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席健康科普专家马有度教授:临床用小柴胡汤化裁可以“打天下”
小柴胡汤(伤寒论)
出处《伤寒论》
现代剂量(仅供参考)
柴胡(24g)黄芩(9g)人参(9g)甘草(9g,炙)半夏(9g,洗)生姜(9g,切)大枣 (3枚,擘)
煎服法: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和解少阳。
[主治]
1.伤寒少阳证。往来寒热,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者。
2.热入血室证。妇人伤寒,经水适断,寒热发作有时。
3.黄疸、疟疾以及内伤杂病而见少阳证者。
在医门八法之中,和法的应用最广,而小柴胡汤又是和法中最精炼的代表方。药物虽仅7味,却是寒热并用、补泻合剂的组方典范,不仅对外病可收表里双解之功,而且对内伤杂病也有协调和解之效。如能适当加减变通,则适应证候更广,治疗效果更佳。
1、最常用的变通用法有如下14种:
1.1·荆防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荆芥10g、防风1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怕风、鼻塞、清涕等表寒症状较为明显者。
1.2·二活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羌活12g、独活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腰膝肢节疼痛明
1.3·杏苏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杏仁12g、苏叶12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兼见轻度咳嗽者。
1.4·止嗽小柴胡
小柴胡汤与止嗽散两方合用,治疗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咳嗽明显咯痰不畅者。
1.5·藿苏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藿香12g、苏叶l0g,用于暑天感寒而见半表半里证者。
1.6·楂曲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焦楂20g、神曲15g,用于柴胡证而胃胀、食少者。
1.7·银翘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连翘30g,用于外感半表半里证而发热、痰黄、尿黄等热象较显者。
1.8·四金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金银花30g、金钱草30g海金沙30g、鸡内金12g,用于治疗尿路感染和尿路结石。
1.9·四君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白术15g、茯苓15g,主治肝脾不调,胁胀隐痛,脘胀食少,大便稀溏,倦怠乏力。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1.10·二陈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陈皮12g、茯苓15g,主治肝胃不和,胸胁发胀,恶心嗳气,食少吐涎。适用于慢性胃炎、妊娠恶阻有上述见证者。
1.11·归芍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当归15g、白芍30g,主治肝脾不调,胸胁痛,心烦食少,大便不畅,适用于迁延型肝炎、慢性肝炎有上述见证者。
1.12·四物小柴胡
小柴胡汤与四物汤两方配合,用于妇女经期外感半表半里证、肝血不足的月经不调证以及更年期综合征。
1.13·枣仁小柴胡
小柴胡汤与酸枣仁汤两方配合,用于肝气不舒、心血不足引起的失眠症。
1.14·龙牡小柴胡
小柴胡汤加生龙骨30g.生牡蛎30g,用于肝气不舒,胸满烦惊,失眠多梦。
用小柴胡方治疗外感病证,除宗仲景之意,重用柴胡30g之外,还加大黄芩剂量至20g。治疗内伤杂病,则柴胡、黄芩均用15g。无论外感内伤,均用党参代人参,治外感用10 –15g即可,治内伤则加大为20—30g。
2、治发烧
2.1原医案
罗某,女,18岁,高城村人。
发热两月余,每日下午体温波动于39℃~40℃间,至子夜热减,徘徊于37℃左右。
某医用解热之安乃近、抗菌之青霉素治疗月余,汗出热退,继而复热。
自服开胸顺气丸4袋,亦不应。验其血、尿常规,均属正常。
视其面色潮红,舌质红润少苔。
询知寒热往来,热时头汗如蒸。
寒时战栗欲被。
恶心呕吐,口干口苦,喜冷思饮,渴饮无度,大便不干,小便色黄。
脉来滑数无力。
拟小柴胡合白虎汤,以和解少阳,兼清阳明。柴胡24g,黄芩10g,半夏10g,人参6g,甘草6g,石膏45g,知母10g,天花粉15g,生姜6片,红枣6枚。
一昼夜连进二剂,大便三次,次日寒热解,渴饮止,诸症均失。
2.2原医案
杨某,男,38岁,曹张村人,五大三粗,壮实如牛。
感冒发热四天,体温高达39.8℃,服发汗退热药,并输液点滴青霉素四天,热不见退,始来求诊。
患者既有寒热往来,口苦喜呕,脉象弦数之少阳证,
复有头痛、骨楚之太阳病,
及口干思饮、思冷、舌苔黄厚、三日不大便之阳明病。
三阳合病,邪热炽盛,充斥三焦,弥漫表里,如此复杂,何以为治?
先哲有“诸阳合病,治在少阳”之论,以少阳为枢是也。
拟小柴胡汤加白虎、羌、葛共治三阳,以各个击破。
柴胡24g,黄芩10g,半夏15g,党参10g,甘草6g,羌活10g,葛根15g,石膏60g,知母15g,粳米15g,一剂。
翌日复诊,体温降至38.2℃,头痛诸症均减,大便亦通,按原方续进一剂而愈。
2.3【小柴胡加石膏汤医案】
陈某某女 7岁
初诊日期:2017年4月8日
反复咳嗽20余日,时轻时重。近两晚发热,体温38.5℃左右,咳嗽加重,伴有痰声。大便偶尔干结,形体偏瘦。舌边尖红,后根质老,朱砂点,苔薄白微腻,脉浮有力。
处方:小柴胡加石膏汤加味
柴胡15 、酒黄芩10 、法半夏12 、南沙参15、石膏15、生姜15 、大枣15 、芦根15 、白茅根15、 郁金10、炒牛蒡子12 、茯苓15 、炙紫菀15 、炙甘草5
三剂。熬12袋,100ml/袋,每次1袋,每日4次。
二诊:2017年4月15日
服药后未再发热,咳嗽基本无。形体偏瘦,夜睡多动,说梦话,常诉头晕。长期饮食不佳,二便正。舌边尖红,苔薄白微腻。以小建中汤合金水六君煎加砂仁、陈皮、山药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