缂(kè )丝,为什么是中国最美丝线?

缂丝织造技艺

“一寸缂丝一寸金”

缂丝是我国传统丝绸艺术品中的瑰宝,是一种很美好又神秘的存在。另外,缂丝制品同时又是一种极具装饰性和观赏性的一种丝织品。

缂丝艺人一拨一梭,编织着古典的江南。这一古老的手工艺世代沿袭,留下不少传世之作,现今的苏州仍是中国乃至全世界最重要的缂丝生产地之一。

宋代缂丝作品《文石锦鸡》。供图 / 台北“故宫博物院”

-01- 自西方来,于江南盛

追溯历史发现,缂丝最早并非本土产物,而是起源于现如今的西亚地区,并首先为中国西北部的少数民族所采用。随着丝绸之路的通联,“通经断纬”的技术流传至中原地区,唐代开始以蚕丝为经纬线,开辟了“缂丝”发展之路。

被磨得光亮的平纹木机看似平平无奇,却能够创造出技法复杂的缂丝作品。摄影/陈健等

织匠往往以梭代笔,在哔哔剥剥声中,一双巧手织出各种繁复的图案与花纹。摄影/陈健等

宋代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缂丝技艺达到巅峰。当时绘画性装饰盛行,缂丝技艺的传入恰逢其会,随着缂织技艺的不断提高,艺人们不仅用缂丝来装裱书画,更以书画为底稿,尝试通过缂丝来表现书画中的笔锋与画韵,琢磨出不少精湛的技巧,缂丝的表现力也自此愈发生动、丰富。元明清时期发展成熟但开始逐渐衰弱,直至新中国建立,缂丝才重新被重视。

-02- 方寸之间,构筑精与意

苏州盛产生丝,鼎盛时期曾经生产近六千种颜色的丝线,为缂丝的精进与创造提供了充分的条件。摄影/陈健等

缂丝精细,一旦运梭,不容有差,对织造者的技巧、艺术水准要求十分之高。

缂丝直到现在还是只能完全由人工织造,无法用机器替代。一般锦的织法皆为“通经通纬”法,即纬线穿通织物的整个幅面,而缂丝的工艺,是以生丝为经线,各种彩色熟丝线为纬线,采用通经断纬的方法挖织而成。缂丝的织造过程极为细致,1 厘米内多达几十根经线,万缕千丝成其工巧,怪不得历代人们把它与黄金价值相等同。

摄影/陈健等

观赏性缂丝的织造难度大,画稿内容丰富,配色复杂,把原作的线条、晕染以特有的风格织造出来,需要织造者具备高超的技艺,或许,还有些许想要创造的野心。由于可以自由变换色彩,所以缂丝可以织出相当复杂精细的图案。所有文字也均由缂丝织造,采用平缂、搭缂等常见技法,每一个缂丝师傅都仿佛是在织布机上作画,且作品文字排列均匀,字体大小一致,这实属不易,往往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

-03- 一拨一梭,持守传统

缂织艺人日复一日地坐在织机前,织造出经纬之间的小世界,让人久久沉浸其间。摄影/陈健等

缂丝高雅与细腻兼备。

苏州的缂丝凝结了诸多传统艺术元素,更与苏绣、宋锦互为营养,展示着内蕴深厚且多元的吴地文化。苏州因经济、政治等原因,出口大规模的缂丝,带动了不少村子的发展。并由此机缘培养了一大批缂丝艺人。

缂丝作品

世代苏州缂丝人,他们默默守在缂织机前,也守持住了传统江南的低调与华美。

也是因为这批人的出现使苏州成为了当时中国缂丝的主要生产地。2006 年,缂丝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2009 年,缂丝作为中国桑蚕丝织技艺入选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

今日的缂丝团扇,不仅保留传统图案题材,同时也添加了设计的部分,更易于被现代人所接受。摄影 / 易都

缂丝的经纬间,弥漫着的,不光是织匠手心的余温,更是日日年年的情意与坚韧。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