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透揭秘!松江快闪,“快闪第一人”王国平再创新纪录
松江快闪花絮《我和我的祖国》
王国平导演松江快闪
王国平导演航拍上海松江篇
文/游记
摄影/裘祖刚
为迎接新中国70华诞,祖国各地经久不息地响起了《我和我的祖国》的的优美歌声,大江南北的快闪,此起彼伏,精彩纷呈,充分展现了全国人民的爱国热情和满怀深情及壮志豪情。
上海的快闪更是遍地开花,一浪高过一浪,各区纷纷使出浑身解数,尽可能地展现本区的特色和亮点,如金山城市沙滩、宝山国际邮轮港、嘉定F1赛车场等等,可谓八仙过海,各显神通。
快闪不是高大上和唯美精致的明星MV,它追求的是真实感、现场感、参与感、互动感、即时感、自发感。快闪更不是广场音乐会,它不能有舞台感、表演感、整齐感、正规感、组织感、仪式感。
近日,由“中国快闪第一人”王国平导演的松江快闪已在东方卫视等上海各大电视频道及地铁、公交移动电视上狂轰乱炸,松江快闪播出后,好评如潮,为此,我们专门采访了王国平导演,由此了解到许多鲜为人知的幕后花絮,并掌握到了王国平在松江快闪拍摄时再开创的最新纪录。
一,组织效率最高
中国式快闪是有组织的群众性自发活动,人数众多,一般至少数百人至上千人,涉及单位众多,繁烦复杂,组织工作难度大,困难多,可谓千头万绪,稍有闪失,快闪效果就会前功尽弃,或乱作一团,昙花一现,或假模假样,流于形式。
松江快闪在松江区委宣传部和新闻办的组织协调下,共组织了广富林街道居民500多人,松江大学城大学生300多人,小学生100多人,学生交响乐团和教师合唱团100多人,还有道德模范、工匠劳模、家庭农场主、G60科创走廊等代表几十人,共计1000多人。
被媒体称为“中国快闪第一人”的王国平及团队,在松江区委宣传部领导下,充分发挥其丰富的拍摄经验和胜人一筹的超强能力,胸有成竹,运筹帷幄,在实际操作中,为避免劳民伤财、兴师动众的层层发动、反复开会等重复工作,一开始就制定了必须以最短时间、最高效率、最快速度完成筹备工作的原则。因为考虑到松江大学城大学生的期末考试及暑假即将来临,所以,松江快闪必须在6月初双休日完成拍摄,因而也就无时间、无可能制作巨型红旗的特殊超大装置。
组织方在快闪正式开拍二周前仅开过一次有关单位负责人吹风动员会。
组织方在快闪开拍前三天,仅召开了一次参加单位联系人筹备落实会。
王国平团队则赴快闪点广富林文化遗址仅看景一次,后又与广富林文化遗址方面对接沟通一次,并同时在现场召开了内部分工任务布置会。
如此超大规模的上千人的群众活动和快闪拍摄,仅开过二次对外筹备会,正式筹备也仅用了二周时间,可谓创造了快闪拍摄新奇迹,如此短平快,如此高效率,堪称全国第一。
二,人员设备最少
快闪,因为本质上是一次新闻事件,所以要求现场能即时捕捉到快闪表演者的各种神态,还要拍摄群众的各种反应和互动参与。再则,快闪拍摄往往要求一次过,不象MV可反复重拍,所以,摄制团队人员和拍摄设备都需要多多益善,中央电视台今年与各地合作拍摄快闪《我和我的祖国》时,都曾要求当地电视台准备50台摄像机,上海南京路世纪广场和各区快闪一般也多达三十几台摄像机,至少也十几台或二十几台。
而王国平团队在经费少、任务重、时间紧的前提下,尽可能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和好大喜功及无效劳动。经过反复周密精准考量,在确保拍摄成功和保质保量的前提下,王国平大胆使用了最精干的人员和最少量的设备,这是破天荒的创举,也绝对刷新了大场面大制作快闪拍摄的纪录。
王国平快闪团队人员如下:总导演1人、现场导演1人、助理导演3人、制片1人、剧务2人、摄像7人、技术2人、音乐监制1人、放音1人、录音1人、航拍3人、花絮拍摄1人、剧照1人。
设备有:4K摄像机7台、摇臂大炮1台、手持稳定器1台、斯坦尼康1台、大疆无人机悟2台、花絮照相机1台。
另外,松江宣传部安排现场总指挥1人,统筹1人、协调1人、联络1人,还有广富林文化遗址相关协助人员及区公安、消防、医疗保障团队。
三,拍摄时间最短
MV可以反复拍,从几天到数周,拍摄时间和周期是不受限制的,但快闪拍摄必须一气呵成,一次完成,短则几分钟,长则几小时,若快闪是累计几天拍摄完成的,那其实已经失去了快闪的价值和意义了,它只是假冒快闪名义的伪快闪。按规定,快闪点也必须只能有一处,若有多处,实质上,它已经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快闪了,因为快闪本质上是一次新闻事件,它要让人真实可信。王国平和团队严格遵循快闪的拍摄规律,事前做好充分案头准备,制定快闪队伍布阵图,以确保在快闪拍摄中一次过,使之成为一部真实自然的快闪。
2019年6月1日,松江快闪正式开拍。凌晨及上午,王国平将“序”的内容全部拍摄完成,如少女吹笛、老人晨练、孩童书法、少女古筝及参加快闪的乐队成员从广富林文化遗址各个角落赶来等。
下午2点,按快闪阵容,先将学生交响乐团和教师合唱团及小学生合唱团拍毕,再拍摄领唱潘涛和二位“百姓明星”女歌手。
下午3点,再分别拍摄300人大学生队伍和街道群众队伍500人向广场集聚汇拢。二支大部队都一次拍摄通过,绝不重复来二次。最后再拍摄所有快闪阵容迎接巨幅红旗进入快闪圆圈的中央。所有快闪大场面都是拍摄一遍,现场气氛真实自然。
最后现场即兴采访了参与快闪的个别群众。5点刚过,快闪拍摄全部完成,现场群众欢呼雀跃,纷纷称赞王国平团队兵贵神速,从未如他们想象的那样,要反复拍摄N次。
一般大场面拍摄,因调度复杂,通常都要彩排几次,至少也1次,或要预演,如一天拍摄,往往上午彩排,下午实拍。但王国平导演凭借其胸有成竹的经验,在无彩排、无预演的准备下,竟然神奇般地一次拍摄就通过,充分体现了其艺高胆大的非凡魄力!
