幸福是奋斗出来的,996就是奋斗的代名词吗
【原创】
幸福是奋斗出来的,996就是奋斗的代名词吗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马云这一句对于996加班文化的回应,引起广泛讨论。
4月12日,阿里巴巴董事局主席马云通过新浪微博再次做出解释:“任何公司不应该,也不能强制员工996;阿里巴巴从来也都提倡,认真生活,快乐工作!但是年轻人自己要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不为996辩护,但向奋斗者致敬!”
可以想像,马云的所谓“能够996是修来的福报”,潜台词是,我们这些企业家给你们提供这么好的平台、这么高的收入,你们还有什么理由不加班、不为老板卖力。一个996就受不了了,自己还12X12呢。言下之意,就是员工的幸福,都是老板恩赐的,你们的福报,也是我们这些老板推行996劳动制度得到的。
不错,凡成功者,确实都付出了比常人多得多的代价,996在他们的眼里,已经是相当享受的东西。但是,这并不是让年轻人没有任何代价地为企业服务的理由。996到底是福报还是煎熬,应当由年轻人自己感受,而不是老板评价。再成功的老板,都不能用自己的经历和过程,去衡量员工的劳动强调,去评价员工的行为。如果这样,就会损害员工利益、侵犯员工权利。
员工不是企业的工具,企业对待员工,必须在法律框架内执行,并依据员工个人的兴趣爱好、创业能力和发展动力,做出是否应当加班和增强劳动强调的决策。如果员工没有这样的需求,或者企业给出的劳动条件无法激活员工的加班热情,就没有权力要求员工加班,而不是用所谓的996逼迫和压制员工加班。
我们并不否认,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前提是,奋斗必须出自于员工自身,出自于员工对事业、对前途的追求,出自于员工能否通过奋斗实现自己的目标,而不能盲目地把996与奋斗相提并论、盲目联系。不执行996制度,不代表不奋斗。执行了996制度,也不代表就是奋斗。奋斗与否,要看员工有没有这样的追求。
恰恰是,多数员工对待幸福的理解,就是为报酬付出劳动,为劳动获得报酬。劳动与报酬,必须协调和统一。成功者,切莫用自己的经历去要求年轻人。加班也不是成功的唯一渠道,加班不代表能够成功。引导年轻人加班,鼓励年轻人奋斗,才是最有效的手段。把996当作一种制度,一种冠之以高大上名字——奋斗的做法,是不合适的。
那么,怎样才能让年轻人把996与奋斗结合起来,不受制于996,却能通过996感受奋斗的快乐,不把奋斗与996相提并论,却能够给予奋斗更多的努力,这才应当是对奋斗的正确理解,对996的合理运用。BAT等的成功,确实注入了太多996元素,甚至可以说是996凝结而成。但是,也决不要以为,这就是对的。
不要用奋斗去绑架年轻人,更不要用996去限制年轻人。奋斗也好,996也罢,都必须把维持员工权利放在最高位置,要不损害员工利益。幸福需要靠奋斗获得,奋斗不代表就是要执行996制度。刘强东表示,京东永远不会强制员工995或者996,但是每一个京东人都必须具备拼搏精神。这样的表达,就显得比较有逻辑性,而不是用奋斗和幸福的逻辑关系来绑架员工、绑架年轻人。
所以,把加班当作一种文化,把996当作福报的观点和想法,是不太合适的,至少,不够完善。如果不加以纠正,是会给其他企业胡乱加班、且不给员工正当利益造成错觉的。实际上,谁都知道,成功的企业,哪家不是996,甚至更加严厉和残酷。如果员工做了,还得不到老板的一句好,还认为员工没有做好,没有奋斗,不该享受幸福,那才叫真正的冤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