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我的“老师”张惠云先生 2024-08-02 08:16:25 之所以给“老师”一词加上引号,是因为我既不是专业演员,也不是票友,而只是个普通戏迷,而且是个只会看戏、不会唱戏演戏的纯戏迷,和张老师的“师生关系”是谈不到什么对河北梆子的传承意义的。我“认识”张老师很早,在很小的时候,从收音机、电视里就认识了张老师。使我痴迷上张老师的唱腔,是首届“鸣凤奖”张老师的《洪湖赤卫队》唱段,真是太好听了,那时我也才十来岁,一下子就记住了这个戏,记住了张老师的名字。后来就经常能听见、看见张老师了,因为记住了。陆陆续续收集了张老师出过的磁带、光盘,《大登殿》《陈三两》《夜宿花亭》《蝴蝶杯》《双错遗恨》等等,对张老师的艺术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更加地喜欢和崇拜张老师。后来去东北上了大学,经常和同学、老师写信,就萌生了给张老师写信的念头。因为不知道张老师具体的住址,就笼统写了“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这个单位名称作为地址。结果第一封信如泥牛入海,不见回音。一度以为张老师很忙,顾不上回信,和张老师联系这事儿就搁下了。过了大半年,写信的念头又起来了,就又用“河北省河北梆子剧院”这个地址(当时互联网还没兴起,没有网站之类的信息),给张老师写了封信,而且为了张老师回信方便,还在里面放了个写好回信地址的信封。本来也没太指望张老师能回信,只是试试看而已。没想到张老师这次回信了,而且说上封信她没收到,因为已经退休在家,不经常去剧院,信就没收到,这封信是剧院的人给稍回家来的。信不长,张老师对我喜欢戏曲表示感谢,而且说自己文化水平不高,写不了太长的信,把家里电话号码告诉我,我们可以电话交流。想不到一位大艺术家竟然这么平易近人,真是喜出望外,从此就算和我的偶像联系上了!那年寒假,第一次去石家庄看望了张老师。第一次见张老师真人,既兴奋又紧张。进门时张老师正在给小孙子做棉衣,张老师一边开门一边收拾身上的棉絮,笑着说:“小孙子才几个月,棉裤棉袄常尿湿,得拆洗拆洗。”几句话让我感觉到张老师真是一个朴实的老太太,正如后来姬君超老师说的“台上似尊神,台下是常人”。当时张老师的老伴王老师拄着拐杖还能走,说话也还大致能听清。和张老师聊了很多我对河北梆子的一些粗浅认识,张老师讲了一些她的从艺经历,并给我看了她的相册,中午在张老师家吃了午饭。此次见面之后,我利用寒暑假在石家庄转车的机会,经常去看看张老师,电话仍然是经常地打。再后来剧院有了网站,和凤章大哥,剧院的诸多名家如邱瑞德老师、扈晓波老师、桂云老师等等都熟悉了起来,也认识了很多河北梆子戏迷,比如飞飚客、秦剑、田雷等。互联网越来越发达,网上资料越来越丰富,学习、工作之余,我也补习补习河北梆子的“基础知识”,时不时地向张老师请教。有一段时期,梆子剧院网站上开了论坛,根据凤章老师的建议,我担任了某一板块的版主,经常发一些对某些剧目和唱段的看法、体会,当然以张老师的剧目为多。当时为了“唬人”和自抬身价,就吹牛说我是张老师的学生(还好,没敢说是徒弟),借力张老师的威望,也受到了很多戏迷的“尊敬”,我心里那叫一个美。后来我把自称是学生的事给张老师说了,张老师不但没有反对,还说你这么喜欢戏曲,做个学生没问题,师生关系比较广泛,不像师徒关系那么有说道儿,而且有一次在她家里,她还当面介绍说我是她的一个学生,我那高兴劲儿就别提了。之后每年的教师节、圣诞节都给张老师寄贺卡,落款都是“学生”,持续了好几年。从那之后,我就正式把张老师当成自己的老师了。后来到北京参加工作,利用出差或者回老家,也经常去石家庄看看张老师。虽然不再写信和寄贺卡了,电话联系是更频繁了,而且都是长聊。张老师偶尔来北京演出或参加活动,只要时间充裕也会告诉我,我也会赶过去看看她。随着和张老师越来越熟悉,进而与张老师的徒弟们、粉丝们也有了联系,比如北京团的彭艳琴老师、天津的张翠香老师等等。彭老师也是我非常喜欢和尊敬的艺术家,经常保持微信互动。说起翠香,她拜在张老师门下,我还是起了点作用的。当时她刚调到天津梆子剧院不久,在一些演唱会上经常唱张老师代表性的段子,比如《穆桂英挂帅》《洪湖赤卫队》等,也常演《陈三两》,都是张老师的路子。由于她非常突出,第一次看到她的视频资料就记住了她,觉得她是学张派的好苗子。