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好为人师”,说的话就越是不值钱

与我一起做一个爱学习、愿成长的人

阅读全文约需8分钟

越是“好为人师”,

说的话就越是不值钱

文/晏凌羊

01

当博主几年,经常会遇到这样一个场景——

我只吐槽一个“现象”,但“热心”网友却总会觉得:你遇到问题了,你需要我的建议帮你解决掉这个困扰你的“问题”。

从买房到育儿再到和父母相处,只要我分享自己的生活,就有无数热心网友给我提建议,以至于有时候我怀疑自己在他们眼中是不是一个低能儿。

可是,说真的,如果我真想求助,我会用“求助”口吻,不是“吐槽”口吻。比如,养猫的细节,我确实需要求助养猫达人。

大部分情况下,我只是“有话想说”,有观点想表达,而某件事情只是一个引子而已,并不意味着我觉得那个问题必须要解决、它可以被解决。

每隔一段时间,都要跟网友来这么一场对话:

网友:我建议你………

我:我不需要建议的,我不觉得这是个“问题”。

网友:不,你需要。

我:行,但我现在最需要的是钱,不是建议。真那么热心,直接往我卡里打点钱,好不啦?

对话结束。

瞎提建议的时候,不对他人的情况做一个大致的了解,张嘴就来不说,还以”不就行了”的口吻说话的人,更是粗鲁无礼。

“让你老婆给你做饭,你不就没那么忙了?”

抱歉,我是女的,我没有老婆。

“这个问题,找你的老板解决不就结了?”

抱歉,我就是老板。

有的人关注着我一段时间后,就觉得跟我特别熟了(实际上我根本不认识对方是谁),就主动当起了我的免费心理咨询师、行为分析师,给我写留言时一股“妈味”扑面而来。

像这种“我挺喜欢你的,但我觉得你太敏感,太咄咄逼人”这种高级pua术,我看到就想拉黑。

我浑身毛病一堆,但自省能力和悟性恐怕在你之上。自己有啥毛病,我也“门儿清”,我就乐意这么瞎过,就不劳烦您费心提点了。真需要提点,我会找你付费咨询的。

都不过是在网上玩而已,我不pua你,你也别pua我。咱互不干涉内政、和平共处可好?

02

现实生活中,我也很反感别人“好为人师”指点我的生活。

每次听一些比我年长的人“好为人师”地指点我的生活——那架势感觉像是世上只有她的生活模式才是我应该复制的——我真是特别烦,心想:你都活到这把年纪了还没学会尊重别人跟你的不同,还想当然地觉得你年纪大点就必然比我活得明白,烦不烦?

我喜欢吐槽各种奇葩人奇葩事,但真的很不喜欢别人劝慰我(我就是这么不识好歹呢)。

因为所有的劝慰,都是居高临下的。劝慰产生于哪种场合?因为我比你看得明白,活得比你通透,我看你现在很可怜,看你无法了悟,所以我要去劝慰你,助你走出比我差的境地。

人与人相处,最需要的是平等和尊重,只有这样的姿态能生出同理心和共情力。也就是说,我看你愿意吐露心事,分享观点,我安静坐你旁边听你说说,然后再表达我对这些人和事的看法,而不是"你这样想这样做大错特错,你应该这样,不应该那样"。

我身边的朋友们之所以愿意跟我讲自己的故事,是因为我很少评判。

把对方当成一个和自己一样平等的人,不把自己当高高在上的上帝,是实现有效沟通的基本法则。

同理,我也不喜欢别人给我下定义,比如我吐槽一个事情就定义我玻璃心,太在乎,看不开。是我看起来太需要别人的指导和劝慰,还是总有人控制不住自己体内的洪荒之力老想让别人听自己的人生道理呢?

03

我发现,越是“好为人师”的人,越是“脑子缺根筋”。很多时候,他们提出来的建议,根本不值钱。他们所谓的“聪明”,也只是“自作聪明”。

举个简单的例子。

每次我吐槽我爸妈,哪怕我已经明确表明“不是求助,无需指点”,可还是挡不住很多自以为高明的人跑来“建议”我:你只要做到A,就不会有B结果了。你会有B结果,是因为没做到A。

说真的,我真的不觉得这类人有指点我的资格和能耐。这种资格和能耐,跟身份无关,只跟逻辑有关,而他们的逻辑根本不过关。理由如下:

第一、他们是“受害者有错论”的拥趸,只会根据别人给的结果来评判你的言行。

“没得到好的结果,说明你做错了”,就是他们的推导逻辑。

他们假定和你互动的人都是完美人、理性人,别人没给你满意的反应,一定是你没做对。

比如,你说你爸妈有匮乏感,他们就给你开出药方,说你给他们卡里打几个亿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了。

可问题是,爸妈的匮乏感,只能他们自己去解决,儿女没有这个义务。很多时候,匮乏感并不是物质贫穷造成的,而是“心穷”造成的。而我的人生还有那么多人和事要去关照,我不可能把所有火力拿来解决某一个问题。

第二、他们是基于想象,而不是事实,给你提出各种自以为高明的建议。

“你做到了A,就会得到B结果”,这完全来自想象,并没有经过实践的求证,可他们就是这么热衷于“想当然”,并在这种“想当然”中找到了“我真是聪明过人”的精神幻觉。

第三、他们的思维是直线型、僵化型的。

在他们看来,人和人之间的互动不是动态的、多变的,而是像数学公式一样遵循特定的路线,你做到了A就一定会迎来B结果。在他们的认知里,造成B结果的原因,只有A这一种。解决了A,就一定能得到B。

第四、他们掌控欲过剩。

人家没有求助,却非要“热心”地上赶着提建议,俨然全天下只有自己最聪明,只有自己看得透一切……这何尝不是一种“希望别人按照自己认为对的方式去生活”的掌控欲?

