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历代鲁王在兖州的建筑考

兖州历史上第一部明代鲁王府研究专著《兖州明代鲁王府》于2019年1月正式出版。本系列将重点推介本书中的精彩部分,感谢关注!

明历代鲁王在兖州的建筑考

杜心广  穆振伦  李长友

明朝建国后,朱元璋为了“慎固边防,翼卫王室”,承前代旧制,“分封诸王”以“藩屏帝室”,于洪武三年四月七日(1370年5月2日)选择名城大都,正式第一批封诸王子为亲王。朱元璋第十子朱檀出生仅两个月,就被封为鲁王,藩封国为兖州。

按明代制度,亲王是地位最高的封爵。诸王中不乏享乐无度、碌碌无为者,和依仗权势胡作非为者。如第七代鲁王端王就是一个荒淫无度的一代鲁王。

但是,诸代鲁王中也出现了几位忠君爱国、德行高尚、致力于社会公益事业的几代贤王。如第二代鲁靖王、第八代鲁恭王、第九代鲁敬王、第九代第十任鲁宪王等。他们在任期间勤政爱民、节俭从善、出资救灾、捐禄建桥、修庙,为古域留下了辉煌的古建筑,有的建筑至今仍然发挥着作用。如明代二十四桥之一的泗水桥,鲁王出资建和朝廷敇建的天仙行宫和天仙庙牌楼、仁孝坊等建筑,一度成为兖州的名胜古迹。

明朝多位鲁王们心系天下苍生,关注社会公益的善举,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念在当年形成了一种时尚,世人感念他们的恩德,将其功德镌刻在石碑上,记载入志书中,为他们树碑立传,青史留名,传承下去,使后人效仿,也使后人们能在历代志书中,查找到历代鲁王在兖州留存下来的古建筑,并从中找出当年的历史信息。

一、仁孝坊

据樊英民先生著《鲁藩丛说》一文记:第七代鲁端王为一代混世魔王,而不可想象的是他培育的长子鲁恭王颐坦却是一个“仁孝聪哲、哀毁如礼、施租捐禄、施行德义、赈济国人、远近著闻”的一代贤王。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版《兖州府志·天潢志》中记载他对父亲和母亲至孝的事迹。因为孝是社会伦理道德中最重要的意识形态,是忠君爱国的基础。他父亲生病时,他“侍立寝所朝夕不离,焚香吁天愿以身代”。其父死后居丧时他“啜粥如蔬哀毁如礼。及送葬,百里跣行,往返号泣。”端王墓在泗水东南五十里凤凰山,距鲁王府约一百五十里,鲁恭王赤脚步行为其父送葬是重孝的表示,但若在寒暑季节,其双足步行在沙石路上,送葬归来其双足还不得磨破肿胀流血吗?他奉养母亲“问安视膳无间寒暑。”(注1)鲁恭王孝敬父母的孝德令人敬仰。

鲁恭王继位鲁王后,对鲁王宗室以高贵的身份横行霸道,扰乱社会治安的行为深恶痛绝。他毅然“约束宗亲,饬以礼度”,使“鲁宗(王府宗室)数百人敛手奉法,罔敢为暴”。一改王府宗室无法无天的恶行,还兖州百姓一个太平的生活环境。他在封建社会里能做到这样,堪称为一代贤王。

鲁恭王颐坦享国四十五年间,“每值凶荒,辄施租捐禄,赈济国人,请辞发禄二千,以瞻贫宗。”他多次捐禄买粮,赈济灾民。

鲁王府正统年间鲁庄王在任期间,“宫殿不具”,王府建筑损毁严重得不到修缮,鲁恭王“王请于朝,诏赐金营建。有瑞芝嘉禾产于殿廷”。在鲁恭王奏请朝廷后,得到朝廷颁诏赐以金银修缮营建鲁王府。修缮一新的鲁王府在奇花异木的映衬下,更显得富丽堂皇。

鲁恭王“在位岁久,施行德义,远近著闻,守臣数上其状,朝廷以玺书褒赐,表其官门凡七遣焉。”鲁恭王在位四十五年间,德高望重,远近闻名,地方官员数次向朝廷表奏他的政绩,朝廷七次颁圣旨褒奖鲁恭王。嘉靖四十年(1561),嘉靖皇帝颁旨为鲁恭王朱颐坦敇建“敇褒仁孝坊”。

清光绪十二年(1886)版《滋阳县志》卷六坊表记:敇褒仁孝坊,在鲁府玉河南。嘉靖四十年,为鲁王捐粟赈荒,哀毁孝亲立。亦称“贤门”。(注2)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版《滋阳县乡土志》卷四有与其相同的记载。

鲁恭王多次捐禄买粮赈济灾荒年月里的灾民,侍奉年迈多病的父母无微不至,父母过世居丧时,他悲哀过度,身体异常瘦损。兖州府县官员将鲁恭王的善行、孝德奏报朝廷。朝廷这次为鲁恭王敇建仁孝坊,是“以玺书褒赐,表宫门凡七遣焉”之中其一。

明万历版《兖州府志》卷二建置志记:“王城在府治正中,……殿前为重门,门前有坊,坊前有御街。”此志所记门前有坊就是“仁孝坊”(注3)。嘉靖四十年,正是在鲁恭王任期内。

仁孝坊建在鲁王府中轴线正中,中御桥以南,兖州城中心位置的最高处,充分显示出朝廷敇建建筑的神圣和威严。因仁孝坊是以玺书褒赐一代贤王鲁恭王,该坊亦被称为“贤门”。

据《兖州市城乡建设志》记:仁孝坊为八柱三间二楼,平面为一字形。该坊为中间高两侧低,跨街而立的木质牌楼。坊上为歇山顶,重梁起架,绿琉璃瓦覆顶。八柱上各有斗拱承托着菱形坊檐,坊柱与额坊处饰以透雕雀替。额坊正中悬木匾,上书“仁孝坊”三个大字。

