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锡纯体质辩证观

体质因素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地位,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近代名医张锡纯的体质观,得诸临床实践,语无虚发,蕴涵甚为丰富,颇有借鉴价值,兹简介如次:

体质与发病

人体之正气,即抗病能力,属于体质范畴,殆无疑义。《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即从整体宏观上揭示了体质与发病的内在联系。

张锡纯则特别重视正气中的脾胃功能和元气两个方面。他说:“脾胃为后天之本,能资一身。脾胃健壮,多能消化饮食,则全身自然健壮,何曾见有多饮多食,而病劳瘵者哉?”“从来治腿疼背疼者,多责之风寒湿痹,或血瘀、气滞、痰涎凝滞……愚临证体验以来,知元气素盛之人,得此病者极少。”而致病因素虽相同,但发病之后,临床证候却各异者,亦体质因素使然也。此乃张氏着力阐发的重心。他说:“外感之着人,恒视人体之禀赋为转移,有如时气之流行,受病者或同室、同时,而病之偏凉、偏热,或迥有不同。盖人脏腑素有积热者,外感触动之则其热益甚;其素有积寒者,外感触动之则其寒益甚也。”如少阳病:“其人胆中素有积热,偶受外感,即可口苦、心烦、寒热往来”。“凡人得少阳病,其未病之先,肝胆恒有不舒,木病侮土,脾胃恒先受其扰。”桂枝汤证:“乃卫气虚弱,不能护卫其营分,外感之风直透卫而入营……推原其卫气不能护卫之故,实由于胸中大气之虚损。”又如温病:“大凡病温之人,多系内有蕴热。”伏气温病:“冬不藏精之人,必有阴虚,所生之热积于脏腑,而其为外感所拘束而发动,与内蕴实热者同也。”

从张锡纯关于体质与发病关系的大量论述中,不难概括出他所坚持的两个基本观点:一是发病与否决定于体质之强弱,二是证候特点决定于体质之类型。

体质与治疗

体质与治疗的内在联系,是辨证论治学说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医者足够的重视。张锡纯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颇能拓宽视野,启人心智。

1、体质强壮者,刚药易为功。

张氏“曾治一少年,项侧起一瘰疬,其大如茄。上连耳,下至缺盆。求医治疗,言服药百剂,亦不能保其必愈……然其人甚强壮,饮食甚多,俾于一日三餐之时,先用饭汤送服煅牡蛎细末七八钱,一月之间消无芥蒂。”

又曾治一青年,热冲脑部,头巅有似肿胀,时作眩晕,医治年余无效。“其脉洪滑,饮食照常,身体亦不软弱,”“俾日用生石膏细末四两,煮水当茶饮之。”共服六七斤,上冲之热即见轻。

2、体质虚弱者,外感亦可补。

如伤寒、温病邪气在表,或兼表者,皆宜汗解之。张氏体验,若“其人气体弱者,可用补气之药助之出汗”(如麻黄汤加黄芪);“阴分虚损者,可用滋阴之药助之出汗”(如麻黄汤加山药、北沙参);“阳分阴分俱虚,又宜并补其阴阳助之出汗。”

凡遇当用小青龙汤而脉稍弱,服后即以补药继之,或加人参于汤中。又如“其人真阴太亏,不能支持外感之热者,于治寒温药中,放胆加熟地以滋真阴,恒能挽回人命于顷刻。”

3、体质见差异,方药须权变。

张氏强调:“人之禀赋随天地之气化为转移,古今之气化或有不同,则今人与古人之禀赋,其强弱厚薄偏阴偏阳之际不无差池,是以古方用于今日,正不妨因时制宜而为之变通加减也。”

如大承气汤泻热通腑,仲景明言其脉迟。张氏认为:“此乃病者身体素壮,阴分犹充足之脉”,“今之大承气汤如此脉象者实不多见”。倘其脉不迟而数,或热实脉虚者,便须斟酌。如仿调胃承气汤之义,不用枳实、厚朴,“外加生赭石细末五六钱,其攻下之力不减大承气汤原方,而较诸原方用之实为稳妥也。”

又如张氏自拟“醴泉饮”治虚劳发热,或喘或嗽,脉数而弱者,“若其人胸中素觉短气,或大便易滑泻者。又当预防其大气下陷,用醴泉饮时,宜减赭石、牛蒡子;并一切苏子、蒌仁、紫菀、杏仁,治咳喘套药皆不宜用。”

再如张氏治疟疾,虽以柴胡为主药,但又详辨阴虚、燥热、气虚等不同体质类型。“是以愚治疟疾有重用生地、熟地治愈者;有重用生石膏、知母治愈者;又有重用参、芪治愈者。”

治水肿,亦不可不辨体质,而袭用利水消肿方药。“若其人平素阴虚,以致小便不利,积成水肿者,宜重用熟地黄两半,与茅根同煎服。”

4、欲求病速已,务令脾胃健。

盖因“后天资生纳谷为宝,无论何病,凡服药后饮食渐增者易治,饮食渐减者难治。”

