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臣倍健去年亏损四个多亿,收购失败会击垮行业龙头吗?

汤臣倍健创立于1995年,多年来一直坚持执行"三步走"的差异化全球品质战略,从全球原料采购到全球原料专供基地建立,再到全球自有有机农场建立,汤臣倍健的发展有目共睹,截止到目前它的原料产地已经遍布全球23个国家,年销量超过一千万瓶,迅速成长为中国膳食补充剂领导品牌和标杆企业。作为国内保健食品行业龙头的汤臣倍健却在去年亏损4个多亿,2019年的汤臣倍健到底经历了什么?

01

收购LSG直接导致了汤臣倍健

上市十年来的首次亏损

作为国内保健食品龙头行业,汤臣倍健近年来的营业收入和毛利润一直处于增长状态。2014-2019汤臣倍健实现营业收入17亿元、22.7亿元、23.1亿元、31.1亿元、43.5亿元、52.6亿元,毛利润实现11亿元、14.7亿元、14.5亿元、20.4亿元、28.8亿元、34亿元,虽然没有大幅度的暴涨,但可以看出汤臣倍健这些年来一直保持着一个较为稳定的缓幅增长状态。

然而汤臣倍健在净利润方面就没有保持稳健增长的能力了。2014-2019汤臣倍健实现净利润5.03亿元、6.2亿元、5.08亿元、7.67亿元、9.08亿元、-4.15亿元,可以看出汤臣倍健在2016年净利润略有下降,而在2019年净利润直接成了负值,亏损4.15亿,这也是汤臣倍健上市十年以来首次亏损。

为何汤臣倍健在营收和毛利润都增长的同时净利润反而成为负值了呢?查询2019年报我们可以发现,在利润表中存在16.9亿的资产减值损失,对比2018年汤臣倍健计提的8900万资产减值损失,就知道这16亿的资产减值损失有多夸张了。所以,汤臣倍健2019年计提16.9亿的资产减值损失是造成十年来第一次亏损的直接原因。

观察资产减值损失明细表可以看出,这其中变化最大的两项就是无形资产减值损失和商誉减值损失,2019年无形资产减值损失达5.61亿,而2018年只有4177万元,商誉减值损失更是夸张,在2019年达到了10亿之多。

那么这十亿的商誉减值损失来自哪里呢?汤臣倍健在2018年收购了澳洲益生菌公司LSG,此次收购斥资35.14亿元,而彼时的LSG净资产只有1.01亿,LSG的价值被过高估计直接导致了巨额的商誉减值损失

同时2018年医保局出台政策明确规定禁止使用医保卡购买营养保健食品等非医疗物品的行为,这次政策的出台使本就处在收购关口的汤臣倍健雪上加霜,一度表现萎靡。

02

疫情期间线上与境外同时发力

在2019年尝到决策失误苦果的汤臣倍健在疫情期间表现如何呢?

总体来看,2020年一季度汤臣倍健实现营收15亿元,同比下降4.84%,但净利润却实现了5.34亿元,同比上升12.65%。也就是说2020年一季度汤臣倍健在营收略微下降的情况下净利润反而增长了,这是一个好的兆头。

观察汤臣倍健分季度期间费用可以发现,汤臣倍健在2020年一季度的期间费用只有2.8亿元,同比下降35.7%,期间费用率为19%,同比下降五个百分点,其中销售费用率、管理费用率、财务费用率分别变动-6.6%、0.91%、0.06%。正是汤臣倍健这种对费用高效的管控带来了净利润的改善。

分地域来看,境外业务优于境内业务。境内方面,汤臣倍健主营三种产品:“汤臣倍健”、“健力多”和“life-space”,这三种产品在2020年一季度分别实现营收9.24亿元、3.16亿元、0.4亿元,其中“汤臣倍健”营收同比下降10.8%,“健力多”营收同比下降10.5%,新产品life-space还处在推广阶段,营收较少。而境外方面LSG实现营业收入1.19亿元,同比增长25%。以上数据可以看出,疫情对境内产品的影响较大,而在LSG商誉减值损失的冲击之后管理层对其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所以境外业务在疫情期间的表现比境内业务好很多。

分渠道来看,疫情对线下销售影响大。汤臣倍健一季度主营业务收入中线下渠道收入约占境内收入的八成,同比下降12.3%,线上渠道收入同比增长30.2%。

03

汤臣倍健未来仍可引领

保健食品行业发展

对于汤臣倍健来说,2019年经历的不幸会使他们更加谨慎决策,一季度对期间费用的严格管控也体现了汤臣倍健的决心。且汤臣倍健在线下药店的销售是明显优于同行业其他品牌的,疫情过后预计线下渠道会给汤臣倍健带来一波多于同行内其他企业的增长。
 
就行业来说,受疫情影响,未来人们会更加注重健康问题,且老龄化加剧、可支配收入提高,未来保健食品行业将有更加蓬勃的发展。
 
汤臣倍健作为保健食品行业龙头,需要把握住这次行业恢复性增长的机会,便可引领保健食品行业走向更远的未来。(ty012)

贝壳投研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