势 图源于网络

    相比于习惯独处的老虎,狮子的群居属性其实给自己增添着很多优势。由于需要相对相当范围的领地才能养活平均在8-12只左右的大家庭,狮子们必须按性别进行明确分工。

    在种群数量上占绝对优势的雌狮,基本负责日常的狩猎和哺育后代工作。身边的那1-2只雄狮,则负责巡视领地,并帮助对付抵抗力较强的大型猎物。

    换言之,大部分狮群都随时处于“战争状态”,将除自己以外的所有肉食动物都当做假想敌处理。

    ▲遭雄狮猎杀的非洲野狗  图源于网络

    所以,狮群中的雄狮不仅要与争夺家庭控制权的其他雄狮交手,还必须对付那些在自己领地周遭抢夺资源的竞争者。

    在非洲,清除名单就包括花豹、猎豹、野狗和数量庞大的鬣狗群体。到了印度等亚洲区域,名单上自然就有了老虎、雪豹、群狼或柴狗。

    这就注定了野生环境下的狮子必须拥有强悍实力,并在具有严密的群体配合能力。特别是兼顾“君主”和“常备军”身份的雄狮,更是要在领地各头做好单打独斗的准备。案例1中击杀来犯老虎的那只雄狮,可能就是在守护自己家族的神圣边界。

    ▲遭雄狮攻击的非洲花豹 图源于网络

    看到这里,一定会有人拿狮子的群体优势做反驳证据,指出老虎的个体实力更强。但雄狮也并非一直生活在其乐融融的大家庭中。

    在雄狮成年或被迫离开原有狮群后,它们大都有过一段较为独立的闯荡生涯。若找不到处境类似的年轻雄狮做同伴,这些个体就必须自己狩猎,并伺机寻找新种群予以占领。

    案例2中与老虎偶遇的年轻狮子,应该就是个尚未“登基”的落单挑战者。但凭借自己与生俱来的格斗技巧,还是能和更有经验的壮年老虎打个平手。

    如果再从狮子和老虎的具体栖息地分布来看,前者也无疑比后者更有王者风范。因为狮子的家园往往位于相对平坦的开阔地带,偶尔才会选择有密集植被交错的区域。

    ▲神出鬼没的老虎 主要栖息在狮群领地的外围 图源于网络

    但这类区域的动物种群密度也非常可观,是大型食肉动物最理想的栖身之所。老虎则惯于在密林深处东躲西藏,很难靠充沛的食物养活大小群体。由于个体所能顾及的面积非常有限,老虎领地内的其他肉食竞争者就容易获得更多机会。

    受此影响,单只老虎的活动范围也必须更加扩大,却终究很少敢闯入狮群领域。加之自己本身就在血缘上同雪豹更为亲近,于是就容易在狮子栖息地的外围山麓中生活。

    这也是笔者至今没有罗列不同狮虎亚种数据的根本原因。虽然西伯利亚虎被公认为目前世界上最大的猫科动物,却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自己生活在恶劣寒带。其原理就类似北极熊体格普遍大于南方的棕熊或灰熊。

