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家庄女孩过低欲望生活上瘾:全屋仅6件家具

你体验过“仓库人生”吗?

这两天整理房间,找出了一大堆乱七八糟的东西,过期的面膜化妆品、皱巴巴的衬衫、三张不同款式的小茶几、去年脏了没洗的电热毯(今年又买了新的)、两个电竞键盘、两个电竞鼠标、两副插线和蓝牙耳机、疫情时期囤的挂面和上百只口罩......

这些闲置的物品铺在地板上,留着没用丢掉可惜,它们像历史遗留问题一样,批判着我的浪费。

而比浪费更尴尬的是,这些物品没几个是有品质的,我竟然花了这么多钱,让自己过着粗糙而拥堵的生活!

确实,在这个物质生活日益丰富的年代,购物实在太简单太方便,很容易就控制不住自己买买买的行为。

但即便如此,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坚持奉行着“不持有”的生活方式,把个人物品数量降到所需范围内的最低,长久不用的丢弃或捐赠,很清楚自己的欲望和需求,不囤货、不买非必要的物品,哪怕它特别便宜,而需要购买的东西,就选承受范围内最好的,爱惜并充分使用它。

90后石家庄女孩乔桑,就是奉行着“不持有”生活方式的人之一。

01

从购物狂到断舍离

是成长的过程

其实一年多以前的乔桑,还是个超级爱买东西的购物狂。

在北京读大学以及后来毕业实习、工作的那段时间,她特别喜欢首饰,每个周末都会去大红门等批发市场进货,自己戴2-3副耳钉。

还有衣服,每次到了批发市场都要买很多,最后发展到早上四点起床去进货,晚上下班回家后在地铁站摆摊。为什么要摆摊呢?因为交易的感觉,让她觉得特别爽。

乔桑还在上海呆过一年,依然过着周末专门去杭州四季青进货式购物的日子,周五晚上去周日回,到了一家喜欢的店,就成斤地拿衣服、鞋子和包包,这些东西都是给自己和家人买的,同一个款式可以买多种不同的颜色

除了购物,她在兴趣爱好方面的花销也毫不手软。

想玩滑翔,买张机票就飞去国外。

刚开始对瑜伽感兴趣的时候,说学就去学了,花了2万多块钱。

想学潜水,直接飞到菲律宾,花了一万多块钱考证。

还有各种健身卡、按摩卡,有些到现在都没用完。

而乔桑后来成为一名极简主义者,是在一次机缘巧合下,了解到竟然还有断舍离这种生活方式,她本身是个很喜欢简单生活的人,只是不知道为什么之前一直没有做到,被物质羁绊了这么久。

于是她当看到真的有人生活这么简单时,就很想亲自体验看看,结果一下子就爱上了,还发现这就是自己理想中的生活方式。

衣服很少、身边的物品也很少,出门的时候不用背包,只拿一部手机就够了,更不需要其他附加产品去增加自身价值。

现在,乔桑的生活变得非常简单且便捷,以前逛街的时候一定是买买买,现在即使是逛超市,也基本上只买个一两件需要的东西,购物袋都是多余的。

每天早晨,不用再去费心想今天要穿什么衣服,简单的T袖、裤子和一件外套就可以(当然,见客户时还是要穿正式一点的服装),空出的时间可以做很多其他事情,比如阅读、瑜伽、家务等等。

断舍离所带来的好处中,最明显的就是省钱。

如今乔桑在想要买东西前,会先考虑好,这件物品拿回家后,能不能经常使用、会不会又要占据一部分空间,于是,现在她家里的所有物品,基本上都是每天必用的,不但提升了物品的使用率,自己对生活以及想要的某种人生的理解,也愈发清晰,整个人变得清爽、轻松又简单。

02

88㎡的房子中,仅6件家具

还有2件是自己做的

其实乔桑属于搬家式断舍离,在石家庄买下一套88㎡的房子后,过去的物品能不带的就不带,带过来的也进行了二次“舍弃”,留下的基本都是黑白灰系列、款式简单、没有任何装饰性的家居产品。

