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郁氏文化】勇为抗日鼓与呼 —读郁达夫诗作《秋兴》(文/蔡炯)

郁氏文化

勇为抗日鼓与呼

——读郁达夫诗作《秋兴》

蔡炯

郁达夫是一位抗日英雄,他的诗作《秋兴》乃是抗日力作。他为抗日鼓与呼,最后献出自己宝贵的生命。

郁达夫始终站在抗日前沿,为反抗日本侵略者积极奋战,直至生命最后一息。

1936年2月,郁达夫出任福建省参议兼公报室主任。在福州,郁达夫号召文化界积极开展抗日救亡活动。抗日战争初期,郁达夫任《福建民报》副刊主编。

1937年8月,成立了“福州文化界救亡协会”,郁达夫被公推为理事长。并与杨骚一起担任《救亡文艺》主编。在47天内,郁达夫发表的抗日作品就有20篇(其中连续8天每天写一篇。他在光禄坊寓所为文学青年程力夫的题词中写道:“我们这一代,应该为抗战而牺牲。”

1938年3月,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战协会在武汉宣告成立,郁达夫赴武汉担任政治部设计委员,参加军委会政治部第三厅的抗日宣传工作,郁达夫并在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成立大会上当选为常务理事,任研究部主任以及《抗战文艺》编委。期间曾赴徐州劳军,在各前线参访。

台儿庄大捷后,郁达夫受命作为特使率国民政府军委会政治部代表团到台儿庄劳军,巧遇想去台儿庄考察、但未获批准的美驻华武官史迪威。后经郁达夫协调,李宗仁答应史迪威到台儿庄考察。史迪威后来写了一篇关于台儿庄战役的详细报告,在一份军事杂志发表,在美国政府和军方引起了很大反响,促使美国开始对华援助。这次前线考察让郁达夫受到了极大鼓舞,他回到武汉写了一系列文章,热情讴歌了中国军民坚决抗战的英雄气概。

1938年,应新加坡《星洲日报》邀请,郁达夫前往新加坡参加抗日宣传工作,在船上他写下了《岁朝新语》,坚信“中国决不会亡,抗战到底,一定胜利”。到达第二天,郁达夫连生活都没安排好就写下了《估敌》一文,坚信“最后胜利,当然是我们的,必成必胜的信念,我们决不会动摇”。

在担任《星洲日报》主笔期间,他还同时编四五种刊物,发表了400多篇支援抗日和分析国内外政治、军事形势的政论、杂文、文艺杂论等,宣传抗日。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新加坡文化界同仁在中共党员《南洋商报》主编胡愈之的领导下成立“星洲华侨文化界战时工作团”,郁达夫任团长兼任干部训练班主任,胡愈之任副团长。

1939年1月1日,郁达夫便发表了旧体诗《雁》,指出“文化人要做识风浪的海鸥”。同日发表政论文《估敌》,全文三千余字,分析日军动向,剖析敌人虚弱本质,曰“敌国内既无可调之兵,国外亦无存聚之货”“最后的胜利,当然是我们的”。

1940年,郁达夫与关楚璞、姚楠、许云樵等文人创建新加坡南洋学会。

1941年,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任“星华文化界战时工作团”团长和“新加坡华侨抗敌动员总会”执行委员,组织“星洲华侨义勇军”抗日。

1942年初,郁达夫出席了由陈嘉庚领导成立的“新加坡文化界抗敌联合会”成立大会,被选为新加坡文化界抗日联合会主席。成为新加坡华侨抗日领袖之一。2月,新加坡沦陷后,胡愈之、郁达夫等参加抗战委员会的28位文化界人士流亡到印尼苏门答腊岛中西部的巴亚公务市,郁达夫化名赵廉,开了一家“赵豫记”酒厂,后来日本宪兵得知他精通日语,胁迫他当了7个月的翻译。其间,他暗中救助、保护了大量文化界流亡难友、爱国侨领和当地居民。

由于汉奸告密,日本宪兵开始全面调查郁达夫,并准备对郁达夫在内的南下文化界人士实施大屠杀,身处险境的郁达夫安排胡愈之等人先行离开印尼。1945年8月29日,郁达夫被日军杀害于苏门答腊丛林。

了解了郁达夫的抗日斗争事迹,能使我们更深刻理解《秋兴》这首诗思想内涵。郁达夫为抗日斗争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写下许多抗日的诗篇,《秋兴》是其中一首杰作。

秋  兴

郁达夫

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
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
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
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

这首七律诗,首联“桐飞一叶海天秋,戎马江关客自愁。”由写景入手,借景抒情,在萧瑟的秋风中,桐树叶子飘落纷飞,秋天肃然降临,边关战事紧急,日寇疯狂入侵,使人十分忧愁。江关:古关名,相传战国时巴楚相争,于今四川省奉节县东长江北岸赤甲山上置关,故名。又名扞关。后移于长江南岸,为瞿塘峡南面屏障,又名瞿塘关 。这里用了借代修辞方法,江关泛指祖国各处边关。

