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科名医方系列(20)周信有内科方28首】

周信有(1921—2018年)男,汉族,山东牟平人,甘肃中医药大学教授,第三届国医大师,中华中医药学会终身理事,第一批、第二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首届甘肃省名中医。

2010年入选全国名老中医药传承工作建设项目专家,2015年荣获甘肃中医药大学“特殊贡献奖”。从事中医医、教、研事业80余年,先后出版了《内经类要》《内经精义》《周信有临床经验辑要》等著作。

1.还少乌发生发乳

【处方】旱莲草20克,侧柏叶20克,何首乌20克,川芎20克。

【制法】上药均用提取物,还可添加中药植物类油脂,色素,香精。

【用法】涂发。

【功效】有生发,乌发的功效。涂治须发脱落不生,稀疏斑秃,变白为黑。

【主治】防止脱发白发,并治头痒白屑。

2.舒胆消炎冲剂

【处方】柴胡30克、茵陈50克、败酱草30克、生军12克、金钱草30克、青皮30克、槟榔30克、郁金30克、延胡索30克、赤芍30克、香附15克、川楝子15克、枳实20克、鸡内金20克、使君子肉30克、栀子20克。

【用法】上药混匀,共为粗末,水煎浓缩,制成浸膏颗粒冲剂。口服,一次8克,一日二次,早晚饭后服。或遵医嘱。

【功效】消炎、利胆、退黄、化石、排石、驱蛔等功效

【主治】适用于急慢性胆囊炎、胆结石、胆道蛔虫、黄疸(包括胆道梗阻性黄疸、黄疸型肝炎)。

3.舒肝化癥汤

【处方】柴胡9克,茵陈20克,板蓝根15克,当归9克,丹参20克,莪术9克,党参9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女贞子20克,五味子15克,茯苓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每丸重9克,日服3丸。

【功效】舒肝解郁,活血化癥,清解祛邪,培补脾肾。

【主治】各种急慢性病毒性肝炎、早期肝硬化、肝脾肿大、肝功能异常、纤维组织增生等。

【加减】有湿热证候或瘀胆现象的,方中茵陈可重用40~60克,以利于清利湿热,再加赤芍、栀子,是出于祛瘀利胆的目的;虚羸不足严重的,偏于阳虚酌加淫羊藿、仙茅、肉桂以温补肾阳;偏于阴虚酌加生地、枸杞等以滋补肾阴。对于肝硬化代偿失调,血脉瘀滞、阳虚不化所出现的腹水,根据去菀陈莝、温阳利水的治则,在重用补益脾肾和活血祛瘀之品的基础上,尚须酌加理气利水之品,如大腹皮、茯苓皮、泽泻、白茅根等,如此标本兼治,有利于腹水消除,恢复肝脏代偿功能。

4.百合抗皱增白霜

【处方】甘肃百合20g,白及20g,白芷20g,甘肃丹参,黄芪20g。

【制法】百合、白及碾细粉(120目以上)或提取,白芷、丹参、黄芪提取。添加的油脂类、防腐与抗氧剂、色素、香精等最好从中药中提取。

【用法】敷面。

【功效】抗皮肤衰老,有护肤、减皱、增自、润燥、祛斑、止痒

【主治美白除皱】

5.减肥乐

【处方】麻黄20g,薄荷20g,桂枝20g,汉防己20g,生石膏40g,滑石30g,大黄30g,芒硝30g,苍术30g,泽泻,茯苓20g,生山楂40g,川芎30g,生姜20g,茵陈,草决明30g,二甲基亚砜适量。

【制法】诸药提取,加二甲基亚砜适量,生姜挤汁掺人,生石膏、滑石、芒硝研粉掺人。

【用法】涂搽身体脂肪肥厚之处,如臂部、腹部等处,每日早、晚涂2次。涂后摩擦5一10分钟至皮肤发热为宜。

【功效】有宣散湿浊、祛瘀清化、减肥降脂的作用。

【主治】肥胖症

6.丰乳疏乳宝

【处方】紫河车80g,人参60g,黄芪80g,川芎60g,附子、肉桂、胆南星、半夏、穿山甲、乳香、没药、白芷、木香各30g,鲜仙人掌40g,僵蚕30g,冰片5g,苏合香油,二甲基亚砜适量。

