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师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

学习的终极目标是什么?

也许有人会说是认识自己、完善自己、成就自己,但古人并不这么认为

1
《礼记·大学》指出“格物致知”(探究事理,充实知识)后做到“意诚、心正”,方能实现“修身、齐家”,最终达到“治国、平天下”的目的。
2
《庄子·天下篇》提出“内圣外王”的处世主张,要求人具备圣人的内在才德,然后对外实行王道的政治理想。
3
孔子讲“学而优则仕”,世人常误解为学习好就去当官,但孔子的原意是强调个人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可以出来通过做官来实现自己的治国报国理想。

在中国的历代圣贤们看来,要实现治世报国的人生理想,就要加强学习修养,学习修养达到一定程度,就要实现治世报国的人生理想,学习的终极目标是治世报国,带有浓厚的家国情怀,这对后世历代学子求学的终极意义具有方向的指引性。时至今日,仍具有极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中学是一个重要的学习阶段,中学语文教师的职责不单是“授业”,更在于“传道”——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培养学生的大我观念和家国情怀,让学生不但深入理解家国的大道理,而且践行在自身的日常行动中。

依照笔者从教的经验,中学语文教师课堂家国情怀的渗透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一、深挖教材,固本培元:

       让学生奠定家国情怀之基

中学语文教材一般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课程,其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层面更是对学生的语文能力和文化修养有着较高的要求。

文化素养包括品德情操和审美情趣,旨在让学生形成积极的生活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可以毫不讳言地说,现行语文教材在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家国文化方面有着特有的考量。深挖教材的家国文化有利于培养学生对国家、对民族的深厚情感,有利于塑造学生爱国荣家的高尚情操。语文教师应着眼于那些经久传诵的经典名篇,特别是那些饱含古仁人志士爱国情怀和具有时代民族鲜明特征的篇目,要做好分类整理和集中讲授,要因材施教,要不失时机地给学生生发,要做到固本培元,倾注以人文情感,奠学生家国情怀之基。

中学语文教材中的家国情怀集中表现为一种强烈的民族凝聚力和家国荣辱感。和平时期的居安思危,如“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出自《孟子·告子下》)、“忧劳可以兴国,逸豫可以亡身”(出自欧阳修《伶官传序》)、“居安思危,戒奢以俭”(出自魏征《谏太宗十思疏》);国破家亡时的扶危纾难,山河沦陷后对家国缠绵缱绻地思索,如“山河破碎风飘絮,身世浮沉雨打萍”(出自文天祥《过零丁洋》)、如“待从头、 收拾旧山河, 朝天阙”(出自岳飞《满江红》)。

教材中爱国诗人占很大的比重,屈原、杜甫、辛弃疾、陆游、岳飞、文天祥等人的诗词无不表现出时代变幻时的忧国伤己和国难当头时的抗敌御侮。此时“国”与“家”高度自觉地连成休戚相关的整体,诗人们深刻地体会到国家沦陷与家道中落的密切联系,杜甫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出自《春望》)、陆游的“王师北定中原日,家祭无忘告乃翁”(出自《示儿》)、李煜的“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明月中”(出自《虞美人》)均把国家主权完整作为个人安身立命的先决条件。

教师在课堂讲授时应尽可能把这种情感捕捉得准确细腻一些,并且还要将诗人家国情怀的心路历程和坎坷求索的生平结合起来,真正做到知人论世,以意逆诗人家国情怀之“志”。在点滴的学习和直观的感受中把家国情怀渗透到学生的血液里,镶嵌到学生的骨髓里,让家国情怀成为他们的情感基因。

二、架构课堂,格物致知:

       让学生明白家国情怀之理

浓厚的家国情怀是中国历代爱国文人铸就的一座精神丰碑,高中语文学习无法回避。更兼语文学科浓厚的人文优势,爱国主义教育便顺理成章成为语文课堂的一项重要德育内容。

教师借助教材,架构课堂,培育学生恪守爱国之责,其真实目的远非爱国、报国那么单一。爱国被看作是公民的基本道德规范,不仅仅是公民民族自尊心和民族自信心的情感需求,更是公民人格内涵中格物致知、诚心正意精神的内在需要。

