朔州晚报 第7050期 A7版:又到中秋
年年中秋,今又中秋。中秋话月亮话月饼已是常态。每到中秋节,朋友圈、公众号各种有关的文字、图片比比皆是。让人不由沉浸在节日的氛围中。
人过了四十岁,岁月就像上了风火轮,倏忽而过。感觉一年就是四个连接点:春节——元宵——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春节,周而复始。中秋节一过,人们就会说:“又一年快结束了。”
过了这么多个中秋节,能想起来、记得住的恐怕没几个。
记忆深刻的是一个有月饼却不能吃的中秋节,让我加倍怀念。月亮很圆、很亮,看着放在院心上四方木盘子里的五个月饼,五个苹果,我口水直流,那年我十岁。
十四下午,母亲借回了村里唯一的一架月饼鏊子。一起来打月饼的,还有周围的五六家人。十四的月亮也很亮,母亲忙碌着。月饼并不多,仅仅能烤两三鏊子,也就三十多个吧。生胚的月饼单薄又发白。烤出来焦黄,也鼓了一些,发出诱人的香味。我的任务就是拿一个胡萝卜小方条,蘸着红颜色,认真地给每一个月饼盖一个红印。母亲数着个数。然后三五个分成几堆。嘴里数念着:“姥娘的、舅舅的、爷爷的,姑姑的……”我的眼睛紧紧追着母亲的手。母亲数完了。我看着剩下的几个月饼,欲哭:“那我们的呢?”母亲说:“今天你们分俩个,十五晚上供完月亮,一人一个。”母亲看我依旧撅着嘴,说:“过完十五,眊完亲友,拿出去的自然就会换回来,那时你们再好好吃。”我的嘴角向上弯成了月牙。父亲请不了假,那一年中秋节没有回来。我家的刚烤完,母亲就把两个月饼切成了八块儿。姐弟四个每人四分之一,眨眼之间没了。大弟弟手快又拿一块,妹妹见状也拿了一块。母亲给了小弟弟一块,小弟弟嘴里含糊不清地说:“月饼好吃,我还要。”母亲说:“我不好吃甜的”。又准备把仅剩的一块给小弟弟。我生气了,拍了小弟弟一巴掌:“一点大的小东西,你要吃多少?”小弟弟张着含着月饼的嘴哭得声泪俱下。母亲嗔怪地看着我:“他还小,懂什么?这一块儿给你。”我没接,母亲把最后的一块,只掰了很小的一丁点儿放在嘴里,余下的又塞进了弟妹们口中。记得那天的月饼油气扑鼻,香甜软糯。记得那晚的月光,月光下母亲忙碌开心的脸。院子里的人们还在烤月饼,我开始肚子痛,满地打滚儿。母亲赶紧找来赤脚医生胡奶奶扎针。扎针不久,我把吃进去的东西全吐了出来,包括那1/4月饼。胡奶奶把腌菜用的盐炒热了,装进小袋子,垫上毛巾放在我肚子上。胡奶奶嘱咐说:“不敢吃月饼,着凉发霍乱子了,过一两天就没事了。”
过完十五眊完亲友,果真又换回月饼来。一家人一边品尝一边议论,谁家的糖少了,油小啦,谁家的火大烤糊了,谁家的还没熟。各家的月饼早就吃完了,月饼的话题往往会议论上好一阵子。
后来的中秋节,内容越来越丰富,香蕉、葡萄、西瓜、石榴、猕猴桃、火龙果等等之类也加入了盛会。但是再怎么吃,总没有那1/4月饼香甜。
我把这件事说给孩子们听,他们觉得匪夷所思。也难怪他们,他们没有经过那样的日子,出现“何不食肉糜”的司马衷也可以理解。青少年时期的事情,苦难也罢,甜蜜也好,都最难忘。但如果有人跟我说,你再返回去呗。我一定毫不犹豫地拒绝。
经过苦日子的人更懂得美好生活的来之不易,惜福才有福。一代人是一代人的使命,未来是年轻人的。今年新冠肺炎全球大流行,我国上下一心战胜疫情的决心、力度及成果不言自明,作为中国人感到由衷的自豪与衷心的感谢。八零后九零后甚至零零后们,做出了多少可歌可泣的事情?为他们点赞!
中秋意味着团圆,每年的中秋我总要对着月亮拍几张照片,眼中的月亮玉盘般光洁明亮,拍出来却是小小的、昏暗的碗口。我依然很满足。
今年的中秋和国庆是同一天。中秋那天,月亮出来不出来,于我而言都一样。我知道她有多美。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珍惜每一年中秋节与亲人团聚的机会,珍惜生命里的每一天。守着心底那一片月光,怀着感恩与珍惜,安详着岁月,安稳着年华。■山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