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第五位皇帝 赵曙短暂一生 极力支持司马光编写《资治通鉴》

赵曙 (公元1032年2月16日---公元1067年1月25日),原名赵宗实,是濮王赵允让之13子,过继给宋仁宗为嗣,年幼时被仁宗接入皇宫抚养,后归家。是北宋第五位皇帝。 5岁时,仁宗赐名为宗宝(一为宗实)。公元1055年被立为太子,曾几次推却继承皇位。仁宗于公元1063年3月病死,他于同年4月壬申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治平"。在位4年。

赵曙在位期间,任用旧臣韩琦、曾公亮、文彦博等,没有改革,但与辽、西夏没有发生战争。封桩库、左藏库等国库空虚。以治平二年(1065年)为例,这一年宋朝岁入虽达一亿一千六百一十三万银两,官费、军费等支出却达一亿二千零三十四万银两,入不敷出。

赵曙非常重视读书和书籍的编写整理。治平元年(1064年),司马光写成了一部《历年图》进呈给赵曙,赵曙对此大加赞赏。治平三年(1066年),赵曙命司马光设局专修《资治通鉴》。赵曙同意司马光选聘助手成立书局编写历代君臣事迹的请求,批示将书局设在崇文院内,特允许其借调龙图阁、天章阁、昭文馆、史馆、集贤院、秘阁的书籍。不仅如此,赵曙还批准提供皇帝专用的笔墨、缯帛,划拨专款,供给书局人员水果、糕点,并调宦官进行服务。赵曙的批示,极大地改善了司马光编修史书的条件,使编写《资治通鉴》的宏伟事业自一开始就有了坚实的后盾。司马光为了报答赵曙的知遇之恩,在此后漫长的19年里,将全部精力都耗在《资治通鉴》这部巨著的编纂上。

赵曙在未即位前便听说过苏轼,十分仰慕。继位后,赵曙本想按照唐朝的惯例将苏轼召入翰林院,授予他知制诰职务。但宰相韩琦却说:"苏轼是能成大器的,今后必然会被皇上所重用,只要朝廷好好栽培他,那么全国的文入学士都会为皇上效劳。那时,人小所向,也就不敢有人对此有异议了。倘若现在突然重用苏轼,天下士大夫恐怕会怀疑他的能力,这对苏轼是极为不利的。"赵曙又问韩琦:"让苏轼修起居注怎么样?"韩琦说:"修起居注与知制诰官职性质相同,官品接近,恐怕也不太合适。"赵曙只好命苏轼在史馆试用。

公元1066年11月,英宗病倒,即命学士张文定前来。英宗神情凄惨,靠在茶几上对张文定说:"好久不见学士了。"又指着榻上的一张纸。张文定见上面写着:"明日降诏立皇太子"八字,却没有写上皇太子为何人,知道是要征求自己的意见。他就极力称赞皇上的长子赵顼,赵曙点头示同意。张文定捧纸请赵曙写上,赵曙已无力运笔,只写了3个笔划最简单的字。"大大王"公元1067年正月丁已日,赵曙病死于汴京宫中的福宁殿。

赵曙死后的庙号为英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