对于她演的《陈三两》,我还专门写了一篇剧评,发在了秦剑大哥的网站上,受到秦剑大哥的充分肯定。关注了翠香一段时间后,我就想先探探张老师的口风,看看还收不收徒弟,毕竟张老师年龄不小了。电话上一提天津的张翠香,张老师说她见过张翠香,嗓子不错,唱得也挺好,只是自己年龄大了,教不了戏了,不想收徒弟了。可是我不死心,觉得这样一个张派的好苗子,不拜张老师好好学学、抠抠戏,太可惜了。一个偶然的机会,我把想法给秦剑大哥说了,他很认同我的观点,也很看好翠香。他和翠香很熟,知道翠香也很崇拜张老师。在我俩的商议下,由他找固安戏曲家协会主席李永丰先生出面,促成了翠香拜入张老师门下这一盛事。翠香在天津举行了隆重的拜师仪式,因为时间关系我没有现场参加,但在网上看了好几遍当天的视频。虽然这件事我没起多大作用,只是牵了一下线,但是能为张派找到一位优秀传人,我是非常得意和自豪的。再次感谢秦剑大哥,我们一直网上联系,并没有见过面,是名副其实的网友,我俩算来也神交快二十年了。和张老师熟了,聊天也就戏里戏外、奇闻趣事无所不及了,当然仍以戏为主线。我看戏以网上为多,也不时地进剧场看。每过一段时间,我就把近期看戏的体会、感想、困惑整理起来,和张老师来一次电话长聊,张老师也耐心地为我指点、解惑。每次打完电话,我都感觉自己的观戏水平又提高了一截,再写戏评会更有底气。张老师很少评论别人演戏的优劣,只是从自己演戏经历的角度说说剧情、人物、唱腔的处理,说每个人嗓音条件不同、人物理解不同,唱腔处理各有特点,说我喜欢她的戏,是因为听惯了河北的唱法和她的唱腔,别的演员有别人的特点等等。张老师经常会就自己某个演过的剧目和唱段,给我这个外行说说自己是怎么处理的,借鉴了哪些,更老的传统唱腔是怎么唱的,自己是怎么改的等等。我也就对张老师的戏有了更深的理解,知道了好之所以为好、经得住反复琢磨品味的原因。时至今日,张老师的唱腔和表演,仍是我欣赏河北梆子旦角的标杆,说学术点,张老师的戏是我看戏的坐标系;说专业点,张老师的戏是音准;说通俗点,张老师的戏就是定盘星。张老师已年过八旬,身体还挺硬朗,近年来气色也越发好了,不时地也出来参加参加活动,露露面,让戏迷们感到挺高兴。张老师这大半辈子可真不容易,老伴儿因病行动不便,张老师照顾了他将近三十年,张老师自己后来身体也不是很好,家中又有各种变故,若放在一般人身上,早就压垮了,可张老师硬是挺了过来。在事业上张老师的艺术成就有目共睹,演过的剧目、唱段,在京津冀流传甚广,对青衣、闺门旦行当影响深远。2003年底的时候在石家庄举办了“张派艺术传承演唱会”,“张派”的叫法正式推出。说到“张派”,张老师总说什么派不派的,那是学生们撺掇着弄的,只要大家喜欢听我唱,认我,就行了。行业里有“打内打外”的说法,是说被内行认可和被外行认可,两者兼具的不是很多,张老师做到了,专业演员和戏迷票友都很喜欢张老师的戏。这些年,张老师因身体原因,很少登台演出了,实在推不开的就唱上几句,总觉得自己老了,气力不行了,不能唱只能“吼”了,自己又不善于讲话,不能把遗憾留给观众。这种想法大家都表示理解,也尊重张老师的想法。可是我还是经常鼓动张老师偶尔的出来露露面,可以不唱戏,当当评委、说说戏,总是好的。她们这一代演员承前启后、见多识广,每个人都是一座艺术宝库,给青年演员指点指点,就会有很大变化。戏曲现在衰微,社会风气也比较浮躁,“创新”的剧目、唱腔、表演处处可见,老先生们健在,就是一把标尺,“移步不换形”才有根基和依据。前几年我总喜欢称张老师为“老太太”,和戏迷交流、写戏评,都喜欢用这个称呼,觉得挺亲切。自从去年张老师过了八十大寿,我就不太愿意用这个称呼了,从内心里真不愿意张老师进入“老太太”行列,转而用“张老师”称呼又多了起来。每次从网上、电视上看到张老师参加活动气色越来越好,打电话声音依然底气十足,就发自内心的高兴,总觉得这是戏迷们的福分。现在,我依然是个外行戏迷,是个理工男,所从事的工作与戏曲、与文艺圈没任何关联,看戏听戏仍是我的爱好之一,而且喜欢写点评论。欧阳中石先生对内行外行有一个很好的描述:谈论一出戏,内行多从表现手法说起,外行多从什么感受谈起。跟张老师联系、“学习”多年,我仍然是个外行,看戏仍然看的是感受。专业的也多少懂一点,比如板式终于大致搞明白了,一些唱腔特点和表演分寸也能知道个大概。如果外行和内行有个边界和门槛的话,我觉得我已经接近这道大门了,到了门前的台阶旁。努努劲儿,也能拾级而上,在门口探头看看里面的风景。