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辉生丨道不尽的思乡情
年轻时,一味贪恋外面的世界,不懂得乡愁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东西。还未离开家乡之前,我曾固执的以为,故乡只是人们在觥筹交错后翘月舞剑的凭头,是文人骚客行笔表情慰藉寂寥的无聊行为罢了。直到那年我参军远走他乡,离故乡越来越远,这才让我蜕变了对故乡的感悟,思乡的滋味也随着岁月的推移越来越浓烈起来,钻到了骨子里,融入了血脉里。
当兵在外的这二十几年里,每每听人道及故乡二字,我的心底总会禁不住泛起阵阵酸楚。虽然有人劝导我说:他乡日久是故乡,更何况你已在异乡成家立业了,何苦还深深地念着远方的故乡。其实,他们哪里懂得一颗游子的思乡之情,故乡终究是生斯、养斯的地方,岂能说忘就忘了呢。只有离开家乡的游子才能真正体会到,故乡总是你无法忘却的记忆,乡愁也是你始终萦绕在心中的牵挂。
故乡余干(今属江西上饶),以境处余水之干得名为余干县。余干民风淳朴,意境深远,慕名游览者络绎不绝、流连忘返。唐代刘长卿、蒋士铨、韦庄,宋代王十朋、黄庭坚、辛弃疾、米芾、朱熹;明代李时珍等名人都在余干写下许多赞美的诗词佳作。唐代诗人刘长卿寄寓在余干时,写下的风调凄清的思乡之作《余干旅舍》“摇落暮天迥,青枫霜叶稀。孤城向水闭,独鸟背人飞。渡口月初上,邻家渔未归。乡心正欲绝,何处捣寒衣?”虽然这是诗人寄寓余干旅舍,伫立门外,看到秋风萧瑟,草木摇落,暮色渐深,城门紧闭,不禁生发思乡之情,然后才创作的一首诗。但诗人所描绘出的一幅西风落叶图,却充分展现了当年余干古城辽旷悠远的自然景色,草木摇落,别具一格,引人入胜。尤为重要的是,诗人那份对家乡的深深眷恋之情,更是时时在我心激荡,那份凄清的乡思,就像无处不在的月光,拂之不去,剪之不断,久久萦绕,困扰着我这个在外漂泊了多年的游子,言有尽而意无穷。
故乡余干,虽然算不上闻名遐迩,但这里绝对是令人陶醉的梦里思水乡,它位于湖鄱阳湖东南岸,秦初置县,历史悠久,自古誉为“江南名郡”、“鱼米之乡”。这里青山秀水、鱼跃鸟飞,桃红柳绿,美如画屏。南宋诗人王十朋在余干游玩时曾留下“干越亭前晚晚起,吹入鄱湖三百里,晚来一雨洗新秋,身在江东图画里”的优美诗名,由衷赞美这里的风光。在这里,可以康山怀古、李梅踏青、憩园品茶、琵琶泛舟、东山赏月、城北漫步、老城探幽、走走古埠中桥,看看乌泥古樟,听听饶河古调,品味鄱湖风情和江南韵味。古往今来的不少文人骚客,经过或慕名前来这里探幽寻胜,啸山傲水,或唱或咏,轶闻绝句,长伴山水。
每次观看央视的《舌尖上的中国》节目,我总会为栏目组感到惋惜,要讲美食,怎能少了我的家乡江西余干。这些年身在异乡,我除了思念家中的亲人和故乡的山水,其实最为惦记的还是母亲用柴火锅烹制的那一道道美味菜肴。余干的辣椒炒肉,名声在外,老家的辣椒皮薄肉香,鲜辣非常,辣得绝对爽朗,每次想起那辣爽的感觉,就会激起儿时舌尖燃烧的欲望。鄱阳湖的银鱼烧蛋,堪称菜品一绝,鄱阳湖是我国的最大淡水湖,湖里所产的银鱼与其他湖泊产生的银鱼绝然不同,它体小透明,肉紧味鲜,烹饪起来香味飘逸,品尝起来不输山珍佳肴。还有就是鄱阳湖的蓠蒿炒腊肉,蓠蒿相传之前是鄱阳湖岸边上生长出来的一种水草,后来被周围的百姓食用之后才发现,这种水草加上当地群众腌制的腊肉一起爆炸,味道鲜美无比,一种青涩而又脆香的感觉令人回味无穷,每次吃完这道菜都会令人产生人间再无其他佳肴的感叹。当然,家乡还有诸如辣炒螺丝、干炒米粉、红毛鸭、卢家肉鸽、瑞洪乌鱼、瑞洪神口香猪等许多地道的美味,那些都是鄱阳湖孕育的美食佳话,更是乡亲们心中的无限荣光。
