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道红线之下,房企利润王失去“联想”

©读懂财经·金融地产组原创/出品

作者 | 郑鹏超

编辑 | 蔡品件

低负债率的房企,可以说是另类“烟蒂股”。

这不仅是因为此类房企的抗风险能力越强,更重要的是,低负债率的房企,拥有很大的加杠杆空间,往往也拥有业绩在短期内爆发的可能。

绿城(HK:03900)便是最好的例子。过去的绿城,只专注于品质,而不注重规模,导致业绩表现平平,二级市场股价不温不火。

但在新任董事长张亚东上台后,形势发生了变化。“新绿城”的风格变的激进,销售规模水涨船高。今年上半年,绿城权益销售额同比增长47%,6月单月权益销售额同比增长154.2%,远远甩开其他房企。

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对于绿城也是刮目相看。4月份至今,绿城股价涨幅60.41%,整个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中位数为-4.30%。碧桂园、万科等内房股,涨幅均不超过10%。

也难怪说,“低负债率的房企,更有潜力”。核心,就看房企愿不愿意“狂奔”。

但遗憾的是,随着“三条红线”的出台,这样的机会已经不存在。房企的杠杆规模受到严格控制,弯道超车大门紧紧关闭。

这种情况下,过去几年最为保守的中海地产(HK:00688),无疑成为受伤最深的“那个人”。

/ 01 /

控制了风险,

失去了规模

万科(SZ:000002)前董事长王石曾说过:“盖房子第一大股东一定要是国资”,因为有国资背书,房企的融资时利率会有优势。但此类房企由于背景特殊,在发展中可能就会“多些谨慎、少些狼性”。

为了追求规模,“如何加杠杆”大概是所有民营房企老板做梦都在想事情。在过去两年,净负债率超过100%的民营房企不在少数。比如上海绿地(SH:600606),2016年至2019年公司净负债率(有息负债减去货币资金/净资产)分别为287%、206%、171.8%、155.6%,可以说是加足杠杆“狂飙”。

而国资背景的房企,净负债率普遍在50%左右。比如保利地产,2016年至2019年净负债率分别为55%、86.5%、80.55%、56.9%。

还有更刷新“下限”的例子。2016年,中海地产净负债率只有7.5%。2017年—2019年,即便中海地产净负债率有所增加,但分别只有27.9%、33.7%、33.7%。中海地产,可以说是房地产界的异类。

但对于房企而言,过于“保守”显然也不完全是好事。虽然它可以让抵御风险,但也会让你错过一些发展机会。

这也是为什么,在过去几年房地产行业的黄金时期,中海地产交出来的答卷并不优秀。

2015年—2019年,中海地产的销售规模从1589.5亿元增长至3280.8亿元,增长了1倍。增速看似不错,那是没有参照物。

同期,房企中两个著名的“黑马”新城控股、融创中国凭借着敢于加杠杆拿地,2015年至2019年的销售额均增长超过7倍。素以稳健著称的巨无霸万科,同期的销售额也从2614.8亿元,增长至6308.4亿元,增长了1.41倍。

过去4年,可是中国房地产的又一轮黄金时期。2015年至2019年,中国房地产行业量价齐增,销售额从8.7万亿,增长至15.97万亿,4年翻了近1倍。这期间多地出现商品房供不应求,一房难求。

在2016年、2017年地产行业的爆发初期,地产商们为了融资十八般武艺上全,就为了能多借点钱、多买点地。

这期间,中海地产也在负债扩张。2017年—2018年,中海地产持续两年新增土地储备均在1700万平米,而2016年新增土地储备仅972万平米,可以看出中海地产在行业高景气期间也在发力。

只不过相对来说,力度并不大。在加大拿地力度之后,中海地产净负债率有所上升,但依然保持在极为稳健水平。正如上文所说,2017年、2018年,其净负债率分别只有27.9%、33.7%。