仁孝坊高约8.9米,宽约9.2米,全木结构,每个构件都以榫卯相扣而成,上下叠压相结,缝隙严密,浑然一体。八柱等主要部件都为明代皇家建筑专用的金丝楠木,巨大的坊柱以朱红罩漆,柱下有大型石鼓柱础。雕梁画栋间,都有彩绘的龙凤花鸟图案,并饰有勾金沥粉的皇家建筑彩绘工艺。正脊上下两端各有两大两小的琉璃螭吻,龙头外伸,龙须上扬,龙身卷曲,作欲腾飞状;八面戗脊上均有琉璃砖雕的五脊六兽;四个主坊柱下,四面各有巨大的团龙浮雕抱鼓石坊脚与坊柱用铁箍相扣,起着稳固牌坊的作用;仁孝坊上下龙纹砖雕、石雕和彩绘龙纹,具有鲜明的皇家建筑风格。该坊耸立在鲁王府前的御道最高位置处,气势磅礴,巍峨壮观,给人以富丽堂皇、尊威华贵之威。十六个坊檐角下各垂一个风铎,风起铃声悦耳,为名坊增加了灵气。

仁孝坊北紧靠雕刻精美、巧夺天工的中御桥,桥下是碧波长流的玉河,名坊上碧绿的琉璃瓦、朱红色的坊柱、栅栏,与中御桥上精美的石雕栏板,桥下经年不息流淌着的玉河水相互映衬,在夕阳的照耀下,闪闪发光,形成了古城一大名胜之地。名胜之处,人气鼎盛,周围店铺林立,商业繁荣,每逢春节过后,四面八方的民间艺术活动往这里汇集,这里也是兖州最繁华之地。

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六古迹志记:

“彰善嘉义坊二,一在城隍庙东,一在鲁(王)府西。弘治六年为镇国将军朱阳铢、阳□辞禄赈荒立。”“敇褒孝行坊,在鲁门西,嘉靖初,为奉国将军朱□□立。”“敇褒贤孝坊,在东桥北迤西,嘉靖二十九年,为宗室朱健根事亲尽职,居丧哀毁立。”(注4)

朱健根为巨野王府后裔,奉国将军,有诗文传世。以上四坊,建造年代均早于仁孝坊,且都在城里鲁王府附近,虽然不知其为木坊,还是石坊,早已经消失,但是此四坊的建造开启了明清时期兖州大肆建造牌坊的先河。明代,城乡还建有多座鲁藩后裔夫人们的节孝牌坊。

清初,鲁王府被战火焚毁,清乾隆版《兖州府志》记:明鲁王故宫……今圮,故址犹存。正南御桥有坊一座,今废。清代乾隆年间,《兖州府志》出版后若干年,仁孝坊毁后又重建。兖州府作为海内文邦,官府重视教育事业发展,为振兴地方学风,鼓励学子们学业有成,报效国家,取培育英才之意,将修缮后的仁孝坊改名为“培英坊”。牌坊正面坊额正中悬挂楷书“培英坊”坊匾。历代学子们考中进士、举人、五贡均披红戴花,骑马夸官经过此坊,显示荣耀,并题名于坊左栅栏里的石碑之上,左边栅栏里有历代重修碑记。

此即为《滋阳县乡土志》坊表所记的:“今改培英坊,历科进士、举人、五贡题名于上。”

培英坊为激励兖州学子们勤奋学习、励志上进,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许多家族都以自己的子弟能荣登培英坊上留名为荣。

自弘治六年(1493)为镇国将军朱阳铢修“彰善孝义坊”至1934年孙桐萱建“孔道”石坊。四百多年间,兖州城乡共建起百余座功德牌坊、孝义牌坊、贞节牌坊。耸立在兖州府城乡的百余座石雕、木结构牌坊,成为古城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兖州府也一度被称之为“牌坊府”。其中,尤以两座被称为“天下第一坊”的范氏牌坊、天仙庙牌楼、仁孝坊最为有名。

数百年来,不少牌坊毁于强烈地震,尤其木质牌坊最易遭受风雪雷雨侵袭,鼠雀破坏。清光绪丙子年,中御桥北街捐资救灾的名医禚晋臣见培英坊岁久凋残,遂主动捐资修葺,“遣工补缀”。南顺城街人李建华领工修建。他自幼习艺,以精于木作、彩绘工艺闻名乡里。在修葺廊柱、抬梁、重檐、斗拱、雀替中,李建华亲自精心操作精雕、彩绘工序。他的刻工精巧玲珑,外雕内透,方圆曲直,凹凸分明。破损的部件经过他以传统工艺,修旧如旧的方式补缀齐全。在彩绘贴金工序中对配料、铺色、描线、立粉、勾金等工艺,他都亲自把关。修整一新的培英坊被“上宪嘉之,褒奖禚晋臣五品衔在案”。(注5)

清末民初,社会混乱,中御桥两侧桥面北商户占据建房营业,显得桥面异常狭窄,有个打烧饼的人甚至直接把烧饼炉支到培英坊下右侧营业。左侧被人搭上席棚占为己有开店经营。培英坊因年久失修,坊脊左侧的螭吻已缺失。到处拍摄中国古建筑的外国传教士,拍下这一历史性的镜头(见图1)。

1955年建国之初,百废待兴。滋阳县人民委员会在国家经济非常困难时期,仍拨专款伍仟元修缮历经多年战乱破坏的培英坊。培英坊通过那次修缮,焕然一新,重现那富丽堂皇的光彩。每到春节之后,城乡耍龙灯、玩狮子、撑花船的民俗活动,都集中到这里举办。广大群众对人民政府重修培英坊的惠民工程极为称赞。

1956年,全省进行第一次文物大普查,山东省人民政府把培英坊列为首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65年前后,在县房产科工作的由贵成先生借用县公安局黑白照相机为培英坊正反两面摄影留存资料。(见图2)

1966年8月,“文革”破四旧之初,拆除了培英坊,是对兖州名胜古迹的又一次大破坏。后来仅有两个巨大的长2.5米高1.8米厚0.5米抱鼓石、团龙浮雕坊脚被市博物馆收藏。而价比黄金的金丝楠木坊柱等名贵木料,流失何处下落不明。

从此,仁孝坊(培英坊)这座明王朝为鲁恭王敇建的兖州地标性建筑,耸立四百多年后,永远地消失了。

二、泗水桥

中国古桥,每一座都有许多的故事。而有明代二十四名桥之一之称的兖州泗水桥,引人入胜的故事尤多。

桥梁,是中国古代建筑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几千年来,中国修建了数以万计奇巧、壮丽的桥梁。这些桥梁横跨在神州大地的山水之间,便利了交通,装点了河山,成为中国古代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无论是样式还是力学原理、美学理念,至今仍然对当代世界桥梁建筑史产生着影响。中国历史上的历代文人骚客们,对桥充满赞美之情,将桥比作苍龙腾驾、新月出云、长虹饮涧、玉环半沉,一派美的风姿。

