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兴起“飞效应”?看飞书如何打造未来“协同办公”工具
飞书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广的用武之地。
出品 | 创业最前线
作者 | 旖诺
从字节跳动内部长出来的飞书,终于在3年多之后等到了可以高调登台的一天。
2016年,在试用过市面上几乎所有办公工具,却无一例外都不能满足需求之后,字节跳动决定打造自己的一站式企业协同办公工具。从此,飞书从无到有,迅速成长,不仅被字节全员使用,自2019年2月18日对外开放之后,在与物美、华润、三一重工、小米等不同领域巨头们的合作中,更是像滚雪球一样越来越完善。
飞书是什么?根据飞书官方定义,它创新性地将即时沟通、日历、在线文档、云盘、音视频会议、工作台等功能整合于一体,覆盖企业高频协作场景,能够让企业成员在任何地方都可实现高效沟通、流畅协作与敏捷管理,全方位提升企业效率。
与一般企业协作平台最大的不同,除了飞书是以创作与沟通的信息流为中心之外,大概就是飞书格外重视个人用户体验而非只一味“讨好”管理层。事实上,员工愿意使用,自然会提升个人价值,最终依然是在为公司效率加码。
11月18日,飞书举办“2020飞书未来无限大会”,正式首次公开发布了打磨已久且备受好评的全新版本“π”,发布独立App“飞书文档”,并在视频会议、即时沟通等功能上宣布了重大更新。
这场发布会的场景设计可谓相当酷炫、精心,处处透露出飞书对首次亮相的重视。不过最吸睛的,当属一众铁杆客户对飞书毫不吝啬的赞美。
如今,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意识到,人与信息已成为未来企业构建竞争力的核心。几乎在所有客户眼中,飞书不仅极大提升了他们当下协同办公的效率,更代表了符合未来潮流,或者说引领未来潮流的沟通协作与管理方式。
飞书就像白米饭,吃的时候没感觉,不吃试试看?
在文档中能直接对话、评论、点赞,几十年不变的文档终于真正流动起来了;
既是招数也是心法,用了快人一步,用得好快人两步。
开会时再也不怕老板犀利的眼神,不用点名就敢主动畅所欲言了。
……
备受企业主推崇的办公工具,往往未必会被员工真心喜爱,但用过飞书的员工们,却几乎都无一例外发出了真香感叹。
或许是出于同样对自己作品精益求精的默契,飞书发布会请来了嗜打磨作品(比如锤子)如命的“脱口秀教父”罗永浩,以及“喜欢改稿至最后一秒”《脱口秀大会》第一季冠军庞博,还有一位则是“集美貌与才华于一身的”papi酱。
这三位,也都是飞书的铁杆用户。
不得不说,一场代表新办公模式、新职场气象的“飞效应”已从字节内部,蔓延至越来越多追求高效的企业与领域。
2019年初,对外开放刚刚两个月的飞书,迎来第一个重磅客户——物美。
双方一拍即合。
彼时的物美正要启动一场“商业的全面数字化”变革。这场变革包括四大要素:场景全覆盖,全链条联通,线上线下全面一体化,打造一个数字化平台。物美亟需选择一个能够提升办公与管理效率的靠谱平台。
在那之前,飞书最大且唯一的大型客户,只是字节跳动。谁也没想到,双方第一次沟通之后,物美竟然当即决定整个集团全员使用飞书。理由很简单,在物美创始人张文中看来:飞书是字节自己用的产品,一定做得更加认真仔细。
使用飞书后,物美实现了“员工在线、管理在线”的一体化管理与办公方式,实现了沟通在飞书、资料在飞书,还通过飞书建立了“服务台”与“问题反馈渠道”,增强了部门对外服务意识,并根据各个功能的使用情况,不断调整、迭代管理与使用方式,持续优化、显著提升了办公与管理效率。
很快,飞书迎来了高博医疗、华润、三一重工等在各自领域举足轻重的行业大佬客户,在与他们相互磨合、相互成就的过程中,飞书在不同产业的落地能力飞速提升。
今年5月,肆虐的疫情让在线办公成为主流。小米正式开始全员使用飞书。
在飞书发布会上,小米集团联合创始人王川,以工作中常见的两个场景为例,展示了飞书给小米带来的明显变化。
小米人工智能部每周一都要开例会,每次开会都会涉及诸多部门的近百名员工。用王川的话说,往常的例会,与大多数企业一样,更像是一场汇报者与老板的“二人转”,其他人只是默默看“戏”的观众。
飞书在线文档高效开会产品“飞阅会”打破了这一局面:组织者提前开启文档,并把会议议题提前发给参会者;会议开始后的前10分钟,所有人集体看文档,并对疑问部分发表在线评论,其他人可以点赞、评论;参会者不仅可以同时各自发言,还可以针对多个议题交叉讨论;老板明确任务后,相关负责人可直接在线领走任务,并体现在文档上。
另一个场景是,小米每次要开跨国会议,都会因时空错配浪费时间成本。有了“飞阅会” ,国际部门不仅取消了开会的固定地址,还取消了固定时间,完全不影响会议信息的流动,而中英互译功能则打破了不同国家与地区之间的语言障碍,从而“每一场会议都可节省至少5%的时间”,一年下来,可累积节省多少时间,可见一斑。
小米全员使用飞书两个月后,雷军在微博做起了“自来水”,“飞书在信息创建、分享以及协同办公方面,非常简洁、高效,的确越用越顺手”。
自2019年对外开放至今,飞书已拥有互联网、高科技、数字媒体等多个领域的客户,除物美与小米外,华润、华住、三一重工、36氪、南开大学、新氧等等不同赛道的巨头企业,都已成为飞书忠实拥趸。
这些年,谢欣被问最多的一个问题是,“为什么要做飞书?”
