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过庭《书谱》书法美学思想研究
刘桐/文
摘要:孙过庭是初唐的书法家,也是一位书法美学理论家,他的书学理论《书谱》深受儒家和道家思想的影响,且体大思精,对于书法艺术的本质、书法创作的主客观间的相互关系及书法欣赏等作了详细论述。本文试图从其书法理论对儒、道二家思想的理解及运用出发,分析《书谱》中的书法创作美学思想,以凸显《书谱》美学的渊源特色及价值所在。
关键词:孙过庭;书谱;书法创作;美学思想
孙过庭从小深受儒家思想影响,以儒家思想为立身之本,正直清廉,淡于名利。但他一生命途多舛,仕途坎坷,直到四十岁才开始出仕,成为社会的下层官吏,后又遭人谗言而被罢官,成为唐朝不遇之士。政治上的失意和经济上的贫困,使得孙氏积极入世的儒家思想被消极无为的道家思想所侵染,兼济天下的宏愿未实现后,他便退而求独善其身,以书法作为思想寄托。在《书谱》中,孙氏主要是从儒家观点、以儒家标准看待和评判书法,其中也参杂着从道家思想出发去认识和理解书法的性质、特点等的倾向。
一、《书谱》的美学思想源流
孙过庭《书谱》的美学思想深受儒道两家思想的影响,儒家美学思想中,孔子认为,审美和艺术在人们为达到“仁”的精神境界而进行的主观修养中能起到一种特殊的作用。……为了使艺术在社会生活中能产生积极的作用,必须对艺术本身进行规范,艺术必须符合“仁”的要求,必须包含道德内容。因此,他强调“美”和“善”的统一,强调“文”和“质”的统一,强调“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即“和”的审美标准。1美与善在一定意义上即是艺术的形式与内容,美为形式,善为内容。艺术的形式应该是美的,内容也应该是善的。《论语》中有:“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这是讲人的修养。“质”是指人的内在道德品质,“文”是指人的文饰。孔子认为,一个人缺乏文饰(“质胜文”),这个人就粗野了。一个人单有文饰而缺乏内在道德品质(“文胜质”),这个人就虚浮了。只有“文”和“质”统一起来,才成为一个“君子”。“文”和“质”的统一,也就是“美”和“善”的统一。2孙过庭在《书谱》一文中提到“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骛沿革,物理常然。贵能古不乖时,今不同弊,所谓‘文质彬彬,然后君子’。3“妍”相当于“文”,是事物的外在形式,“质”是事物的内在本质,孔子用“质”来表现君子的道德修养,强调“文”与“质”,即外在与内在要相互统一配合,才能为君子之风度。孙过庭也认为书法应在顺应时代发展的同时,也要继承古人的精神,与时俱进,但不同于时代的流弊。
孔子不仅注重文与质、美与善的统一,还强调“和”的重要性。在孔子以前就有了“和”的概念。所谓“和”,就是性质不同的东西结合在一起。4如果相同的东西相结合就是“同”,而“和”不同于“同”的地方在于“和”是矛盾统一的,是由不同的组成部分构成的整体的和谐。孙过庭在《书谱》中提到“违而不犯,和而不同;常不留迟,遣不恒疾;带燥方润,将浓遂枯;泯规矩于方圆,遁钩绳之曲直;乍现乍晦,若行若藏。”5就是讲书法艺术中虽然笔画不同,也不相互抵触,每个字结构不同,但整体是和谐统一的。孙过庭在描述书法的笔法时还提到“同自然之妙有,非力运之能成;信可谓智巧兼优,心手欢畅。”6书法书写时需要书者心与手的相互配合,将自身的学书理论与书法实践相结合,两者共同努力以呈现出完整的的书法作品也是一种“和”。
孔子主张“仁”,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论语·学而》中有“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7,孙过庭认为“然君子立身,务修其本”8,孙过庭把书法作为了人生之“本”,说明君子立身,需认真钻研书法,达到书法的绝妙境地,可见,孙过庭把学习书法的过程当作了人的道德品格提升的过程。孙过庭曾言及学书的过程为:“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9在学书的过程中,身心也日益走向成熟。“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10最终书法艺术达到“人书俱老”的境界,书家也实现对艺术的彻悟。《论语·学而》中提到“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11,孔子教育学生行有余力时再去学文,说明孔子把人的道德修养放在了第一位,重视对学生的道德修养的培养,他希望自己的学生都可以成为有道德有教养的人,而不是只有文而没有行的人。
孟子也重视人的道德修养,人格美。孟子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心,这种善心就是儒家仁、义、礼、智等道德观念的萌芽。他说:“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12孟子认为善心是道德的萌芽,但一个人道德的完整性还需要后天个人的不断修养,如其所说“形色,天性也,唯圣人然后可以践形。”13孙过庭在《书谱》中品评二王书法时曾说:
安尝问敬:“卿书何如右军?”答云:“故当胜。”安云:“物论殊不尔。”于敬又答:“时人那得知!”敬虽权以此辞折安所鉴,自称胜父,不亦过乎!且立身扬名,事资尊显,胜母之里,曾参不入。以子敬之豪翰,绍右军之笔札,虽复粗传楷则,实恐未克箕裘。况乃假托神仙,耻崇家范,以斯成学,孰愈面墙!后羲之往都,临行题壁,子敬密拭除之,辄书易其处,私为不恶。羲之还见,乃叹曰:“吾去时真大醉也。”敬乃内惭。是知逸少之比钟、张,则专博斯别;子敬之不及逸少,无或疑焉。14
孙过庭认为王献之书法不及其父,因为王献之自称胜父,他的人格与其书法艺术不相符,也说明了孙过庭注重人格对艺术作品的影响,重视人在创作中的道德素养。
