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中,刘备身边为何没有大将?
夷陵之战一把火断送了蜀汉的未来,最重要的就是人才的折损。
夷陵之战刘备身边不是没有大将,而是带上了蜀汉几乎所有的精锐。这一战蜀汉黄权、马良、张南、冯习、辅匡、赵融、廖化、傅肜、吴班、陈式、向宠等人全部参战。这已经是当时蜀汉的最强阵容了,还有沙摩柯等五溪蛮加入,如果这还不够看,在当时的情况下,蜀汉实在是没人了。
蜀汉武将
《三国演义》的流传让蜀汉武将名气大增,但是相比于曹魏、孙吴,蜀汉真正拿得出手的名将还是太少了。蜀汉最有名的武将是五虎将,加上一个魏延。此外有名的就是刘封、关平、霍峻、陈到、马岱,以及武侯祠中竖立雕像的孙乾、张翼、王平、姜维、廖化、向宠、傅佥、马忠、张嶷、张南、冯习。
夷陵之战的起因是关羽身死,失去荆州。大怒的刘备以“不为弟报仇,虽有万里江山,何足为贵”大举兴兵伐吴,让张飞率兵万人,从阆中到江州会师。张飞临出兵前,就被其麾下将领张达﹑范强谋杀,带着头颅投奔了东吴,张飞还没去参战就这样去世了。
在正史中是没有五虎将的,只有前后左右四个将军,分别是关羽、黄忠、马超、张飞。夷陵之战发生的时间是221年,黄忠在220年就去世了,根本没有参加夷陵之战。蜀汉的四大将中剩下的马超,半世枭雄,投奔刘备后虽然位高但不受重用,一直处于留守状态。相比于赵云,刘备更看重的是魏延,不过魏延是汉中太守,负责抵御曹魏。刘备攻打东吴还没有昏了头,需要防御曹魏,不会让魏延离开汉中重地的。赵云是极力劝阻刘备的,刘备没有带他,让他都督江州,是最接近战场的地方,因此刘备败逃时赵云是第一个来接应的。
在这些有名的武将之下,就是关平、刘封等人了。关平在荆州之战中随关羽一起赴死,刘封刚烈勇猛但也正因此被诸葛亮劝谏处死,霍峻、孙乾也是早早去世,姜维、王平、马忠、张嶷等几人都是后期的人才。这时的蜀汉主要将领就是黄权、吴班、张南、冯习、向宠等人,廖化是从东吴诈死奔赴蜀汉时遇到刘备的,继续担任大将。除了武将,刘备还带着马良、程畿、傅肜这些文臣谋士。刘备几乎带走了所有的家底,还安排了张飞会合,赵云接应,如果这都叫没有大将,又让刘备去带谁。如果这一战赢了,这些人才都会是蜀汉的王侯将相。
这一战孙吴一方是最后的赢家,关羽虽然看不起江东,但江东多的是英杰。蜀汉最吃亏的地方就是人才的补充,尤其是荆州丢失后,更需要培养新的人才。曹魏占据中原不用说,孙吴也多有世家大族的人才,这一战吴国就出动了陆逊、孙桓、朱然、潘璋、徐盛等名将。刘备这次损失最重的就是带领的这一批人才,以致于后期北伐时没有大将担任先锋,只能让年老的大将廖化冲锋陷阵。
夷陵惨败
221年,刘备亲率大军讨伐东吴。吴班、张南、冯习率领约三万人打头阵,击破吴军李异、刘阿,占领秭归。当时黄权曾劝刘备自己当先头部队去试探敌人虚实,让刘备坐镇后方,刘备没有听从,让他驻扎在长江北岸防范曹魏袭击。为了扩大实力,刘备又派侍中马良到武陵活动说服五溪蛮各部。马良成功说服五溪蛮各部首领,沙摩柯带领约一万人前来助阵。这时蜀汉约有5万人,东吴孙权派遣的陆逊带领的也是5万左右人马,两方势均力敌,但刘备一方的精锐士气正盛,速战速决,拿下陆逊一方是不成问题的。
《孙子兵法》有言,善用兵者,避其锐气,击其惰归。陆逊是当时名将,他深知刘备兵势强大,锐气正盛,又求胜心切,选择了避其锋芒,坚不出战,就这样两方相持了五个月。面对陆逊的战法,刘备毫无办法,士气渐渐涣散松懈。当时又正值酷暑,为了避暑,刘备将水军转移到陆地,扎营在深山密林里,百里连营。
山林扎寨是兵家大忌,兵力分散,又最易遭到火攻。刘备也算是久经沙场的大将,却犯了大忌,曹丕听说后就说刘备必败。果然,陆逊发动反击了,火烧蜀军连营,趁势攻击大乱的蜀军。这一战朱然、韩当、潘璋、孙桓、诸葛瑾、骆统、周胤等吴将配合陆逊的主力,攻击败逃的蜀军。张南、冯习、沙摩柯等阵亡,杜路、刘宁等走投无路投降,刘备乘夜逃遁,断后的傅肜誓死不降奋力战死。在江北防御曹魏的黄权后路被吴军切断,不耻投降吴军,投奔了曹魏,程畿、马良等人也战死。这战断送了蜀汉未来的人才,傅肜、程畿、马良、张南、冯习等人誓死不退,黄权投降魏国,这之后蜀汉才是人才大凋零。
夷陵之战蜀汉并非没有大将,主要原因在于主帅刘备。刘备一没听黄权的劝谏,二犯了兵家大忌而惨败,如果刘备能听从黄权的劝谏也不至于这样惨败。在惨败下,将领也是无能为力的,而幸存下来的廖化、吴班、陈式、向宠都是后期重要的大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