【制法】诸药提取,鲜仙人掌挤汁掺人,将苏合油、冰片研粉加入搅和,再加人适量二甲基亚砜溶液剂。

【用法】外涂乳房部。涂后辅以摩擦,效果更好。乳腺结节,涂后摩擦局部皮肤,至发热为宜,约5~10分钟,每日早、晚两次,以促进药物吸收。乳房弱小平坦,每日在晨起和晚上临睡前涂2次。涂后自行按摩,用双手掌反复揉摩乳房和乳头。顺序是由上而下,周围到乳头,用力均匀柔和,可边捏按边揉摩,最后提拉乳头5次(未婚青年女性可不提拉乳头)。

【主治】本化妆品一用于乳房弱小平坦,一用于乳腺增生,乳房结节,有补肾益气、促使乳房发育、祛瘀化痰、消瘾散结的功效。另外,用于妇女臂部瘦小扁平,外涂臂部,并辅以自行按摩,也每有使之丰满的效果。

7.芳香透腋宝

【】处方枯矾50g,公丁香20g,胡椒5g,龙眼核加g,川芎30g,冰片5g,百部30g,二甲基亚砜适量。

【制法】诸药提取,冰片研粉掺人,加入适量二甲基亚砜溶液,制成膏剂或乳剂。

【用法】清洗腋下外涂,每日早、晚涂搽。

【功效】芳香透腋,辟秽燥湿,和营除臭。

【主治】液溴

8.咳喘祛邪固本方

【处方】党参9克,黄芪(蜜制)20克,五味子(蜜制)15克,淫羊藿(羊脂油炙制)20克,补骨脂(盐制)20克,半夏9克,茯苓9克,杏仁(麸炒)9克,桑白皮(蜜制)9克,紫菀(蜜制)9克,款冬花(蜜制)9克,白前9克,广地龙9克,炙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服,早、中、晚餐后分服。

【功效】调补脾肾,祛痰止咳,利肺平喘。

【主治】主治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及缓解期,症见久病咳喘,迁延不愈,咳嗽,咳痰,呼吸气促,时轻时重。

【加减】若病势缠绵,上盛下虚,肺肾出纳失常,则加肉桂、沉香以增补肾纳气,培补其下之功,若能加入蛤蚧、冬虫夏草更佳,有助改善呼吸功能,亦可配合应用蛤蚧粉4克(冲服),紫河车粉9克(冲服)。如系干咳痰稠,应加滋阴生津之品,如沙参、麦冬等,使其痰量增加,由稠变稀,易于咳出,从而减少咳嗽。如系痰多气壅,宜用刺激性祛痰药物助痰排出,痰除则咳喘易止。麻黄可缓解气管痉挛,为治咳喘要药,若咳喘严重,可加蜜炙麻黄10克左右。久咳不止,可加罂粟壳6克,以定喘止咳,但应中病即止,防久服成瘾。痰多加川贝母,或川贝母与半夏同用,以增强疗效。若痰浊有化热倾向,黏稠不易咯出,须慎用干姜、桂枝等大辛大热之品,以免助邪化热,可酌加清解之品,如黄芩、鱼腥草等,或黄芩、桑白皮相配,以泻肺平喘清热,或配以黄芩、广地龙清热解痉定喘,以防痰湿转化痰热,引起急性发作。

9.周氏益胃平萎汤

【处方】党参20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陈皮9克,姜半夏9克,香附9克,砂仁9克,鸡内金9克,炒白芍20克,莪术20克,蒲公英15克,甘草6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益气和胃,祛瘀止痛,生肌平萎。