在强大的时间面前,许多古桥在荒草的覆盖下,孤寂地终老,更多的则是湮没在历史的尘埃中。幸存下来的中国古桥,是文物瑰宝,显现出历史文化的熠熠光辉。

泗水桥,是兖州主要景观之一。桥下紧靠诸天寺行政村。原该村自然村之一的桥北村又紧临泗河堤内,存在了数百年。

历史上兖州就以“东鲁之大郡,水路之要冲”而闻名。明代兖州为南京至北京的南北孔道,有“七省通衢”之称,各省官员及外国使节朝贡京师,皆途经兖州。南北官道上必经之路的泗河,是一条季节河,平常有船只摆渡,供来往人车过河。但是一到夏秋雨季山洪袭来,河水汹涌南北交通中断。此种状况一直困扰着兖州的历代官员。

临近城东南的古村诸天寺村历史悠久。据1989年版《兖州县地名志》记:本村建于唐代之前,因南濒泗河,古名“临泗里”。该村有超过1500年的历史,村周围有多处文化古迹。

数百年来,诸天寺村流传着先建诸天寺,后建泗水桥的传说。明代兖州设鲁王府后,历代鲁王为使南北交通畅通,以利发展经济、改善民生,巩固皇权,都想在泗河官道渡口上建一座大桥,使兖州府成为名副其实的南北通衢。可是因泗河连年山洪暴发,河水猛涨而无法施工。自鲁王就藩兖州后,此事一直拖到万历年间。明万历二十二年(1594),第八代鲁王恭王薨。世子寿早亡,高平王寿鏳袭第九代鲁王。诸天寺村传说朱寿鏳虽然在位时间不长,却心系国家大事,为争取早日建成泗水桥而想方设法。他心地善良,信仰佛教,经高僧指点:要想使泗水桥顺利建成,首先要在泗水桥北临泗里建庙,供奉诸天佛祖,求佛祖保佑风调雨顺,不旱不涝,才能使泗水桥顺利建成。鲁王派人四处化缘,并将自己多年积蓄拿出,在选择建大桥的正北侧路北,建起坐北朝南、规模宏大的诸天佛寺,简称“诸天寺”。

朱寿鏳虽然勤政爱民,敬奉佛祖,但他只在鲁王任上四年薨,谥敬王,有贤行。

朱寿鏳无子,其弟被封为常德王的朱寿鋐袭第九代第十任鲁王,他在任35年,是任职时间较长的一代鲁王。

朱寿鋐与敬王朱寿鏳是亲兄弟,袭位后他继承兄长遗志,连续六年每年都去诸天寺进香上供,祈求佛祖保佑修成泗水桥。

明万历三十二年(1604)敬王和朱寿鋐的诚心,终于感动了一位高僧,高僧对鲁王说:今后五年内天不干旱不涝,泗河里不会发大水,苍天助你五年内可建成大桥。朱寿鋐谨遵高僧指点,毅然决定捐出自己20年的俸银数十万两,抓紧五年内建成泗水桥。接着鲁王率百官再次到诸天寺祭拜诸天佛祖,紧接着备料,择吉日抓紧施工。明万历三十七年(1609),泗水桥历时五年建成,准时竣工。

泗河大桥建成后,桥头上有石碑两座,南为山东巡抚黄克缵撰文《创修泗水桥记》,北镌“鲁国石虹”四个大字。

黄克缵,明晋江人,进士,累官工部、刑部、兵部三部尚书,加太子太师。泗水桥竣工后,他到桥边视察,不久他撰文写下《创修泗水桥记》碑文,勒石后立于桥头两端。

碑文称:

“由兖郡而南数里,有泗水从曲阜西南流入漕河,其地横绝两京官道,为七省必经之津,缙绅冠盖之所趋也,士民商贾之所涉也。当冬春时流澌清浅,一艇可渡,入夏秋则山洪暴涨,狂涛汹涌,刺舟者虏于覆没,涉川者苦于难待,往来病之。”

此段文字尽述这处于官道渡口夏秋水涨的凶险。

时有识之士觐见鲁王,以当时鲁王在兖州的崇高地位,在此修大型石桥非他莫属:

“是其地可石而桥也,匪桥不济,匪石不久,匪王此桥不立”。王曰:“此桥费几何?”曰“以岁入之禄计之,捐20年事办也。”

那位忠士劝鲁王捐出20年岁俸,建成此桥可名垂青史。

鲁王听从忠言,成此伟业,命王府中官员等人专职重点工程,

“伐木于林,凿石于山,地得桩而基固,石卧橛而柱成,锐于末而丰其中,以杀瀑湍,使水不能怒。两柱之间虚而为洞者十有五,洞之上为石梁,去水三丈有奇,梁之左右为石栏,其堵七十有二。计桥之长七十余丈,其广二丈八尺,琢镂必精,砌筑无罅。望之隐然卧波长虹也。役使万历甲辰(1604)之春成于乙酉(1609)之夏。于是近者、远者、舆者、马者、担者、负者、步而趋之,临流而观,莫不骇其创建之神,而美其明德之远也……因名之曰‘泗水桥’,而额其桥之坊曰‘鲁国石虹’。”

此段碑文详述了鲁王创建泗水桥的过程和经历的艰险,专门请了能工巧匠来造泗水桥,石刻“雕镂必精”,并标明石栏杆上的望柱七十有二。建成之后,方便了通过此桥的所有车辆行人使天堑变通途。

黄克缵在碑文中称赞鲁王曰:

“然(建)桥之功大矣!有司者(历代兖州官员)不能成,而王代成之,敢忘德乎?”