张氏治腿疼、腰疼、饮食减少者,用“振中汤”。方中“重用白术以健补脾胃,脾胃健则气化自能旁达。”

治崩漏:“一妇人因行经下血不止,服药旬余无效,势极危殆……知其脾胃虚甚……遂于治下血药中加白术一两,生鸡内金一两,服一剂血即止。”

对疮疡破后不能化腐生肌者,不可不辨体质而贸然投以八珍、十全大补汤,“此等药若遇阳分素虚之人服之犹可,若非阴分素虚或兼有虚热者,连服数剂有不满闷烦热,饮食顿减者乎……而治疮疡者,欲使肌肉速生,先令饮食顿减,斯犹欲树之茂而先戕其根也。”

滥用温补,贻害如斯,但若反其道而行之,“开破与寒凉并用,虽脾胃坚壮者,亦断不能久服,此其殆害尤甚也。”

5、脏腑一整体,攻补贵相宜。

对此,张氏有一段鞭辟入里的论述:“人之脏腑,一气贯通,若营垒连络,互为犄角。一处受攻,则他处可为之救应。故用药攻病,宜确审病根结聚之处,用对证之药一二味,专攻其处。即其处气血偶有伤损,他脏腑气血犹可为之输将贯注,亦犹相连营垒之相救应也。又加补药以为之佐使,是以邪去正气无伤损。”

如张氏用“理冲汤”治妇女经闭,或产后恶露不尽,结为癥瘕者,方中“用三棱、莪术以消冲中瘀血,而即用参、芪诸药以保护气血,则瘀血去而气血不至伤损。且参、芪能补气,得三棱、莪术以流通之,则补而不滞,而元气愈旺。元气既旺,愈能鼓舞三棱、莪术之力以消癥瘕……”不晓此中三昧者,“唯是混开混破……服之令人脏腑之气皆乱。”

综观张氏之论治诸多疾病,无不是在辨证准确且研精覃思脏腑整体自稳调节功能的基础上,轻车熟路地遣选精专效宏,攻补相宜之方药而奏厥功的。这是张氏体质治疗经验的精华部分,空谷足音,值得我们深长思之!

张老说:“通过写作,把我的老师、我的父亲、我的朋友这些前辈的经验,通过我把它介绍给社会。我自己可以贡献社会的东西也把它写出来,叫社会认识我是个念书的人,是心向社会的人,而不是搞名利的人。再一个,就把这些东西啊,能够流传到社会上,我也完成任务了,这是我最后的贡献。”

1

白带常用四药

成年妇女阴道分泌物“津津而下”,起润滑作用,乃正常生理现象,若流量过多、黏稠、刺痒,伴有秽味,即属病态。部分患者与滴虫、真菌感染令病程延长。

老朽调理白带,在分析证情辨因施治的基础上,加入白芷9~20克,黄柏6~12克,鸡冠花8~15克,芡实子20~40克,疗效较好。

时也可配合百部、板蓝根、苦参、穿心莲、川椒、龙胆草煮水外洗阴道或坐浴。

2

妇女二仙草治疗妇科病

血性遇热则行、逢寒则凝,妇产科有两种药物辛苦微寒,能活血化瘀,主治对象相同。除调理经闭、量少、排出困难、腹中坠胀,还可行水消炎,疗阴道红肿热痛、内生疮疡,对盆腔积液、宫颈糜烂、阴道炎、子宫收缩不良都有作用。

两者投量,一般在10~20克。其名即益母草、马鞭草,人称妇女二仙草。

3

三品散治消化道疾病

老朽临床对胃溃疡、十二指肠溃疡制有三品散,宜于消化道泛心、疼痛,久治不愈,收效良好,由乌贼骨150克,公丁香30克,吴茱萸15克组成,碾细末,每次5~7克,日2~3服。长期应用功力最佳。

4

银屑病用药

家父生平勤苦好学,对皮肤病亦有研究,治牛皮癣常用蝉蜕、补骨脂、全蝎、徐长卿、苦参、蜈蚣、生首乌、土茯苓(煮水入药)、苍耳子、雷公藤 (水煮两小时破坏毒性入药),制成水丸,每次9克,日3服。

其中剂量,可依据病情而定,药量变化较大,连用2 ~6个月,功效显著。

5

赵文凯大剂量黄芪、白术治肝硬化腹水

家父之门生河北赵文凯,为人清廉,有较深造诣,勇于进取,以布衣终身。他治肝硬化腹水,只要脾大,均投入大剂黄芪50~200克,白术50~150克,无论酒精性、病毒性,皆有疗效,在老朽学兄中,其经验当推巨擘。

