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说不能做,干脆不要说
工作当中,我们希望每个人都能积极参与。
但是很多人的积极参与,只在一张嘴上。往往在积极发言之后,就没有动静。你还在满怀期望地等着,他下一步大展拳脚,打开新的局面。等来等去,等到的却是一片沉寂。你以为是中间沟通出了问题,赶紧找他聊。同意之前讨论的内容吗?同意。愿意按照讨论的东西往下走吗?愿意。有什么困难吗?没有。
再次沟通的结果,完美顺畅得吓人。于工作开展,却毫无推进。他完全同意你的想法,完全愿意去做。但日子一天天过去,他就是纹丝不动。你想说说他吧,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无论如何,他口头上表达出来的意愿,没有任何不妥。你说他怎么没进展,他说,哦,是没进展。承认事实,没有分辩,没有找理由,态度还特别特别的好。只落得个你,傻坐在椅子上,如坠云里雾里。
问题究竟在哪里呢?可能的原因有三。
一是与他没有利害相关。要做的这件事,对你来说也许很重要,对公司来说,也可能很重要。既然对公司重要,按道理来说,对他也很重要。但是在他眼里,看得见的前面,这件事结果好坏,与他关系不大。公司的市场做大了,你的抬头上去了。可是对他来说,无非是每天多了一些工作量,多了一些麻烦事儿。而这些工作量和麻烦事儿,到底能转化成多少收益,看不见。
这种情况下,你需要在方案设计和业绩考核上,作出调整。你不能指望其他人都不顾自身,来无私为你奉献。如果是这样,你为什么不能无私为他奉献呢?以己度人,事情要做,也要考虑到他的利益和想法。
二是实行中确有困难,却不知如何表达。事情在没有做之前,很多问题都是未知的,我们永远也不可能预测到所有难处。只有动手去做,很多问题才会浮现出来,也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会发现,事实和我们当初所设想的,可能存在很大差异。有的人遇到问题,会积极解决,迎难而上。但也有的人,看到问题就被吓住了,知难而退。走了一步,踩到水,就停下来了。你问他吧,他自己也没搞清楚。不知道怎么跟你讲,可能也不敢讲,自然也说就不出什么。
这种人一般性子比较柔。性格刚强的人,不需要你太多的推动。出了问题,碰到困难,他自己会嚷嚷,会去杠。性子柔弱的人,往往就会一声不响。这时候,就需要你去主动推。帮助他回顾解决,行动才能继续。
三是有意的隔岸观火。他嘴上都同意,什么都说好,心里的真实想法却并非如此。但是出于各种原因,也不想撕破脸和你对着干,那就口头上先答应了再说。也许是别有心思,也许是另有隐情。
这就需要找机会和他个人沟通。讲清楚利弊,讲清楚对他的期待和要求。如果他仍然是口动身不动,那么就不要多说什么了。直接结束。如果他还愿意在这个团队里,那就行动证明。
在要求参与之前,提前打好预防针:能说不能做,干脆不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