孙过庭《书谱》中的书法美学思想也有源于《易经》的地方,《系辞上传》:“言行,君子之枢机。枢机之发,荣辱之主也。言行,君子之所以动天地也,可不慎乎?”15孙过庭据此在《书谱》中写道“语过其分,实累枢机”16。《易·贲彖》中提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17《书谱》中引用《易经》的记载:
《易》曰:“观夫天文,以察时变;观夫人文,以化成天下。”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假令运用未周,尚亏工於秘奥;而波澜之际,已浚发於灵台。必能傍通点画之情,博究始终之理,鎔铸虫、篆、陶均草、隶。体五材之并用,仪形不极;象八音之迭起,感念无方。18
说明书法要师法自然,要从身边的万事万物中寻找灵感。
孙过庭《书谱》中还提到了庄子和老子的观点:
庄子曰:“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老子云:“下士闻道,大笑之;不笑之,则不足以为道也。”岂可执冰而咎夏虫哉!19
有才华的人会在不识者前受委屈,也会在赏识者前大展身手,若是对方不是伯乐,又何须要责怪他呢?
道家的美学思想中,老子和庄子都把“道”作为最高的美学境界,提倡自然无为的思想,孙过庭在《书谱》中就提到作书时要“同自然之妙有”20。庄子还提出了“心斋”、“坐忘”的人生境界,即是人要从内心彻底排除利害的观念,从而获得精神的自由。相比孔子“文质彬彬”的美学思想,道家的的美学思想注重人的内在的精神,内在的道德品格,使人们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不会因为事物的外在决定事物的好坏、美丑,而是从外表丑陋的事物中发现其内在的精神。
二、《书谱》的书法创作思想
关于书法艺术的创作思想,《书谱》中孙过庭不仅分析了书法创作中的变化性与差异性,还对书法艺术中主客体间的相互关系,创作过程及创作心理等进行了论述。孙过庭认为书法艺术是随时代不断变化的,其在《书谱》中提到“今不逮古,古质而今妍。”21“夫质以代兴,妍因俗易。虽书契之作,适以记言;而淳醨一迁,质文三变,驰鹜沿革,物理常然。”22古今书法的内容与形式之所以有很大的不同,是因为书法是随时代的变化而变化的。刘勰在《文心雕龙·才略》中也提到“时运交移,质文代变”23,但是书法艺术在随时代变化的同时也要“古不乖时,今不同弊”24,既要继承古人的书法精神,也要不背离时代,顺应时代而不同于时代的流弊。
在书法创作中的主客体关系上,孙过庭总结出“五乖”和“五合”:“神怡务闲,一合也;感惠徇知,二合也;时和气润,三合也;纸墨相发,四合也;偶然欲书,五合也。心遽体留,一乖也;意违势屈,二乖也;风燥日炎,三乖也;纸墨不称,四乖也;情怠手阑,五乖也。”25孙过庭认为好的书法作品需要主客观条件相互配合,“合则流媚,乖则雕疏”26写出来的字适宜的话,字体就显得柔媚,不适宜的话字体就显得凋零。“乖和之际,优劣互差”27,在书法创作的适宜与不适宜中,也有优劣之分,如果“五合交臻”则“神融笔畅”,“五乖同萃”则“思遏手蒙”。
“五合”中书法创作的客观条件有“神怡务闲”、“感惠循知”、“时和气润”、“纸墨相发”,其中“神怡务闲”是指人的状态悠闲安逸,也即是说在书法创作前要静心,如虞世南所说的“收视反听,绝虑凝神,心正气和”28。“神怡务闲”也是老庄思想中的虚静思想,庄子在《天道》篇中提到“圣人之静也,非曰静也善,故静也;万物无足以铙心者,故静也。水静则明烛须眉,平中准,大匠取法焉。水静犹明,而况精神!圣人之心静乎!天地之鉴也,万物之镜也。夫虚静、恬淡、寂漠、无为者,天地之平而道德之至,故帝王、圣人休焉。”29静是将心中杂念排开,使自己的内心沉下来,静下来,达到包容万物的状态,对书法布局等进行巧妙构思,在进行书法创作时才能心定神闲,得心应手,达到心手相忘的妙境。“感惠循知”是说创作时遵循个人的意志,创作内容可以是表示感恩酬谢等。“时和气润”是指周围的客观环境,天气晴朗,环境宜人会对书法创作产生一定的影响,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人的心情,人在心情愉悦时书写状态放松,笔下自然生出妙境。“纸墨相发”是从书写工具来看,书写用的纸与墨都合书者心意,便可以使书写效果达到最佳状态。“五合”中的主观条件即是“偶然欲书”,是指忽然想写字,产生了创作的灵感。灵感是受人主观情感的影响,偶然间产生的,是无目的性的,书写的无目的性使书者在书写中可以更好的达到任情恣性的境界。
书法的创作也是书者情感表达的过程,《书谱》中提到“虽其目击道存,尚或心迷义舛,莫不强名为体,共习分区,岂知情动形言,取会风骚之意;阳舒阴惨,本乎天地之心。”30人的心情或舒畅或压抑,都可以通过其当时所写的字察觉出来,当书者在心情低落的状态下书写时,写出来的字就字字郁结,放松状态下写出来的字就流畅自然。写字的过程也是写心的过程,“至如初学分布,但求平正;既知平正,务追险绝;既能险绝,复归平正;初谓未及,中则过之,后乃通会。通会之际,人书俱老。仲尼云‘五十知命,七十从心。故以达夷险之情,体权变之道,亦犹谋而后动,动不失宜。时然后言,言必中理矣。”31最初学习书法时力求做到平正,平正之后要再追求险绝,险绝之后,然后再回到平正,在学习者可以将平正与险绝融会贯通的过程中,人在逐渐变老,心智也在不断成熟,就可以体会到其中深刻的道理。初学书法与书写成熟时再写的书法有很大的差距变化,其中的变化过程就是书者对于书法学习不断深入的过程。
《书谱》中提到:“然消息多方,性情不一,乍刚柔以合体,忽劳逸而分驱。或恬憺雍容,内涵筋骨;或折挫槎枿,外曜锋芒。”32孙过庭认为书家们因为有不同的性情,表现在书法艺术上也各有不同,有的外表恬静,其中含有筋骨,有的如枝条错出,锋芒显露。孙过庭认为虽然开始同样是学习某一书家,后来也会因为书者性情的不同,而显示出不同的姿态,也会随性情的不同出现一些书写的弊病,如“拘束”、“规矩”、“软缓”、“滞涩”等,如是均不能产生高质量的书法作品。孙过庭还提到“况书之为妙,近取诸身”33,说明书法艺术最终还是取决于人自身对于书法的理解。他主张“务存骨气”“遒润加之”,也即是说外在要与内在相融合统一,美与善相一致。在书法创作上要遵循“违而不犯,和而不同”的原则,“一点成一字之规,一字乃终篇之准。”34讲求书法作品整体的和谐。孙过庭还提到“达其情性,形其哀乐”35,说明书法创作时对于同一主题要有自己独特的见解,独到的表达方式,创造性地继承古人的艺术精神,切忌模仿,要体现出个人的人生志趣。
