杯酒释兵权消除藩镇威胁?藩镇那时候已经不是威胁了
杯酒释兵权,以前一直认为宋太祖是用这个办法和平解决了武将的兵权,改变了中晚唐以来藩镇拥兵自重,朝廷无力控制带来的军阀割据局面。但按照现在的研究,基本上可以确认,这是北宋中后期才形成的一个传说,事实上并不存在。
关于这个问题,北大历史系教授邓小楠在《祖宗之法》有比较深入的辨析,是比较可靠的。宋史学界也基本上都是认可的。所以这里扼要介绍一下她的观点。
虽然藩镇割据是中晚唐以来尾大不掉的一个难题,但实际上,从后梁朱温时期就已经开始逐步削弱藩镇兵权了。原因很简单,随着他逐步消灭其它周边藩镇,他对这些地方也要加强控制,来保证自己的权力和控制力。
藩镇割据局面得形成,依赖于藩镇除了有军队之外,还有镇将世袭的权利,同时藩镇还要有独立的人事权和财政权。也就是说,藩镇武将以武力为后盾,辖区内的行政人事任命完全自己说了算,辖区内的财政收入也不依赖朝廷,而是自收自支的。
那么从后梁开始,加强中央集权也就是从这几个方面入手。首先是中央收回行政权,军队将领再驻地与行政系统的文官分开,行政系统由中央直接任命。能够直接收回的就直接收回,不能收回的,就先由朝廷任命通判某某事,将原来的人架空,这也就是宋朝的通判的由来。
其次是财政,地方上的财政收入统一由中央规划和使用,地方上不允许自己截留税收,需要使用,必须经过中央批准。也就是说,从收入和支出两个口子,朝廷同时加强控制,让地方上没机会插手。这样,即便是地方上的军队,也必须依赖于中央统一的财政才能养活得了。
再就是军队。从唐玄宗开始,朝廷补直接控制军队,而是把军队交给各地的节度使控制,中央保留的实际上只有数量不多的皇帝的禁卫军,导致藩镇一旦叛乱,皇帝也只能依赖其它藩镇来平叛,自己没有能力直接消灭不服从命令的藩镇。
因此,安史之乱后期,朝廷就在不断扩大禁军的规模,而且一些原本的藩镇军队,也被纳入禁军体系。这也是一些藩镇军队在中晚唐时期以各种独立的军的名义存在的原因,就是因为他们这时候逗已经被纳入了禁军体系。但禁军体系的过度扩张,也造成禁军体系到后期失去了原来天子亲卫军的本来意义。
对朱温,李克用来说,他们赖以崛起的军队,在建立政权后,就自然而然的成了禁军,所以,这些军队虽然由不同的将领带领和指挥,但聪一开始刘并不是独立的,而是在中央直接控制之下的。而且,因为他们本身就只是规模比较大的军阀,所以也非常重视加强队军队的控制。
也是再这个基础上,五代时期,中央政权机构也在重组,逐步形成一个新的机构,就是枢密院,是掌管军队的。一开始只是军阀的参谋机构,军阀化家为国之后,这个机构就要聪幕后走向前台,也就变成了枢密院。枢密院的出现,让军事指挥体系基本上脱离了原来得三省六部制体系的控制,直接对皇帝负责,业有利于加强中央队军队的控制。
此外还有一个比较重要的原因,就是五代时期禁军的规模都不是太大,多的也就是十多万人,超过二十万人的不多。这也不难理解,因为五代时期的中央政权能够实际有效控制的地盘都不是太大,所以军队规模都不能太大,否则就超出自己的能力范围了。军队规模小了,自然也有利于加强控制。赵匡胤平定全国时,禁军规模也就只有十八万人。灭后蜀的战役,出动的部队只有五万人。
所以,五代后期,对皇权威胁比较大的都不是地方军阀,而是中央的禁军将领,比如赵匡胤就是殿前都点检,就是禁军将领。原来说的杯酒释兵权,释去的也是禁军将领的兵权。虽然这些人这时候也带着各种节度使名义,但这时候的节度使实际上已经变成了现代的军衔一样的东西,主要是用来表明地位个级别,并不代表他们能够实际控制军队。很多节度使可能一辈子都没到过自己挂名的节度区。
但这些人能否夺取皇权,其实并不在于他们对军队的掌控程度,而在于复杂的政治斗争。如果出现后周柴荣那种英年早逝的情况,继位的是小孩子,禁军将领不夺权,也很容易出现其他人夺权的情况。也因此,国赖长君是当时的共识,宋太宗继位就显得更加合理一些。
所以说,藩镇割据的局面说在五代时期逐步消灭的,而这个过程中主要的措施是地方用武力消灭原来的割据政权和藩镇,同时加强中央直接任命的文官官僚体系对地方行政事务的控制,让军队不能再继续干预地方行政,从而完成军权向朝廷的集中和控制。
其实,这个过程个汉初中央逐步加强对各诸侯国的控制的情况是类似的。汉朝采用的办法也是逐步用朝廷直接任命的官员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一开始是任命诸侯国的丞相,后面又逐步扩大到下面的郡太守。同时,中央剥夺诸侯国的军事动员权利,由中央任命的文官直接控制。这样,诸侯国逐渐就没有能力对抗中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