储蓄率下降,贷款增多,居民财富结构发生了怎样变化?

【原创】

储蓄率下降,贷款增多,

居民财富结构发生了怎样变化?

(非特别标注,文章皆为谭浩俊原创)


近年来,随着居民收入水平的不断变化,财富的不断增多,消费观念和消费环境的不断改变,居民的财富结构也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特别是负债,有了比较快的增长。那么,居民财富到底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负债的人口增加了多少呢?

这里,不妨先看两组数据:

第一组数据。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的统计数据,2017年中国储蓄率为47%,与2008年的51.8%相比,下降了4.8个百分点。其中,居民储蓄率比2008年累计下降了1.1个百分点。

再看另一组数据。根据2018年度的统计年鉴,2018年末我国居民贷款规模达到47.9万亿,其中中长期消费贷29.0万亿,占比61%。中长期贷款应当主要是房贷、装修贷和汽车贷等。如果按照人均30万核算的话,约有1亿人有贷款。很显然,按照实际情况,应当不止这么多。因为,除房贷、装修贷、汽车贷等金额较大的贷款之外,其他消费贷款的额度不会有这么高,但也属于负债范畴。也就是说,负债人数应当高于1亿。

对此,还有一组数据可以看出一点端倪。据融360数据显示:申请消费贷款的人群中,90后占比约为49.31%,远超70后、80后。而阿里巴巴提供的数据则显示:近1.7亿90后中,超过4500万人开通了花呗,占比约为1:4。花呗一定程度上就极容易产生负债。即便负债金额很小,站在负债概念的角度出发,也算是负债。

一边是储蓄率下降,一边是负债人数增加、负债金额较快扩大,从而导致负债率提高与储蓄率下降形成了对应关系。这其中,90后敢于负债、不怕负债、负债冲动强烈,是非常突出的一个问题。融360调查的情况显示:在90后贷款人群中,超过一半用于生活消费,有47.2%的人已经产生逾期,逾期次数超过十次以上占比达4%。汇丰银行的调查更显示:90后的负债额是月收入的18.5倍,已经步入社会工作的90后,人均负债超10万。

所以,负债已经成为很多年轻人一个看似简单、实质蕴含一定风险的问题。特别是90后,他们对负债的概念,远不像他们的父辈们那样,只要能够不负债,就不负债;只要有负债,就想方设法偿还,而是通过借新还旧的方式,越还越多,越还风险越大。近日,珠海一90后,就因为14张银行卡透支了80多万元而自杀身亡。

需要把握好的是,不能因为负债增多,储蓄率下降,就认为中国的债务已经具有很大风险。相较于国外的负债情况,我国的居民负债总体是较少的、风险完全可控。所以会引发一些人的担心,主要是两大方面的原因:一是负债较快,二是年轻人对待负债的认识不清。前者是因为过去长期没有或很少有负债,储蓄成为“笼中之虎”,所以,感觉上现在的负债速度增长太快了,规模也太大了。特别是储蓄下降,被很多人当作是风险根源。实际上,我国的储蓄率仍然是世界上最高的。根据 OECD 统计,2016 年居民储蓄率最高的三个国家分别为瑞士、瑞典和墨西哥,其比例分别为 18.79%、16.02%、15.45%,英国居民储蓄率最低,仅为 1.62%。远低于我国36.1%的水平。所以,这不是什么风险,也不说明我国的储蓄发生了什么问题。

就后者而言,则需要引起警觉。因为,年轻负债的增多,并成为负债的主力军,一个重要原因是房价上涨较快,导致一部分年轻人负债增加,也带上了父母负债的增多。主观上,则是以90后为主的年轻人,消费认识出现了一定偏差,超前消费和奢侈消费偏多,需要改变,教育年轻人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该负债的不要怕,不该负债的要坚决控制。那么,即便有负债,也就不要过于担心了。

总之,储蓄率下降是事实,负债增多也是事实,但并没有什么风险。只要引导得当,是能够有效处理好储蓄率下降与负债增多的关系的,是能够有效控制好风险的。这一点,没有必要太过担心,更不应当夸大风险和危害。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