缤纷周日 | 托尔斯泰最好的作品《复活》:人生重启,是因为爱情的神力?

今日豆瓣评分9.2分,500人评价

简介:《复活》由列夫·托尔斯泰历经10年创作而成。贵族青年聂赫留朵夫引诱了农奴少女卡秋莎·玛丝洛娃后将她抛弃。七年后,沦为妓女的玛丝洛娃因被诬告犯了杀人罪而投入监狱。在法庭上,作为陪审员的聂赫留朵夫发现被审判的罪犯就是玛丝洛娃,深受良心谴责。他为她奔走伸冤,并请求同她结婚,以赎回自己的罪过。上诉失败后,他随玛丝洛娃流放西伯利亚。他的行为感动了她,使她重新爱他。但最终玛丝洛娃拒绝了他,而同一个革命者结为伉俪。
关于作者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1828.9.9-1910.11.20),出生于俄国图拉省克拉皮文县,世袭伯爵。一岁半丧母,九岁丧父,由姑妈带到喀山抚养。16岁考入喀山大学法律系,后退学回乡,投身农奴制改革。23岁时在高加索军队中服役并开始写作,34岁结婚,与妻子前后共育有13个孩子,其中有5个孩子夭折。1910年11月10日,82岁的托尔斯泰秘密离家出走,途中患肺炎,10天后病逝于阿斯塔波沃车站。

原文摘录
1.人好比河流,所有河里的水都一样,到处的水都一样,可是每一条河里的水都是有点地方狭窄,有的地方宽阔,有的地方湍急,有的地方平坦,有的地方清澈,有的地方浑浊,有的地方清凉,有的地方温暖。人也是这样。每一个人都具有各种各样的本性的胚胎,有的时候表现出这样一种本性,有时候表现出那一种本性,有时变的面目全非,其实还是原来那个人。
2.凡是人,都是一部分依照自己的思想,一部分依照别人的思想生活和行动的。他们在多大程度上依照自己的思想生活,在多大程度上依照别人的思想生活,这就构成了人与人之间的一个主要区别。
3.世界上有各种宗教,就因为人都相信别人,不相信自己。我以前也相信过人,结果象走进原始森林一样迷了路。我完全迷失方向,再也找不到出路。有人信旧教,有人信新教,有人信安息会,有人信鞭身教,有人信教堂派,有人信非教堂派,有人信奥地利教派,有人信莫罗勘教,有人信阉割派。各种教派都夸自己好。其实他们都象瞎眼的狗崽子一样,在地上乱爬。信仰很多,可是灵魂只有一个。你也有,我也有,他也有。大家只要相信自己的灵魂,就能同舟共济。只要人人保持本色,就能齐心协力。
4.“人身上的兽性真是可憎,”他想,“当它赤裸裸地出现的时候,你从精神生活的高度观察它,就能看清它,蔑视它,因此不论你有没有上钩,你本质上不会受到影响。不过,当这种兽性蒙上一层诗意盎然的美丽外衣,把你迷得神魂颠倒时,你就会对它敬若神明,分不清好歹,跌进它的陷阱,这才可怕呢。”
5.通常人们总以为小偷、凶手、间谍、妓女会承认自己的职业卑鄙,会感到羞耻。其实正好相反。凡是由命运安排或者自已造了而堕落的人,不论他们的地位多么卑贱,他们对人生往往抱着这样的观点,仿佛他们的地位是正当的,高尚的。为了保持这样的观点,他们总是本能地依附那些肯定他们对人生和所处地位的看法的人。但要是小偷夸耀他们的伎俩,妓女夸耀她们的淫荡,凶手夸耀他们的残忍,我们就会感到惊奇。我们之所以会感到惊奇,无非因为这些人的生活圈子狭小,生活习气特殊,而我们却是局外人。不过,要是富翁夸耀他们的财富,也就是他们的巧取豪夺,军事长官夸耀他们的胜利,也就是他们的血腥屠杀,统治者夸耀他们的威力,也就是他们的强暴残忍,还不都是同一回事?我们看不出这些人歪曲了生活概念,看不出他们为了替自己的地位辩护而颠倒善恶,这无非因为他们的圈子比较大,人数比较多,而且我们自己也是这个圈子里的人。
悦读者荐

阅读小说《复活》时,总会想起另一部小说《简·爱》。主角同样是女性,也同样有阶层地位相差悬殊的男主,虽然男女主人公都实现了向好的发展,也都有不错的结局,但故事内核、男女双方的角色关系却迥异。若跳脱人物性格及其所在环境,单就人生选择来看,简·爱和玛丝洛娃可谓女性的两个极端。

一个坚韧不屈自立自强,是女性主义的先驱并实现逆风翻盘;一个怨艾轻浮放任自流,“堕落”到社会最底层,自暴自弃。

不同的气质和信念导致了不同的命运,其中隐隐有“吸引力”法则的影子,即你自认为什么样的人,想要成为什么样的人,最终你就会成为那个样子。

有朋友常感叹,女性之间的差别简直不要太大,甚至远远超过男性与女性的。其实,这个差别不在性别,而在于人,人与人之间是如此不同。再追根溯源,是人与人的思想/想法殊异。一念天堂,一念地狱,从天堂到地狱是如此近,但从地狱跨越到天堂又如此遥远。《复活》这本小说正是讲述的将灵魂唤醒,从“地狱”救赎到“天堂”的故事。