对于销售规模处于TOP10的中海地产来说,融资并非难事。当然,如果中海地产不愿意太冲动,那就另当别论了。

在2019年,中海地产拿地面积又回落到2016年的水平。

这也难怪,中海地产会在房地产黄金时期掉队。

/ 02 /

扩张规模之外,

超额收益难觅

当然,快速扩张规模,不是房企唯一的出路。

稳健发展,也有高额利润可寻。比如从香港取经的合生创展,几乎把香港房地产公司的经营理念也照搬了过来。这些年来,它一直玩着“囤地、慢周转”的开发模式,最大限度获得土地或物业升值带来的收益。

2019年合生税前净利132亿元,净利86亿元,其中重估盈余高达73.24亿元。重估盈余背后,便是物业增值带来的丰厚“利润”。

虽然这不是中海地产的玩法,但中海地产看上去也有赚取超额利润的办法。

2019年,中海地产的净利润率为26.1%。在房地产行业,这是一个极为夸张的数字。作为对比,2019年万科的净利润率只有14.5%;保利地产的净利润率稍高一点,但也仅有15.9%。

实际上,中海地产的净利润率,已经超过不少房企的毛利率。2019年,宇宙大房企碧桂园的毛利率仅有26.06%。

中海地产主要布局一二线城市,与碧桂园等布局三四线城市的房企来说,在毛利率方面会有一定优势。2019年,中海地产的毛利率为33.66%,比碧桂园高出近10个百分点。

但对于同样布局一二线城市的房企而言,并没有优势。2019年,万科毛利率36.25%,保利地产毛利率为34.09%,都要高于中海地产。

在获取超额收益方面,中海地产究竟有什么独门秘籍呢?似乎,也只有“抠门”这一解释了。

市场上一直有一种说法,费用管控是中海独有的强项。的确,在费用管控方面,中海地产可谓极致。2019年,中海地产销售费用、行政开支、财务费用合计占营收比重仅有3.75%。而万科仅管理费用率便高达2.99%,三项费用合计占营收比重高达7.01%。

但费用控制,并不是中海地产独有的秘籍。2019年,保利地产三项费用合计占营收比重为5.71%,比中海地产高出2个百分点,在毛利率接近的情况下,中海地产净利率却比保利地产高出超10个百分点,背后还有什么原因呢?

答案是,“会计手法”。

相较于其他房企,中海地产的利润表多了一个科目:投资物业重估盈余。

投资物业重估收益是指房企持有的商业、办公、酒店及配套等长期投资性物业,在报告期内基于当前或未来租金的上涨、开发利润率的变动等因素而发生的估值变化净值。

2019年,中海地产投资物业重估盈余占比收入6.11%,直接提升了6.11%的净利润率。而万科、保利等房企,这块收入普遍以成本法计量,占比为0%。

如果扣除投资物业重估盈余,那么中海地产的净利润率为20%,相较于同为国资背景的保利地产,也就没那么夸张了。

想来也是,都是造房子的,除了“快周转”,哪还有创收的独门秘籍呢?

/ 03 /

三道红线下,

超车的大门已经关闭

负债率越低的房企,一直更被投资者看好。

这不光因为此类房企的抗风险能力越强,更重要的是,低负债率的房企,拥有很大的空间加杠杆经营,往往也拥有业绩爆发的可能。

这也有迹可寻,绿城便是。

过去十年,在城镇化大浪潮下,房子几乎就是硬通货,供不应求。换句话说,只要有地,房企就不愁卖。至于质量,就自然要往后排排了。不过,由于过分注重品质,忽略周转和规模,使绿城几乎已经从行业竞争中掉队了。

但随着新任董事长张亚东上台后,绿城的风格大变,开始激进。据克而瑞最新数据,上半年绿城权益销售额同比增长47%,6月单月权益销售额同比增长154.2%。无论是单月,还是前半年,绿城的权益销售额增速都远远甩开其他房企。

这种情况下,资本市场对于绿城也是刮目相看。4月份至今,绿城股价涨幅60.41%,整个港股房地产板块涨跌幅中位数为-4.30%。碧桂园、万科等内房股,涨幅均不超过10%。

