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中医之辨证施治

以医学学派、中医典籍而言,据东汉班固《汉志·方技略》记载,古有“医经”与“经方”之别。医经者,《内经》、《难经》是也;经方者,《本草经》、《汤液经》、《伤寒杂病论》是也。

辨证施治是中医诊疗疾病的核心内容,亦即中医理论的精髓。根据《内经》的医经理论和《伤寒杂病论》的经方理论,辨证施治存在着两种辨证思维方法模式。一种是以《黄帝内经》的医经理论进行逻辑推理辨证施治法,也称时方辨证;一种是以《伤寒杂病论》的经方理论进行方证对应辨证施治法,也称经方辨证。

一、医经辨证施治思维法

这种辨证施治法是逻辑推理性的理性思维法,属病机辨证。一般认为,辨病机、识证候、立治法、处方药,理法方药一体,以理统法,以法统方,以方统药的辨证施治过程是中医学的传统思维模式,这也代表当前主流中医学的理论观点。它是先辨出病机、病证,再制定治则,然后选方用药进行施治。是以《黄帝内经》的理论为基础,并经历代医家发展而形成的以阴阳、五行、藏象、经络、病因等学说为核心的辨证施治体系。在辨证施治的过程中强调病机与推理,以法统方选药,对方药的选择有很大的随意性。这种辨证施治思维法是历代中医学派的辨证主流,真正的中医师都能掌握这一辨证施治思维法。

但是,此辨证施治法,也非尽善尽美。因为,辨证的质量不仅要受一系列客观因素的影响,更难免受一些主观因素影响,比如医者的理论水平、见解及临床思维状态等制约。这样,对同一患者的同一阶段的疾病,不同的医者就可能作出不同的辨证及诊断。临床上还可见到学验俱丰,且难分轩轾的几位名老中医,在会诊时会出现这种局面,试问哪一位更臻于“认证无差”的化境呢?没有一个统一的标准,这种差异就是矛盾。他们由于学术见解与临床思维的不同,而在提取和利用四诊信息时所显示出的差异,乃是辨证施治体系无法解决的矛盾。

纵然辨证无矛盾,而选方用药时亦能产生矛盾。因为根据辨证结论而确立了相应的治法之后,可供遣选的方剂绝不止一首,一种治法可统率多首方剂。例如最常见的风寒咳嗽,其治法为疏风散寒,宣肺止咳,可选用金沸草散、杏苏散、止嗽散等等,到底哪一首是高效方呢?即便是所选用的方子是同一首方,所用的每味药的剂量又会出现各不相同,那么,谁出的方子又是真正的高效方呢?如此看来,在实施辨证施治时,由于在辨证和选方用药两个关键环节上都有可能产生矛盾,医生有时颇难预测疗效,更不要论追求高效了。

现代人评价说中医不科学、伪科学、黑箱哲学,甚至是要废止中医,我认为存在上述辨证施治的弊端也是原因之一。

二、经方辨证施治思维法

这种辨证施治法是方证对应的感性思维法,属方证辨证。它是方证相应,证以方名,方由证立,有一证必有一方,有是证必用是方,处处展现了方证一体的精神。方证一体,构成了《伤寒杂病论》的主要方证辨证体系。其中的“证”还包含着用某方的证据、依据之内涵。

方证对应是一种思维方法,是一种古代质朴的原始思维。“有是证用是方”,没有逻辑推理,只看眼前,是不应用抽象概念的思维,也是不讲究因果关系、矛盾关系的思维方式。经方方证是前人处理复杂问题的简单模式。有了方证,无需繁杂的理法推理演绎,也没有空泛阔论的病因病机。“有是证用是方”,是临床用药的原则,按此思路,疗效常常出人意料,效如桴鼓。需要强调的是,方证,绝对不是单个的症状,方证相应,绝不是有些人认为的“对症状用药”、“机械的思维”。恰恰相反,方证相应体现了中医的整体观,是辨证施治的最佳实现途径。胡希恕先生说:“辨方证是辨证的尖端。”刘渡舟教授说:“要想穿入《伤寒论》这堵墙,必须从方证的大门而入。”

在临床上,利用方证对应,即“有是证用是方”的治疗原则,不管什么疾病,不管哪科病证,只要看到病的证候与《伤寒论》的症候描述契合,有时“但见一证便是,不必悉俱”,即可将相应方药信手拈来,而不必受八纲、脏腑、病因等辨证方法的限制,就能效如桴鼓,取得显著疗效,且疗效的重复性也很高。如:汗出,恶风,脉浮缓(弱)者,桂枝汤主之;无汗,恶寒,脉浮紧者,麻黄汤主之;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呕而发热者,小柴胡汤主之;呕而胸满者,吴茱萸汤主之;心烦,腹满,卧起不安者,栀子厚朴汤主之;腹满,饮食如故者,厚朴七物汤主之;按之心下满痛者,大柴胡汤主之;厥而心下悸者,茯苓甘草汤主之等等。这实际上是在重复仲景当年的治病实践,颇有执简驭繁、驾轻就熟之妙,也是准确运用经方的一条捷径,有助于发掘运用高效之经方。

