亚凌随笔:那面张扬着青春的墙
原创 长歌而笃行 张亚凌的文字作坊 今天
【张亚凌,《读者》等签约作家,《语文报》等专栏作家。小小说传媒签约作家,渭南市作协副主席。数十篇散文、小小说被选入中、高考试卷及各种模拟卷,收录进寒暑假作业及多种课程辅导资料。出版散文集《回眸凝望》《心似花开》《时光深处的柔软》《岁月,芬芳了记忆》《草也有自己喜欢的模样》《有多深爱就有多美好》《为你摇响一串风铃》《努力,只为不辜负自己》《味道》等。作品曾获“叶圣陶教师文学奖”“杜鹏程文学奖”“首届谢璞儿童文学奖”“全国儿童文学创作(短篇小说)优秀奖”等奖项。】
是时间会过滤,还是记忆总是很美好?
那面张扬着青春的墙
张亚凌
记忆里,那面墙承载着我们青春里所有的欢声笑语风雨雪霜,那面墙在小镇中学。
40年前的小镇中学里,都是一排排一列列整齐的厦房,砖瓦盖就。在我看来,学校房子与我们村里家户房子的区别是:学校房子是一砖到顶,清一色的蓝;村里的房子只在紧贴地面往上一米左右是青砖,砖以上都是土坯,青砖更像房子用来承重的底座。
走在学校,看到的是一面面蓝色的砖墙,感觉走得很安全,不像在村里,风侵雨袭甚或有点歪斜的土坯,总让人心里不实在。从小就心思重的我将这发现这感觉说给了母亲,她倒一点都不惊奇。“那是自然,学校就要是最好的:娃们是盼头,还敢房倒屋塌?”她如此作结。
后来的很多年里,无不印证了母亲随意的一句话都是人生至理。就像她曾说的,“学校就是掐斜枝剁邪念叫人学好的地方”。而那面墙,或许就是我们用来掐斜枝剁邪念的吧。
上面尽是粉笔写的字,蓝底白字。风吹,日晒,雨淋。有模糊到无法辨认的,有高到垫起脚尖都够不着的,有老字被新字覆盖的,却都是一个个鲜活的小心思。
那时的我是喜欢猜测还是想窥视别人隐私,是热衷于八卦还是表现出对生活的敏感?人呀,有时候不一定能说清自己的心思,反倒远远看别人也看得透彻。那时的我,隔一段日子就在没人的时候溜达到那面墙下,看着上面的字浮想联翩。
“元来美好”
这家伙是有意写错吧,“原来”二字简单到不应该写错。一定是对名字里带“元”字的某个孩子有美好的情愫。
“坚持!!”
带感叹号,还两个,却写在墙角——不细看就注意不到。坚持干啥?是精疲力尽坚持不下去了悄悄在此给自己加油,还是才确定目标斗志昂扬地发出宣言?看字,圆润,清秀。细瞅,会感觉到笔画里有掩饰不住的腼腆。我总觉得书写有性别,这字像女孩写的,有梦想的女孩都不赖。
“我的未来不是梦”
飘逸的字是展示书法还是抒发真情?几个男孩一路说说笑笑,到了这面墙下,读着,笑着。其中一个上前一挥,字们就龙飞凤舞地飘了上去,骄傲得像鹤立鸡群。错了错了,真心的都是可贵,哪分什么鹤与鸡?还是一个长久坚持又感到没有突破的孩子,在这里敲打了一下自己的心门,怕心儿在孤寂中沉睡?无从得知。只是想想,也觉有意思。
生性怯懦的我没有在上面留过一个字,总是尽可能地将自己包裹得严严实实,哪敢主动示心思于别人?倒是很喜欢站在墙下,边看边想,似乎就解开了自己的心结。不过都是趁没人时看的,看得自己脸红,感觉像偷窥别人的日记本。
或许那时的我就明白,不一定得经历了才能不犯错,看着别人就可以纠正自己。我小的时候母亲常说,做人简单,学好样子就行。几年后语文老师讲“从善如流”“择其善者而从之”时,才意识到智慧有时很朴素,朴素得就像母亲随口说出的话。
扯远了。不过,到现在我也没整明白,一面青色砖墙,经常被学生们用粉笔写满字,学校从来没有就此事发表过任何意见,就像“得讲卫生不能乱涂乱画”之类,一直顺其自然。是有意为之,还是匆忙到忽视?如今想来,学校当时的领导真的是很睿智啊,他们知道孩子的情绪也需要出口。
因了那面墙,我们的青春不管是潦草还是认真,低迷还是飞扬,颓废还是得意,兵荒马乱还是蓬勃向上,都有了妥善安置的地方。也因了那面墙,我们关于青春的记忆变得饱满且有了柔软的质感。
一面墙,安置了一段人生,是墙的幸运,还是人生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