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执拗、爱哭、发脾气……大人千万别把「敏感期」当作安慰剂

经常有妈妈提出这样的问题:

女儿 3 岁多,经常表现出追求完美,或者很执拗的情况。

比如:姥爷帮她剪纸,线不是按照她想的那样剪了就大哭,要求要贴回去重剪。

还有,饭菜必须分开放两个碗里,而且碗离她的距离也有固定的要求,经常要摆很多次才能满意。

类似的情况每天都要上演很多次,真让人郁闷。她为什么会这样?妈妈又该怎么做呢?

相信看到这个问题,马上就有人会回答说:这是秩序敏感期或者完美敏感期吧。不用太担心,过一段就好了。

但真的如此简单吗?爸爸妈妈们如此简单的接受「现实」就好了吗?如果孩子再大一点还是这样,又该怎么解释呢?

嗯,对。秩序敏感期,这也是我第一时间想到的解释。

对我自己以及身边很多妈妈而言,接触到敏感期及其相关的理论,让我们能够从孩子自身的发展规律和成长需求来看待他们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

而且,更重要的是,当我们知道自己孩子的这些「问题」是很多孩子都会要经历的,心情都放松很多,态度上自然也更加从容和有耐心。

01 

不要让「敏感期」成为安慰剂

「敏感期」在某种程度上,成为了让我们长出一口气的安慰剂。

但是,几乎是同一时间,我又会遇到这样的提问:

女儿马上要上一年级,幼儿园开始教一些拼音和数字。女儿写拼音的时候,首先是要求作业纸必须绝对干净整洁,不能有一丝褶皱,否则就会很不开心。

然后呢,过程中稍微写得不满意一点点,就必须擦了重写。擦多了纸又皱了,妈妈劝两句就开始哭。

常常一个简单的作业要哭哭啼啼折腾一个多小时,大人孩子都弄得特别疲惫

两个故事里,孩子的表现是类似的,但我面对第二个问题时,「敏感期」三个字就不那么轻易地脱口而出了。

这一方面是因为孩子的年龄大了,似乎超出了「敏感期」相应阶段的解释范畴。

但更重要的是,自己也有过类似经历,对妈妈和孩子的困境感同身受,觉得孩子需要一些实际的帮助,而不仅仅是解释为敏感期那么简单。

敏感期的概念虽然常常在各种与养育相关的话题中被提起,但事实上并非所有的孩子都有相同的「敏感」表现。

图片来源:giphy.com

对于前面两个故事中体现出的所谓「秩序敏感期」(也被叫做「执拗期」),我们也会发现,当事情没有按照预期的状况发生时,并非所有的孩子都会因此产生强烈的情绪反应。

有的孩子会比较容易被安抚,甚至能够自我调整,适应变化。

对此,除了「每个孩子都是不一样的」之外,我们还应该进一步思考和探讨。

当事情的发展与我们的设想不同,或者超出了我们掌控的范围,我们就会有情绪上的反应,这其实是大人孩子都会有的正常反应。

设想一下,当孩子到该睡觉的时间还在看电视,当同事没有按承诺完成他那个部分的工作,当你走进天天都去的餐馆,却发现他们换了菜单,你感受如何?

实际上,当外部环境未能按照我们的期望发展,我们的本能就会产生冲动,这种冲动驱使我们做出行动,努力让事态回归到我们的掌控中。

从这个层面可以说,所谓的「秩序敏感期」其实是一种对掌控感的需求,并非特殊发展阶段的特殊情况,而是贯穿于整个成长过程。

重点是,为什么面对同样的事情,不同人的反应会不同?

有人能够较快地调整和适应,而有人却很难应对,甚至会出现情绪失控的状态(前面问题中两个孩子的反应,就是某种程度上的「情绪失控」)。

02

情绪为什么会「失控」?

想想我们自己的日常状态。假如一整天心情不错,事事顺利,那么偶尔碰到点突发状况也就不太会放在心上。

亲子关系中,如果孩子一直很懂事,很配合,那么他偶尔「出格」一点我们也比较容易原谅。

拿看电视这事儿来说,如果孩子通常都是到时间就去睡觉了,那么遇到拖延我们恐怕不至于会大发脾气。

但是如果天天都要反复催促才关电视,那么不出三天,我们不断积累的情绪就一定会找到个突破点爆发出来。

其实孩子也一样。

童年生活完全不像大人一厢情愿认为的那样无忧无虑。

图片来源:giphy.com

孩子一方面能力有限,很多想做的事做不到,另一方面事事要受大人,受规则的约束,难免会积累负情绪。

当我们看到孩子因为摆放碗筷的位置不合适而大哭,因为饼干的一点点不完美而焦虑,我们需要做的恐怕不仅仅是将其解释为「敏感期」,等待时间来解决问题。

而是应该再多想一想,孩子的这种「执拗」和对规则秩序的「敏感」背后,到底有什么原因。

这个原因很可能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了太多的控制和管束,以至于他觉得自己什么事都不能决定,什么状况都不能把握。

对掌控感的极度缺乏导致他在一些生活细节上非常「较劲」,以此来找回一点点「存在感」。

再分享一个工作室同事的故事:

儿子三岁左右的时候,喜欢搭积木,搭不好倒了,或是搭好了碰倒了,他都会情绪特别激烈。

家里人既找不到他出现这种情绪的原因,也没有解决办法,最后只能把积木藏起来,避免刺激他。

也有朋友看了我儿子的情况之后分析说,这是秩序敏感期,说孩子到了一定年龄,就是要按照他内心的秩序来完成这个工作。如果事情无法按照他的预期,他因此就会难过,过一阵就好了。

但是,随着孩子能力的增长,积木已经能搭的很好了,但他还是经常会有情绪。后来,随着不断的学习和观察,发现孩子哭闹不仅仅是眼前小事造成的,眼前小事仅仅是火种,能燃起熊熊大火的助燃物是日常积累的负面情绪,或者说是挫败感。

而且,在孩子情绪爆发的时候,我们也并没有看到他情绪背后的需求。

家里人最常说的话是:「没什么呀,倒了可以重新搭呀!」「你哭,积木也不会自己搭好啊!」「你在客厅搭积木,扫地碰倒了只能怨自己,没选对地方啊!」等等。

这些话,不但对儿子的情绪没有缓解,反而是火上浇油。因此,搭积木成了我家的火山口,动不动就要喷发。

图片来源:giphy.com

面对养育的问题,接纳是重要的第一步。

那么第二步呢?

是等待它自愈?是绕着它走?还是可以再进一步,找到问题背后的原因,给予孩子他真正需要的帮助?

本文首发于「游戏力」(ID:youxili123)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