也难怪说,“低负债率的房企,更有增长潜力”。核心,就看房企愿不愿意“狂奔”。

这是否意味着,中海地产也存在这样的机会呢?毕竟,当下中海地产净负债率不到40%,加杠杆的空间不小。

截至今年年中,中海地产净资产规模为3073亿元。相对于一些激进的房企,中海地产不仅加杠杆空间巨大,并且能够撬动的规模更是不小。

但答案,却是否定的。因为三道红线的出现,已经封杀了中海地产的这种预期。

三条红线指的是:剔除预收款后的资产负债率大于70%、净负债率大于100%、现金短债比小于1.0倍。

如果有房企踩中三道红线,有息负债就不能再增加;踩中两条,有息负债规模年增速不得超过5%;踩中一条,增速不得超过10%;即便一条未中,也不得超过15%。

虽然中海地产一条未中,但即便满足所有条件,房企的有息负债增速每年也不能超过15%。这也意味着,中海地产在加杠杆方面,有着规模限制。在杠杆率受限的情况下,中海地产显然难以上演此前各种弯道超车的好戏。

周金涛老师有句很有名的话叫做,人生就是一场康波。而过去20年,中国最大的“康波”就是房地产。

在这个赌局里,所有舍得下注的“赌徒”们,都获得了丰厚的回报,一如以老实人著称的杨国强先生。房地产的造福股市,无不在告诉我们,在历史的机遇面前,该下注还是得下注。

房地产行业,稳健的房企并不少。稳健并非贬义词,但在特殊的节点面前,却不一定是好事。

过去这些年,以稳健著称的房地产开发商们,固然守住了“城池”,但也失去了“弯道超车”的机会。

中海地产,似乎就是这样的例子。

(0)

相关推荐

  • 一周热点评论——70城房价触底、恒地200项目跃进、多房企互联网+、上海地王再现

    一.政策 1.国土部<关于下达〈2015年全国土地利用计划〉的通知>显示.2015年,全国下达各地新增建设用地计划安排量与去年大致持平,且需严格控制特大城市用地. 点评:通知太晚 2.福建 ...

  • 百强房企盈利能力第一!中海未踩中“三条红线”,融资成本维持低位

    中国海外发展借贷水平低且债务结构较为合理,且未踩中"三条红线"任何一条,融资能力未受限制 撰文/蔡海东 出品/每日财报 中国海外发展(00688.HK)连年取得营收正增长,2020 ...

  • 房地产管理红利时代已经来临

    来源:地产八卦女 1st 不得不说,最近地产圈风声鹤唳. 先是某龙头房企被传发报告,然后是河南房企抱团组成不降价联盟.成都高新区对某房企限制融资.房地产板块股票和债券大跌......这一系列不良信号的 ...

  • 龙湖做对了什么

    一家销售排名行业前十都进不了的公司,却成了同行学习的榜样 龙湖第50座商场-北京丽泽天街.图源/龙湖集团 文 | 郑慧 龙湖集团(0960.HK)最近发现,保持低调越来越难了. 耕耘已久的多元化业务崭 ...

  • 中海地产逆市提速:得一、二线者得“天下”

    地产下半场,面对不确定性,得一二线者得天下:一二线城市,得一线者得天下.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何洛 1978年,中国进入改革开放,时代潮流奔涌,变革的热潮吹遍了祖国的南北大地.与此同时,1979年, ...

  • 2021年开局,什么样的成长型房企发展稳健

    文:张明明 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了"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指导思想和必须遵循的原则,同时,全会公告中"发展"和"新"为最高频词汇,分别出 ...

  • 三道红线对房企的10个改变

    要问当下房企什么讨论最热? 答案自然是"三道红线". 的确,三道红线,对房地产行业,尤其是"踩线"房企影响深远! 以前房地产中高速发展,核心靠的都是外部景气行情 ...

  • 如果这46家房企做春晚,他们大概会唱这首歌...

    ‍ 艳姐说 ‍‍除夕佳节,应该是地产人的嗨唱歌会,将一年来的酸甜苦辣,一唱而尽,以全新的姿态,迎接新年的到来! 如果地产圈有一台除夕歌会,各家房企又会给各位看官带来什么样的歌曲? (准备开始:以下歌唱 ...