黄巡抚历数了自汉以来历代鲁王挥霍无度,挥金如土荒诞的生活方式,称赞鲁宪王捐二十年俸禄而自己节衣缩食。建成泗水桥的丰功伟绩。

“视弃二十年禄犹钟釜也。遂能成石虹通于通津,济遐迩于万潩,共识见远也……盖王宅心淡泊栖意,深远居常,食不兼味,卧不重裀。萧然一室,屏去姬侍与白士无异”。

此段碑文称鲁王为建成泗水桥,捐二十年俸禄,自己节约俭省度日,竟然与一普通百姓一样,克勤克俭,其克己奉公气节之高尚,令今人也不能与其相提并论!

黄巡抚在碑文后部分极力称赞鲁宪王创修泗水桥的功绩,并赋诗赞曰:

“昔杜元凯建河梁于孟津,人免覆溺之患,然功在一时而不及异代。李昭德累石桥于洛水,岁省缮治之劳,然事本因旧而非创始。今兹泗桥美兼杜李,绩迈晋唐,君子曰:是一举而三善备焉!推君惠以济人,忠也;广祖德以济物,孝也;匪已是私,惟民是利,仁也。忠孝且仁,岂非太宗之屏翰,星潢之冠冕乎?王高皇帝九代孙,别号仁宇,尝修泮宫及颜、曾庙,邹鲁之士诵义无穷兹役也,为费益巨,为功益大。鲁世不乏史克,其可无昌炽之颂?乃系之以铭曰:

岱之南,泗水出,流于兖,时乃溢。褰裳欲涉河无梁, 泛舟狂澜壮胆失。

谁能鞭石为此桥?高帝文孙挥万镒。昔称畏途今如砥,车辙马迹去何逸。

蓬莱阙下会车书,奔走衣冠与琫珌。经过此地尽徘徊,何幸从容得就日。

美哉石虹照千秋,当与泰岱同。我为此铭告行客,青史好将银管述。”

《创修泗水桥记》碑文中,并且特别提到了当年有跨桥的石牌坊,坊额题曰《鲁国石虹》,只是没记载此坊为何人所题写。应是与鲁宪王建桥时,同时立的跨桥石牌坊。泗水桥亦被称为“鲁国石虹”。

山东巡抚黄克缵在碑文中,对鲁王在位期间的诸多勤政爱民,关注、资助公益事业的政绩作以详述,他除捐巨资创修泗河桥外,还出资修了孔庙泮宫,滋阳颜庙、嘉祥曾庙,深受百姓赞诵,爱戴,可谓是历代鲁王中的贤王之一。(注6)

鲁宪王还是一个知名书法家。民国九年(1920)版《山东各县乡土调查录》滋阳县金石记:“明鲁宪王书乾宫识言叙小方石二,在县学内东斋。”

泗水桥的竣工,受到了神宗皇帝的赞赏,封泗水桥为全国二十四座名桥之一,钦派礼部尚书王铎来兖州,王铎书“泗水桥”镌刻在龟趺螭首御制碑上,立于泗水桥两端各一座。“泗水桥”三字为阳刻颜体书法,是明代著名书法家王铎遗留在兖州的珍贵墨宝之一(见封底图)。该桥头南北各有两对一大一小的石狮子,相向蹲踞,神态勇猛,桥头两侧和河两岸百米长的雁翅上各有一镇水石兽,石兽为独角,长约七尺,张嘴露牙,目如铜铃炯炯有神,面对汹涌奔流的泗河水,使过往行人无不敬畏。大桥东侧迎水的桥洞基柱上,有与桥体连接外伸出桥外2米的船头型分水尖,14个分水尖上各有一大龙头,百姓们称之为“大龙头”,十五个拱型桥洞上方东西两侧各有一往外探出的略小的龙头计60个,百姓们称之为“小龙头”。镇水兽和大小龙头雕刻精美,姿态凶猛,形像逼真,栩栩如生。与桥头上形态各异的大小石狮子相互映衬,堪称为石雕精品,也是大桥的灵气所在,为大桥增添了神圣不可侵犯的威严(见图3)。夏日里孩子们争相在分水尖上的大龙头上跳水、戏水。

明代大书法家王铎书在御制碑上的“泗水桥”三字与黄巡抚的《创修泗水桥碑记》和“鲁国石虹”石坊上精美的书法,引来无数文人墨客前来观赏。每到春暖花开之季,两岸垂柳扶堤,堤上桃李芳香,堤下诸天寺晨钟暮鼓,香烟缭绕,泗水桥是古城著名的人文荟萃之地和踏青春游的好去处。

泗水桥是当年泗河入南四湖最大的一座石桥。泗水桥独占泗水之名,扼南北交通要道,亦被称为“数百里泗河第一桥”。早在该桥修成之前,此处就是北京通南京的官道渡口。大桥建成后,更成为七省通衢的重要交通枢纽之一。该桥设计灵巧,十五拱形桥洞象征十五月圆,桥下清水长流,两岸杨柳依依,每当中秋之夜皓月当空,桥印双影,景色迷人,隐然长虹卧波也。这里还是明清两代滋阳八景之一“泗水流芳”的著名景点。

樊英民《兖州历代碑刻录考》一书中记:“鲁国石虹”坊,此坊额与黄巡抚碑刻为同时。《兖州县地名志》记:桥南北各立有石碑一座,南为《修创泗水桥记》,北镌“鲁国石虹”四个大字。

笔者认为:桥上的石坊不知毁于何时,不知什么年代,有人将坊额当作石碑立在桥北。

《创修泗水桥记》中除记述鲁宪王捐二十年俸禄修建泗水桥,还记他:

“出数千金修(曲阜孔庙)泮宫及(兖州)颜(庙)、(嘉祥)曾庙,邹鲁之士诵义无穷。”

鲁宪王在位三十五年间,克勤克俭,以造福于社稷苍生为己任,创修了泗河天险上的泗水桥,又捐出数千金,维修多处儒家圣地建筑。“美哉石虹照千秋”,他用他创建的屹立于泗河上的泗水桥和维修的其它名胜古迹建筑,为自己立下了不朽的丰碑!