根据实际情况,也给予茯苓、猪苓、大腹皮、车前子,绝对不投破利、峻泻药。否则,即加速死亡。

6

鼻渊良药桑白皮

慢性鼻炎常随着感冒风寒、烟雾、异味刺激而发作,以头痛、鼻塞、喷嚏、流涕为主。浊涕不止者,中医谓之鼻渊。时间日久,头昏脑涨、嗅觉丧失、记忆力下降。

老朽临床常用藿香、苍耳子、辛夷、白芷、露蜂房、细辛调治。如鼻渊现象严重者,加桑白皮15~50克,功效良好。此外,鹅不食草的作用并不理想。

7

风热感冒,桑菊银翘“抗生”药

传统上将感冒分为风寒、风热,现今所见风热型,高热症状明显,且杂有细菌、病毒,流行性为多,医治时运用桑菊饮、银翘散,应重新组方,要增加“抗生”药,才能提高功效。

老朽常开者,由银花、连翘、贯众、青蒿、大青叶、黄芩、板蓝根、柴胡、白蚤休、金果榄等,清热解毒、防疫逐秽、化浊消肿,取其综合作用,其力甚伟。

8

蒲公英与紫花地丁处方要大量

蒲公英与地丁,同类异名,前者称黄花地丁,后者为紫花地丁,都属清热解毒抗菌药,外科疮疡疔疖应用最广。对内科炎症、痈病亦有较佳效果,如食管炎、胃炎、十二指肠炎、阑尾炎、肠系膜淋巴结炎急性发作,或肺脓疡可投予,就连溃疡性结肠炎,也有口服机会。

处方要用大量,给予30~50克,连用1~2周,功力极好。

9

附子可使火复水升疗口干

业师原籍江南,受地理环境影响,推崇叶、薛、吴、王。然对经方应用,亦屡见不鲜,且恰到好处。

老朽侍诊时,一患者求医,经常手足发凉、舌色淡红、口干、怕冷、无汗、脉沉有力,先生断为阳虚、血运不良,投附子30克(先煎1小时),桂枝15克,甘草9克,连用10剂,症状大减,口干亦消失。

指出附子属阳性药物,并不伤损津液,相反血通阴上、火复水升,口干反而解除,无必要套取白虎汤证口渴加人参,或师法时方家加天花粉、石斛、玉竹、麦冬、五味子,内在转化可以自愈。

同时甘草也令“甘守津还”。

10

升麻应用经验

升麻属常用药,其功能主要有三:一为升阳举陷,提气止脱,用于中气不足,胃下垂、久泻、脱肛、子宫脱出,同人参、白术、黄芪、甘草配伍;二为清化解毒,用于外科痈疽,同银花、蒲公英、连翘、野菊花、败酱草、紫花地丁配伍;《鼠疫约编》还投予甲级传染病暴发性鼠疫;三为用于肝炎、胆囊炎,降低谷丙转氨酶、谷草转氨酶,抗肝纤维化。

在剂量上,凡升提处方,一般2〜5克;疮疡、消炎、降酶15~30克,无不良反应,很少副作用。

老朽临床,降谷丙、谷草二酶,加五味子、水飞蓟、垂盆草组方,效果甚好。或云量大易引起恶心呕吐,但实际发生者不多。

11

仙鹤草应用经验

同道翁时来,素研药理,临床数十年屡起沉疴大病,不计报酬,以济世为乐。对老朽说,仙鹤草又名狼牙、脱力草,有多种用途,一益气补虚,治全身乏力,精神不振;二调整心律,治心脏期外收缩,脉结代间歇,呈现早搏;三治吐血、衄血、尿血、便血、皮下出血多种溢血;四消炎,治痢疾、慢性结肠炎症,如湿疹、荨麻疹、皮炎、银屑病、老年性血燥。

本品具有保健、医疗双重性,属广谱临床药,老朽在调理乙型肝炎过程中,发现还有抗乙肝病毒、能令五项指标转阴的作用。

12

黄精应用经验

黄精属野生植物,道家常采集蒸熟食之,尊为养生上品。因能降血糖、血脂,预防糖尿病、中风,使人健康长寿,而有仙药之称。补气滋肾,可养脑益髓,延缓动脉硬化,抗早衰与老年性痴呆。

同何首乌相比,其消血脂作用较逊,但降血糖的功力却超出甚多,为何首乌所不及。二味虽都有返老还童之说,然治疗各异。

刘绍先前辈将蒸黄精500克,制何首乌500克,加蜂蜜500克,炼成水膏,每次15克,日3服,名不老丹。

13

咽喉肿痛用大剂金荞麦

老朽治疗急性咽肿痛,常指咽炎、喉炎、扁桃体炎、口腔炎、舌炎,所用药物名山豆根、麦冬、桔梗、金莲花、蝉蜕、木蝴蝶、射干均易收效。

其中金荞麦,即金锁银开,必领大剂投予,一般开到20~40克,方见其功。

耳尖刺血显奇效

【标准定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属经外奇穴。

【取穴】正坐位或侧伏坐位,在耳郭的上方,当折耳向前,耳郭上方的尖端处。

【功用】清热解毒祛风,解痉止痛。

【主治病症】高热,爆发火眼,目赤肿痛,急性结膜炎,角膜炎,青春痘,高血压,口眼歪斜,失眠,咽喉肿痛,偏正头痛,麦粒肿,舌痛,湿疹等

[工具] 针灸针、三棱针,一次性注射针头、刺血笔等

[操作]直刺0.3--0.5寸,或用三棱针点刺出血。可灸。

从现代医学的观点来说,耳尖所在的位置,相当于自主神经的高级中枢,对调节人体内脏功能和情绪有重要的作用。按照生物全息律的原理,人体在耳部的缩影不仅是一个倒置的胎儿,同时也是一个正置的胎儿,耳尖穴对应于头部与会阴部的位置,故它对头面部的上火症状有较好的治疗作用。