四,真实实拍最多
快闪要求真实自然,接地气,切忌摆拍,更不能流露出表演的痕迹,要尽量体现百姓的自发参与,绝不能流露出“假大空”的通病。
王国平要求摄制团队的所有机位摄像师全程抢拍、抓拍、随拍、即拍,由此取得了最佳效果。
1. 抓拍。6月1日上午,摄像师们分别抓拍了许多游客在广富林文化遗址各处游玩的真实画面,有母女自发手挥小红旗在庆六一的欢庆场面,有三口之家和婴儿车上小孩手持小红旗的憨态,有时髦大妈用手机在自拍……摄像师们很准确地抓拍到了游客的自然状态,一点不扭捏作态。
2. 抢拍。抢拍需要眼明手快,不能贻误时机,有些好的镜头,稍纵即逝,无法重现。如在正式拍摄全场快闪大合唱时,一位白发老太突然自发地站到队伍前,即兴打拍子指挥大家唱歌,一位摄像师抢拍到了这个自然真实的镜头,令人动容,十分难得。
3. 即拍。即拍就是与快闪现场的即兴表演同步即时拍摄。如快闪歌曲下半段,大学生们手举巨幅大国旗迈入圆圈中央,多个机位的摄像师,有的即拍激动万分的大学生手举大国旗,有的即拍周围欢呼的人群手挥小国旗……
4. 随拍。随拍就是随意自然地拍摄,随时随地拍摄。如拍摄大学生们听到有人在广场上快闪并奏响《我和我的祖国》前奏的一组惊喜神态,就完全是随拍,这是大学生们真实自然的反应。另外,街道群众的队伍也是随拍,有老人拄拐杖走来、有老人高举手机拍摄、有老太坐轮椅参加快闪等等都是随到随拍,全部都是真实状态的纪录,绝不造假,绝不做作。
五,松江特色最浓
松江是上海之根、沪上之巅、浦江之源、花园之城、大学之府。快闪只不过是一种载体、一种形式,其目的仍是要展现本区的精神灵魂和亮点特色,所以,快闪的地点选定很重要,快闪必须要在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和开放空间举办,因此,广富林文化遗址必定是松江快闪举办地的不二选择。因为,第一,广富林文化遗址就是上海之根松江的代表符号,它反映了松江的悠久历史和深厚的人文底蕴。第二,东有迪士尼、西有广富林。广富林文化遗址因水下建筑的特色而独树一帜并享誉全球,它已成为上海旅游新地标,并已成为中外游客的网红打卡地。
在快闪“序”的短暂时间里,王国平又精心设计了一组文化感十足并充满寓意的画面,让快闪一开始就充满了神秘感,可谓意境深远,引人入胜。如开篇是一位少女迎着旭日在塔上吹笛,笛声清脆,意味隽永,尽显江南秀丽之风。紧接着,几位少女穿针引线,原来这是展现松江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顾绣。稍后,又有一群少女在恬静地弹奏古琴,松江的悠悠古风仿佛从几千年前扑面而来。而一组少年儿童挥毫写出歌名《我和我的祖国》,又彰显了松江作为中国书法之城和书法祖帖《平复帖》诞生地的浓浓墨香氛围。
与上海有些区的快闪相比,松江快闪在尾声,虽没有创意奇特且场面浩大的红旗呈现形式,但也别出心裁,以巧取胜,更显真实自然。当巨幅国旗入场时,广场上超大屏幕上原本是播放广富林的3D动画片,突然变成红旗飘舞的3D动画,五个五角星飞进红旗,瞬间组成五星红旗图案,与大学生们托举而来的巨幅国旗上下呼应,由此引发现场群众欢呼雀跃,快闪即刻达到沸腾的高潮。这一创意可谓妙不可言,画龙点睛,既有现场真实感,更有视觉冲击力。
1999年,王国平就创立中国快闪,被媒体誉为“中国快闪第一人”,比美国人比尔在纽约搞的快闪还早一年。王国平最早将快闪与MV、形象片、宣传片或庆典活动等相结合,闯出了一条中国式快闪的独特风格,王国平几乎在上海所有最著名的城市地标都曾搞过快闪,从南京路、静安寺、外滩到浦东陆家嘴、滨江大道、世纪大道等,还曾拍摄人体布雕快闪、人体活雕快闪、歌唱快闪、舞蹈快闪等多种快闪形式,为宣传推广上海城市形象起到了一鸣惊人的效果。王国平最近还撰写了中国、也许是全球第一篇快闪论文并在《解放日报》上发表,王国平说:“快闪,让城市更亢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