这个房子原本是两室一厅的户型,因为她酷爱运动,尤其是瑜伽,需要大量的活动空间,便将所有的非承重墙都砸掉了,形成一个十分开阔的大开间。

上面带梁的都是之前的非承重隔墙

一进门,是一条长长的走廊,左手边是厨房,面积比较小也没有做什么装饰,地面与走廊一样都是水泥色瓷砖。

厨房旁边是洗手间,安装了一个可以180°开合的半透明外开门,非常节省空间。

内部面积很小,没有安装洗漱台,只保留马桶与淋浴区。

洗手间对面是和衣柜一起定制的鞋柜,里面装下了全部的鞋子,后来她还把鞋子再次断舍离,只留下最常穿、最舒适的款式。

继续往里走,之前餐厅的位置是小卧室,房梁的地方就是墙,拆除后就变成了现在一体化的客餐厅和卧室了。

靠墙摆放的餐桌椅和沙发旁的大镜子,是乔桑自己找来木头制作的。

这里既是她的餐厅,又是工作区,一张超长的大桌子,几乎满足所有日常需求。

沙发是在宜家买的,扔掉框架后保留垫子,坐感依然舒适,且方便根据需要随时移动。

不过现在,沙发也被“舍”掉了。

定制的衣柜采用茶色玻璃门,可以遮挡视线,又不会让房间中出现这么一个大型家具,而显得非常突兀。

现在衣柜里的衣服也再次被断舍离,只留下最舒适、最需要、最耐穿也最简单的款式。

衣柜内部嵌入了洗衣机,并与窗户旁的洗漱台相连,无论是起床直接洗漱,还是平时清洗小件衣物,都很方便。

衣柜对面的大床没有床架,直接在排骨架放床垫,可以随时搬起来清洁下方空间。

床头不设传统床头柜,两张垫子、一个枕头、几本书,就组成了非常专注的阅读区。

生活变得简单后,她有了更多的阅读时间,平均每周至少看1-2本书,并在书中得到很多思考与启发。

比如《沉思录》中的这段话:

我们因何而生,因何而活?

我们是在这喧嚣的尘世随波逐流,还是在茫然的空旷与喧闹中,努力寻求灵魂独处时的宁静。

有思考力的人生才是真正光明的人生。我们学会反躬自问,学会与人为友,学会与世和谐,更学会与自己和谐。

可以想见,这样一个自己,一种生活,必将给我们带来比之现在更为惬意的体验。

现在的乔桑虽然是极简主义,但并不极端,家里的其他家电数量不多,只有冰箱、扫地机器人、智能马桶、炉灶等必备物品,虽然价格大部分不便宜,但质量很好非常耐用,不必经常更换。

在这个看似“空无一物”的家中,乔桑有了非常宽敞的空间去做瑜伽,还可以陪着猫咪一起满屋疯跑,累了就在大白墙上投影看动漫。

你看,其实所谓的多功能,并不是用加法塞入很多要素,而是做减法,用留白为日常生活创造出一万种可能。

03

践行断舍离生活方式后

她又成了一名不消费主义者

过去对物质的断舍离,不但给家空出了相当大的面积,还在乔桑的大脑中,空出了大块的思考空间,之前她可能会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物质上,比如应该买什么衣服化什么妆,但现在这些欲望都没有了,就连消费欲,都变得很低。

于是在一个粉丝的建议下,最近她开始尝试践行一种与过去完全不同的新生活方式——不消费主义

以前她的家里囤了不少方便面、螺蛳粉等速食,有不少都过期了,在整理过后,她把过期的扔掉,临期的尽量吃完,然后去用家里一些其它的闲置物品,去交换近期需要的食物。

朋友知道她践行的生活方式后,决定把家里过剩的鸡蛋给她,而乔桑也不白拿,用自己看完的书做交换。

也正是因为这次物品交换,让乔桑和这个很久没有见面的朋友联络了起来。

后来越来越多的人知道乔桑在尝试不消费主义,很多人都会主动把家里吃不完或闲置的物品给她,但也有不少人持反对意见,认为她是在白嫖,不切实际、麻烦、也不卫生。

其实她会在这里找到一个平衡,所谓“不消费”也不是完全不花钱,只是尽量避免购买不必要的物品。

食物方面,她会尽量避免点外卖,然后和楼下超市的老板商量好,去买他们每天剩下的没那么新鲜,但也没变质的蔬菜水果,学会了做饭,也每天坚持自己做饭,保证身体所需的营养。

纸巾方面,因为家里用的是智能马桶,她又查了一下资料,发现完全可以不用纸巾,而且对痔疮也很友好,具体原因就不过多阐述了,这个还是主要看个人的接受程度。如果要使用纸巾,可以选择竹浆纸,因为竹子的生长速度更快,也没有使用荧光增白剂,更环保一些。

还有关于洗发水等洗护用品,她决定自己尝试去DIY,但如果日后发现自己制作很麻烦,也浪费时间,还是会选择购买的。

虽然一切都在摸索尝试阶段,但乔桑已经开始慢慢成为自己之前不理解、也不能接受的那一类人。

以前她觉得赚钱就是为了花,为了生活方便、提高生活品质,想买的东西就可以买,家里有一些过期的食物会直接扔掉,因为她觉得有钱去买新的更新鲜的,就没有必要为难自己,从来没有觉得这是一种浪费。

而现在,她会滑滑板或骑共享单车到两三公里左右的地方拿食物,或是拎着很多蔬菜坐地铁从单位回到家。

过去她觉得这是一些老年人才会做的事,在地铁上也会收到很多异样的眼光,但现在她的内心十分坦荡,也很坚定,因为她知道自己是在做有意义的事情,也在渐渐影响着身边的人:向内看,多关注自己,不要被物质或者其他人的想法束缚。多看书。避免浪费资源,保护地球。

其实有人喜欢那种极简的不被物品控制的生活,也有人喜欢那种把家塞得满满当当的幸福感。

扔东西可以让整个人都变得很轻松,卸掉外物所带来的牵绊,而这些牵绊住我们的外物,却能让生活变得更加丰富。

所以,极简也好,囤物也罢,只要你清楚那就是你想要的、真正喜欢的生活方式,并在其中找到令自己舒适的平衡感,让那些自己心爱的物品陪伴往后余生,就都很OK。

就像司汤达说的那样:从地狱到天堂,我只是路过人间。

(文章来源达叔鱼洞实验,侵权联系删除)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