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弃疾自己很喜欢的一个千古名句,经常在酒宴上问旁人:写得如何

喜欢辛弃疾,有很多理由。比如率50人闯万人敌营的勇气,比如至死都不改的初心,比如他那600多首词作。除此以外,还是有他身上的那种狂傲之气。

辛弃疾的狂,是骨子里的东西,配上一丝酒意,总是能化为令人动容的文字。“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是他在醉后挑灯看剑时的狂,哪怕落寞,却不改平生之志;“只疑松动要来扶,以手推松曰去”,是大醉后扶着松树所悟出了的妙语,狂气中带着诙谐。

如果说李白酒入愁肠,是七分化作了月光,三分化作了剑气;那酒入了辛弃疾的愁肠,化作的不只有月光有剑气,还有那一丝不羁的狂傲。本期笔者要和大家说的,就是辛弃疾一首酒后狂傲之作,词名叫《贺新郎·甚矣吾衰矣》:

甚矣吾衰矣。怅平生、交游零落,只今余几!白发空垂三千丈,一笑人间万事。问何物、能令公喜?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情与貌,略相似。

一尊搔首东窗里。想渊明、《停云》诗就,此时风味。江左沉酣求名者,岂识浊醪妙理。回首叫、云飞风起。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知我者,二三子。

这首词,爱好诗词的朋友应该都比较熟悉,其经典程度也自然不用笔者多说。所以本期笔者只和大家说关于这首词的,3个容易被忽略的细节:

第一、就是这首词前其实是有一个序言的,大意是说:自己乔迁后,很多好友都为他的新居写过词赋,但他自己却一直想不到该写什么,所以迟迟没有下笔。直到有一天,独坐在停云堂里,看着水声山色动人,那青山一排排就好像在欢迎着他似的,所以才有了灵感,便随手模仿陶渊明的诗作《停云》写了这样的词。

颇有意思的是,辛弃疾自己说这是模仿陶渊明,但事实上后世很多年里,很多人都只记得辛弃疾这首词,不记得陶公的原作。由此可见,辛弃疾是有极强的模仿能力的。这一点不只体现在这一首词里,他还曾模仿过李清照、苏轼等人的作品,效果都是不错的。

第二、就是关于最后一句“知我者,二三子”到底是何人,这个问题历来有很多争议。从词的下阕里,可见他是醉酒后观山,才写下这首词,他在前一句提到了古人。所有有一种说法是认为,“二三子”指的是辛弃疾一直喜欢的先贤陶渊明、孔子、屈原三人。

另一种说法,则认为这几个人可能是辛弃疾的几位好友,毕竟这一句是引用《论语》中“二三子以我为隐”的典故。这个典故本身,就是写友情的。

对此,笔者更赞同第一种说法。虽然陶、屈、孔子三人,不是他的好友,但既然青山都能和他“情与貌,略相似”,那跨越历史时空的知已情,当然也能入辛弃疾的词。辛弃疾就是要说,几千年来真正能懂他的,只有古代先贤,比起说身边的朋友,这种狂气更盛。这样理解,才能对这首词的认识更深。

第三处细节,是南宋文学家岳珂(岳飞的孙子)在其史书上提到的。辛弃疾在世的时候,岳珂还是一个少年,但他听说过不少辛弃疾的趣事。他指出,当时辛弃疾很喜欢这首词,所以后来每次有酒宴,他都经常拿出其中“不恨古人吾不见,恨古人不见吾狂耳”一句,来问酒宴上的好友们自己这句词写得如何。

写了句狂词,然后就经常跟好友“炫耀”,这样的辛弃疾也当真是可爱极了。这件事,能传到岳珂耳朵里,可见在当时的文化圈已经是件美谈了。辛弃疾之所以会这么喜欢这首词,很大的原因就是它确实写出了自己的心声。这两个“恨”字,狂气之下其实仍然有一种怀才不遇的落寞,用这种极夸张的艺术表现形式来展现后,更具感染力,也更让人心疼。

以上3点容易被忽视的细节,每一个都值得我们细细思量。笔者希望,大家在看到此词的狂傲之气外,能对他内心的愁与苦,以及不愿改变初心的那种坚持,有更深的认识。词人的不幸,最终成了词坛之幸;本该持剑的手,最终拿起了笔。于辛弃疾来说,这“词中之龙”的美称真的是他想要的吗?一声叹息!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