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祖宗留下来的87条拳理
推荐阅读 经典原创文章:小病不治,大病来,再常见的病都可能致命,马虎不得!
和谐是民众一直都在孜孜以求的。在和谐的社会里,不仅人人心情愉快、处处温暖融洽,而且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工作效率也会大大提高,社会秩序稳定而协调。在中国各个朝代几千年的历史交替中,和谐不仅是先人们为人处世、治理国家的一种方法,更是一种绵延几千年的政治理想。和谐也是中华民族的人文主题,天时地利人和、家和万事兴……都体现了自古以来中国老百姓的共同梦想。安宁、稳定的和谐环境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基础,也是人类活动和生活的必要条件。离开和谐,社会无从发展,个人也得不到幸福。
现在中国的发展处在一个黄金期,但也是矛盾突显期。要持续稳定发展,就必须善于化解矛盾,构建和谐环境。发展是硬道理,和谐则是硬道理后面的硬道理。构建和谐社会作为一项社会系统工程,需要最广泛的社会动员,需要人心向善,人心思和,广纳群言,广谋良策,多方发动,多种努力。其中值得去做的一件大事,就是从我国丰富的传统文化资源中,发掘“和'的文化内涵,古为今用。儒、道、释是中国文化的三个支柱,它们都倡导和谐,然而各自和谐的内涵是不同的。儒家重视的是社会秩序,主张和而不同,以倡导“非寡'、“非乱'、“非同'为前提,追求以“多元和谐'为目标的理想和谐境界。佛教重视的是宗教与社会的关系,强调奉行身和同住、口和无诤、意和同悦、戒和同修、见和同解、利和同均的“六和敬'规则。而中国土生土长的道教关注的是天、地、人全面的和谐发展,以“道'为最高信仰,倡导人们信道、修道、行道,一切以道为事,生成容纳万物、自然平和无私、无为柔弱不争的环境。可以看出,道教之和不仅是最完整的,也是最贴近人、最具人性的。
练拳之事,首在认识,认识对路,惟练而已。
不要虚名,要真明,名师不明处处名;明师不名处处明。
学好太极拳,一要师承,二要悟性,三要明理,四要得法,五要用功,六要相手。
明理不知法,一句空头话,知法不懂窍,真功未学到,无窍想练功,到老一场空。
练拳说难在心,易也在心。
慢动作不是太极拳的代名词,是其中一种练法而已。
慢练又是细练,慢练能练成周身一家,周身一家就能最快应对攻防;细练能松透全身,松透全身就能适应太极拳的万千变化。
练习太极拳,不用力量,是利用地心吸引力和重量。
重量是可以自由移动和转换的,力量则是人为的,它要刻意地去抵抗。
不管练什么拳架,只要没练出劲道,都是空架子。
有式无势是空架子,有势无式是瞎架子;势藏于式中,式起于势里!
拳架越练越细,用招越简越好。
拳架打得不象老师是不好,打得太象老师也不好。
一味苦练是练不好拳的,要多想多悟,要默识揣摩,要亲师默像,要用心、用脑、用意去悟拳才有较大进步。
刀、剑是拳的延伸,可以自纠、调整身法,也可丰富、充实劲道。
“我练拳”是我在练这个拳,以我为主要练这个拳;“拳练我”不一样了,是用那个拳来练我,用拳中之道和理来改变我自己,这两个的境界完全的不一样。
站桩功、松胯功、松腰功、松肩松胸功、太极步、吐纳丹田功是太极拳的基本功之重,练到位了就会给拳架和推手打下扎实的基础。
没有站桩功,虚实之术难练在身上。
减去一分本力,增加一分内功。
太极拳内功好比原子核能,可以用于民生发电,也可用于战争爆炸;养生需要精气神,技击也需要精气神,没有内功的是太极操,不是太极拳。
沉重量和飘浮量是地心引力起作用的好东西,练得越细越好。
脚心是五趾抓地,与地心力相吸、相斥。
上松到劳宫穴,下松到涌泉穴。
行拳阶段不同,练法就要有所不同。
练习太极拳,要凭神经感应灵敏,灵机性少了,则练不出真正的太极拳。
拳架是体,推手是用;有体无用,不能变化;有用无体,没有根本;知行并用才是大道。
松中有紧,紧中有松,阴阳变化,才能用于实战。
盘架宜松、慢、稳、匀,推手宜劲顺气和。
欲知动手非太极,先会腰胯丹田劲。
没有松胸沉肩,何来虚领顶劲?