清乾隆三十五年版《兖州府志》卷三十记:

(明)“熹宗天启元年(1621),滋阳县民孙尚智(夫人)一产四男,鲁宪王觅乳母分哺之,俱养成人。”从此可知鲁宪王还是一个大善人。

1906年德国建筑师恩斯特·柏石曼来兖州考察,拍下了范氏牌坊和泗水桥全景图。次年收录于他的著作《如诗如画般的华夏大地建筑与风景》一书中(见图4)。

诸天寺村自古就有泗水桥上“东蜓西扇,中间竖着斩龙剑”之说。诸天寺的村民说:东蜓西扇石刻下的桥石板上原刻有一象棋盘,不知是当时刻的,还是后人补刻。

“斩龙剑”的传说是源自清光绪版《滋阳县志》的记载:(泗水桥)

“康熙五十一年(1712)夏水涨,冲决中三洞,前郡守金一凤捐修,经年(1717)告成,更铸铁剑长三丈,树中洞”。

金一凤铸造的铁剑亦被称之为“斩龙剑”、“镇水剑”,诸天寺人也称之为“量水剑”。

泗水桥具有明显的明代桥梁建筑风格,与兖州城里府河上的东御桥、西御桥等单孔拱形的桥洞类似,只是比府河上的桥洞大了许多。其结构是以精雕细琢的券型石板扣成,既美观又坚固。桥下的巨大基石下,全是碗口粗排列整齐的柏木桩,桩与石之间以衬以棉纸,灌入桐油,以利防腐。这种原始的建桥方法,比1966年修桥时南北各增加四洞,桥基墩改为钢筋混凝土灌注柱式还要坚固。原因是近代因为大型车超载严重,致使后来加长的八孔桥部分地方出现裂痕,而明代修的桥洞安然无恙。

清康熙十一年(1672)《滋阳县志》卷一记:

“泗水桥在城东南五里,冠庄铺北岸,乃泗水急流,当南北之要途,万历三十七年鲁宪王所建,中通十五洞,每洞五丈有奇,记八艺文”

从此可知,当年有名人作八篇艺文盛赞泗水桥。

清光绪版《滋阳县乡土志》记泗水桥:

桥在城南二里冠庄铺北乃泗水渡口,南北要途也。明万历三十七年鲁宪王捐银数十万两创建,长七十余丈,广二丈有奇,中开一十五洞,坚致高峻。至国朝康熙五十一年夏水涨,冲决中三洞,前郡守金一凤捐修,经年告成,更铸铁剑以镇之。乾隆年间知府王禄阳重修。光绪七年秋冲决一洞,山东巡抚任道镕、兖沂漕济道黄大鹤率属捐修。

四百多年来,此桥一直在泗河上岿然横跨,对鲁西南交通起着重大作用。泗河大桥自建成之后被洪水冲垮桥洞的记录从清康熙五十一年(1712)夏,至民国十五年(1926),先后有四次。根据当时的经济状况和当局的重视程度,有的次年修好,有的却隔了23年才始修复,如乾隆二十年冲毁的那一次。1926年发大水,泗河桥被冲毁四洞(见图5)。

当地流传着蛟龙犯怒毁大桥的传说,世上没有龙也没有蛟,何来蛟龙毁桥呢?有一种说法是,当年洪水泛滥时,泗河水可通达长江,从长江逆流而来的江豚,在河中翻腾跳跃,被百姓们称之为“蛟龙”。亦有人说发大水时,南四湖里有一百多斤的大鱼,能在泗河里掀起大浪,人们把大鱼称为“湖妖”。

泗水桥即为两京官道,桥被冲毁后,又得恢复用船摆渡运送人员物资的运输方式。民国年间那次毁桥后,德国传教士拍下这张泗河桥下摆渡的照片,被收录在《中国古城》一书中(见图6)。民国九年出版的《山东省各县乡土调查录》滋阳县部分记:泗水桥为滋阳八大古迹之一。

民国年间,国力衰弱,这次洪水冲毁大桥南北各两洞,桥身大受影响。没记载泗水桥是用了多少年以木料修复。因木料在洪水中漂浮力大,易毁。也没有记载共用木料修复了几次才能使大桥畅通。

据1984年版《兖州县志资料》第一期交通志摘录记:泗水桥,民国初桥北端引道冲断,人民用土填平通行。1942年该处又被洪水冲断,人民群众临时架设木桥。1948年兖州城解放前夕,国民党部队把桥破坏。解放初,滋阳县政府组织人力物力搭设临时桥。1957年夏,泗河发生特大洪水,后又复工用石建。

原泗河大桥北岸雁翅以上河堤以内住着十多户人家,称为“桥北村”,村中赵姓为大户。以行船打鱼为生。赵氏为官宦人家,家中有四合院,祖屋基础五行砖上有一层条石,屋里有皇匾,青砖黛瓦的屋脊上饰有螭吻、砖雕。大门里有三人才能合围,树干中空的古槐树,树龄约数百年。桥北村是由于捕鱼、摆渡方便而形成的一个自然村。桥南河堤里住有几户人家与河堤外统称为大桥村。

泗河自古是季节性河流,上游山洪从几百米高的山上暴发时,会危及海拔较低的兖州城的安全,泗河可谓是兖州城上的“悬河”。可为何在洪水易泛滥的泗河堤内能存在一个数百年的古村呢?该村在1957年特大洪水来临之前才搬出来,难道说1957年和1994的洪水是数百年一遇的吗?诸天寺村的老村民赵国岐亲见,1957年洪水淹没桥北村的情景:洪水冲垮没拆完的屋墙后,冲垮了古槐,树洞里爬出了不少雪白的大刺猬,瞬间被冲走。后来洪水越来越大,冲歪了《创修泗水桥记》碑、“鲁国石虹”碑、御赐碑石乌龟,不一会连同镇水兽全冲入河中。桥面上积了水,上游冲下来的树木、房架子、柴火垛、挡在桥栏杆上,许多大水缸里还站着小孩,碰在石栏杆上,立刻缸毁人亡。

上级命令:叫身材高大,有力气的在押犯人,手拿大铁锤,砸掉石栏杆,护桥立功者可减刑。才保住泗河古桥没被洪水冲垮。

当年泗河河道狭窄,河堤矮小,是造成1957年洪水肆虐的主要原因。根据民国年间的老照片来看,泗河大桥段当年河道很窄,十五拱形桥洞两侧即是河堤,桥头上有古树。从照片上可知,自大桥建成三百多年后,桥洞多次被大水冲毁,就是由于河道狭窄所致。

