硬币性头痛临床特点及加巴喷丁疗效观察

硬币性头痛是指头部出现的边界清晰、类圆形、小面积、局限性头痛症状, 属于原发性头痛症状, 首次出现于2002年Pareja等人的相关报道, 目前相关研究还相对较少。为加深对硬币性头痛的认识, 作者选取18例硬币性头痛患者, 对其临床表现及治疗方法进行分析, 现报告如下。

选取2007年~2012年医院神经内科主诉头盖部圆形区域内疼痛患者共18例, 男7例, 女11例, 发病年龄21~78岁, 平均 (48.5±7.3) 岁;病程为2个月~6.5年, 平均为 (2.3±0.4) 年;3例患者有偏头痛合并发生。所有患者经神经系统常规查体均显示正常, 血生化检查与头颅MRI显示均正常;将头盖部血管有异常搏动、神经损伤、血管损伤及皮肤疱疹等患者排除。

对18例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 主要包括疼痛程度、疼痛区域、具体部位与临床症状等。

给予患者加巴喷丁片口服治疗, 0.1g/次, 2~3次/d, 连续治疗7 d。

患者临床表现分析

(1) 疼痛部位:所有患者均为头部区域内类圆形疼痛, 有清楚边界, 疼痛区域形状及直径为:14例为圆形, 直径为2~6 cm, 其余4例均为类椭圆形, 分别为4cm×3 cm、5 cm×2cm、3 cm×2 cm和4 cm×2 cm, 平均直径 (4.7±1.1) cm。头痛部位主要位于头顶部, 顶枕交界区14例, 枕部2例, 额部1例, 颞部1例。右侧10例, 左侧7例, 1例位于头顶正中部中线。在不同时间内, 患者疼痛性质与部位均无明显变化。

(2) 疼痛程度:在18例患者中, 15例患者为轻度到中度, 3例患者为中度到重度。

(3) 疼痛性质与形式:患者疼痛均为持续压迫性或刀割性疼痛, 其中8例患者疼为持续性慢性疼痛,10例患者为间歇性发作疼痛, 每次发作时疼痛持续时间短则数秒,多则数日。对疼痛部位进行压迫时6例患者可诱发疼痛, 或疼痛加剧, 表现为撕裂样或刀割样疼痛。

(4) 伴随症状:18例患者均无自主神经系统相应症状, 如流涕流泪、畏光畏声、结膜充血及恶心呕吐等。其中2例患者头痛处局部有部分头发脱落表现, 其他患者外观均正常, 但有4例患者有感觉减退表现, 6例患者有感觉过敏表现, 2例患者有触痛感。

治疗结果

18例患者经药物治疗, 头痛缓解情况为:基本缓解4例, 明显缓解5例, 轻度缓解3例, 无缓解6例。

硬币性头痛属于特殊类型、慢性、原发性疼痛,常会给患者造成严重痛苦, 对其生活质量有严重影响。本次研究通过对18例硬币性头痛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将该病临床表现总结如下:

(1) 部位:患者疼痛部位均为椭圆形或圆形, 直径为2~6 cm;多发生在头的多处部位, 头顶处发生率较高, 尤其是在顶枕交界处顶骨结节处发生率最高。女性一般更易发病, 且不同年龄人群发病率间无显著差异, 经神经系统常规查体、血液检查均无阳性, 无自主神经系统伴随症状, 这和相关报道一致。

(2) 程度:疼痛为轻度到中度, 重度较少, 部分患者病变区域有感觉障碍, 病变区域痛域明显下降。

目前硬币性头痛发病机制还有待进一步研究,按照ICHD-II分类, 硬币性头痛编码为A13.7.1, 考虑为可能的局限性三叉神经末梢分支神经痛。Pareja等人认为, 该疾病可能是由头部各层组织间发病, 主要包括头皮血管、神经、板障和颅骨内外板等。

目前国外研究表明, 硬币性头痛很可能属于周围起源神经源性痛, 潜在的病毒感染可能是其机制之一。Tmcco等利用加巴喷丁治疗了难治性硬币性头痛。

本研究观察加巴喷丁治疗有一定效果, 进一步支持硬币性头痛神经源性机制。但目前国内外报道的一些病例头痛部位与头皮神经分布不符, 而且本研究中存在一例跨中线的硬币性头痛, 这与头皮神经分布理论不符, 难以通过周围起源神经源性痛加以解释。

有报道称该病部分患者同时有焦虑、抑郁等精神病学障碍, 而三环类与加巴喷丁等抗抑郁药物对这一疾病有显著治疗效果, 这揭示该病可能与人体精神障碍间关系密切。本研究未发现焦虑抑郁患者, 但个别患者有劳累后症状出现或复发。另外少数患者局部头发脱落或局部皮肤红肿, 考虑硬币性头痛的发生与局部营养改变有一定关系, 在本组研究中存在1例局部毛发脱落,可能与此有关。

多数硬币性头痛患者痛感较轻, 可自行缓解, 不会对正常生活与工作造成影响, 因此不需展开特殊治疗。对于头痛较重患者治疗, 尚无统一标准。目前加巴喷丁及非甾体类止痛药以及阿米替林等报道疗效较明显, 与本组研究相一致。

参考文献(略)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