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懂得这么多道理,却依然管理不好自己的情绪:认知局限阻碍
我们说可以从“慢无止境”法来处理心理问题,其实就是试图用认知行为疗法处理困惑,不过这里要讨论下,为何情绪如此难以管理?
对于情绪处理,上面方法里借助“无”来表达,具体就是“无所谓”,来稳定情绪,不积极,不消极,降低自己欲望,降低对别人欲望,说出想法,恢复常态下的理性,让认知发挥作用。
也就是说,处理情绪更多是一种手段,而不是根本目的,目的还是为了有利于解决问题,我们必需知道这一点,才不至于迷失方向。
可以说,情绪管理是个中继站,好似小区的暖气交换站,承上启下作用,是手段,但没有这个手段却会供暖不热,无法获得更好目的。
亚里士多德说过,“人是理性的动物”,这句话很理性,因为这句话隐含一个前提,就是“人首先是动物,是感性的动物”。
可见,感性是人的基本特征,我们说情绪管理也是源自这个原因,不是说我们是理性的,就变得理性了,而是首先承认感性接受感性才有可能并存或者超越感性。
问题在于,我们从理性出发,从认知出发,费如此大的劲,来管理情绪,为何如此之难,我觉得可以从这两个原因理解,一个是认知局限,再一个是神经机制。
今天先说认知局限影响情绪管理。
作为理性的人,我们拥有大脑皮层,一出生就开始社会化,最不缺的就是认知理论,也可以说我们人的智商差别非常小,差别大的其实是“如何使用知识”,或者说“正常使用知识”,因为我们都“善于拉活车子,不善于拉死车子”。
原本通过认知学习,学习如此多的方法,是为了有效来管理情绪,结果“学习使用两张皮”,事到临头才发现都是“屠龙术”,无法使用。
我觉得不是理论知识错了,而是我们认知局限导致无法正常使用这些知识,这就是“慌了不打粮”,惊慌失措,无法发挥正常知识,因此说逆境下的正常发挥更卓越。
原因就是认知局限。以前说过,时空局限让我们成为井底之蛙,跳不出来。自我中心主义让我们难以共情,心理能量只能聚焦自己。人格局限和情境局限,使得我们难以多因素理解心理与行为。
这就导致三种思维误区:直觉思维,听风就是雨,时空局限迷住眼睛;自我中心主义思维,难以跳出自己困难;机械思维,单一归因,因果思维,忽略相关性。
这些三种思维误区,导致原本健康心理状态,一旦遇到不如意事情时候,会迅速被这些事情牵引,变得心态不健康或者不正常,表现出来就是不能理性说出诉求,要么带着情绪说,要么用问题行为说。
这就类似高考重大挑战常说那句话,“发挥正常就是胜利”,紧张时如考场上会发挥失常,无法做出正常能做到的事情。
举个例子。初中生参加往返50米折返跑,中间要做道题,几加几等于几乘以几,括号填上一个数字就可以。过后看,很简单吧,紧张时候呢,可能写不出来,这就是认知中的时空局限、情境局限性等导致。
事情发生后,导致的新情境,加上其他四种局限,对于认知正常发挥就是个大挑战,导致认知管理情绪方法失效。但绝不是知识越多越无用,因为一旦克服局限就会突飞猛进,所谓顿悟也许就是这个意思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