近年来笔者在乡村调查时,听村中老人说:1958年全县征集树木砍伐去修桥,比如原泗庄大街上有数百年树龄的,八人才可合围的古银杏树,明代户部给事中韩智家族的韩家墓地的大批古柏,粗者可三人围。在解放兖州之初,为了全国解放战争的需要,修复泗河大桥,全部伐掉去修桥。从此可见木料修复好的大桥,十五洞之外即是河堤。石桥桥面上那一道道深深的车辙痕迹,见证了古桥当年人来车往的繁荣景象。(古代各式畜力大车、轿车木制车轮外套铁车箍,轧在桥上形成长长的车道石沟)。

为了确保泗河大桥汛期的安全,建国之初虽然百废待兴,但是确保南北公路畅通,依然是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政府动员大批民工,连续十几年进行泗河岁修治理工程,开宽河道、加固堤防,首先将泗河大桥两端各开宽了数十米,将大桥两端与河堤相连处,砌成石板路面,使山洪爆发时的洪水,从桥面两端泄洪。泗河大桥这次维修工程,虽然使大桥减轻了洪水的压力,但对过往车辆尤其是畜力大车,形成在光滑的石板路上上下坡时,刹车不灵,经常造成惊车,翻车和牲畜伤亡的现象发生。

1958年后那次维修泗河大桥,形成为“元宝桥”型的景观。虽然持续时间不长,但由于石坡陡峭路滑,尤其是冬天,石桥路面结冰时,可谓寸步难行,给路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在那个生活困难的岁月里,没能留下一张照片资料。

当年从农村赶着畜力车经过泗河大桥的人们常常用膏车轮的黑油往桥头上驮石碑的乌龟嘴里抹油,以祈求平安,所以路人也称大桥上的石乌龟为“喝油龟”。喝油石龟1957年被冲下大桥后,近年才被发现,被博物馆收藏。

诸天寺老村民还讲到,大桥北石坡中间有一块“响石”,站在响石上跺脚大喊一声,大桥南都能听得到。每逢大年初一早晨,到大桥桥头上烧香、磕头、祈求平安,也是诸天寺村里一种延续不知多少年的民俗。

兖州县政协1984年版《兖州文史资料》第一辑记:泗河桥两边石栏杆,雕琢精美的图案花纹,栏杆扶手与栏杆板之间,有镂空灵芝花瓶为支柱,玲珑剔透,具有民族风格,艺术水平很高……。桥墩基石砌成船形,突出于桥身两边,以减弱流水的冲击力,全桥建筑结构符合科学原理,造型美观充分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高超的建筑才能,,成为全国二十四座名桥之一。

1966年,兖州县政府拨款修建泗河公路大桥,将原来桥南北用以防汛的陡坡路面,改为与桥平起的引桥。1968年维修工程竣工。

1989年版《兖州县地名志》记:民国15年(1926)洪水暴发,坍塌了南北四个桥洞,桥身大受影响,后以木料修复,维持到1966年,兖州县人民政府(对泗河桥)进行了大规模的修建改造,去除木桥。两端加长,各砌钢筋混凝土双曲拱孔洞四个,由原来的15孔增至23孔,(并在南北8孔桥洞两侧开设两个泄洪孔洞)基墩改为“浇注柱式”,桥面铺以沥青,原已大部分损毁的石栏杆,换成了钢筋混凝土的新栏杆。修成后全长304米。宽8米,载重标准为相当于“汽13”、“拖60”。桥下最大通过流量4000立方米/秒。一年多时间才竣工,使这座将近400岁高龄的老泗河桥重新焕发了青春。

这次修泗河公路大桥,将大桥两侧的大小龙头全部剔除。

改革开放后,由于运砂石、煤炭的车辆激增,大型货车普遍超载现象严重,对泗河大桥造成严重压力,一度被宣布为危桥,禁止大型车辆通行。由于当年生铁价格高,泗河桥上的燕尾型大铁扣被盗。

1984年,兖州县人民政府公布将泗河公路大桥列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经兖州市人民政府批准,拨款重修泗河公路大桥,恢复石雕栏杆,加固桥体,在路中央设障碍,禁止货车通行。

2010年,兖州市人民政府决定在泗河大桥西侧,另建一座兴隆大桥,2012年8月兴隆大桥通车,形成新老大桥并驾齐驱的景观。

同年济宁市政府公布兖州泗河大桥为济宁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13年10月,山东省政府公布,兖州泗河大桥为山东省第四批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古老的泗水桥见证了兖州四百多年的沧桑岁月,如今泗河水依旧流淌,泗水桥上数百年间流传下来的故事,还将在一代又一代兖州人民口中继续传唱。

历代鲁王在兖州府境内,都曾修桥补路,创办义学、书院,关注社会公益事业,明清志书中多有记载。

清康熙五十四年版《邹县志》记:“双桥,在(城)西北二十里跨白马河。万历六年(1578),明鲁藩建。”此志所记年款,正是鲁恭王享国期间,这是贤王为民造福的工程之一。

此志又记:

“崇义桥,在城西北二十五里,河(以)北牛厂地方,跨白马河。万历四十一年(1612),明鲁藩建。”(注7)

这段记载的年款,正是鲁宪王建泗水桥四年后,再次捐款建的邹县崇义桥。

近年,兖州高吴桥村郭景华先生,在村中修桥工程中,发现了出土的一通残碑上书“大明鲁府重建,万历三十年(1602)仲冬之吉”。此碑所记的年月,正是鲁宪王封王一年后,鲁王府重建的第一个桥梁。

多位文才出众的鲁王宗室,还曾为不少修桥的工程赋碑文、题记。明万历版《兖州府志》记:

“曰高吴桥在府城西北三十里,曰永济桥在高吴桥东二里,皆跨洸水。将军当㴐为记。”(注8)

清康熙、光绪版两部《滋阳县志》都记载了金口坝东的利涉桥。

“利涉桥,在金口坝东二里,跨黄泥沟。明嘉靖间,浮屠宝山建,朱观记。”

和钜野王曾孙奉国将军朱观在利涉桥桥头立碑的全文。(注9)

明朝距今约四百年之久,多位鲁王、鲁藩宗室在兖州府境内创修、重修的古桥和桥头上的古碑大部分都消失了。今后的考古活动中,可能还会有古碑刻出土。

明武宗正德年间,由于连年战乱,兖州府城墙多处被战火摧毁。鲁王捐俸禄,命王府佥事潘珍配合兖州知府曹大有,组织军民合力重建城楼、垛口、更铺。劳力分配按军三民七的比例,修复好城防。