【主治】主治气虚气滞、胃络瘀滞型萎缩性胃炎。

【加减】患者伴有肠上皮化生者,加水蛭9克;伴有胃黏膜粗糙不平,隆起结节者,加炮山甲9克,王不留行15克,海藻15克;伴有胃溃疡或十二指肠球部溃疡者,加白及9克,三七粉5克(分两次服用);胃酸减少或无胃酸者,加木瓜9克,乌梅9克,山楂15克。

10.周氏愈溃汤

【处方】党参20克,炒白术9克,黄芪20克,当归9克,炒白芍20克,丹参20克,元胡20克,三七粉4克(分冲),白及15克,海螵蛸30克,砂仁9克,鸡内金15克,香附9克,制附片9克,干姜6克,甘草9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健脾益气、温中和胃,祛瘀生新。

【主治】主治证属脾胃虚寒型的各类消化性溃疡。

【加减】寒象重或疼痛明显者,可加重制附片至15~30克;证系胃阴不足,胃脘隐痛伴灼热感,口干口苦,大便秘结,舌红少苔者,可减去温燥之品,加沙参、麦门冬、石斛各15克;属虚属寒者,可选海螵蛸、煅龙骨、煅牡蛎、甘草等;属实属热者,可选浙贝母、黄连、吴茱萸各6~10克(入煎或另吞),而瓦楞子、海蛤壳等性平之品,属寒或属热者均可酌选。大便隐血试验阳性,或呈柏油样便者,可加服白及粉3克,三七粉3克,大黄粉1.5克,混匀调成糊状或装入胶囊,一日分三次服,亦可单加白及粉9克,日分三次调服。若日久溃疡不愈,时见大便潜血者,可加服白及粉3克,三七粉3克,乌贼骨3克,黄芪粉3克,混匀调成糊状或装入胶囊,分三次吞服。

11.胆石症协定方

【处方】柴胡30克,茵陈40克,青皮30克,郁金30克,槟榔30克,大黄9克(后下),元胡15克,香附15克,川楝子9克,枳实20克,鸡内金20克,金钱草30克,赤芍20克。

【用法】水煎服,1个月1个疗程。第1疗程:每日1剂,每剂煎2次,煎1次服1次,早、晚分饭前服。第2疗程: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食后服。

【功效】疏肝利气,利胆通腑。

【主治】适用于分布在胆囊、总胆管、肝管中的直径不超过1厘米且不伴有粘连、嵌顿等情况的胆结石。

【加减】呕吐加半夏9克,竹茹9克。

12.益气通痹汤

【处方】瓜蒌4克,川芎15克,赤芍15克,丹参20克,莪术15克,元胡20克,生山楂20克,广地龙20克,桂枝9克,细辛4克,荜茇9克,黄芪30克,淫羊藿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和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亦可共碾为末,炼蜜为丸,重9克, 日服3丸。

【功效】益气培元,温经宣阳,祛瘀通痹。

【主治】主治冠心病、心绞痛、心肌梗死、房颤等,证属气虚血瘀,见胸痹、心痛、脉结代等症。

【加减】若证偏阴虚阳亢,或血压偏高,表现烦热、心悸、口干、头晕、耳鸣等症状者,可去温经散寒之桂枝、细辛、荜茇和温肾助阳之淫羊藿,加生地、黄连、茺蔚子、首乌藤等品;如果血压偏低,而表现气短、虚弱无力、脉沉细弱、舌质淡嫩等阴虚气脱之象,则原方去桂枝、细辛、荜茇加生脉散以补气养阳,复脉救脱;若病情严重,表现气虚阳脱、心阳不振、肾阳衰微,症见四肢厥冷、面色苍白、冷汗淋漓、舌质胖淡或暗紫、脉微欲绝等,则在原方基础上加红参9克,五味子9克,制附片15克,干姜9克,肉桂6克。

