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轻易通过好友验证”
“对方请求加你为朋友……”
以前收到这种消息提示总是能惊喜半天,现在看到多半选择性过滤。
一。
现在人成为朋友大概只是一瞬间的事儿,一条好友申请就把彼此联系到一起成了所谓的朋友。
可开始再怎么相聊甚欢也免不了后来的话不投机。
那些特定阶段加入的群聊在失去它存在的意义之后,我总会习惯性开启免打扰。
或许是出于扩大圈子的需要吧,总会有些无关紧要的人发来好友申请,刚开始总是热情回应,直到后来聊天记录被各种砍价投票链接侵占,昵称也变成了陌生的字眼,我大多都选择了一键删除。
太多的无效好友和垃圾消息占领了微信对话框,不仅没给生活工作带任何帮助,而且经常让人忽略重要信息,还会带来一阵烦躁...
不善交际的我总会羡慕那些朋友遍地的人,似乎觉得有了广济的圈子就成为了万众瞩目的人,于是太轻易地开始一段关系,对别人发来的好友申请也不加选择、照单全收。
热衷于这些廉价的社交关系,试图用朋友圈的热闹来填充无聊的琐碎生活。
二。
QQ群聊里看见顺眼的头像,我总要点进去看一眼,在这个浮躁的时代里简介也大多都是“扩列滴滴”、“不主动我们怎么会有故事”。
虚拟的社交空间很容易燃起火花。
一段感性的话轻而易举就能换来一个人的青睐,开通了情侣空间就成了情侣,再假以时日互相关心起来,我们以为这就是爱了。
其实不是,那只是两个孤独又无聊的人互相配合打发时间罢了。
就像《局外人》里面很残酷的一句话:
“我们与人往来,只是希望在前进的道路上受到怜悯和鼓励。”
我们早已不是物质上的匮乏,更多的是无人可靠和难过的时候找不到一个可以当着他的面痛哭的人。
可朋友之所以珍贵,恰恰在于是有准入门槛的。
三。
有段时间总是莫名其妙地想起小时候的生活。
以前我家门前有棵很老的梧桐树,每年夏天那棵梧桐树下都会聚很多人,小风一吹树叶哗哗作响,阴凉地凉快极了,小孩子喜欢在树上绑吊床,大人就在树下闲聊。
每次到饭点大家都不约而同地端着自己的碗聚在那棵树下,谁家做的饭好吃了就到谁家盛一碗。
夜不闭户大门也不必紧锁,每天都在嘻嘻哈哈中度过。
好喜欢那种慢节奏的生活啊,没有半生不熟的关系,也很少陷入无所适从的尴尬境地。
经常会听到“朋友求精不求多“这句话,可最近才真正明白这句话的含义。
扩展越大的圈子就越耗费精力,等到圈子足够大之后的交际就成了逢场作戏,那些不咸不淡的关系实在让人疲于应付。
所以啊选择朋友要慢,更换朋友要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