他的回答很简单:因为市面上的国内外办公工具,都跟不上这个时代。
在谢欣看来,一个适应当前时代的生产力工具,应该面向更多屏幕而不只是打印机;应该方便团队协作而非一个人闭门造车;应该方便交互、分享与反馈而不是单纯为了阅读,此外,这个工具还应该能够激发,而不是管控员工的智慧,同时也应该尽可能提升用户体验。
那么,创造一款适应当代人工作需求的产品就够了吗?当然不是。
飞书要做的,是“一款配得上时代发展的、趁手的”产品,它不仅着力于解决眼前的问题,也要像iPhone一样,创造更多未来的可能。
图 / 摄图网,基于VRF协议
如今我们正处于知识经济时代,生产要素已发生极大变化,对企业来说,人与信息已经成了构建竞争壁垒的核心能力。由此,飞书围绕人与信息搭建产品模型。
为激发员工智慧,飞书从界面、交互、功能各方面都将“愉悦”作为底层准则;在强化信息方面,飞书从创造、传播、消费和反馈四个环节打造信息闭环,让信息流动更加高效、顺畅。
谢欣在发言中透露,近10万名员工的字节跳动在过去一年中,居然创建了共计2000万篇文档,如果打印成A4纸堆叠起来,其高度竟接近于珠穆朗玛峰。这些文档不是废纸,而是员工们集体创造的知识与财富。“当工具把人和信息都服务好的时候,会出现一个新现象:知识的涌现。涌现并不是被设计出来的,而是自发产生的。”
此外,飞书不仅是生产力工具,也能提升企业的组织能力。以飞书OKR (Objective & Key Results,目标与关键成果法)为例,在字节跳动的发展历程中,OKR一直在提升组织能力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如今,飞书OKR正在帮助更多企业,激发员工潜能、增强企业竞争力,以更好地应对未来挑战。
可以说,飞书是一款面向未来的一站式企业协作平台,它不仅适用于对前沿科技更敏感的互联网科技企业,对正处于数字化、智能化转型的传统企业来说,同样能极大提升它们的运行效率。
不仅如此,随着数字时代的进一步发展,未来企业组织架构将会进一步扁平化的同时,很多企业的边界也会逐渐消失,个体将获得极大自由,并对异步沟通、协同办公的需求更加强烈。飞书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广的用武之地。
发布会上,张楠带来了飞书全新“π”版本。在飞书的构想中,“π”代表“无限”,寓意飞书拥抱未来工作方式的无限可能。
作为一款独立App,此次重磅推出的飞书文档具备三大优势,“为创作添翼、为协作打造、以移动为先”。张楠表示,过去的文档中主要是文字、表格等静态文本内容;现在,无论是音视频、文件、表格,还是流程图、投票、沟通群,用户可以在飞书文档中“插入一切”,并支持多人协同编辑,更能促进团队成员思维碰撞。
同时,“π”版本飞书文档还发布了三个重要新功能。思维笔记:用户可以直接评论、批注,邀请同事协作办公;多维表格:可以把信息更加结构化地组织起来,并且有多种视图,能够更清晰地表达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辅助各种场景;双向链接:如果多维表格引用了多个其它文档,系统会自动建立文档间的双向链接关系,通过生成网状关系图,帮助用户更好地找到相关文档。
“π”版本视频会议人数上限提升到了1000人,且支持App、网页、电话等多种形式入会,还上线了直播功能,可把飞书会议直播给内外部的用户,支持百万级在线观看,还可一键推流至抖音、西瓜等平台。
此次飞书重点推出了会议全新功能——“妙记”。“妙记”不仅能将语音转化成文字,还具有强大的语义分析能力,可帮助用户短时间内了解会议的核心内容,并且生成结构化智能会议纪要。
据张楠介绍,飞书在设计产品时,主要基于两个核心理念:一个是信息流将逐渐替代工作流,主导企业运作,而信息流动的效率,就是企业业务发展的核心;一个是组织会从物理型态逐渐转变为生物型态,未来组织一定能够自我进化,追求长期的创造力,而不仅仅是短期执行力。
因此,飞书实际上代表了“下一代的工作方式”。
正如前文所述,飞书要占领的,是未来企业组织与个人的心智,但这条路具体怎么走,依然需要飞书与合作伙伴们共同摸索。
“面对当前这个不确定性高、变化飞快、复杂度高、不可预测的商业环境,如何构建一个自适应的、持续进化的、高韧性的组织,其实是每一个企业所面临的共同难题。”谢欣在发言中诚恳指出,“这条路到底如何解决,我们还有很多事情要探索,也没有什么答案可以参考。但越是这样的问题,越吸引着我们。”
在谢欣看来,目前至少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越是追求卓越的企业,越是渴求卓越的工具;越是这样的企业,越是喜欢使用飞书”。
这也进一步坚定了飞书的方向:打造与追求卓越的企业相匹配的产品,并和企业共同成长。
EN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