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北行:昭化城怀古
旅行的意义并不在于你在沿途中看了多少风景,也不在于你是否到达了预期的目的地,而是在于你旅行中的那种心境的变化和丰富的经历......
下午4点,我们赶到了昭化。这昭化城虽然没有大理的名气,也没有丽江的喧嚣,甚至气度上还稍逊于阆中,然而,这里曾经是三国时期著名隘口----葭萌关。
对三国历史稍有了解的人都知道葭萌关前张飞大战马超的故事吧。作为羌人的后裔,马超率领的西凉铁骑,曾经是横扫中原,杀得曹操魂飞胆颤,感叹:马超不死,其死无葬身之地。足见马超的勇猛与威武,当年是何等了得。只可惜归蜀汉后,虽列五虎上将,但不得重用,被派到这葭萌关守边陲,直至老去,致使雄风不再现,令人滋生无限的慨叹。
整个昭化城坐落在牛头山下,滚滚的嘉陵江从其南侧绕城而过,山水相伴,给古城平添了不少的气色,也让人身临其间,顿生思昔怀古之幽情。时光之里,山水之间,是谁操着婉转的乡音,在石牌坊前停留、在古城门下驻守。这里是一座古城,一座有古城墙、古渡口、古井、古色的古城;一座有川戏锣声、暮色评书、孩童嬉闹、妇人浣衣的古城。她随着时光游走,暗淡了刀光剑影 远去了鼓角铮鸣......
站在昭化城门口,首先飘扬在耳旁的是秦渊、张小平那首歌《梦回昭化》:刘备的脚印还在那入川的路口,张飞的灯笼还挂在熟悉的城楼,谁还在牛头山上向我招手,绿沉长枪变得格外的温柔……
这座古老的城池,走过千年,历经沧桑。听闻多少故事,见证多少传奇,起起落落、刀光剑影,穿越岁月,成了今天多少躁动生活中的心灵圣地。
昭化城是一部珍贵的历史画卷,它浓缩了中国地方政权连续的建置史,是中国最早推行郡县制管理的县治地之一,有“巴蜀第一县,蜀国第二都”之美誉。
公元前316年,芈月的老公秦惠文王打下蜀国后改分封为郡县制,首批郡县中就有“葭萌”,三国时改为“汉寿”、后来又有“晋寿”、“益昌”,最后叫“昭化”。
每每看到古城边老者总有许多感触,岁月在脸上镌刻了痕迹,头顶也爬上了白发,坐在墙边凝目眺望,这个时候我总是在想,在古城里的他是在眺望远方,还是在眺望过往。
昭化在历史上名气很大,但现代却是不大的一个“城”,虽然号称“蜀国第二都”,但两千多年来不仅城镇没有扩大,似乎还是原来的模样,行政单位却是越缩越小,现在是:四川广元市昭化区昭化镇。
据度娘介绍,昭化古城景区面积20平方公里,这面积包括哪些地方呢?总人口1.7万人,这里有多少人会是古蜀人的后代呢?
昭化城现有四条街和五条小巷,街巷之间“丁”字相连,具有“道路交错相通,城门不相对”的军事防御特色。这可都是当年实战的经验积累啊。
轻松的走完这四街五巷,也不过个把小时的样子。
昭化城的军事作用主要是指三国时期,那时这里是蜀道的一部分,是蜀国的重要战略基地。刘备到过这里,收拢人心,养精蓄锐,并亲封为“汉寿”。而诸葛亮六出祁山伐魏,都是在这里一次次上路。
葭萌、汉寿、昭化,有多少次为蜀军吹响出征的号角?
昭化留下了太多的三国文化、三国遗迹。其中费祎墓、鲍三娘墓成为“全国三国文化垄断性资源”。
这些众多三国文化与遗迹不是一个下午就能品味的。我只能是在大街上寻找我的感悟,而无法聆听早已远去的蜀军战马的嘶鸣声。
昭化城的格局依然是旧有的路网,只是有些街道人为地做了拓宽,街巷两侧的建筑,基本都是明清风格。同川北的建筑风格一样,多以木结构、青瓦屋顶。只是沿街的都成了铺面,都成了生意场啊。
逛了县衙、城隍庙、考棚、敬候祠,逛了几条街巷,可看的也没有什么了。
我把镜头对准了大街小巷那些或匆匆而过、或恬淡闲适的人们。
其实三国以后,蜀中虽也经历中华民族的朝代更迭,但似乎战乱不多,比起多灾多难的中原,比起屡招侵扰的华北和沿海,这里要安静和无忧的多了。
“蜀汉兴,葭萌起;蜀汉亡,葭萌止”。三国片之后这里基本远离了诸侯与外敌的国土、疆土之争,过上了太平而安逸的日子。
我突然想起了“来到昭化,不想爹妈”那句流传久远的民谣,这民谣不仅折射出昭化从古至今都是人杰地灵的好地方,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太平日子的赞美和向往。
蜀山蜀水尚在,但蜀道蜀城却已成了古诗,成了概念。在昭化城头怀古,对三国那段历史会清晰很多,当年蜀国守着富庶之地却偏要穷兵黩武的北伐,难道仅仅是为了实现诸葛亮的政治抱负吗?
夜幕降临,带着怀古后的情思,驱车一路山间盘桓,继续欣赏着川北风情,思索着巴蜀这块土地的兴衰,兴致未尽的回到了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