总的来说,孙过庭认为书法的创作需要长期不断的练习,并且多种字体都要学习,配合良好的主客观条件,方能臻于妙境。在具体的书法创作过程中,孙过庭遵循王羲之在《题卫夫人笔阵图后》中提出的意前笔后原则,认为“翰不虚动,下必有由”,需要“心不厌精,手不忘熟”才能“无间心手,忘怀楷则”,心手相忘,最终达到“穷变态于毫端,含情调于纸上”的境界。从儒道二家的思想上来看,孙过庭首先从道家思想出发,提出“同自然之妙有”、“心手双畅”的观点,最后回归儒家思想,强调书者主体修养的重要性,“君子立身,务修其本”,以“文质彬彬”作为书法的最高理想风格。
28.黄简.《历代书法论文选》,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年版,第113页.
1.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2页.
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6页.
3.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4.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48页.
5.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6.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7.(春秋)孔丘著.《论语译注》,杨伯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1页.
8.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9.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10.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11.(春秋)孔丘著.《论语译注》,杨伯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3页.
12.叶朗.《中国美学史大纲》,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5年版,第60页.
13.(战国)孟轲著.《孟子》,杨伯峻,杨逢彬注译,长沙:岳麓书社,2000年版,第241页.
14.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09页.
15.邓明成、邓泉洲编著.《周易解说》,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14年版,第66页.
16.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46页.
17.黄寿祺、张善文译注.《周易译注 上》,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32页.
18.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19.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47页.
注释:
21.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22.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23.(南朝齐)刘勰著、张灯译注:《文心雕龙新注新译》,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2003年版,第421页。
24.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08页.
25.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26.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27.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25页.
20.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16页.
29.杨柳桥.《庄子译注》,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7年版,第143页.
30.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34页.
31.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32.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39页.
33.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34.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40页.
35.萧元.《初唐书沦》,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17页.
(原载于《大众文艺》 201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