但是我不又不想跨进这道门,欣赏门内风景之后依然乐意走下台阶,坐在台阶上乘乘凉,歇息歇息。和张老师多年的交流,张老师的“指点”就好比给了我一个小板凳,让我可以从容的坐在门口,欣赏台上的、门里的唱念做表舞,感受角色的喜怒哀乐,陶醉梆子的跌宕起伏和慷慨激昂。我很享受这种状态,很感激张老师,是她让我能更深入地欣赏河北梆子和戏曲的美。我和张老师联系、交往也有二十多年了,张老师就是这样一位平易近人而又受人尊敬的艺术家,用白燕升先生的话说,“张老师就是一个让人非常崇拜而又十分朴实的老太太”。能有这样一位先生做“老师”,我感到很荣幸,也很幸福。祝愿张老师身体健康、永远年轻!!!2020年11月30日于北京 本文作者杨少辉与张惠云先生合影 杨少辉,博士,就职于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网名:云中燕、河北梆子云中燕。 赞 (0) 相关推荐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8)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8)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3)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3)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2)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2)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6)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6)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10) Show More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1)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1)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4)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4)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11)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11)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5)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5)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9)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9)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14) 展开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7)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7)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13) 《CCTV空中剧院》封箱戏《戏迷家庭》(13) 京剧演出上字幕的诀窍——在演员张嘴前两秒按回车键 向所有为京剧服务的的幕后工作者致以最诚挚的敬意! 来源:文汇报 作者:邵岭 戏曲演出打字幕的做法,始于1952年全国第一届戏曲汇演,到今年整60个年头.现如今,能不看字幕而听懂戏曲唱词的人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