现代临床运用

1、 高热:

这是耳尖点刺放血最常用最有效的适应症,适用于感冒、肺炎、扁桃体炎所引发的高热,尤其是在以上疾病经过几天后仍持续高热的情况下,用耳尖放血常可迅速退热,有时针刺一二次放血即可。(可结合十宣、大椎)

2、 急性结膜炎(俗称红眼病)中医称之为火眼:

为眼科常见的传染病,接触传染,发病急,多见于春秋季节,流行于学校等集体场所。它以明显的结膜充血,黏液脓性分泌物增多为主要特点,轻者仅眼睑结膜微红,有分泌物,早晨明显,病人自觉眼痒、眼涩。重者球结膜发红,眼白呈一片血红,并有水肿,分泌物增多如脓状,早晨睫毛及睑缘粘住,不能睁眼,病人感到眼睛灼热,怕光及磨痛。

治疗取单侧病侧,双侧患病取双侧。局部用75%酒精棉球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对准耳尖穴,左手揉按,使局部充血,右手持针速刺,用酒精棉球擦其针孔,左手反复挤压,如此数次,出血量达3-5滴即可,一般1-3次可治愈。(可结合太阳穴)凡红眼病初起,麦粒肿末化脓者,刺血太阳穴,挤7—9滴血,双脚中趾尖挤3—5滴血则今天刺血,明天可愈。

3、流行性腮腺炎,中医称痄腮:

是春季常见,也是儿童和青少年中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亦可见于成人。它是由腮腺炎病毒侵犯腮腺引起的急性呼吸传染病,并可侵犯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及肝、肾、心脏、关节等器官,病人是传染源,飞沫的吸入是主要传播途径,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腮腺炎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耳垂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以耳垂为中心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角痛,张口或咀嚼时局部感到疼痛。

治疗将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上点刺出血,挤出8-10滴血后,用消毒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3-6次腮腺肿胀可以消退(可结合关冲、少泽)。

4、麦粒肿俗称“针眼”:

是一种普通的眼病,人人可以罹患,多发于青年人。此病顽固,而且容易复发,严重时可遗留眼脸疤痕。以局部红肿、疼痛,出现硬结及黄色脓点为主要临床表现。

治疗将患眼同侧耳尖穴常规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在耳尖穴放血3-7滴,每日1次,一般2-5次即可。(也可在背部1-7胸椎旁开3寸范围内寻找异常反应点,如压能点、粟粒状突起、丘疹等。如无反应点或不明显可选心俞、神堂等穴)

5、口腔溃疡:

把耳尖穴消毒,用三棱针或注射针头点刺出血,挤出5-8滴血后,用干棉球压迫止血即可,每日1次,治疗3-5天能结痂而愈。(如果溃疡多时可在太阳穴放血是最好的)

6、角膜炎:

角膜炎分溃疡性角膜炎,非溃疡性角膜两类。由内因,外因不同因素造成。因角膜外伤,细菌及病毒侵入角膜引起的炎症。患眼有异物感,刺痛甚至烧灼感。球结膜表面混合性充血,伴有怕光、流泪、视力障碍和分泌物增加等症状。

治疗耳尖点刺放血,充血重的结合太阳穴刺血尤佳。

7、痤疮俗称“青春痘”:

又叫“面疱”“粉刺””“暗疮”等,中医称“肺风粉刺”。是由于毛囊及皮脂腺阻塞,发炎所引发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皮肤病。也是美容皮肤科的最常见的病种之一。通常好发于面部、颈部、胸背部、肩膀和上臂。临床以白头粉刺、黑头粉刺、炎性丘疹、脓疱、结节、囊肿等为主要表现。这种疾病青春期多见。

治疗双耳尖取穴、大椎、肺俞刺血。

8、失眠症:

失眠症为临床最常见的一种睡眠障碍,是人体处于一种渴求睡眠而又难以达到睡眠要求的状态,具有经常性和一定的病理顽固性,常伴有头晕、头胀、心烦、焦虑、精神不振、工作效率降低等,中医称本病为为“不寐”。

耳尖刺血有很好的效果,如果结合间谷、行间再加风市穴效果更好。

耳尖刺血为什么有这么好的效果?我们都知道肾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心开窍于耳”如此一来心肾皆开窍于耳,又少阳经也绕耳入耳,因此耳尖刺血,除了活血化瘀以外,可以镇定祛风,交通心肾,所以它是治疗失眠很好的穴位。

9、面神经麻痹俗称'面瘫':