历代鲁王关注地方公益事业的善举,还体现在扶贫助教、振兴教育事业上。清代两部《滋阳县志》中都有鲁恭王“设义庠(即义学),惠困穷。”“王城南,旧有义学一所,鲁敬王立。”“承训书院在东桥北,贤孝坊内。嘉靖四十一年,奉敇为镇国中尉朱观建。”此志中还附有朱观建书院碑记。(注10)

三、钟楼  鼓楼

明代洪武年间,武定候郭英建鲁王府,扩兖州城的同时,在鲁王府通往南城门楼中轴线的南半部,对称轴线两侧,各建一座钟楼,一座鼓楼。明清时期这一条东西大街被称为钟鼓楼长街,后分为钟楼街、鼓楼街。

据清光绪版《滋阳县乡土志》记:钟楼、鼓楼,前明鲁藩王建。明清两朝,至民国初年,钟鼓楼是古城的地标型建筑之一。

据说,当年钟鼓楼长街长约千米,宽约八米。钟鼓楼为二层跨街城门楼式建筑,砖土木结构,二层三间门楼正中各悬、置一大钟、大鼓。旧时,钟鼓楼上各有数名专门鸣钟,击鼓的钟鼓手,在此值班定时鸣钟、击鼓报告时辰。钟鼓手营房在钟楼以北。

据史料记载:古人将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时辰,即现在的两小时。19时为定更,21时为二更,23时为三更,1时为四更,3时为五更,5时为亮更。钟鼓楼每到定更的时候是“先击鼓后敲钟。”击鼓的程序是先快击十八响,后慢击,六次共一百零八响。撞钟也是如此。

古时没有钟表,钟鼓楼上的更夫视刻漏报更,刻漏亦被称为更漏,鼓亦被称为更鼓。钟鼓楼同为长方形建筑,长、高各约有十二米之多,宽约九米。一层的券型门洞高约6米,二层木结构,歇山顶重檐翘角城门楼式楼顶上覆绿琉璃板瓦,筒瓦,两脊上各有螭吻,四角戗脊上各有一组人物、动物琉璃砖雕。钟鼓楼红墙碧瓦、朱栏门窗,气势雄伟,巍峨壮观,好似一对兄弟一东一西,每天给人们送去时间的信息。安静的夜晚,听着那响亮、悠长的报更钟鼓声,别有一番韵味。

钟鼓楼的另一地理特点是,其所在地都是十字路口。钟鼓楼南为钟楼南街,北为袜子巷。鼓楼南为鼓楼南街,北为韦园南街。当年钟鼓楼附近老字号商铺林立,各商号的招牌琳琅满目,是古城的繁华地段之一。

钟楼附近百余米之内有八座石牌坊。钟楼西是“豸绣坊”,为河南按察副使韩普立。钟楼以东路北是明代牛黉牛郡马府,府以西是“司寇大夫坊”为刑部广东清吏司员外郎牛象坤立。府以东是“三韩臬宪坊”为辽东盘山监军道牛象坤立。再往东依次有“凤诏锡恩坊”为诏赠礼部右给事中刘麟立。“天垣都谏坊”为史部都给事中刘不息立。“登云梯坊”为举人张镇立。“经魁坊”为陕西布政司参政贾杰立。登云梯坊以南还有一座贞节石碑坊。钟楼附近的八座石碑坊堪称为兖州的“牌坊群”。

鼓楼东南原有“永保”、“常平”两座粮仓和府城隍庙、监军道。鼓楼以北是“韦园”名胜古迹。鼓楼也是古城繁华之地所在。

据古城中的老年人回忆,旧时战乱年代军情危急之时常击鼓、撞钟,召集军民们上城墙护城。钟鼓楼上的钟鼓声,也是开、关城门的号令。晨钟响起,城门大开,开门放行,暮鼓一敲,四门同时关闭,禁止出入。

民国九年(1920),《山东省各县乡土调查录》滋阳部分将钟楼,鼓楼列为八大古迹中的两大古迹。将钟鼓巨钟列为两大金石之一,称:“巨钟,在明钟楼上,高八尺(约2.7米),重数千斤。”如此巨钟需挂在钟梁上,需用悬起的坚硬粗大的木钟槌撞响。

由此可知,1920年前后的民国初年,钟楼、鼓楼仍沿袭明清的报更制度,仍在发挥着作用。

1939年制作的《滋阳县城区图》中有钟鼓楼的楼阁建筑标志。钟鼓楼约毁于1948年之后。

明钟楼、鼓楼饱经五百余年的风雨侵袭,屡毁屡建,古城人民在晨钟暮鼓声中,度过了明朝、清朝、民国初年的沧桑岁月。

旧时,水丰时节,鼓楼北的韦园大坑与莲池有水沟相通,沟上有石板桥,钟鼓楼之间路上有十几个大大小小的下水道顺地势南流形成了“钟鼓到鼓楼,十二连桥在里头”古城景观之一。鼓楼西街有时称鱼市街,有时统称鼓楼街,上世纪九十年代后,又被称为鱼市街。

建国后不久,钟鼓楼先后因破旧不堪拆除,钟楼上的巨钟被搁置在路北斜放了一段时间,当地老人回忆说,其钟口直径高约1.8米,成人站到钟口里不碰头。此钟后来被在钟楼北建“八一速成中学”里的解放军移到了驻军师部,(今九州路实验小学院内)。1970年前后,部队建楼时将大铁钟埋入两楼之间的原知府衙门水牢里。明钟楼,鼓楼已经在兖州人的视线里消失70年了。2017年,鼓楼街在旧城改造中消失了。但是,两街的地名和传说还将继续流传下去。

自古就有晨钟暮鼓,钟楼在东,鼓楼在西之说,而为什么兖州和曲阜一样,鼓楼在东,钟楼在西,古人为我们留下来的谜,还望后人能解开它。

早在明初,鲁靖王就非常重视修建儒家文化建筑。明永乐七年(1409),明成祖朱棣钦派礼部员外郎饶晞专程到滋阳颜庙,而不是到曲阜颜庙祭祀颜子,就与鲁靖王坚持滋阳颜庙早于曲阜有关。

