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金散,二仙饮,大蓟饮,子芩防风散血症四良方
《何氏济生论》乌金散
【组成】荆芥炭血余炭各等分(各5g)
【用法】上为末,每服三钱,童便调下。
【功效】收涩止血。
【主治】失血不止。咳血、吐血、尿血、便血、崩漏等。
【配方解析】失血不止,无论是血自上窍而出之咳血、吐血,还是血自下窍而溢之便血、崩漏,都应急则治其标,当治以收涩止血之法。
荆芥炭辛微温,祛风止血,血余炭苦平,收涩止血且能散瘀,使血止而不留瘀,二药均为炭药,色黑入血分而具收涩止血之功,相须配伍,可治疗一切失血之证。因其药乌黑闪亮,貌若乌金,故名“乌金散”。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急救止血良方。各种原因所致失血不止均可应用,可内服亦可外用。
2.临证加减:若为上部出血,可加牛膝、代赭石以引血下行;若为下部出血,可加升麻、柴胡等升提之品以助止血;若为血热出血,可加小蓟、白茅根以凉血止血;若为寒证出血,可加炮姜、艾叶以温经止血。
3.现代应用:常用于消化道出血、支气管扩张、肺结核咯血等。
4.使用注意:本方重在治标,不可久服。
《医学衷中参西录》二仙饮
【组成】鲜茅根四两,切碎(120g)鲜藕四两,切片(120g)
【用法】煮汁常常饮之,旬日中自愈(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凉血止血,化瘀生新。
【主治】虚劳咳血。咳嗽有痰,痰中带血,血色鲜红。
【配方解析】本方所治虚劳咳血,乃肺阴不足,虚火灼伤肺络所致。肺虚不能布津,津聚成痰,故见咳嗽有痰;虚火灼络,则痰中带血,血色鲜红。治宜止血不留瘀,兼以养阴。
方中白茅根甘淡寒,凉血止血,善清虚热而不伤脾胃;藕甘涩而平,收涩止血且善化瘀,二药合用,凉血止血且有涵养真阴之妙,且其形皆中空,均能利水,血亦水属,故能引泛滥逆上之血徐徐下行,安其部位也。二药均用鲜品,一则寒凉止血之功佳,二则养阴之力强,为止血养阴,止血不留瘀之良方。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凉血止血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咳痰带血,血色鲜红为用方要点。
2.临证加减:若大便滑者,茅根宜减半,再用生山药末调入药汁中,煮作茶汤服之;若出血较甚,可加大蓟、小蓟以助凉血止血。
3.现代应用:常用于肺结核、支气管扩张咯血等属肺阴不足,虚火灼肺者。
4.使用注意:本方药性寒凉,虚寒性出血慎用。
《医方类聚》大蓟饮
【组成】大蓟汁
地黄汁各一两(各30g)
【用法】上和匀,入姜汁少许,生蜜少许,搅匀,不拘时候冷服(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凉血止血。
【主治】血热妄行之吐血、呕血。血色鲜红,舌红,脉数。
【配方解析】本方所治之吐血、呕血,皆因血热所致。热入血分,迫血妄行,则见吐血、衄血,血色鲜红;脉数为血热之体征。治当凉血止血,血热得清,出血自止。
方中大蓟甘苦而凉,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血常用药。地黄甘寒,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使血分之热清则出血自止。二药取汁为用,取效更为快捷。入姜汁少许,借其辛温之性使全方止血而无凉遏之弊;入生蜜少许,性凉清热,且可调和药性。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凉血止血,为治血热出血良方。临床以吐血、衄血,血色鲜红为用方要点。
2.临证加减:若出血量多,可加小蓟、白茅根、茜草以加强止血之功;若火热甚者,可加栀子、大黄以助清热泻火。
3.现代应用:常用于胃溃疡、肺结核、支气管扩张等属血热出血者。
4.使用注意:虚寒性出血忌用。
《医级》子芩防风散
【组成】黄芩酒炒
防风各等分(各12g)
【用法】上为末,每服二钱,食前温酒调下(现代用法:水煎服)。
【功效】清热疏风止血。
【主治】肝经风热,以至血崩、便血、尿血及血淋,血色鲜红,脉数。
【配方解析】肝藏血,风热郁于肝经,肝失藏血之职,而见尿血、便血以及崩漏下血等。治宜清热疏风止血。
方中黄芩苦寒,清热燥湿,善清肝经实热,清热于里,李时珍谓之治“诸失血”。
防风辛温,疏散肝经风热,疏风于外。二药合用,使肝经风热从内外俱消,复其肝藏血之职,未用止血药而有止血之功。
《校注妇人良方》防风黄芩丸以二药等分为末,酒糊丸,米汤或温酒送下,不拘时候,主治妊娠肝经有风热,血崩,便血,尿血。
【临床应用】
1.用方要点:本方为治肝经风热以致出血常用方。临床应用以各种出血,血色鲜红,脉数为用方要点。
2.临证加减:若出血量多,可根据出血部位酌加止血药,如尿血加小蓟、白茅根,便血加地榆、槐花等。
3.现代应用:常用于消化道出血、泌尿系出血以及功能性子宫出血等属肝经风热者。
4.使用注意:虚寒性出血不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