  • 百强房企规模增速放缓 华夏幸福负增长 绿城中国、阳光城跌出20强

    行业整体规模增速放缓的同时,百强房企内部各梯队实力分化也在加剧 出品:每日财报 作者:何嫱 去年楼市调控作用效果明显,房企规模增速明显放缓. 根据克而瑞研究中心发布的2019年1月-12月<中国 ...

  • 楼市真到了下半场,应该怎么办?

    前几天在观点博鳌论坛上,我认真的听了前绿城行政总裁现蓝绿双城董事长曹舟南先生对未来房地产发展的一些思考,我个人很有感触. 1.何处是尽头 曹舟南说他最大的感慨是: 何处是尽头? 就是各大地产公司追求的 ...

  • 建业地产囿于河南 旗下中原建业能否成为胡葆森突围利器?

    成也河南,败也河南,建业地产何时能真正走出"中原? 撰文/何嫱 出品/每日财报 2020年,对于房地产企业来说是充满考验的一年.这一年,疫情突至,全民经济生活遭遇停滞,房企签约销售.现金回款 ...

  • 信托公司的“温床”:明股实债

    导读:例如,信托资金入股某地产项目的子公司,形成少数股东权益.项目转结后,信托公司会根据与房企前期签署的一些"抽屉协议",让房企在一定期限内回购股权,并承诺一定的收益. (上海信托 ...

  • “三道红线”,房企的紧箍咒

    导语:处暑已过,寒风乍起."三道红线"过境,让房地产感到了强烈的寒意. 地产黄金十年,房地产玩家们玩的基本上都是杠杆游戏,高息负债+资金流管理+项目高周转,催生了一大批重量级房企, ...

  • 跨周期增长 佳兆业的城郭与疆界

    追求合理的增长,是当下地产企业审时度势的最好注脚. "地产年年都要保持增长,这是很大的一个挑战,但我们还是希望有质量的增长,合理的增长,特别是在利润.风险能够取得平衡下,保证合理增长.&qu ...

  • 周三企业说丨今年的那些千亿房企(上)

    要闻速递 据财政部公布8月份财政收支数据显示,今年前8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同比增长了9.8%至12万亿元.同期房地产契税收入414亿,增速回落了3个百分点,同期国有土地出让收入则增长37.3%到了 ...

  • 对房企“三道红线”的20个看法

    输血难了,房企越来越依赖自身造血能力和成本能力 文\潘永堂 1, 三道红线第一感叹是中国楼市真正的操盘手,不是开发商,而是政府.以前是土地在政府手里,前些年价格也被政府进行针对管控,而资金闸口,其实本 ...

  • 房企盈利能力大揭秘:中海“最会赚钱”,绿城净利润58%流入少数股东口袋……

    图片来源:财经图库 近年来,随着规模房企集中度不断提升,中国房地产行业整体销售规模增长显著.与此同时,在规模效应之下,业内普遍认为,头部企业拿地与融资优势将愈加明显,行业整体结算收入和盈利规模也将随之 ...

  • 专题 | 代建能否成为房企未来发展新方向?

    ◎  研究员 / 房玲.易天宇.洪宇桁 01 代建业务模式及发展历史介绍 1."白银时代"推动更多房企拥抱代建模式(部分略)  房地产代建是由拥有土地的委托方发起诉求,由拥有项目开 ...

  • 2021年将是地产央企的“加速年”

    2021年已开局了,大家都憋着一股劲,因为2020年实在太憋屈,所以大伙都希望2021年好好干一场,牛气冲天! 但事实上,房企更多是迎难而上! 2021年的开局,变数颇多,银行的二道红线,土地的一年卖 ...

  • 这家央企又换帅!到底是换人如换刀,还是换汤不换药?

    不知道大家对公司频繁换领导有什么看法,一般公司要换帅大概是因为企业有了新的方向和战略. 地产君最近发现了一家五年换四帅的房企,高层天天上演<超级变变变>,但锐意进取.疯狂扩张的势头却一成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