13.脑血栓协定方

【处方】制何首乌20克,桑葚15克,黄芪30~60克,当归9克,赤芍20克,丹参30克,川芎20克,广地龙20克,生山楂20克,泽泻9克,红花9克,鸡血藤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服,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

【功效】滋肾益气、活血化瘀、通脉降脂。

【主治】主治因动脉硬化、高血压导致偏瘫、失语、失读、失写等病症的中老年患者。

【加减】若患者血压较高则应加夏枯草15~20克,钩藤6~9克;视物昏花明显者加枸杞子20克,菊花20克;肢体麻木者加豨莶草15克;面部麻木加僵蚕9克;肌肉跳动者加白芍15~20克,木瓜9克;痰浊壅盛者加天竺黄9克,胆南星15克,菖蒲9克。此外,对痰壅昏迷的中风实症患者,亦可加服生水蛭粉,每次服用2.5克(考虑服药刺激,亦可装入胶囊吞服),早晚服2次。

14.脑衄饮

【处方】夏枯草20克,黄芩9克,桑叶9克,菊花20克,钩藤20克,生地20克,元参20克,生龙骨30克,生牡蛎30克,石决明30克,桑寄生9克,怀牛膝9克,何首乌20克,僵蚕9克,白蒺藜15克,槐花15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分服。

【功效】明目降压,平肝息风、重镇潜阳,凉血止血。

【主治】适于肝风内动,风阳上扰,气血上壅,痰火壅盛之络损血溢,中风昏厥。

【加减】昏迷者用灌肠法。夹火者当泻火,酌加龙胆草、山栀子、知母之类;兼痰者当清热涤痰,酌加胆南星、天竺黄、竹茹、贝母、竹沥之类。

15.脑萎缩经验方

【处方】九制熟地90克,枸杞子150克,女贞子(黄酒蒸制)150克,淫羊藿(羊脂油炙制)200克,补骨脂(盐制)150克,五味子(蜜制)90克,当归(酒浸)90克,丹参200克,川芎150克,广地龙150克,桂枝90克,仙茅150克,远志90克,石菖蒲90克,郁金90克,炒枣仁200克,黄芪(蜜制)200克,天竺黄90克,甘草90克。

【用法】以上方药研细,炼蜜为丸,重9克,每次1丸,分早中晚三次服用,早中两次食前服,晚上睡前服。

【功效】益肾填髓、和血通脉、养心安神、豁痰开窍。

【主治】主治因脑萎缩后,肾精亏损,脑髓空虚,元神失养,而出现健忘惰怠、精神疲倦、意志衰退、兴趣淡漠等症,渐至思维困难、失语、失认等。

16.补肾排毒汤

【处方】熟地20克,山萸肉20克,党参20克,白术(麸炒)20克,生黄芪30克,茯苓15克,益母草20克,丹参20克,淫羊藿(羊脂油炙制)20克,制附片9克,怀牛膝9克,生大黄6~10克。

【功效】益气温肾、活血利水、通腑泄热。

【主治】主治慢性肾功能不全。

【加减】阳虚偏重者,加巴戟天20克,仙茅20克;偏阴虚者,加女贞子20克,鳖甲(醋制)30克;蛋白尿长期不退者,生黄芪加至50克,另加生水蛭粉5克,早晚分冲;血尿明显者,加白茅根30克,仙鹤草30克;血尿素氮、肌酐明显升高者,生大黄可加至20克,另加生牡蛎30克。

17.益气健胃汤

【处方】蜜炙黄芪10~15克,党参15克,麸炒白术12克,茯苓10~15克,炒山药12~15克,蔻仁9克,陈皮6~10克,炒谷、麦芽各6~10克,炙甘草6~9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去渣重煎5~8分钟,早、中、晚分3次服用。