颔联“五载干戈初定局,几人旗鼓又争侯。”运用了对偶修辞方法,对仗工整,意思是五年的抗战已经初步有了定局,正如郁达夫分析当时形势是:“敌国内既无可调之兵,国外亦无存聚之货”“最后的胜利,当然是我们的”。郁达夫痛斥一些人:抗日战争正处于艰苦阶段,你们却不顾日寇的入侵,不去一致对外抗击日本侵略者,却在那里争地盘争霸权,一心想着要封侯。

颈联“须知国破家何在,岂有舟沉橹独浮。”此联运用对偶、比喻两种修辞方法,郁达夫指责那些消极抗战,积极反共的国民党反动派,指出要知道国家山河破碎,沦为敌手,那还有什么家存在?哪有船沉了船橹却独自浮在水面的道理。后一句巧妙比喻,说明家和国紧密相连,唇齿相依,有国才有家的道理。表现了郁达夫深切的家国情怀。

尾联“旧事崖山殷鉴在,诸公努力救神州。”此联第一句用的修辞方法是运用典故,崖山海战是南宋末年宋元的最后一次战役,这场战争直接关系到南宋流亡朝廷的兴亡,最终以宋军全军覆没告终。战后宋朝随之覆灭,元朝完全统一了中国 。忽必烈建立的元朝将云贵、青藏、蒙古高原和东北北部与传统“汉地”一起纳入统治范围 。崖山海战导致传统的汉民族政权首次完全被北方游牧民族王朝所完全取代,也有并认为华夏文化在经历蒙元灭宋后发生严重的断层,古典中华文化遭到了摧残。殷鉴,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此句告诫人们: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不能重蹈崖山海战南宋全军覆灭的覆辙。最后一句呼吁国人一起努力拯救祖国。

全诗表达对日寇疯狂入侵的切齿痛恨,对忙于打内战,不去抵抗日本侵略者的行为的极度愤慨,对抗日必将取得胜利的坚定信心,并大声疾呼广大国人奋起抗击日本强盗,拯救我中华,表现出诗人强烈的爱国情怀。

作者简介

蔡炯,男,中学高级教师,中共党员,系中国国际文学艺术家协会会员,南通市作家协会会员,兼任环球出版社编审、当代作家报顾问编委,沈阳作家网官网烟雨文学社小说副主编,清风笺文学网编辑。1974年开始发表作品,在省级以上刊物发表中篇小短篇小说80余篇,小小说90余篇,发表了很多散文、报告文学、诗歌等,有作家出版社出版的小说集《冰雪消融》和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的作品集《扬帆——蔡炯文学作品精选》出版。获全国文学大赛奖30余次,曾获由中国作家协会、中国作家杂志社颁发的中国作家金秋笔会全国征文评比一等奖,全国首届雁鸣湖杯征文大赛一等奖,全国“当代文学作品大创作”金奖,全国中外诗歌散文邀请赛一等奖,全国“春笋杯”小小说大奖赛二等奖,全国“浪人杯”征文比赛二等奖,全国“当代文学作品大创作征文比赛”二等奖,“抒写世纪光辉”全国征文比赛二等奖,南通市廉政文学作品大赛二等奖,南通市读书征文比赛二等奖,自1995年以来连续获海门市文艺创作成果奖,其中获一等奖10多次。被中国作协、《文艺报》编辑部评为“人民艺术家”,传略入选《中国专家学者辞典》、《新世纪优秀作家、诗人风采录》、《新时期文艺三十年·艺缘群英谱》、《新中国60年诗典》、《中国文化传承人物志》、《中国当代文学事业发展概览》等大典。

蔡炯专栏精选作品

【郁氏文化】来自田园的芳香 (文/蔡炯)

【郁氏文化】醉 在 初 夏 (文/蔡炯)

【郁氏文化】致胜法宝(文/蔡炯)

【郁氏文化】严防疫情赞村干  (文/蔡炯)

【郁氏文化】桃花开在咱心头(外一首)< 文/蔡炯>

【郁氏文化】追赶花的盛事 (文/蔡炯)

【郁氏文化】我的心随你出征(外一首)  <文/蔡炯>

《郁氏文化》编审部成员组成

顾问:郁美兰  匪 石

审稿组主管 : 郁志发

审稿组组长 : 范俊来

审稿组成员:郁光涛

郁祖槃

审稿组成员:刘高田

编辑组主管 : 郁郁松

审稿组组长 : 张爱梅

组员:黄花梨

陈玉峰

推广组组长:陈玉峰

组员:郁德忍 郁光涛 丁秀萍 郁秋萍 郁洪军 郁金波 郁宁生

《郁氏文化》投稿须知和赞赏分配

©投稿作品要求为原创首发,体裁内容不限,300字以上;

©投稿者提供100字以内个人简介、近照一张和联系方式;

©作品推出后,赞赏的60%归属作者,赞赏分成按季发放。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