上述两种辨证施治的思维模式,都应该全面掌握,在临床中其具有互补的作用。本人认为,临证时真正的高效治疗,必须运用《伤寒论》的方证辨证来选方用药,在方证辨证不明的情况下,对证拿不准的情况下,可以暂时运用医经辨证思维法去选方用药,也能取些疗效,以便有时间对病例进行研究思考,等复诊时再用方证相应的方药。另外,在临证中对患者进行病理解释时,还需要用医经辨证思维去解说,以取得患者的信任,或者在书写正规住院病历时也得应用医经辨证思维模式去描述。

―――李书涛

(0)

相关推荐

  • 新中医人的成才之路

    广义经方总论 <汉书·艺文志·方技略>:"经方十一家,二百七十四卷.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结,反之于平&quo ...

  • 从血府逐瘀汤的运用谈中医的辨证思路

    (令人恍然大悟)[好网角文章收藏] 作者/邢斌 ⊙ 编辑/司鹏飞 编者按:这是一篇令人恍然大悟.拍案叫绝的长文.对于血府逐瘀汤,小编也曾困惑了多年,一张活血化瘀的方子怎么就能治疗那么多种疾病呢?难道这 ...

  • 从血府逐瘀汤的运用谈中医的辨证思路(令人恍然大悟)

    作者/邢斌 ⊙ 编辑/司鹏飞 编者按:这是一篇令人恍然大悟.拍案叫绝的长文.对于血府逐瘀汤,小编也曾困惑了多年,一张活血化瘀的方子怎么就能治疗那么多种疾病呢?难道这些疾病真的都是我们今天所说的&quo ...

  • UC头条:小妙招一:中医讲究辨证施治 疏肝健脾、和胃降逆

    胃食管反流病,这是西医的病名,中医叫"吐酸病",病因有几个原因,例如情志不畅.肝瘀造成肝胃不和.胃气上逆,这是一个类型:还有平常的脾胃就虚弱,脾虚湿盛,浊阴不降,引起的胃炎:还有一 ...

  • 杂谈医话:谈临床快速辨证施治的方法

    一日诊治暇余有学生问曰:老师看病又快又准,我们都跟不上思考,处方已经出来,这里有什么秘诀和窍门?答曰:哪里有什么诀窍.不过是一巧法罢了. 你们在学校学的辨证施治方法是八纲辨证.脏腑辨证.病因辨证.六经 ...

  • 从一例真武汤验证中医的辨证施治的重要性

    中医的精髓之一在于辨证论治,这点大家共知,然而掌握好运用好却不是口里说说那样简单的.在下小字辈,也不敢在大家面前谈些大道理,,仅以一例患者来说明验证一下辨证论治的精髓确实了得. 记的上周这个我邻居一患 ...

  •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将感冒分为五种类型,分...

    中医讲究辨证施治,将感冒分为五种类型,分别是体虚感冒.风寒型感冒.暑湿型感冒.风热型感冒和时行感冒(流感),下面为大家一一介绍. [体虚感冒] 体虚感冒大多由于患者本身脾肺气虚.卫外不固而容易受外邪侵 ...

  • 百病多因痰作祟 看中医如何辨证施治

    2016-08-17师承交流平台 ↗点击上方"蓝字"关注我们 疑难杂症是很多医者倍感头疼的疾病,面对疑难病,那种束手无策的无力感,那种诚惶诚恐的恐惧感,是萦绕众医者心头的困惑.古代 ...

  • 谈临床快速辨证施治的方法 | 王幸福

    中医难学,很多中医药大学毕业的学生一旦遇到病人就会感到束手无策,哪怕硕士.博士也不例外.那么是否有什么办法可以缩短中医成才的时间,从而能有更多有疗效的中医师来治病救人?一日诊治暇余有学生问曰:老师看病 ...

  • 三叉神经痛,天下第一痛,老中医这样辨证施治

    疼痛是带给人类最不适的感觉,如果把疼痛分类排名,三叉神经痛肯定能够排进最疼痛的前三甲.有些人甚至把三叉神经痛称为"天下第一痛".三叉神经痛是以三叉神经分布区内反复发作的.阵发性.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