【功效】益气健胃,开脾助运。

【主治】主治肾病综合征后期恶心作呕,厌食纳差。

18.益肾温通排石汤

【处方】制附片15~30克(先煎1小时),干姜6~9克,补骨脂(酒炒)20克,巴戟天(盐制)20克,黄芪(蜜制)20~30克,党参20~30克,王不留行(炒)20克,冬葵子20克,山甲片15克,赤芍20克,莪术15克,鸡内金20克,槟榔片30克,车前子(包煎)15克,泽泻9克,金钱草30克。

【用法】采用大剂冲击法,即每次煎取之药量在500毫升以上,以增加尿量。

【功效】益气温肾,活血化瘀,利水排石。

【主治】用于尿路结石嵌顿性积水和老年尿路结石,肾功能不佳的病人。

【加减】凡有泌尿系感染现象的,酌加黄柏、紫花地丁、蒲公英、石韦、金银花、土茯苓等;临床若炎证粘连较重,已有梗阻、积水存在的较大结石,应以活血化瘀为主来组方,可选用三棱、莪术、乳香、没药、川牛膝、丹参、赤芍、元胡等,并合用炮山甲、鸡内金、皂刺等软坚药来直接对结石软化和消溶;若见虚象者,酌情重用补气药,以扶助正气,增加平滑肌的紧张性以助排石;若迁延至肾积水并损及肾功能时,表现虚寒之象,用温阳利水法,以加强肾功能,加强肾盂及输尿管的蠕动,以助排石和消除积水。

19.调更汤

【处方】淫羊藿20克,当归9克,丹参20克,生地20克,杭白芍15克,菊花15克,山栀子9克,黄芩9克,炒枣仁20克,夜交藤20克,五味子20克,生龙骨、生牡蛎各30克,珍珠母30克,紫草9克。

【用法】水煎服。

【功效】补益肝肾、调理阴阳、温下清上,育阴潜阳。

【主治】主治更年期综合征。

【加减】伴有白带者,加苍术9克、椿根皮15~20克;肝肾阴虚明显者,加桑椹15克、枸杞20克;发热症状明显者,加知母9克、黄柏9克、青蒿9~15克、地骨皮15克。

20.育阴消斑饮

【处方】生地黄20~30克,玄参20~30克,枸杞15~20克,旱莲草20克,当归9~15克,紫丹参20克,牡丹皮9克,赤芍20克,茜草15克,益母草20克,紫草20克,三七粉4~6克(早晚分冲),板蓝根20克,槐花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

【功效】养阴清热,凉血和营,止血化瘀。

【主治】适用于证属阴虚内热,络损血溢的紫癜患者。症见皮肤紫癜、黏膜出血。

【加减】若发热重而迫血妄行者,加蒲公英20克,大青叶20克,连翘20克,生石膏60克;若常有鼻出血,牙齿出血者,加白茅根20克,藕节20克,生地榆15克,大蓟、小蓟各10克;若月经过多者,加棕榈炭15克,仙鹤草20克。

21.皮疾蠲

【处方】白鲜皮20克,地肤子9克,苦参20克,板蓝根20克,土茯苓20克,浮萍9克,蝉衣9克,赤芍20克,丹参20克,紫草20克,防风9克,白蒺藜20克,何首乌20克。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2次温服。

【功效】疏风祛湿、清热解毒、凉血和营。

【主治】主治临床常见的湿疹、荨麻疹、风疹、脓疱疮、带状疱疹等以瘙痒症状为主的皮肤病。

【加减】若热毒壅盛,皮肤呈潮红、灼热、化脓,加金银花20克,连翘20克;皮疹瘙痒难忍,加蛇床子20克,全蝎6克。

22.狼疮宁复汤

【处方】淫羊藿20克,桑寄生20克,补骨脂20克,巴戟天20克,黄芪30克,紫草20克,白花蛇舌草20克,半枝莲20克,板蓝根20克,当归9克,赤芍9克,丹参20克,桂枝9克,白芍9克,鸡血藤20克,乌梢蛇9克,全蝎6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用。

