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国产手机品牌的歧视,该结束了
这个选题来源于雷军的回应,有很多人认为是小米的产品都是代工的,都是贴牌的,对此雷军表示:自己听完很郁闷,代工是非常先进的的生产模型。
同理整个手机圈还有很多类似的传闻,比如OPPO、vivo是贴牌组装厂,没有技术含量;苹果在中国赚了很多钱,对国产手机有利无害;小米品牌找代工=不行。
这次我就这三个传闻一一解释,总之结论一句话,对很多手机品牌(尤其是国产)的歧视,该结束了!
手机品牌找代工=不行?
这个问题很有趣,代工厂是如今非常先进的生产模型,找代工反而是最能保证品质的一种方式。
先问一个问题:品牌包和品牌鞋,手工的好还是生产线生产的好?
很多人被某些大牌广告误导,觉得什么手工缝制、五十年老鞋匠做出来的产品才是最好的。恰恰相反,人工手工制造产品反而更容易出现问题,而机器流水线作业不但效率高,而且更不会出问题。手工打磨更像是一种宣传手段。
国内的流水线在很多类目都是拔尖的级别,对于鞋、包、衣服等低技术含量产品,拔尖到只需要图纸就可以生产,所以你买的几千块一件的大衣,不过是生产线上批量生产出来的一件东西。
那么说生产线,如今所有工业制品基本都是生产线制造出来的。生产工厂基本都是代工厂,当然也有一些被各大品牌投资。代工是最能保证品质的一种生产方式。
说到这里,需要引入第二个话题:苹果对于国产手机发展的作用。
苹果造就国内代工厂
苹果入华这些年造就了国内代工厂,通过给苹果做供应链,在苹果的高要求之下,这些代工厂只能不断研发技术改进工艺,从而保证更好的质量和更高的效率。
对于苹果这种大金主,钱多活多,你不接单,自有人接单。而苹果要求苛刻,在接单的同时,代工厂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经历不断磨练的代工厂,除了接苹果的订单之外,还会接国产手机品牌的订单,先进的生产工艺和技术同样可以发挥在国产手机上。没有苹果,国内代工厂不会发展如此快,国产手机也不会发展的更快。
另外提一点:品控问题是看厂商给多少钱的问题,厂商给的钱多(折算成订单量大也可),品控就高。
所以找代工厂,代工厂可以将行业先进企业的高要求和高品质以及先进技术运用给其他手机品牌,苹果除了在中国赚了不少钱之外,还一手造就了国内代工厂。
相反,如果一个手机品牌自建工厂,在一定程度上会限制其生产线技术的发展,除非这个品牌真正的实力雄厚,行业头部。你能见到更多的,是自有工厂和代工厂混合存在的形式。
至于生产线和供应链,这并不是什么贬义词,你能想象的大多数行业都是以这种形式存在。今年我辞职之前做直播带货,在蒙阴做桃子,桃子流转方式都是:果农卖给供应链,供应链负责批发和分拣、打包发货,线下则是经过一层一层批发商。整个蒙阴都是种桃子的,一个上了年纪的老果农去采摘了自家桃在当地卖,就和去山西卖媒一个性质。
当然代工厂也是根据客户水平和订单量来排档期,如果你订单量大、给钱多,那么优先生产你的订单。这就是为什么魅族17上市晚还没有光学防抖的原因,订单量太小!再追究一下,那就是品牌对市场预期不好。
贴牌组装厂,没有核心技术
贴牌组装厂在这里带有贬义。贴牌也得看产品和技术。
你买的薯片、水果罐头、衣服、鞋子这种产品,都是生产线上下来的,贴上商标就可以。高级一点,就像电动牙刷、充电宝、耳机等等,这些东西就是贴牌组装起来的,品牌负责贴牌和出设计出需求控成本,代工厂负责组装,因为有些产品就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而且生产线极为成熟,给方案过几天就能生产出来,成本也更好控制。
所以很多手机品牌喜欢做周边,各种都有,因为生产成本低,但是挂个牌子确实利润挺大的。
但手机并不一样,如今能活下来的手机品牌都有自己的核心技术,否则早已经被行业淘汰。上文说到的产品你只要钱够找个供应链就能生产,但是如今的手机并不是你钱多就能解决的问题,如果不依靠核心技术只凭钱多,腾讯阿里百度360都多多少少碰过手机,大唐、格力、海信、海尔哪个都不差钱,为何如今主要只有华为、小米、OPPO和vivo四家?
蓝厂自研微云台、APEC一年一发,从升降到屏幕摄像头、无开孔。绿厂揭开快充时代,有线、无线闪充、整体升降机械结构以及最近的卷轴屏。小米推开全面屏时代大门,120W快充商用、屏幕摄像头、折叠屏应有尽有,华为的摄像算法、折叠屏和麒麟处理器,都是自家研发的技术。有些东西,只有厂商自研,并不仅仅是靠供应链或者苹果带出来。
退一万步说,各家的深度定制的安卓,历时小10年的发展,无数个版本的改进,这些东西并不是紧紧贴个牌就可以做出来的。
对国产手机的歧视,该结束了。只靠键盘,造不出手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