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道·谈茶知:真味道出自『茶水交融的时间』

茶知乃知识;知识乃人的经验被大多数人公认后的经验;谈茶知乃尝试着总结大多数人公认后的经验。
喝茶首先是体需,其次是品味,再次是养生,最后是文化。
身体的需要不讲了,道理大家都知道。品味就显得很重要,味不对后边的就没法谈了;百人百味,同一种茶不同的人对味道很难统一,因此,我们在这里不谈感受,只谈味从何来,味怎样来?
味从何来很简单,味丛茶来!
味怎样来?就有讲究了,同一种茶,不同的人会做出不同的味来,这也是常见的,为什么?
关键在同一种茶,在品味之前的冲泡制作过程中,『茶水交融的时间』把握不同。
现在有人把『茶水交融的时间』过程称为“出汤”,这种叫法有一定道理,也通俗易懂。
把“出汤”定义为『水注入容器后,与茶叶进行物质交换过后,倒出汤水的过程』,也比较准确。
在冲泡环节,『茶水交融的时间』或叫出汤时间快慢,决定了茶汤的浓淡程度。
相同品质、同样投茶量、相同冲泡手法,即所有外界变量都统一的情况下,出水慢的茶汤,一定要比出汤快的茶,浓度要高。
甚至于浓度太高,让人喝完之后,会觉得苦涩,舌头仿佛起了一层褶皱,通体不舒畅,容易产生“味浓如药”的感觉。
为了能喝到拥有绝佳风味的好茶。人们不断在生活中总结,其中集中在对『茶水交融的时间』长短的把握上,我认为这是把握到关键点了。
时间长即慢,时间短即快;于是就有了所谓的、通俗的“快出水”和“慢出水”之说,
快出水,是指水注入盖碗之后,盖上盖子,迅速把茶汤倒至公道杯的泡茶方式。究竟怎么做,才叫做快呢?五秒出水,七秒出完水,这是“快出水”的标准。
也就是说从第一滴水水注入盖碗,合上盖子,端起盖碗出水,到大量茶汤进入公道杯,整个过程不超过七秒。
这种方法最适合冲泡内质丰富的高山白茶,武夷岩茶,桐木红茶等,尤其是前四冲,可谓风味美妙绝伦,不可谓是舌尖上的一场盛宴。
谈完“快出水”,再看一下“慢出水”,也就说行话所说的坐杯。
坐杯,是指在水注入盖碗之后,盖上盖子,让热水在盖碗里闷一段时间,再把盖碗端起来,将茶汤倒入公道杯中的泡茶方式。
『茶水交融的时间』从第一滴水注入盖碗,到盖碗里的水全部倒入公道杯,这个过程大约在1分钟到2分钟之间。
它与“快出水”相比,坐杯不是日常喝茶的常态,甚至于并非所有茶类在冲泡时,都适用于坐杯的方式。
因此提醒大家“快出水”常用,而坐杯却要视情况使用。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