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寻哈尔滨特色地名文化起源:友谊路曾叫“警察街”
街道名称的形成,记录着城市的历史,更映衬着城市的百年沧桑。在黑龙江省第二次地名普查中,专家经过走访调查,收录了哈尔滨一些街路名的来历,更探寻到了城市特色的地名文化起源。26日,专家向记者讲述了哈尔滨市以第一个出现的机构命名的街路的故事,虽然后来随着时代变迁,这些街名已经消失,但却为城市留下了历史的美妙印记。
友谊路原称警察街 因在此设了第一个警察局
哈市的友谊路作为沿江景观大道,是哈尔滨市民再熟悉不过的一条街了,但对于其名字的由来却少人知道,专家经过对地市街路名字的普查,找到了这条街名字背后的故事。
据专家介绍,今天的友谊路可谓历史悠久,1900年就形成了。“当时的友谊路是城市里的一条主要通道,每到夏季,人们从这条街穿行来到江边游览度假,知名度非常高。该街路的第一个名字叫警察街,是由于1899年沙俄在此设置了第一个警察局而得名的。当时一直用俄文命名,直到1925年才改为中国街名。”
那么,警察街又怎么改名友谊路了呢?专家告诉记者,1955年,警察街上建了中苏友谊宫,为了纪念这一事件,警察街被改名为友谊路。1968年,友谊路又曾改称反修路,1973年又恢复了友谊路的称呼,一直沿用至今。
通江街原称炮队街 因沙俄炮兵部队驻扎此街
提到哈市通往松花江边主要街路之一通江街的名字由来,许多人都会说是因为该路通往江边而得名。但经过搜集和调查,专家发现通江街的名字是后改的,并不是其最开始的名字。
据专家介绍,通江街是1903年形成的,因当时有沙俄炮兵部队驻扎此街,被命名炮队街。1925年,炮队街成为通江要道被改称通江街,一直沿用至今。
上方街原称账房街 因当时该街有个账房
哈市南岗区的上方街身处城市中心,虽算不上哈市著名街路,但却是哈市历史上较早形成的街路之一。
专家说,上方街于1898年就形成了,其东南起自邮政街,西北截至铁路街。因为当时沙俄在该街设了一个账房,该街得名账房街,账房在旧时是一些机构或有钱人家中管理银钱货物出入的处所。1925年,账
房街又更名为上方街,一直沿用至今。
颐园街曾称医院街 因该街上开办了第一家西医医院
颐园街1号的建筑让哈市颐园街远近闻名,而对于这条街名字的由来,专家经过普查,发现了其背后的故事。
据专家介绍,颐园街是在1901年形成的,当时该街上开办了哈尔滨第一家西医医院——中东铁路中央病院,被命名为病院街。现在的哈市南岗区颐园街37号,就是中东铁路中央病院的旧址。后来病院街又改为医院街,1925年改称为颐园街。
上游街原称商务街 因街上建了最早的商务俱乐部
道里区的上游街因为靠近华丽时尚的中央大街,一直是哈市颇为繁华的区域,其街名也因当年的繁华而得名。专家告诉记者,1903年上游街形成之初,整条街上商铺众多,集市热闹,吸引了很多外国人来此,也有很多异国物品在此交易,所以最早这条街被称为西商市街,后又称为外国头道街。1925年,沙俄在这条街上建立了哈市最早的一家商务俱乐部,所以街名改称为商务街,直到1959年,该街因处松花江上游被改称为上游街。
西头道街原称监狱街 因西端街口对着沙俄监狱
在我省第二次地名普查中,专家发现,如今的道里区西头道街最早的街名叫监狱街。
专家告诉记者,西头道街是1903年形成的,因街路的西端街口对着当时的沙俄监狱,所以被命名为监狱街。1925年,该街改称中国头道街。1959年,哈市统一按序排列命名街路,因该街在尚志大街西侧,所以最终改称西头道街,一直沿用至今。
霁虹街原称军官街 因沙俄在此设军官学校
提到道里区的霁虹街,许多人都知道该街是因霁虹桥而得名,但专家在普查中了解到,霁虹街最初的名字叫军官街。
据介绍,霁虹街于1903年形成,当时因为在该街设立了沙俄军官学校,该街被称为军官街。1931年,该街因霁虹桥桥名改称霁虹街,但1968年,该街改称继红街,1973年该街又恢复了霁虹街的名字。 (首席记者杨雪楠 记者张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