明万历二十四年版《兖州府志》卷十天潢志第2页记:

“靖王肇辉……尝出资命工创建孟子墓、祠。邹人立石记之。”

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版《邹县志》卷二第9页记:

“观泉亭,九龙泉在元兴社,九龙山左,九龙营村西,明鲁藩创修,有观泉亭旧址。”

此观泉亭为鲁靖王为父王朱檀墓旁的风水泉而修。

历代鲁王、郡王、将军们关注地方公益事业,为民造福,惠民工程的政绩有一部分刊于古碑上,已经载入明清志书中,能让世世代代的兖州人,感怀他们的功德。

注释

(注1):明万历二十四年(1596)版《兖州府志》卷十天潢志第2页、3页。

(注2):清光绪十二年(1886)版《滋阳县志》卷六第5页。

(注3):明万历 二十四年版《兖州府志》卷二建置志第3页。

(注4):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六第5页。

(注5):1992年版《兖州市城乡建设志》第621页。

(注6):清光绪版《滋阳县志》卷十一第14页。

(注7):清康熙五十四年(1715)版《邹县志》卷一第17页。

(注8):明万历版《兖州府志》卷二第5页。

(注9):清康熙十一年(1672)版《滋阳县志》卷之一第56页。

(注10):清康熙十一年(1672)版《滋阳县志》卷之三第42页。

打开以下链接,赏读更多文章:

明鲁王府与兖城古八景(一)

历史专著《兖州明代鲁王府》的前言

那些与明鲁王有关的地名之 兖州篇

大明鲁王“九旒冕”

明鲁藩与泰山

《兖州明代鲁王府》文选之二:鲁王府诗文辑考(下)

《兖州明代鲁王府》文选之二:鲁王府诗文辑考(上)

《兖州明代鲁王府》文选之一:大事记(下)

《兖州明代鲁王府》文选之一:大事记(上)

《兖州历史文化丛书》三辑发行

漫谈明朝时期的兖州城

您看此文用

·

秒,转发只需1秒呦~

立即加星标,第一时间看好文

(0)

相关推荐

  • 骑行邗沟泗水,第九天

    第九天,2015年8月15日,曲阜->泗水->泉林->泗水->曲阜->兖州,125公里 今天是最后一天骑行,沿327国道前往泗水的源头泉林镇,再回来到兖州火车站,把车子托 ...

  • 泗水砭石刀锋砚 ?!

    玩味儿者 鲁之揅 本期特荐: 泗水砭石刀锋砚 !? 泗水砭石刀锋砚 规格:13.5×10×1.5cm 描述:此砚做刀锋式,砚色紫红,堂有木纹,满缀浅黄色点纹.砚背有石蚀,做印象莲蓬. 泗水砭石砚产于山 ...

  • 【西散原创】徐爱英作品 | 泗河之春,唯美龙湖

    <西部散文选刊>原创版线上平台:西散原创 西散原创--西散原创纸媒选稿基地 西散原创--中国散文作家成长摇篮 西散原创--最具亲和力原创精品散文平台 泗水流,汴水流,流到瓜州古渡头,吴山点 ...

  • 1988年山东百姓挖沙,挖出一柄7.5米大铁剑,今成国家一级文物

    众所周知,中国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在历史不断演化的过程中,有很多文物都深埋地下.所以我们经常能在新闻中看到地下挖出文物的消息.而在1988年,山东兖州一伙农民挖沙时,便挖出了号称"天下第一剑& ...

  • 明历代鲁王在兖州建祠庙寺观考

    明历代鲁王在兖州建祠庙寺观考 杜心广  丁丽琼  李长友 南宋时期的<三教出兴颂>卷首曰:"原夫三教圣人出行于世,实为天下帝王人物治道之主".末章曰:"鼎分三 ...

  • 明历代鲁王墓葬综述

    鲁王文化,记录真实的历史 关注 鲁王文化 一起走近真实的大明历史 长按二维码关注  欢迎留言讨论 明历代鲁王墓葬综述  韩善琪       明代的墓葬,自朱元璋称帝后,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他一改唐宋 ...

  • 兖州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成立暨明鲁王后裔2019年春节祭祖活动举行

    2月2日,济宁市兖州区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成立大会隆重举行,来自兖州区委.统战部.政协.工商联.民政局的领导,各直属商会会长等,以及鲁王文化商企联合会会员80余人出席大会.会议由兖州区委统战部副部长.工 ...

  • 兖州这些老地名都和明鲁王有关……

    <山东省兖州县地名志>是由朱本恒于1989年主编出版的一部专门记载兖州地名历史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将从其中选取部分与明鲁王有关的地名解析,从侧面展现明清以来兖州地名的变迁. 息马地依息马地 ...

  • 【专题】鲁王后裔今安在? (一〇五)兖州曹家洼

    "泗水派流根本固,鲁府分封世系长" 本期,"鲁王文化"公众号继续推出<鲁王后裔今安在?>系列专题,根据走访记录,综合谱牒资料,本着客观讲述.审慎考证 ...

  • 杨曙明原创丨王乐平和他创办的“齐鲁书社”

    王乐平和他创办的"齐鲁书社" 文/杨曙明 "齐鲁书社"创办于"五四"运动之后的1919年10月,最初的名称叫"齐鲁通讯社" ...

  • 大明第一亲王陵:明鲁王朱檀墓及出土的瓷器

    鲁荒王朱檀是明洪武皇帝朱元璋第十子,为朱元璋与郭宁妃所生.史料记载朱檀生于洪武三年(1370年),出生两个月就被封为鲁王,洪武十八年就藩兖州.朱檀喜爱文学,谦恭下士,颇得朱元璋喜爱.但他同时痴迷长生不 ...

  • 【专题】鲁王后裔今安在?(一一三)兖州北张村之二

    "泗水派流根本固,鲁府分封世系长" 本期,"鲁王文化"公众号继续推出<鲁王后裔今安在?>系列专题,根据走访记录,综合谱牒资料,本着客观讲述.审慎考证 ...

  • 【专题】鲁王后裔今安在? (一一六)兖州南息陬

    "泗水派流根本固,鲁府分封世系长" 本期,"鲁王文化"公众号继续推出<鲁王后裔今安在?>系列专题,根据走访记录,综合谱牒资料,本着客观讲述.审慎考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