格物致知语出《礼记‧大学》,属于八条目之首,意为“推究事物的原理法则从而总结为理性知识”。按照现代新儒家学派丁肇中的解释,格物致知是一个表因果关系的词组,“格物致知的目的,是使人能达到诚意、正心、修身、齐家、治国的地步,从而追求儒家的最高境界——平天下”,笔者颇为赞同。但同时,笔者还认为格物致知与“修齐治平”是互为因果的辩证共存关系:能够格物致,知便能够更好的“修齐治平”;若能做好“修齐治平”,格物致知的精神便能得到更好的领会和掌握。因此,在现代课堂中,教师教育学生爱国,要有别于传统教育。传统教育目的并不是寻求新的知识,更多的是为适应一个稳定不变、恪守中庸之道的社会体系,从这个层面来提倡“忠君报国”、“尽忠君父”,那传统“修齐治平”和格物致知是狭隘的,是不彻底的。

在现代课堂中,教师教育学生爱国爱家,要重新架构课堂,要吐故纳新,不仅要让学生明白家与国是休戚相关的整体,还要让学生明白爱国爱家的实质是格物致知。在当代社会,格物致知能够将爱国的情感推广到普遍事物的原理上并上升到理性的高度,能够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一以贯之。社会主核心价值观体系是当代社会意识的本质体现,爱国并同敬业、诚信、友善是价值行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价值目标,自由、平等、公平、法制是价值准则。明白了这一点,便能懂得家国情怀的深刻内涵,家国情怀在不同的历史时期和不同的阶级有着不同的具体内容,不完全是个人或集体对“祖国”的一种积极和支持的态度。教师和学生应该辩证地看待家国情怀,并自觉把国家和个人纳入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体系中来,把爱国、爱社会、爱党、爱家看成是有机统一、不可分割的整体。空洞的口号式的强调爱国爱家过于肤浅,不仅达不到教育的目的,甚至有可能引发叛逆期的学生的反感。

浓厚的家国情怀

是中国历代爱国文人铸就的一座精神丰碑

三、立身实践,知行合一:

       让学生兴发报效家国之志

教师在给学生阐释清楚家国情怀之理后,关键还在于引导学生把这种情怀和行动结合起来,立身实践,兴报效家国之志。

只有把“知”和“行”统一起来,才能称得上“善”,“致良知,知行合一”(明代王阳明读《大学》和《孟子》后得出的心学主旨)。知行合一强调身体力行,在家国层面,它紧密了爱国爱家的自觉性和报效家国的实践性关系,它是认识论和实践论的统一。这些教育思想对于今天的青年学子,特别是对于当今学校的爱国主义教育都有很好的借鉴作用。

中学生思想活跃,对社会和人生的复杂性认识不够,因此喜欢发表自己一点激进的观点,有时甚至为了迎合叛逆期同龄人的胃口,以偏激的观点来体现自己的与众不同,这很不好。中学阶段正是学生三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需要老师尤其是具有得天独厚条件的语文老师的引领。治国平天下的理想虽然有些空泛,但我们至少要教会学生一样最基本得东西——爱国爱家、忠廉孝悌,这是中学语文教材让我们无法回避的情感。

中华文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丰富灿烂的文化,改革开放近三十年举世瞩目的成就,学生真正全面地了解了这些,自然也会油然而生出对家国的热爱。这就需要我们语文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不能仅仅局限在几本教材中,要适当的跳出来,把眼光投向更广阔的社会,引导学生感受时代伟大的变化,引导学生了解推动社会变化的各行各业的英雄,并培养他们自觉地以英雄为榜样,树立报国之志。

当今的中国,以三十年为周期,属于快速崛起期,以三百年为周期,属于屈辱未消期,以三千年为周期,属于王者归来期。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这是历史发展不可抗拒的的潮流。快速发展,不断强大的中国更要求我们培养的学生具备这种情感,一个有家国情怀和格物致知素养的学生,他一定有广阔的视野和高瞻远瞩的胸怀;一个有爱国心和社会责任感的学生,他的人生之路才会走得更宽更远。

现在大学的部分年轻讲师、甚至一些中学语文教师动辄攻击这个社会、这个国家,言语当中充斥着对社会的不满甚至仇视,根本没有意识到时代进步和国家富强给他们带来的各种隐性福利,他们似乎觉得在课堂上不说一点过激的话就好像体现不出自己有思想有水平一样,散失了一个教育工作者的基本操守,让人无法理解。