含胸拔背的同时宜松肩坠肘。
含胸使气血下行,拔背使劲路上行。
松腰塌胯的同时宜气沉丹田。
把丹田当做杠杆,一口气发出全身的力量,这就是内劲了。
气沉丹田不是鼓小肚,而是通过沉肩、含胸、松腹、松腰、松胯等动作在意识的引导下,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引导气息下降来实现的。
松而不沉,不是真松。
沉稳之势还要平衡、对称动作。
步桩合一要落地生根,又要步履薄冰。
不要把“落地生根”练成僵化的 “固定之根”,要练成随机灵活变化的“无根之根”。
鞭打是柔软的实质。
以柔用刚方是真疾,以柔用疾方是真刚。
松肩重在放松肩胛骨,而不是重在放松肩关节。
如果不能松开这九个关节(腕、肘、肩、胯、膝、踝、尾闾、颈、头顶),节节贯穿是假。
轻中有浮不是真轻。
慢中有散不是真慢。
快中有乱不是真快。
沉中有滞不是真滞。
顶劲守桩是假中定。
中实时中,定无常定。
没有沉到脚底地面的反座弹力和松弹自如的手臂乃至肢体,何来掤劲?
掤到对方身上的不是真掤劲。
捋往自己身上的不是真捋劲。
要在慢中求得转变的灵活,在快中求得动作的沉着,最后达到轻灵中兼有沉着,沉着中又兼有轻灵。
把沉重藏起来的轻是隐,探、诱对方也;雷霆万钧的整劲发放是现,把藏起来的沉重送给对方。
腰管上下垂直的相随,胯管左右前后的转换。
腰胯转不是扭腰杆。
腰胯带动四肢是被动练法。
拳式开初而松腰是为了转换动作,拳式将要结束而松腰是为了沉势借地力。
能松腰,则气自能下沉,足增力,桩稳固。
腰的功夫一是柔化的圆通灵活,可有万拳招法攻防变化之运用;二是刚发的鞭直坚固,可助拳势的发放之威力。
腰之根,在于胯;腰胯之根,在于腿;腿之根,在于腰胯。
如果没有劲沉脚底、与地相通的松沉劲道,谈太极拳的入门功夫没用!
交易担保 物境生活 传承千年的鹅梨帐中香,点击图片了解 小程序
太极拳内劲是:“有意识练,无意识得,下意识出。”
拳无拳,意无意,无意之中是真意。
劲断意不断,意断神相连。
拳练筋骨皮,功炼精气神;拳功合练,内外相合。
松紧求中而沉,轻重求中而稳,曲直求中而弹,刚柔求中而韧,快慢求中而匀,内外求中而整,虚实求中而灵,有无求中而变。
太极推手是对练懂劲的功课,是拳架与散手技击的中间桥梁,如用推手较技就可能挨打。
没劲先练劲,有劲不用劲。
能吸住,而复掷出,乃为接劲。
听劲需要以松净、松透为前提,以轻轻地均匀的劲扶住对方,同时要注视对方的眼神、中节的反应。
推手要随人之势,借人之力,接人之劲,得人之巧。
推手时手跟身不跟,虚去实回;发劲时身跟手不跟,手如陪衬。
干脆利落的发劲就象把一块石头丢出去一样,不留一丝劲在自己身上。
行拳或推手发劲当中,适时择机的发声(如“哼”“哈”“嗨”)吐气,有助势加强技击效果的作用。
没有圆融内涵和良好心态,推手中练不出舍己从人。
没有舍己从人,何来牵动四两拔千斤?
人若胜我,则敬重之。人若不胜我,则谦而待之。
太极拳是以势打人,不是以式打人。
制梢不如制根,制根不如制身,制身不如制心。
推手时宜虚实分明,不丢不顶,阴阳转化,舍己从人。
拳法胜人是末;步法胜人,是本。
开合、八门五步,宜练S型的,因为源于自然生息律。
在进入推手用法的着熟时,宜遇劲而沉、遇沉而松、遇松而圆、遇圆而中。
什么是恰到好处呢?就是阴极生阳,阳极生阴,阴阳自然调和。
“掤 、捋、挤、按、采 、挒 、肘、靠”不是八种不同的劲路,也不是八种不同的技法,而是八种不同的劲路和技法。
如果没有这些基本素质(意志、胆略、反应、速度、技术、技巧、力量、体能、战术、抗击打能力),玩拆招可以,练真技击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