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性胆囊炎需要切除胆囊?医生:要疏通胆经
我有个四十多岁的女性亲戚,她长得很漂亮,脸上基本看不出年龄的痕迹。
由于患慢性胆囊炎,她右肋下经常隐隐作痛,尤其是跟人生气后或者大鱼大肉之后,不但疼痛加剧,还伴有反酸,食欲不振。因此她一点肉都不敢吃了。
时间长了之后,她的气色大打折扣,不靠化妆品遮盖就比较显老。她为此很烦恼,但医生说慢性胆囊炎没有特效药可以治愈,只能控制让它不发作,如果要治愈疾病只有做手术把胆囊切除。
她很犹豫,到底要不要切除胆囊呢?我当即建议她最好不要切除。
人体的任何一个器官都是有用的,绝对不能随便切除。
以前西医学认为阑尾是人体进化不全的表现,留着阑尾就是留下了得阑尾炎的隐患,所以病人一犯阑尾炎就把阑尾切除。
又过了几十年,科学研究发现阑尾具有免疫调节的作用,切除了阑尾的人免疫力更差,更容易发生恶性疾病。同样,胆囊除了是一个辅助消化的器官外,也有免疫调节作用。
早在三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就说到了胆的重要作用。
《黄帝内经·脏气法时论篇》提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就是说,五脏六腑的生理功能的协调都要靠胆来完成。可见胆对我们有多么重要哪里能随便切掉呢?
胆对五脏六腑的调节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少阳相火,二是枢机作用。所谓相火就是辅助君主的火。胆里藏着相火,用来辅助君主心的功能,能够温暖脾胃,帮助消化食物。
明代医书《医贯》中说:“饮食入胃,如水谷在釜中,非火不熟,脾能化食,全借少阳相火之无形者。”
《医学衷中参西录》中说:“为其寄生相火也,可借火生土,脾胃之饮食更赖之腐熟。”如果胆中的相火不足,脾胃就会虚弱,不能很好地消化食物,机体就缺乏营养物质供应。
之前提到的这位患慢性胆囊炎的亲戚,因为胆有问题,导致食欲不振、精神气色不佳。
后来她服用了十余剂利胆健脾的中药,食欲恢复了,气色也好转了,她再也不提切除胆囊的事了。
中医所说的胆不仅仅指胆囊这个实质性器官,还包括肝胆系统、一部分胃肠道系统以及一部分神经系统的功能性系统。
胆囊只是胆系统的一部分。胆囊要受胆经的调节,胆经不通畅时胆囊容易发生疾病,但并不意味着胆囊切除后胆经就失去了调节作用。
胆囊切除的人敲打胆经可以促进胆汁在肝脏内的分泌和排泄,有助于预防肝内小胆管淤积和预防食用油腻食品后引起的腹痛。
只有胆经通畅没有郁滞,少阳相火才能不衰竭也不过度旺盛,少阳的枢机作用才能正常发挥,五脏六腑才能够得到很好的调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