说起故乡,旧时的那些老行当有如黑白的画卷,在记忆中逐渐清晰。每当回想起儿时的村落巷口,那些似曾相识的老行当,总会令我心生无尽遐想,石匠、木匠、秤匠、篾匠、钟表匠、箍桶匠、掌箩匠、打井匠、修鞋匠、补锅的、打铁的、弹棉花的,炸爆米花的、剃头担子、走街串巷的货郎、阉鸡师傅、吹糖人的师傅、修钢笔的师傅等,乡村最常见的手艺人,还有磨剪子戗菜刀的,当然也能听到那声长长的、带着尾音的,而且响亮非凡的“磨剪子戗菜刀”了。谁家的剪子菜刀不快了,自然就会奔出来。那时候,最常见的是一个老人家,慈眉善目,见有人来,就放下一个长条凳子,凳子上放一块磨石,在磨石上淋上水,然后就“哗哗”地磨起来,一下一下,不是十分用力,但很认真。那个苍老的背影,在阳光的映照下,于是有了沧桑的诗意。时光如流水一样,带走很多东西,那些记忆里的符号,大多已消失在光阴里,偶尔只是被提及,但却再也不会出现在生活里,它默默地叙述着昨天的历史,无声地温暖着流年。
儿时的农村,乡亲们的生活比较清贫,但当时乡亲们在一起的氛围很和谐,孩子们贪玩,大人们就抽出时间传授和创造好多游戏,想方设法让孩子们玩得快乐。现在回忆起来,当年的游戏虽然简单了一些,但玩起来同样很精彩,非常快活,即使是就地取材或者登不得大雅之堂,也是趣味横生,健身益智,至今都历历在目。穷则变,变则通。那时候的我们不是自制玩具,就是自创游戏。这些玩具和游戏,我所知道和玩过的就不下20多种,像掷香烟盒、掷橡胶圈、掷钱币、打陀螺、踢毽子、丢手绢、推铁圈、跳绳、斗蜘蛛、跳格子、斗拐、弹弓射鸟、老鹰捉小鸡,还有滚玻璃球,丢沙包等等,一个个朴实简单的游戏,和现在孩子们现在玩的游戏相比,不能同日而语,却同样充实着我们的童年生活。如今,那些儿时的游戏和玩伴,已渐行渐远,而心灵,在早年便悄悄于时间的缝隙中扎下了纤细的根脉,成为过去那段岁月的一段记忆,一帧剪影,一个符号。至今每当午夜梦及,小伙伴们的一颦一笑又从岁月深处清晰地浮现出来。那段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它永远地记下了一个村落曾经的春天。
人总是在记忆的长河中,留下许多难忘的经历。而只有自己的故乡,才是记忆中最浪漫温馨的港湾。我留恋我的故乡,我回味故乡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这所有的一切,都会伴着我的幸福和美好在记忆的大海里遨游,直到永远。
作 者 简 介
江辉生,江西余干人,中国著名行走散文作家联盟成员,《行参菩提》自媒体签约作家。以读书、写作、静思为乐,不求名、不图利,只求为无愧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