是以面部表情肌群运动功能障碍为主要特征的一种常见病,一般症状是口眼歪斜,它是一种常见病、多发病,它不受年龄限制。患者面部往往连最基本的抬眉、闭眼、鼓嘴等动作都无法完成,这种病常规针刺可加耳尖刺血,可帮助提高治疗效果,特别是闭眼的动作,能结合健侧的合谷穴更佳。

10、高血压的防治:

耳尖刺血一周一次,一次刺一侧即可,左右交替,坚持二三个月,有助于血压的平稳。

11、湿疹、荨麻疹:

耳尖点刺放血能使湿疹、荨麻疹得到有效控制,且不易复发。特别是对肝胆经脉所循行之处,如面颊、耳后、胁肋、腹股沟及会阴部等部位的湿疹,针刺耳尖能明显减轻瘙痒缓解症状。

总之,耳尖放血因其简便效验广泛适用于由胸膈以上尤其是头面部的热性疾病,耳尖穴是我最常用于放血的穴位之一,这里就对耳尖穴的疗效介绍一下,耳尖对几乎所有的眼病都有效果,像上述的急性结膜炎、麦粒肿、角膜炎等。

在治疗口眼歪斜时,如果在口腔粘膜放不了血时,可以在耳尖穴放血代替。另外耳尖穴放血治疗失眠症,也有很好的效果,此外在耳尖穴放血,还可以治疗多种皮肤病。

为什么耳尖对那么多的疾病有效果?这有它的道理:中医认为少阳主风,太阳主表。由于膀胱经上至头顶再从头两侧至耳上,少阳经循行耳朵。表证与太阳有关,皮肤病与风与表皆有关连,所以耳尖可以主风主表,可以治风也可以治表。

另外少阳经也循行眼的内侧及外侧,在这里放血,可以治疗眼的疾病。因为少阳主风,又胆透过脏腑别通与心通所以可以治失眠症。大家都知道肾开窍于耳,《素问·金匮真言论》说:“心开窍于耳”,因此在耳尖刺血治心悸及多汗(心主汗)亦有效。

针灸治疗肩周炎总原则是辨证治疗与循经治疗相结合,但是一些特效穴位也不容忽视。

1,鱼际、外关:对于肩胛内沿疼痛、外展障碍效佳,可以左右手交替使用;

2,阳陵泉、三里下(足三里下1寸,胃经穴):疼痛部位以肩胛外侧为主,胳膊内收障碍效佳;

3,听宫、养老:对于胳膊不能抬高者效佳。

以上穴位在针刺时可以让患者轻轻活动患肢外旋、内收、抬举,有的患者当场可以见效,或者疼痛减轻或者活动范围略有扩大。曾经以这三组穴位为主治疗一位50岁的肩周炎患者(病史1年,多方治疗无效,疼痛难忍),每次取穴不过5处,针刺11次,病情缓解一大半。

附:

1.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祖传的非常有效 。

2.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

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

从古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功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样在治疗上就构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过药物.针灸下取以治疗上部病证,上取以治疗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

3.肩周炎奇效穴

肩周炎病程较长虽可自愈但患者痛苦难当.我治疗此病单取一穴我给命名为 肩周炎穴<自创>.此穴位于足三里下1.5寸.病人仰卧位 取三寸针同侧取穴 针尖在胫腓骨之间游离滞针术捻针10分,以针感传至足底过电感为最佳, 嘱患者活动患肩 留针30分.在患肩做些放松手法 基本一次就可痊愈.

临床使用很久了效果奇佳各位同人不妨试试另外此穴还对各种腰痛有很好得了效,只是手法稍有变动,治腰痛针尖向上顺时针为补逆时针为泻 试试吧各位.

4.介绍本人多年来针灸治疗肩周炎一经验方法

以临床摸索发现的肩陵穴[阴陵泉穴下九分处],治疗肩周炎有效率100%,治愈率96.7%.首创效著.前无记述,后有先赞奖.美国有《屯间报》.香港之《明报》均有报道,曾获市重大科技成果一等奖.

其法是:捻转提插,得气为要,活动关节最佳;以左治右,上病下取.

个人体会:该法用于肩周炎初起者效果更好,轻者一次,重者不过三次,我一般留针15~30分钟,但必须配合活动患处关节.有时遇有复发或顽固者,配合经验方肩周炎药酒方服用月余效果均很好.

5.肩胛部疼痛--速效治疗法

近期连续治疗六位肩胛部疼痛的患者,效果非常好,整理出来,请同道老师评议。

一位患者疼痛四个多月,吃药,针刺,贴膏,拔罐不见好转,一位患者疼痛两年多,诸法皆治未能奏效,四位急性发作第二天治疗,其中一位到医院拍片诊断为颈椎增生,经医院医生在颈部推按治疗,疼痛加剧,导致颈不能活动.我用以下方法进行治疗:

1,按患侧胸前与肩胛对应部位的痛点,找到特痛点按5-10分钟;

2,按健侧尺泽穴5-10分钟.