人生充满问题,但不是所有的人生中遇到的事情都必须要解决、都能解决。有些问题是无解的,有些问题根本不必解,有些问题有解但不值得额外花时间、精力去解,或者,你纯粹不想按照某种特定的方式去解。

“认为所有的问题都要解决,都能解决”,何尝不是控制欲强的表现?

这种人惹人反感的原因,其实就一个:别人随便吐槽个什么事情,他们立马就能产生了“Ta一定是想从我身上学到点什么”“Ta一直在等我拯救”的迷之自信。

04
如果一个人很好为人师,还要“热心”地提一些“何不食肉糜”的建议,那就更显愚蠢了。
现在人们生活压力都比较大,特别是生了孩子那一拨中年人,几乎都要依赖父母帮自己带娃,于是,各种代际冲突层不出穷。
网络上,每次听人吐槽这种代际冲突,就有人给建议:花钱请保姆,让老人回乡下去。
讲真,我觉得从某种程度上来讲,这是一句“何不食肉糜”的一句话。
请保姆,我可以,你或许也可以,很多高收入家庭也可以。但是,不是所有家庭都可以。
钱的妙用大家都知道,可问题是:不是所有人都有钱啊。
就拿广州来说,如果两夫妻每人月赚一万,但房贷去掉一万、其他生活开销和养娃开销再去掉一万,基本上就月月光了,连生病都病不起,而带娃保姆的月薪是六千起……
你觉得这样的家庭会用“请保姆”的方式来解决代际冲突吗?
更何况,还有很多家庭根本达不到“家庭月收入两万”这个条件,而且请保姆带娃有时候确实不那么让人放心。
那你不就得忍么?
能解决问题的不是各种建议,而是钱啊。
而对很多家庭来说,最大的难题就是没钱啊。
人类缺的从来不是办法,而是解决问题的资源。
很多人在提建议的时候,忽略了一个现实悖论:安全与效率、经济性与严密性是冲突的。

就拿我们楼栋更换电梯的事宜举例,曾经有人提议上门找钉子户面谈,有人提议搞人脸识别上电梯。

可是,上门找钉子户?由谁去找?打算花多少时间、多少精力去找?连物业公司、租客都只知道她一个手机号码,这号码还有可能换掉。你打算为找到她面谈,花出去多少时间、精力和金钱成本?

还有登报告知……这个事情,谁去做?花多少钱?谁出钱?花多久时间、精力才能筹齐登报的钱?

搞人脸识别上电梯,嗯,听起来是很高大上,但它会让每家每户分摊的费用增多。有的人同意录入人脸,有的不同意,中间又涉及到学习系统操作方法等问题,平添许多麻烦。

我还是那句话,资源有限的前提下,用最低成本把事情做成,是刚需中的刚需。

比如,某个地方漏水了,想要补一下,那我们提建议时,就不能只想到“补”这一步,而是想到这种方法补完以后,会产生怎样的后果,应当如何避免。同样是补,是不是有更好的材料或方法,利弊分别是什么,哪一种方法更吻合当下的需求。

正常情况下,除却特别愚蠢的人,其实我们每个人在做选择的时候,都是权衡过利弊后才做出了当下最适合自己的选择。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没有一个旁观者比当事人更迫切想解决问题,而且,当事人并不是因为蠢或者别的什么原因而想不到更佳的解决方法。
如果人家没找你求助,真的不必瞎给人家提建议。给别人提建议时张嘴就来,只能说明你的建议不值钱。你也不是真心想帮别人解决问题,只是要借此机会展露下“全世界就我最聪明”的优越感。
真正能提出值钱的建议的人,反倒不爱指点他人,因为他们的时间值钱、点子值钱,是可以收取咨询费的。
以上。
全文完
欢迎分享或转发
这是最好的鼓励
一点碎碎念
以上内容不是说“不要提建议”,而是“不要瞎提建议”。换而言之,提建议也要讲究场合、时机,讲究方式方法,不然,真的很讨人嫌的。
说点私事吧。最近,我跟逗号约定:如果我每天都能坚持送她上学,她就坚持每天写一篇日记(写日记也是她自己立下的flag,坚持了两个星期就放弃了)。

今天开始执行了,但一路上我觉得哪儿不对。

“我送她上学”和“她每天写一篇日记”之间,不该形成条件反射关系。

可我已经答应了咋整?

谢谢你的时间,我们相约明天见!

关注「晏凌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