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天竟然热出了“盛夏”!南方多地重回38℃,为何今年高温频现?

国庆出游正当时,然而很多时候看到的确实“人山人海”,例如10月2日晚上在湖北恩施州鹤峰屏山大峡谷里,就出现了上千人在山谷下排队等游船出山的情况,幸好景区当晚就将滞留旅客全部撤离,所以建议大家还是要错峰出行,避免扎堆造成不好的旅游体验。

北方和南方进入“冰火两重天”

不过除了各大热门景点的人头攒动,天气也来“凑热闹”了,当下按照中央气象台的说法,最典型的特点就是“北方秋雨进入鼎盛期、南方暑热回归高温强”,也就是北方在不断地降温,南方高温却依然“坚挺”,几乎可以说是南北“冰火两重天”了,我们来看一下有关情况。

根据中央气象台发布的关于“全国高温预报”、“全国降雨量预报”、“全国最低气温实况图”来看,高温、低温以及降雨落区可谓一目了然。

俗话说“一场秋雨一场凉”,北方地区在秋雨的“打压”下,加上新一轮冷空气的影响,不仅秋意十分地浓,而且不少区域降温、降雨还比较明显。

降温方面,尤其是东北、华北、西北以及黄淮等地,普遍降温幅度在4-8度,局地甚至在10度以上,新疆甚至对此发布了“寒潮蓝色预警”,大有“一夜入冬”的感觉。

而降雨方面,落区主要集中在甘肃东南部、四川盆地西部和北部、陕西中部和南部、河北中部以及山东北部等地,局地24小时最大降雨量可达200毫米以上。进入“鼎盛时期”的北方秋雨不仅绵长持久,而且局地还可能伴有短时强降水(最大小时降雨量约20-60毫米)、雷暴大风或冰雹等强对流天气,很可能会给秋游、秋收以及秋播等带来不利影响,各位一定要注意防范。

如果有的朋友是在北方的秋雨中瑟瑟发抖,那么在南方的朋友就要用“挥汗成雨”来形容了,因为南方多地“秋老虎”回归,秋天竟然热出了盛夏的感觉,而且其猛烈程度属于10月非常罕见的。

高温天气由西到东、由北向南主要出现在重庆、江汉平原、江淮以及黄淮南部、江南大部、华南等地,不少区域有35-37度的高温天气,其中湖南长沙、江西南昌、广东广州等城市“秋老虎”势力不减,局地最高气温可达38度,不仅有可能打破10月“单日气温纪录”,并且还有望刷新“最晚高温纪录”。

而今年9月,广州就一直被高温 " 霸屏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广州天气”已经打破几个历史同期纪录,包括平均高温日数达13.2天、持续高温日数达10天等。

为什么南北方会出现截然不同的“景象”?

之所以我国北方和南方会出现两种截然不同的“景象”,其 " 元凶 " 仍是受到西太平洋副热带高气压(简称“西太副高”)的影响。而要搞清楚这个问题,我们就需要从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西太副高的位置及强弱等因素来展开分析。

众所周知,地球的赤道与黄道面之间的黄赤交角约为23°26',因此地球在公转的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就会随季节的变化而在南北回归线之间做周期性的回归运动,同时也引起气压带和风带的季节变化(移动)。

我国位于北半球,且北回归线从我国台湾省、广东省、广西壮族自治区、云南省的南部穿过。通常情况下,西太副高常年存在,它所处的位置和强弱对我国的影响较大。

每年的春分过后直至夏至日,太阳直射点逐渐向最北的北回归线上移动,西太副高也会随之北抬,并且由海洋向西(我国陆地)延伸,而副高的北侧是北上的暖空气,与南下的冷空气交会后多气旋和锋面系统,因此形成“雨带”,是我国季风气候区的主要降水之一,华南每年2-5月份的阴雨、长江中下游地区6月中旬至7月上旬的梅雨以及华北、东北的“七下八上”的降雨“模式”,就与西太副高有关。

一般情况下,西太副高最北大约移动到我国黄淮一带,也就是不过黄河,此时刚好是夏秋之交,东北出现一场为期约一周的短暂降雨之后,雨带(西太副高)就会随着北方冷空气的南下而开始迅速南撤,直到10月上旬撤出陆地而退居在海上。

然而,今年西太副高却异常偏北偏强,高压脊还一度跳到我国东北至日本海一带,不仅造成我国东北以及日本等纬度较高的区域出现了罕见的高温,而且由于西太副高的异常北抬,为海洋水汽让出了通道,也就是说间接地为中原腹地的河南极端暴雨的形成提供了水汽支持。

虽然现在已经进入10月,但是北半球陆地蓄积了一个夏季的热量,并不会随着日照时间的缩短和太阳高度角的降低而马上消散,整体温度偏高,并且太平洋赤道中东部海域表层海水持续降温等重重迹象表明今年拉尼娜现象或将回归地球,这就意味着太平洋赤道西部海域表层大量暖水堆积,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西太副高,所以西太副高不仅没有退居海上,反而又一次加强西伸北抬,我国的贵州、重庆、湖北、河南南部、安徽、江苏南部、浙江、江西、湖南、福建、广东北部及东北部、台湾省等省区市仍然被西太副高所笼罩,增温增压之下不少地方再一次回归“盛夏”,出现了35度或以上的高温天气。

而此时,北方的冷空气开始活跃并南下,因此北方大部分地区出现了降温天气,并且来自中高纬度的冷气团与副高北侧的暖气团交会后,由于西太副高很“坚挺”,因此形成了比较稳定型的降水,这也是为什么降雨落区主要集中在四川盆地到甘肃东南部,再到华北直至山东北部一带的原因,这些区域刚好位于冷暖气团的交汇之地,并且冷空气叠加降雨,降温幅度就更大了。

南方秋天的“暑热”何时休?

上文中讲到,造成南方不少地方“高烧”不退的直接原因,是这些区域受西太副高的控制,被副高控制的区域内部不仅盛行下沉气流,增温增压干燥少雨,而且水平气压梯度力较少,无风的时候就显得更热了。

除此之外副高就像一堵无形的墙,阻挡了北方冷空气的南下之路,因此北方不少地方出现降温又降雨的情况,而南方大部分区域却如同过“盛夏”。

而现在国庆节已经过半,且“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5个节气“白露”将至,因此随着太阳直射点的继续南移,天气也逐渐转凉,冷空气活动就更加频繁而“转守为攻”,进而出现冬季风逐渐代替夏季风的情况。所以南方地区“退烧的拐点”预计在10月中旬前后。

不过值得一提的是,每次提到“拉尼娜”、“冷空气”或“寒潮”的时候,几乎总会有一些朋友难免会提“今年到底是冷冬还是暖冬”的问题,其实这个问题在冬季没有结束前很难给出准确答案,因为判断一个地方是冷冬还是暖冬,亦或是正常的冬天,需要将该区域今年整个冬季的平均气温与常年值(1981-2010年新一轮的平均值作为常年值或气候值)进行对比,高出“常年值”0.5°的就是暖冬,低于“常年值”0.5度的就是冷冬,相等的就是正常冬天。

所以不能因为有寒潮活动就断定是“冷冬”,也说冷空气活动少就是暖冬,而关于冷冬还是暖冬的判定结果,每年冬季结束后,也就是3月初的时候国家气候中心都有相关的数据公布,届时大家可以留意一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