    但任何生物在自然界获得何种地位,靠的都是群体繁衍成绩,而非危害性极大的单挑斗狠。纵然会有个别老虎的技巧甚于狮子,却也不可能在单块环境内与整个群体抗衡。

    ▲猫科动物体型比较 图源于网络

    再看许多老虎独霸的区域,往往是没有狮子或提前走人的地方。原本并不以个子硕大见长的孟加拉虎,就在亚洲狮群体式微的近几十年内体格渐长,足以从侧面印证孰强孰弱难题。

    最后,两种生物在其曾分享的区域灭绝速度,也可以被作为强弱对比的另类参考

    ▲ 正在猎杀狮子的阿拉伯贵族 图源于网络

    例如一直生活在伊朗高原的亚洲狮分支,约在二战后就基本不见踪影。而与之栖息地有重叠的里海虎,却能孤单的坚持到1970年代。

    即便在依然保有两者的印度,狮群也仅仅靠国家公园内的特定保护区才得以苟延残喘。老虎却可以在更多地方勉强坚持。

    ▲正在猎杀老虎的英印象队 图源于网络

    这主要是因为狮群在食物链中的地位更加显著,容易因树大招风而遭到人类袭击。地位稍有不如的老虎,却可以在深山中求得隐蔽。

    04

    真正的百兽之王

    事实上,古代世界的许多文明记录者,都认为狮子才是真正的百兽之王。在同样能遇见老虎的安纳托利亚、高加索 、美索不达米亚和中亚,狮子都被视为至高权利的象征。

    这种基于日常观察得到的常识,也在文明本身的传播发展中被不断继承。

    ▲大部分世界上的主流文明 都将狮子作为至高权利象征 图源于网络

    因此,可能并无狮群栖息的斯里兰卡,就在古代被成为狮子国。明明只该有老虎出没的新加坡岛,也被外界习惯的称呼为狮城。乃至连大型猫科动物都不存在的英国,也以雄狮作为自己的不二象征。

    ▲象征新加坡的鱼尾狮 图源于网络

    只是在相对封闭的远东,自然而然的事情又发生了许多惊人变化。

    首先是在漫长的古代,老虎因容易被观察而成为12生肖成员。但早已在史前撤退的狮子,还是随文化交流而屡屡出现形象回潮。在几乎没有人见过的情况下,逐步进化成“神兽”,升格为镇宅辟邪和节日庆典的流量吉祥物。尽管外貌日渐抽象,却不影响自己在这片土地上的牢固地位。

    ▲汇丰银行门口的狮子 图源于网络

    因此,根本不会有人关心狮子和老虎的强弱对比,甚至不会将之作为脑袋中会存在的问题。

    乃至1840年后,以狮子为至尊象征的英国军队抵达,类似的永恒难题还没有在士大夫或洋务人士中生成。

    结语

    但到20世纪的中后期,媒介手段的进步开始让更多人有了信息采集和自我发声渠道。

    特别是在某个思维突然获得解放的阶段,大批识字群体从穷山恶水中回归城市生活。为了舒张情怀和享受知识分子错觉,纷纷写起可靠性堪忧的报告文学。内容题材也往往是动物争霸,制造出一个只存在于纸面上的大自然世界。

    ▲中国古代的老虎石雕 图源于网络

    虽然可能连豺狼级别的中型肉食动物都没见过,却不妨碍他们用臆想出来的虎豹去娱乐晚生后辈。

    狮虎之战话题,也在这个阶段映入眼帘。其中土味成分更加浓郁的老虎,就当仁不让的充当起桎梏挑战者,获得不少读者青睐。

    偶有从外部世界传入的猛兽较量案例,也被描摹成近乎一边倒的闭环式结局。拥有近乎无敌身手的老虎,也让许多痛感自己失去群体保护的人,在微弱的内心深处感受到些许慰藉。

    ▲在鸦片战争中迎击英军的清朝虎头兵 图源于网络

    此后的20年时间里,网络兴起让报告文学能以1和0的形式登陆更新媒介。负责隔代传承的打字员,自己可能就是报告文学与无脑爽文的受害者,自然要不加区分的针对性搬运。

    由此产生的爆炸性效果,又随着网线里程数的递进而不断扩大,最后在WIFI网络的加持下开花结果。

    大批可能连动物园和马戏团都未必去过的老虎粉丝,开始以报告文学创造的世界观示人。加之狭隘民族主义、民粹倾向等思潮的泛滥,进一步将属于舶来品的狮子打入万丈深渊。

    于是,关于谁是百兽之王的狮虎强弱争论,便不再是特定爱好者的思维训练,反而升华成某种无根基信仰的现实倒影。

    尽管总能吸引来吃瓜群众,却无法为参与者奉上任何进步。本着相信过程的思考习惯,继续重复某一代人感受过的命运车轮。

    (完)

    苏东剧变三十年:东欧各国的社会转型失败了吗?| 循迹晓讲
    为什么说「入关学」是一种强行意淫?| 循迹晓讲
    「公知」是如何被污名化的?| 循迹晓讲
    希特勒宣称的纯种“雅利安人”,到底从何而来? | 循迹晓讲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