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庆遇国庆,华师与祖国同行

祝母校华中师大

118岁生日快乐

华中师大文华公书林

是中国近代最早开办的公共图书馆

01

最美校歌:

02

校庆记忆:祖国万岁,华师永存

10月2日,我的所有情感似乎都系在了桂子山上,凝在露天电影场。

如此美丽的夜晚,如此精彩的节目,注定难忘”,这是110周年校庆之夜,我对晚会导演兰天文老师的一句祝贺,也是当晚自我陶醉的一种表达。特别想说,这一台情意浓浓的晚会,正是我对校庆文化的期待和守望,也是我在成长的过程中一直追寻的宁静与祥和,那时印象已经融进了华师求学的记忆中,那种感觉必将积淀在青春生命的时光里。

难忘,开放的舞台。露天电影场是一个特殊的地方,那里留有一代代华师学子共同的记忆,属于桂子山的重要文化地标,在此地举办110周年校庆文艺晚会确实有利于“传承百年学府文化,凝聚四海校友情谊”。那儿场地开阔,空气清新,也便于营造一种看晚会的轻松氛围。夜色柔美,风儿轻吹,一边看着精彩的节目表演,一边闻着淡淡的桂花香气,时而与台上演员互动,时而与身边同学对视,顿时就体会到了自己“不再是观众,不再是局外人,而是真正的主角”。

 

难忘,那些经历。彩排的那晚,我们从黄昏六点就开始候场,一直到深夜十一点都没有吃饭,而许多人都愿意去挨饿,仿佛又平添了一点“共苦”的味道,似乎有一种“共情”的美好。晚会上,我们齐唱校歌,同怀梦想,一起挥舞着手里的荧光棒,快乐地将一束一束仿若希望的彩光晃成扇、绕作环。当晚,就在那一片光亮中,我们感受着青年时代的壮志昂扬,也体验着美丽的心情,生命的浪漫。

难忘,那些画面。当追光灯聚焦于音乐楼的墙上,室内起舞的身影,窗口飘下的歌声,在一瞬间便将我们所有的目光都吸引在了同一个方向,正是此时,我分明感到有一片共振的情怀在渐渐地亲来,一脉一脉地聚,一点一点地凝。随后,晚风自然吹拂,落叶缓缓飞过,苍翠欲滴的桂子山风光出现在大屏幕上,舞台中央那些身穿长裙、头戴花环的陶笛姑娘开始置身于一个童话般的世界,而台前的我们,也跟着“桂苑之音”进入了一片诗意的空间。那一刻,桂香灵动,神思清远。

难忘,那些名字!华中师大,大师中华。百十年校庆,桂子山不仅有钱基博、张舜徽等先生的名字在校史上光辉四溢,也有章开沅、邢福义等教授的名字在我们的口中和心里时时念起,还有汪金权老师的名字呢,早就响彻在大别山,也传回了南湖畔。我发现,学术的标杆,师者的典范,就在这里,那些闪光的名字将照耀更多的华师人励志前行,永担使命。 

难忘,那些话语。当晚会主持人、知名校友沈星将要请出本次校庆盛典上获得首届“华大卓越教授奖”的章开沅和邢福义先生时,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在掌声中,我仿佛听到了十年前的声音。听校党委组织部的老师们说,十年前的百年校庆,章开沅老校长参加了晚会的彩排,他演讲时第一次慷慨激昂地喊出了“华师永生,华师万岁”,感染了在场的所有师生,而在这次百十年校庆的庆典大会上,宣传片也播出了章开沅先生的一段讲话,章老表示不敢自称“桂子山的主人”,愿当“桂子山之子”,并祝福说,“祖国万岁,华师永存”,这样的修改,正体现了华师愿与祖国同行的忠诚与大愛。

同样,邢福义先生在晚会上也说了几句言简意赅却令人难以忘怀的寄语,“路在脚下,岁岁年年;华师精神,永永远远;立德树人,春意绵绵”。是啊,路就在脚下,都是自己走出来的,老师不可能永远扶着,我们最终都要学会自己走路,走自己的路。

晚会创造诗意情境,文化凝聚桂子情怀,一代代华师人的精神正在感召着后辈学人。当我们深情呼喊着“谢谢你,华师;祝福你,母校”的时候,华师百十年校史的深厚底蕴,已经让我们充满了自信,华师立德树人的校训,也让我们铭记在心,我们都渴望成为优秀的华师大人。

收心斋主人

2013年10月2日作于桂子山上

图为华中师大博雅广场的秋景

「文章链读」:

桂子山上,最美的风景是人

华中师大,大师中华:老校长章开沅先生千古

我看到了最美的桂子山

成长的弯路:从一本线下到华中师大

写给华中师大新图书馆的八条建议

十年只做一件事——读《永远的桂子山》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