因为思想和信念的不同,简·爱和玛丝洛娃走了不同的人生路。前一个是主动的,不仅开启了自己的高光人生,还“拯救”了男主罗彻斯特;后一个是被动的,被聂赫留朵夫唤醒了灵魂,修正性格,开启新的人生可能,过上了“正常”的生活。但如果仅仅从社会地位和人生选择来对比,未免势力和粗暴,毕竟人和生活都是复杂的。正直善良的简·爱无疑是高尚的,但狡黠风尘的玛丝洛娃就一定卑鄙了吗?不然。

无论是被强暴后不得已的选择也好,还是后来没有主动去寻找其他生活方式也罢,风尘女子的职业是玛丝洛娃不得已的谋生手段,她贪财,她懒惰,她勾引男人又鄙视他们,她看透世间冷眼直至不再相信人的美好,但她并没有害人之心,内心仍是一个缺爱、需要依靠,还没长大便备受生活摧残的小姑娘。

也正是心中的那抹纯良底色,让聂赫留朵夫的“唤醒”有了可能。当然,在奢靡生活中觉醒的聂赫留朵夫一点也不高贵,甚至是“万恶”的资产阶级腐化虚伪的代表,通过“解救”被冤枉的玛丝洛娃,他实现了自我救赎。

凡是以一男一女为主角的故事,爱情大都是永恒的旋律和主题。在《简·爱》和《复活》两部小说中,无论是谁“唤醒”了谁的灵魂,爱都是其中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

爱能使人沦落,也能使人重生,走向的不同在于人对其不同的看法,因为爱是客观的,主观的是每个人自己。爱是火,但只是引燃;爱是风,但只是加力。两本小说都关乎宗教,也有教义原文的大段引语,但回归人性,教义不过是一种方法论和启思的途径,真正能从行动上改变人的,只有人自身。“从来就没有什么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创造人类的幸福,全靠我们自己!”。神性存在于每个人的内心。五色阅历,五彩人生。周日缤纷日快乐!

悦读者:伊朵尔

编辑:流火
审校:秋恣辽
托尔斯泰说,这是他所写的全部作品中最好的东西
(0)

相关推荐

  • 《复活》

    <复活>外国文学作品简析 [俄国] 列夫·托尔斯泰 托尔斯泰 列夫·托尔斯泰(1828-1910),俄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大师.出身贵族,曾入高加索沙皇军队服役,1856年试图解放自己领地的 ...

  • 教案:《复活》(节选)

    9    复活 教学目标 1.把握全文的情节,分析玛丝洛娃.聂赫留朵夫等人的形象. 2.学习作者通过语言.动作.心理等细节描写来刻画人物形象的写法. 3.理解题目"复活"的意蕴,体 ...

  • 托尔斯泰:贫女的复活,还是纨绔子弟的复活

    我在林中最后一次散步到来了.黎明 我必须回到那设有陷阱的田野, 回到那顺从的大地. 树林整个冬天都将伸着. by 勃莱 托尔斯泰:贫女的复活,还是纨绔子弟的复活     断章取义托尔斯泰的箴言,年轻时 ...

  • 前苏联托尔斯泰不朽名著电影<复活>,长影配音制作,高清,人生必看

    前苏联托尔斯泰不朽名著电影&lt;复活&gt;,长影配音制作,高清,人生必看

  • 阅读汇报:罗曼·罗兰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评价

    罗曼·罗兰对托尔斯泰作品的评价 总体: 1.几个月的工夫,几个星期的工夫,整个的伟大人生的作品展现在我们的面前,反映着一个民族,一个新的世界.P137 2.但是,对于我们来说,只是赞赏作品就远远不够了 ...

  • 俄罗斯文豪只知道托尔斯泰?来看看屠格涅夫的作品吧

    伊凡·屠格涅夫在俄罗斯以外知名度不高其实并不公平,因为他是俄罗斯最伟大的文豪之一.在屠格涅夫诞辰200周年(作家出生于1818年11月9日)之际,一起来看看,屠格涅夫的作品和他取得的成就. 造了坚强的 ...

  • 《名人传》之《托尔斯泰传》摘抄

    《名人传》之《托尔斯泰传》摘抄

  • 托尔斯泰的存在主义危机,生命本没有意义,他却不断寻找

    托尔斯泰陷入了存在主义危机,他在日记中写道,"地球上的生命无可给予",在此之前的几个月里,他一直在读物理学.在更多地了解自然的冷酷法则后,他失去了对超验论的信心.他说,他在所有的科 ...

  • 托尔斯泰:生命是一场虚空,死亡是唯一的真相

    今天想向大家推荐的书是列夫托尔斯泰的<忏悔录>. 有人该问了,没搞错吧,<忏悔录>是卢梭的. 的确,前几天,我发文引用<忏悔录>,即使有书的封面为证,有人还是要纠正 ...

  • 文学巨匠托尔斯泰的凄惨晚年

    1910年8月30日,亚斯纳亚·波良纳庄园.一场夫妻长年积怨导致的激烈争吵,让一位老人痛下决心:惹不起,走! 10月28日还不到早晨5点,他带着私人医生离家远行.寒冷的天气使他不停咳嗽,并开始发高烧. ...

  • 托尔斯泰:生活中只有两种不幸

    选自托尔斯泰<生活之路> 王志耕 译 商务印书馆 2015 1. 真信仰与伪信仰之间的区别在于,持伪信仰的人希望的是:因为他的祭礼和祈祷,上帝要让他得到满足.而持真信仰的人的希望仅仅是一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