效果:点按胸前痛点,点到痛止.(从阴引阳,不知对不对)尺泽属肺经,主气主节(我的理解)

急性发作患者均两次治愈,四个月患者三次治愈,两年患者五次不再疼痛.(治后疼痛发作均较以前大大减轻.)

治疗肩周炎的方法很多,简取了一些取穴少适用性强的方法贴出来,希望能对各位有帮助!有的方法我亲自试用过,确实有很神奇之处!比如在对侧下找阳陵泉的压痛点,嘱病人连咳三声进针,强烈的酸麻胀感并同时伴随活动患肩,病痛立减8成,这个实例是2周前刚治疗的一患肩周炎1年之久的病人,3次彻底治愈!阳陵泉为八会穴之筋会穴,效验之果取此意吧,无论怎样治疗只要能更快的减轻病人的痛苦就是好方法.

针刺肩痛穴治疗肩周炎技术

各种原因引起的肩关节部位的疼痛:包括肩周炎、颈椎综合症、胸廓出口综合症、肩袖损伤、颈肩肌筋膜炎、脆性骨软骨炎、岗上肌腱断裂等引起的疼痛。

治疗方法:肩痛穴

定位:位于腓骨小头与外踝连线的上1/3处。

解剖:在腓骨长肌与趾纵伸肌之间,深层为腓骨短肌,布有胫前动静脉肌支和腓浅神经。

取穴原则:交叉取穴。

针刺特点:以针刺腓浅神经或腓深神经出现的针感为宜。

针感:以触电似针感向足背,足趾和踝关节传导出现的麻胀感为宜。

针刺手法:(滞针)采用28号3寸毫针1支,行直刺法,进针约2.5寸,可行上下提插针刺手法,待出现针感即可快速出针,整个针刺时间应控制在3秒钟以内。病情较重、病情较长的患者可留针以增强针效。留针期间可适当配合肩部运动。

功能:消炎止痛,降压,醒脑,扩张血管,调节内脏,调节胃肠,内分泌。

歌诀:肩痛穴称中平穴,外丘一寸片腓侧。交叉取穴腓神经,肩部病变与落枕。胸痛腹痛与偏瘫,降压腰痛与昏厥。

技术关键环节

1.定位准确 位于小腿腓侧,腓骨小头与外踝高点的连线上,髌骨中线下5寸处,或髌骨中线与踝连线之中上1/3处。也可根据足三里穴下2寸,上巨虚穴上1寸,以偏于腓侧1寸的原则取穴。

2.交叉取穴 即右侧肩周炎取左侧穴位,左侧肩周炎取右侧穴位。

3.快速进针

针尖与皮肤呈90度角向下直刺2.5寸左右。

4.快速手法 即进针快,出针快,整个针刺过程控制在3秒钟内。

5.针感要求 以局部酸、麻、胀,并向足部放射为宜,个别患者可传导至肩部,传至肩部者疗效最佳。

治疗时间及疗程

发病2周以内者,每日针1次,14次为1疗程;发病2-4周者,每日针1次,21次为1疗程;发病4周以上者,每日针1次,28次为一疗程。

注意事项及禁忌症

1.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不能进行功能锻炼。

2.在急性炎症期水肿期所引起的肩部疼痛严禁在局部进行机械性治疗,如按摩、针刀、局封等。

3.对体质虚、体质过敏、伴有慢性病的病人,针刺肩痛穴后可出现局部痛或不适感,可以通过交叉针刺膝痛穴缓解。

特点

1.取穴少,痛苦小。

2.见效快,疗效高。

3.操作简便,易于普及。

4.安全性较高。

5.突出人体自身平衡。

本法具有安全简便易行,具有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特别适宜于广大农村,值得推广。

1 治疗肩痛的经验用穴

对于肩痛,个人喜欢使用对侧外踝直下的赤白肉际处,直刺0.5-1寸,再在同侧根据疼痛的部位加一针牵引针,比如太阳部位疼痛加后溪、太阴部位疼痛加鱼际、阳明部位加二间、少阳加中渚。疼痛时间久的可以加健侧董氏奇穴肾关(阴陵泉下2。5寸),针1-2寸。在治疗的同时嘱患者活动患肩,一般一次就可以见效。据本人观察,效果优于肩痛穴和条山穴,请爱友们试一试。

2 综合治疗肩周炎-----肩周炎的最佳治疗方案

[治疗手段]

1:肩三针加艾条温灸

2:TDP烤患处

3:推拿治疗

4:中药外敷 :川乌30 草乌30 肉桂30 干姜30 樟脑30 赤芍20 南星20 白芷20 甘松20 吴茱萸10 威灵仙50 细辛30 川芎15 玄参15以上药打粉,高度醋调至糊状,用伤湿止痛膏固定。贴敷于肩峰部位,不超过24小时,有时皮肤敏感的人会有过敏现象,可嘱其在略痒时即行揭掉。一般一贴即见明显效果,每天一贴7天一疗程。