【功效】补肾益气,清热解毒,祛瘀通络,调和营卫。

【主治】主治风湿之邪侵犯脾肾,久则酿热,致瘀生毒。邪毒流窜脏腑,导致系统性红斑狼疮。

【加减】阳虚者加制附片;阴虚者加鳖甲、枸杞子、女贞子;体虚乏力者加红参、白术;血瘀甚者加制乳香、制没药、三七;肌表红斑重者加白芷、防风、蝉衣;肢节痛甚者加制附片、羌活、独活、细辛、元胡;浮肿者加猪苓、茯苓、泽泻;精神症状严重者加酸枣仁、远志。

23.消疮饮

【处方】党参20克,麸炒白术9克,炙黄芪20克,当归9克,丹参15~20克,赤芍9~15 克,紫草15~20克,白及9克,生地15~20克,板蓝根20克,白芷9克,炙甘草9克,生甘草9克,三七粉5克(早晚分冲)。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

【功效】健脾益气,和血调营,托里生肌。

【主治】主治复发性口腔溃疡。

【加减】疼痛明显者加白蔹6~9克;热证明显者加蒲公英9~15克;口腔溃疡反复发并作伴失眠者加黄连6~9克、肉桂3~4克。

24.益气补血汤

【处方】党参20g,黄芪20g,黄精20g,山萸肉20g,女贞子15g,淫羊藿15g,巴戟天20g,丹参15g,鸡血藤20g,龟板30g,鹿角胶9g(烊化),大枣10枚,干地黄15g。[1]

【用法】水煎,日服3次。另外,人参研粉每服1.5g,早晚2次吞服。

【功效】培补脾肾,益气养血。

【主治】再生障碍性贫血表现为阴阳气血两虚者。也可用以治疗各种贫血症和化疗后骨髓抑制所出现的贫血、白细胞减少、血小板减少等。可作为临床常用的基本方剂。

25.咳喘祛邪固本方

【处方】党参9g,黄芪(蜜制)20g,五味子(蜜制)15g,淫羊藿(羊脂油炙制)20g,补骨脂(盐制)20g,半夏9g,茯苓9g,杏仁(麸炒)9g,桑白皮(蜜制)9g,紫菀(蜜制)9g,款冬花(蜜制)9g,白前9g,广地龙9g,炙甘草9g。[2]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食后服。

【功效】调补脾肾,祛痰止咳,利肺平喘。

【主治】本方适用于慢性支气管炎迁延期及缓解期。症见:久病咳喘,迁延不愈,咳嗽,咳痰,呼吸气促,时轻时重。

26.养正消斑饮

【处方】党参20g,炒白术9g,黄芪20g,熟地20g,女贞子20g,淫羊藿20g,五味子15g,山萸肉20g,当归9g,丹参20g,赤芍20g,鸡血藤20g,茜草20g,益母草20g,仙鹤草20g,紫草20g,白及10g,阿胶9g(烊化),甘草9g。水煎服。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早、中、晚分3次服。

【功效】调补脾肾,益气摄血,活血化瘀。

【主治】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过敏性紫癜,肢倦乏力,气短懒言,面色白光白,证属脾肾两虚,气不摄血者。

27.固本止崩汤

【处方】党参20~30克,炒白术9~15克,蜜炙黄芪20~30克,熟地20克,益母草15~20克,乌贼骨30克,续断15克,补骨脂20克,醋五味子20克,阿胶珠9克(烊化),艾叶炭6~9克,棕榈炭9~15克,侧柏炭9~15克,仙鹤草15~20克。

【用法】水煎服,每日1剂。头煎二煎药液相混,阿胶烊化后兑入,早、中、晚分3次服用。

【功效】补脾固肾,益气摄血。

【主治】因中虚气陷所致的月经过多、漏下不止、体倦乏力、面色白光白等;对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引起的出血亦可酌情选用。

