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发现明朝进士墓,墓中4个女人作伴,出土“金蝉”估值9个亿

“西陆蝉声唱,南冠客思深。不堪玄鬓影,来对白头吟。”——骆宾王·《在狱咏蝉并序》

相对于很多动物来说,蝉的一生显得尤为短暂,这种生灵在阳光下常常只能存活数月,每当秋风扫过,大大小小的蝉便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尽管蝉是一种极不起眼的动物,但古往今来它一直给人们留下了很积极、很正面的形象。我们常说“金蝉脱壳”,其实在蜕变之前,蝉会在泥土中蛰伏5年、7年甚至更久,只为某一天爬出地面,为世界献上一个聒噪的夏天。

古人从很早开始就将蝉纳入了丧葬的元素之一,最常见的,人们会将精心制作的玉蝉放在逝者口中,随之一起入土。古人认为这么做会让人像蝉一样,在地下蛰伏之后重获新生。

在这种观念的引导下,各种各样的蝉不断出现在古墓中,专家曾在江苏一座1男4女的合葬墓中发掘出了罕见的“金蝉玉叶”,最终估价九个亿。

一、1男4女合葬墓

丧葬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从古至今,中国人对此都颇为讲究,丧礼上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都要合乎礼仪。

墓葬的规制也有些说法,不同阶层的人所能享受的规制一般会有所区别。例如有些时期盛行殉葬制,帝王的人殉数量和诸侯的人殉数量自然是不同的,对于平民百姓来说,人殉几乎没有可能,最常见的是夫妻合葬的形式。

夫妻合葬的习俗自古有之,最早可追溯至原始社会,就像专家在江苏吴县发现的这座墓,显然也是一座合葬墓。

不过让专家感到意外的是,墓中的女性足有4位,而男性只有1位,如果说她们都是男主人的配偶,这足以说明墓主的身份非同小可,一定非富即贵。

进一步研究发现,墓中男性名叫张安晚,他的确不是普通的老百姓,而是明朝时期的一位进士

古人云,“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进士在任何朝代毫无疑问,都是站在金字塔尖的佼佼者,因此张安晚不仅能娶正房妻子,还能再纳3位小妾。

同时从墓中四人棺椁的位置来看,4个女人作伴,张安晚和4位妻妾的感情应该是不错的,关系比较融洽。

二、金蝉现身,玉叶作伴

想来张安晚一定是个有权有势的朝廷要员,所以他墓中应该有很多珍贵的随葬品。不过在发掘过程中专家发现,张安晚的墓实在平平无奇,随葬的物品不但数量不多,更非珍稀宝物。

其实这也是意料之中的事儿,因为明朝的某些时期盛行廉洁之风,朝廷对官员的要求极为严苛,所以才会出现像海瑞这样两袖清风的大官,想来张安晚的境况也应如此。

就在考古人员感到无比失落时,一个意外发现让所有人瞬间提起了兴趣。原来,张安晚的随葬品虽然没啥看头,但他的一位小妾头上却放置着一件宝贝。

这是一件造型极为精美的金玉制品,可分为上下两个部分,上半部分是一只纯金打造的金蝉,虽然个头不大,但精致的雕工着实让见多识广的专家们眼前一亮。

只见这金蝉双翼略张、侧身翘足,被雕刻得惟妙惟肖、栩栩如生。黄金的质感不仅让金蝉更加富贵、大气,还平添了些许光彩,经过光线的照射显得愈发好看。

金蝉下是一片纯白的叶子,由上等的和田羊脂白玉精心打磨而成,雕刻技法错综复杂,阴阳两线交替,使玉叶纹理清晰,妙趣横生。

如此一对“金蝉玉叶”,让专家们越看越觉得珍稀,不过大家都很好奇,如此珍贵的宝贝为何只出现在一位小妾的身上呢?

对此专家推测,这“金蝉玉叶”并不是简单的随葬品,它应该是女子头饰的一部分,随着墓主人下葬可能仅仅是为了美观,而不是像传统的玉蝉一样,为了让逝者入土为安、重新蜕变。

张安晚虽然贵为进士,但他的墓中并无太多奇珍异宝,唯独这“金蝉玉叶”称得上最佳。不过这金蝉玉叶仅有一位小妾佩戴,连正室都不曾拥有。

可见张安晚生前对这位小妾一定非常偏爱,而且这种爱极有可能像现代意义上的爱情,并不是封建观念下的占有。

若事实果真如此,那么张安晚的确是一个难能可贵的人,因为古代人一贯保有男尊女卑的观念,很多男人对妻妾谈不上爱,更恰当地说,应该是一种占有欲得到满足之后的喜悦。

所以古代小妾的地位是极低的,她们在家族中的待遇和正室根本不能相提并论,张安晚此举颇有打破封建思想的意识。

结语

江苏吴县古墓中出土的这件金蝉玉叶堪称奇珍异宝,它不仅选材考究、工艺精湛,细细推理后发现这件宝贝的背后极有可能隐藏着明代思想解放的苗头,因此意义非凡、极为珍贵。

专家估计,这金蝉玉叶的价值至少有9个亿,如今它被妥善收藏在南京博物馆,继续向世人诉说着过去的故事。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