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堂上究竟发生了什么》摘录(四)
第四辑——常识 常理 常情
认识你面对的学生
★把他当作一个普通人去了解,而未必要去考虑什么“教育”,在平等的相处中,学生逐渐清醒了,睁大眼睛看世界了,站直了。
有阅读习惯才可能有优势
★阅读基础好的学生,克服困难的能力显然不同一般,他获得知识和经验的能力超过一般人。因为有阅读做向导,他的精神通道可以通往无限的时空。
真的“观念没有问题”吗
★如同我们的教学,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学,是最重要的任务。如果学生始终不明白“为什么要学”,无论怎样苦口婆心地教他“怎样学”,效果都很有限。
“低分策略”伤害学习趣味
★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丧失兴趣的,是最愚蠢的教师。
教师语言显示职业修养
★教师的职业语言应当高于社会文明水平,在学校里,在课堂上,教师的语言是文明示范。 不需要“特色”的课堂 ★宁可反领导,不敢反常识。
这个“式”与那个“法”
★我教语文,一直没想过自己是什么“法”什么“式”,有人私下不无惋惜地说过“教到退休,好像没搞出自己的东西”,遗憾的是我从没自惭形秽,我至今仍然“停留在常识阶段”。
★作为专业教师,应当有辨别能力,对自己的课堂要有自信,尊重学科的严肃性,始终与常识为友。
对自己的课要有自信
★千万不能看了老教师的示范,自己才敢上这节课,那不是独立工作,而是照葫芦画瓢,简单模仿,学生会失望的。
★要有自信,课上得好不好,听听学生的反映,专家的意见未必“宝贵”,也未必要“打分”,不要学银行柜台的语音提示“请您对本次服务留下评价”;再说,随意说几句,我未必敢,因为我不了解你那个班的状态啊。
★如果对自己的课缺乏正确判断,缺乏自信,归根结底,可能是“底子薄”,要多下功夫,练练胆子。
说“打磨”
★因为“磨”至多只能“得技”,很难“成道”,有些经验(或技艺)未必能够复制,换节课可能会有新的问题。
★教学设计精致,固然有好处,只是如果一味机械“打磨”,过于精细光滑,反而单调无趣。
“教参”不过是根拐杖
★所谓“教参”,不过是初上讲台者的一点支撑,路有点滑,走不稳,怕摔跤,要用根手杖;新教师上课没什么把握,有本书参考一下,有个“模子”仿制一下,庶几得点启发,至少可以不出错。没有教参,往往才能看出教师的真功夫。
过多听课于事无补
★我觉得过多的听课、交流未必有什么好处,教师需要独立阅读和思考的时间。
问不完的“怎么办”
★每节课都是独一无二的,从没有一模一样的课堂,一模一样的学生,我也从没有上过一模一样的课。即使遇到无法想象的困难,即使课堂上遇到意外情况,我也只想到“我来解决”,而不会认为“这不是我的事”。
什么是“有表情地朗读课文”
★母语课堂教学需要让学生变得有理性,而不是引导学生去看别人的脸色,根据他们的需要练习“表情”。
★只有让学生认认真真地去读,读进文本,读出作者的心,读出画面,读出自己的想象。所谓“情感”,靠阅读理解,读通了,“悟”出来了,触动了自己,感情才会出现;因为感动,把书中的那些人和事,那些美与震撼,埋在心灵深处,一辈子不忘。如果读得忘记了周围一切,成了自我心灵洗礼,这才可能“有感情”。凡是只能在课堂上呈现并由别人评价,过后即忘的,仍然不过是表演。
学生有教学评价的能力吗
★ 这恰恰是你需要了解的常态课
★ 每一步都讲“有效”么
★“匠”与“师”的差别,在于“技”与“道”。
学生发展不可能“标准化”
★在一个有差异的、发展不均衡的、各有特点的集体中,每个人都有可能找到自己适合的位置,只要教师教育观正确,不会影响学生的发展。
门门考“优”未必优秀
★因材施教,在基本学习任务能完成的状态下,保护并发展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学友所长,保持对某一领域持续的探究激情,这比分数和名次重要。
说不尽的常识
★班主任是最重要的老师
★怎样向学生介绍学科
★“二九一十八”与“三六一十八”
★慎言“挖掘潜力”
★防止“重教轻学”
★要保证学生的自习时间
★不能只吃第五块饼 教师给初一的学生做中考卷,高中三年,每天上课不离高考,“课堂教学考试化”,犹如一直“只吃第五块饼”。这种教学的危害,在于让学生对教育产生了错误认识。更令人担忧的,是学生没有听到来自学校或社会的不同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