28.甲术消臌汤

【处方】柴胡9克,茵陈、丹参各20克,莪术、党参各15克,炒白术、炙黄芪各20克,仙灵脾15克,醋鳖甲30克,五味子15克,大腹皮、猪苓、茯苓、泽泻、白茅根各20克。

【用法】每日1剂,水煎服,日服2次。

【功效】调补脾肾,祛瘀化癥,利水消肿。

【主治】肝硬化腹水。

【加减】若肝病虚损严重,可加重培补脾肾之品,白术可增至40~60克,另外加仙茅10克,女贞子20克,鹿角胶9克(烊化)。在扶正补虚的同时,尚须重用活血祛瘀之品。一般是轻重药并用,有时加重丹参、莪术等药之分量,再加赤芍、三棱、元胡、郁金等。

【方源】周信有,《名医治验良方》

(0)

相关推荐

  • 老中医珍藏的诊病秘籍(摘自微信)

    ​[ 生病的步骤 ] 1虚→2寒→3湿→4凝→5瘀→6堵→7瘤→8癌对应的症状: 1痒→2酸→3胀→4疼→5麻→6痹→7中风→8失觉 1.[虚]症:累,疲劳,犯困,没精神: 2.[寒]症:怕冷,怕吹空 ...

  • 周仲瑛内科秘验方

    周仲瑛,生于1928年,江苏如东人,家世业医,幼承庭训,22岁悬壶桑梓.曾任南京中医学院附属医院副院长,南京中医药大学校长.目前担任中国中医科学院学术委员.江苏省中医学会终身名誉会长等职.对中医内科和 ...

  • 【内科名医方系列来春茂内科方16首】精

    【内科名医方系列来春茂内科方16首】精

  • 【外科名医方系列:周岱翰-肿瘤科方6首】

    周岱翰,广州中医药大学肿瘤研究所所长,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从事临床五十余年,擅长治疗晚期癌症,倡导中医治癌"带瘤生存"的临床优势. 1.固金磨积方 [处方]人参.蟾酥.麦门 ...

  • 【外科名医方系列:黄金昶-肿瘤科方2首】

    黄金昶,男,生于1966年4月,中西医结合肿瘤内科学博士,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华中医药学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常委.外治专业委员会常委.新型给药协作组委员:中国医药技术国际发展委员会肿瘤专业委员会委员:国家发 ...

  • 【内科名医方系列(254)杨介宾内科方20首】

    【内科名医方系列(254)杨介宾内科方20首】

  • 【内科名医方系列(274)刘德桓内科方2首】

    刘德桓,第五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现任泉州市中医院主任医师.心脑病科学科带头人,福建中医药大学教授.硕士生导师,泉州市中医药科学学会联合体执行主席,泉州市中医药学会理事长. 1. ...

  • 【内科名医方系列(272)章真如内科方3首】

    武汉市中医医院章真如主任医师 1.滋肾养肝汤 [处方] 女贞子15g 旱莲草15g 熟地15g 当归50g 白芍10g 玄参15g 麦冬10g 生龙骨30g 生牡蛎30g 石决明30g 杜仲10g 白 ...

  • 【内科名医方系列(271)章进内科方2首】

    章进,男,1951年出生,江苏省海安县中医院主任中医师.2004年中共南通市委员会.南通市人民政府授予"第六批南通市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现任中华中医药学会外治分会委员.江苏省中 ...

  • 【内科名医方系列(270)章次公内科方11首】

    章次公(1903-1959年),名成之,字次公,号之庵,以字行世.早年就学于丁甘仁创办的上海中医专门学校,师从名医丁甘仁.曹颖甫及国学太师章太炎先生.章氏精研医书经典及诸家学说,于伤寒学造诣尤深.认为 ...

  • 【内科名医方系列(267)赵清理内科方7首】

    赵清理,男,1922年出生于河南省内乡县师岗镇堰子里保小赵岗村一个七代中医世家,是全国首批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他1958年到卫生部师资班进修学习,1960年到河南中医药大学执教,曾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