另外肌肉劳损、关节冷痛、扭伤24小时后此方均适用。

5:锻炼

(1)蝎子爬墙:让病员侧面面站立靠近墙壁,在墙壁上面一高度标志,以手指接触墙壁逐步向上移动,做肩外展上举动作,每日2-3次,每次5-10分钟,逐日增加上臂外展度数。

也可在屋柱上装一滑车挂绳牵,一端系着患肢病员以健侧上肢向上向下牵拉另一端绳子,来帮助患侧肩关节的锻炼活动。

(2)耸肩 坐姿或立姿态双手叉腰,用力上下缩头耸肩,每次耸15下。每日2次

(3)下垂摆动练习:躯体前屈,使肩关节周围肌腱放松,双下肢自然下垂,然后做前后摆动练习(和左右摆动练习),幅度可逐渐加大,以肩关节有轻度疼痛不诱发肌肉痉挛为宜。

3 动态针刺法治疗原发性肩周炎50例

治疗方法

令患者抬臂寻找痛点,在痛点出现时保持抬臂状态不动,取28号、3寸毫针在痛点进针,沿三角肌肌纤维方向针刺,约刺入2.5寸左右,然后令患者重复使其出现疼痛的抬臂动作,反复这一动作不少于50次。当该痛点消失,新的痛点出现时,以同一方法进行治疗。然后,另患者侧卧,患肩在上,以同一型号的毫针针刺患侧肩髃、肩髎及其他可能出现的痛点。针毕,以电艾灸仪灸疗各痛点,留针30分钟。最后,在痛点行拔罐治疗10分钟,治疗5次后统计疗效。

疗效观察 50例病人中,痊愈(患肩随意各方向活动时无痛点出现)32例,占64%(其中,经1次治疗即获痊愈者13例,经2次治疗痊愈者17例,经3次治疗痊愈者2例);显效(患肩活动时疼痛轻微,可以忍受,不影响日常生活。患肩夜间疼痛消失)12例,占24%;有效(患肩疼痛有一定程度的减轻)6例,占12%;无效(治疗前后无变化)0例。总有效率100%。

4 肩周炎一针灵

肩周炎引起的肩关节粘连,可用丹参注射液20ml,找出痛点(一般在肩关节处),进针得气后,注入即可。

作用:丹参活血化淤,大量液体进入肩关节,其张力可使粘连松解,起液体针刀作用。

副作用:注射后,一般二--三天内疼痛,可在注射后给于止痛药口服。我自己做了近百例,只有十例左右因注射过程中的胀痛而放弃这种疗法。

5 刺血拨罐治疗肩周炎

1、 取穴,尺泽,曲池,曲泽任选一穴

2、 选择穴位周围有於血现象的静脉血管,局部常规消毒,用小号三棱针刺入静脉血管壁,即流出5――10毫升暗紫色於血,出血量和病情,体质有关,血止拨罐五分钟,去罐后用盐水棉球擦洗针孔血迹,十天后可行第二次。

3、 部分病人一次治疗即可恢复或明显改善,多数病人经二三次治疗可获得显著效果。

我的手法是,一先在患肢的尺泽或曲泽刺小静脉再拔罐,约十分钟后起罐,也可视出血量的多少起罐。二针刺中平穴。三从

至手慢慢先分筋再理筋,同时用泻法摇针。四再揉颈部穴位。整个操作过程约四十分钟,基本上一次即有明显效果。

我的治疗办法:先在最痛点结节处用0.7的粗针深刺到骨膜为止快速提插抖探后出针然后拔火罐令其出血少许。大的结节可刺2-3针。再辩证取穴进行针灸治疗 一般2-3次后 症状减去大半 然后令其配合运动疗法和温和性的针灸调治输通10-15天即能恢复活动功能!

在患者的尺泽,大椎,及啊是穴,拔罐后用梅花针轻叩见有微血时再在此处拔罐见有淤血出起罐擦净,继续拔见有颗颗黄豆 大水珠时起罐,不愈3天后在重复此术.100%有效,80%可愈.当然,治疗前后的消毒不可缺少.

6 奇穴---一针治愈肩周炎

位于内关上八寸,左右各一 . 祖传的非常有效

7 条山穴治肩周炎:一针海外扬名

92年,到新加坡的朋友家,正赶上朋友的大姨子来访。她当时提到自己患肩周炎多年,西医治疗不见成效。我问她愿不愿意试一试针灸疗法?她非常好奇,表示愿意试一试。我让她抬高右臂看看。她只抬到前胸上下就抬不上去了。我当即取出一支六寸长的毫针,在她患侧腿上的条山穴刺进去。由于针感强烈,病人大叫一声。我让她再抬臂试试,她一下就抬到头顶部位。在场的一片惊呼:神了!