学生终究是有辨别力的,我们不能忽悠他们,误导他们,尤其不要把自己对生活对社会的负面情绪带入课堂。我们要随时记得,我们是在为社会培养人才,而不是在培养反社会的人才,我们不能因为我们不当的言论培养学生的怨气甚至是戾气,让这种怨气戾气成为他们人生的绊脚石。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我们脚下站立的地方,就是我们的祖国,就是我们祖辈安息的地方,就是我们的家园。

我们要让学生明白,我们能怎样,这个社会这个国家就会怎样,进而让学生把自己的人生理想自觉的与时代的潮流,民族复兴的梦想结合起来。在当前这个价值多元,思想较为复杂的时代,坚守家国情怀这个教育底线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何泽华,《“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博览群书》,2016年第5期。

2.丁肇中,《应有格物致知精神》,《散文选刊》,1992年第2期。

作品由恩施高中谭本贡、张敏合作完成。在2017年青年教师德育论文大赛中,本文荣获“一等奖”。

(0)

相关推荐

  • 听课随记

    经常在学校听课,就常常会在自己的听课记录里写下自己的所思.这些思想的片短连结起来看,也有点意思.于是,把有些内容整理如下: 好的课堂应该是安静的课堂,只有在安静的氛围里,我们才会沉下心来,才会深入思考 ...

  • 王欢:要在学习方式变革中秉持什么?

    走过急流勇进的2020年,迎来振奋昂扬的2021年.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 在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新时代办学实践 ...

  • 澳门理工学院组织学生“寻踪历史”,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澳门讯   为让大学生进一步了解澳门的历史及文化特色,多方位深入认识澳门的发展历程,澳门理工学院学生事务处日前分别组织学生参观澳门博物馆及参与"漫步澳门街之认识澳门"活动,通过近距 ...

  • 《与妻书》旁的学生泪痕共情于家国情怀

    "意映卿卿如晤:吾今以此书与汝永别矣!"这篇<与妻书>是革命烈士林觉民留给妻子陈意映的绝笔信.据媒体报道,近日在福建漳州,一学校高一语文老师教授这篇课文时,有不少学生被 ...

  • 给学生的信 | 《爱的迫降》:爱情、友情及家国情怀

    给同学们的信 亲爱的同学们: 你们好哇! 前几天我很累,有的同学给我推荐了心理学的书,有的推荐了电视剧,我选择了电视剧--最近很火的韩剧<爱的迫降>.剧情经不起推敲,但是跟着剧中人物的情绪 ...

  • 【何言欢语】(968)培养孩子的家国情怀

    我是中国人 这个课程的起因,来自我多年来面对的,许多未成年人及家庭的心理帮助服务,看到.听到.想到的那些困扰,当一个青少年在他应该树立起为国家.为社会.为家族做贡献,做付出时,却凡事"我&q ...

  • 国旗下的讲话稿《崇尚英雄精神,传承家国情怀》写作指导及范文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2020感动中国人物志愿军英雄王海颁奖词:在朝阳下俯冲,迎着西风开火.空中的尖刀,以一当十:疆土的坚盾,巡天卫国.山河已无恙,祖国的雄鹰已飞得更高,你刻在机身上的星星, ...

  • 2017高考满分作文:家国情怀|1000字优秀作文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处在安史之乱中的杜甫,忧虑着处在山东.河南这两个沦陷区的几个弟弟,他们是生还是死呀!颠沛流离中的他,在异乡的戍鼓和孤雁声中观望着秋夜月露,只能倍增思乡之 ...

  •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中华民族的家国情怀 医疗新空间 2020-10-31 20:21 历史的江河奔腾不息,在冲波逆折处更显壮丽.历经百转千回,那些无法被时光冲淡的,是精神的凝聚.价值的沉淀;那些始终激励人们前行的,是家国 ...

  • 第1266期 || 刘泽:蔡文姬的家国情怀/钦钦播读

    妥说  |  文史  |  艺术  |  诗词  |  文苑  |  经典  |  诗经 丽梅赏析: 蔡文姬是河南省省会郑州东边的杞县人,名叫蔡琰,字文姬.她的父亲蔡邕是一代文学.书法大家,和有同样爱 ...

  • 《寻药华夏,不枉年少》这篇满分作文写出了担当与家国情怀,宋老师从七个方面深度解析

    下面这篇作文是2019年内蒙古地区的高考满分作文,它为何会得满分,宋老师带大家一起来赏析! 高考满分作文 <寻药华夏,不枉年少> 我是夏瑜,很荣幸能参加贵校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活动,今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