条山穴既条口穴透承山,一针两穴。

为什么条山穴能治肩周炎呢?条口和承山一属足阳明胃经,一属足太阳膀胱经。足阳明胃经在肩部的走向路过缺盆而络督脉的大椎,与足太阳膀胱经相交于肩部。两穴经气上行同交于肩,所以治疗肩周炎有奇效。

从古人的著作中也可发现,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内病外治、外病内治、左病右治、右病左治的重要论述。《素问.五常政大论》谓:“气反者,病在上,取之下,病在下,取之上”。《灵枢.终始篇》云:“病在上者,下取之,病在下者,高取之”。升降出入是人体气机功能运动的基本形式,所谓“升降出入,无器不有”(《素问.六微旨大论》)。这样在治疗上就构成了上病下治,下病上治。凡是通过药物、针灸下取以治疗上部病证,上取以治疗下部病症的方法都属于上病下治,下病上治之列。它是在整体观念的指导下依据人体经络、脏腑及气机升降的调节机能而确立的法则,不同于通常按疾病部位而因势利导的方法。。

(0)

相关推荐

  • 针刺治疗数年肩周炎疼痛和右臂外侧发麻病案

    病 人 情 况 多年承包演唱会舞台搭建,落下肩周炎.多方针灸.拔罐,疗效均不是很显著.疼痛数年,具体表现在右肩胛骨疼痛.右肩胛骨内侧疼痛.右肩峰后侧疼痛.右肩峰上侧痛.右肩峰前侧疼痛,兼右臂外侧麻木. ...

  • 肩关节痛?医生提醒:慎做小针刀!

    在快节奏的社会环境中,很多人深受肩关节痛的困扰,肩膀不能抬起,上臂上抬就疼,十分难受. 有些人觉得没有什么治疗办法,忍忍就过去了,没有太在意:也有人被肩关节痛折磨着,严重影响了日常的生活和工作,开始自 ...

  • 肩周炎的手三针:

    后溪直刺,液门透中诸向上斜刺,二三指夹角向上一针.活动患处效果非常好. 手三针: 间谷中渚后溪手三针通治一切颈肩腰腿疼基本秒杀! 关于手三针.足三针疗效机理的探讨 传统的针灸疗法,一般是在辨证的基础上 ...

  • 让中医“如虎添翼”的思路——张锡纯体质观简介

    体质因素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地位,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近代名医张锡纯的体质观,得诸临床实践,语无虚发,蕴涵甚为丰富,颇有借鉴价值,兹简介如次: 体质与发病 人体之正气,即抗病能力,属于体质范畴,殆无疑义 ...

  • 【名医经验】名老中医余国俊:让中医疗效“如虎添翼”,张锡纯体质观简介

    民间大医 为民间中医发声!VX:fangfei-bj 5篇原创内容 公众号 体质因素在防病治病中的重要地位,向为历代医家所重视.近代名医张锡纯的体质观,得诸临床实践,语无虚发,蕴涵甚为丰富,颇有借鉴价 ...

  • 张锡纯“五脏一体”观治疗虚喘制方用药规律探析

    通过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中关于对虚喘及其论治的叙述,对其制方用药作一概述,并试从中医理论之"五脏一体"观的角度加以探析.张锡纯在论述"虚喘"及组 ...

  • 张锡纯的体质观:让中医“如虎添翼”的思路

    中医书友会第1271期 每天一期,陪伴中医人成长 I导读:体质与治疗的内在联系,是辨证论治学说中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应当引起医者足够的重视.张锡纯在这一领域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颇能拓宽视野,启人心智.张 ...

  • “冲脉不治 取之阳明”——从张锡纯“冲胃气逆”观论治杂病思路

    源于<内经>.<难经>之冲脉为奇经八脉.冲脉既是血海,又是五脏六腑.十二经脉之海,与生殖密切相关,其并于足少阴,隶属阳明,通于厥阴,及于太阳,具有调节肝.肾和胃气机升降之功能, ...

  • 张锡纯寒解汤的作用功效、适应症、临床应用、组成医案方解

    [来源]<医学衷中参西录·治温病方>. [组成]生石膏一两,捣细知母八钱连翘一钱五分蝉蜕一钱五分,去足土 [用法]水煎服. [作用与功效]清热泻火. [主治适应症]周身壮热,心中热而且渴, ...

  • 张锡纯用药经验106条(下)

    57 桂枝.川芎,以舒肝气. 58 桂枝.柴胡,皆为舒肝之妙品,合用能助脾气之升,陈皮.厚朴能助胃气之降.四药并用,能使清升浊降,满闷自去. 59 人参.威灵仙并用,治气虚小便不利甚效.灵仙可行参之滞 ...

  • 张锡纯用药经验106条(上)

    张锡纯,字寿甫(1860-1933),河北盐山人.举业未达,转而攻医.以济世活人为宏愿,遂广求方书,孜孜研究有年,自是临证几无虚日.晚年悬壶于天津,术精验宏,极著盛誉. 张氏治学极为严谨,每以&quo ...

  • 张锡纯说,身体任何地方有淤滞,用它都可以...

    张锡纯说,身体任何地方有淤滞,用它都可以消掉,它就是鸡内金. 分享一个张锡纯医案,说沈阳城有个人,30多岁,老觉得胃里堵得慌,吃了很多药没有效果,后来找张锡纯看下,张锡纯一诊脉,发现他胃里有个硬块,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