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全面推行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全员聘任,实行公司化管理(附4地经验))
10月27日,省政府新闻办召开河南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专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相关情况。
啥是开发区?据了解,开发区是指由国务院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批准,在城市规划区内设立的经济技术开发区、保税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等实行国家特定优惠政策的各类地区。
发布会上,省委改革办副主任胡彦宏表示,就我省来说,截至2019年底,全省开发区建成区面积达到2000平方公里左右,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超过1万家,占全省规模以上工业企业48.5%。
除了规模大,我省开发区的数量也在全国名列前茅。
省发展改革委巡视员郑金广介绍,目前,河南全省共有150个开发区纳入了国家开发区公告目录,总量居全国第3位,基本实现了“一县一区”。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和综合保税区在带动全省发展中发挥着重大作用,省级产业集聚区成为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撑力量。
规模大、数量多,开发区为我省发展带来了巨大动能。
郑金广说,依托开发区,河南培育出了洛阳智能装备、漯河食品、商丘纺织服装等19个千亿级产业集群,以及127个百亿级特色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特色鲜明、竞争力强的区域品牌。“十二五”以来,全省开发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超12万亿元、年均增长32.9%,开发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建设不断完善,产业、人口、城镇空间融合发展持续优化。
年底前全面推行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
胡彦宏说,2017年1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促进开发区改革和创新发展的若干意见》,对加快开发区转型升级、促进开发区体制机制创新、完善开发区管理制度和政策体系进行了安排部署。
去年,我省出台了《关于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意见》,明确以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为核心,以开发运营去行政化和主责主业去社会化为切入点,着力突破制约开发区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努力将开发区打造成为产业发展集聚区、改革开放试验区、科技创新引领区。
文件明确了全省17个省辖市和济源示范区的29家开发区作为首批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不搞一刀切,结合实际先行先试“纯公司化”“政区合一+公司”“管委会(工委)+公司”三种改革模式,为改革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做法。
截至今年9月底,我省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试点工作基本结束。胡彦宏称,下一步,我省将不断深化改革试点工作,健全工作推进机制,确保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年底前在全省全面推行。
改革重点涉及管理体制、职能配置、人事薪酬三方面
改革具体要怎么做?重点是什么?郑金广表示,此次开发区改革重点是从体制机制方面求创新、求突破。
改革管理体制
在总结先进地区经验并结合我省实际的基础上,提出了以“管委会+公司”为基本模式的改革路径。其中,公司要依法合规独立运营,实行市场化运作;管委会要通过“两剥离、一加强”,即剥离开发建设运营职能交由公司承担、剥离社会事务管理职能交由属地部门或代管乡镇(街道)承担、加强管理服务职能,实现“瘦身强体”。鼓励有条件的地方积极探索“纯公司化”“政区合一+公司”等多种改革模式。
优化职能配置
调整优化管委会内设机构,同时,通过刻制部门“2号章”、设立派驻机构、开辟“绿色通道”等方式,进一步向开发区下放市县经济管理权限,从而更好提升政府服务效能。
改革人事薪酬制度
创新人员管理方式,打破人员身份界限,实行双向选择、全员聘任,探索兼职兼薪、年薪制和协议工资制等多种分配方式,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
长期关注产业经济研究的省社科院研究员唐晓旺表示,无论是“管委会+公司”,还是“纯公司化”“政区合一+公司”模式,共同点都是实行公司化管理,作为市场主体去更好地发挥效能,“公司化运营后,在体制机制方面会更加灵活,能够像一个企业一样去竞争。即使它仍不是一个完全意义上的公司,但相比以往体制,已经是很大的转变。”
【经验介绍】
新乡: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制、薪酬激励制是切入点
“新乡经开区在国家级经开区综合考评中,连续三年晋位升级;高新区在全国169家高新区综合评价中连续两年均上升8个位次。实践表明,开发区已成为助力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和重要引擎。”新乡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李跃勇介绍,新乡市推进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概括起来主要是三个方面的特点:见识早、行动快,站位高、勇创新,抓得实、效果好。
他在发布会现场表示,针对开发区建设中不同程度存在的体制机制改革滞后和创新活力动能不足等问题,新乡市在全省自创区核心区高新区率先启动以“全员聘任制、绩效考核制、薪酬激励制”为切入点的改革,相关做法得到省里肯定。
据介绍,在“去两化”方面,新乡市除了精简优化管委会(党工委)内设机构、注重做大做强国有公司外,还结合新乡实际,统筹考虑经开区、高新区两个功能区和红旗区、卫滨区两个行政区发展前景和当前制约因素,因地制宜,创新创造地提出了区域套合融合的思路(即推进经开区与红旗区、高新区与卫滨区套合,新东产业集聚区与经开区、卫滨专业园区与高新区融合),既解决了两个功能区去社会化和发展空间受限的问题,也实现了区域资源的充分整合,促进了区域整体协调发展,一定程度上也为全省开发区改革创新工作作出了先行探索。
鹤壁:推行“管委会(工委)+公司”管理模式
鹤壁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洪利民介绍,今年7月份,鹤壁出台了推动开发区体制机制改革创新的全市性指导意见,对改革模式、机构设置、薪酬制度等改革重点进行明确,决定全市推行“管委会”+公司模式,同时建立“容错纠错”机制,允许涉改开发区在市《意见》框架内大胆探索适合各自开发区的改革举措。
目前,通过有效的督导和推进,4家涉改开发区(产业集聚区)改革工作全面铺开、进展顺利。其中,鹤壁经开区改革任务已顺利完成,宝山经开区改革任务也已基本完成,浚县产业集聚区、鹤淇产业集聚区正在按照节点积极推进,预计年底前改革任务可全面落地。
“改革后,鹤壁经开区、宝山经开区、鹤淇产业集聚区、浚县产业集聚区内设机构从14个、12个、7个、8个分别压减为10个、9个、6个、5个,压减率27%。”洪利民说,如鹤壁经开区新成立了鹤壁经开投资集团,于8月18日挂牌运营,以百万年薪面向全国公开招聘了集团公司总经理,组建了“三会一层”管理体系,提升了投融资能力和国有资本管理水平。
在放权赋能方面,按照“充分放权、加强指导”的原则,鹤壁经开区全面梳理各部门权责清单,确定了116项可以承接的审批事项,市直部门通过刻制“2号章”、设立派驻机构等方式下放相应审批权限,推动实现“办事不出区”。在创新产业用地方面,制定了《关于开发区新型产业用地试点的实施意见》,通过增设新型产业用地分类,满足开发区发展新型产业的需要。
值得一提的是,鹤壁经开区充分发挥鹤壁经开投资集团的作用,加强与民营资本、社会资本和金融机构的合作,先后承接了总投资50亿元的电子智能信息产业园(中原光谷)、总投资10亿元的汽车电子智能产业园等重大项目,有力促进了项目建设和经济发展;宝山经开区通过组建宝山市政工程管理有限公司、宝山建设投资有限公司加强市场化运作,成功引进中建铝、中国二冶、中铁六院、中铁八局等工业项目和基础设施项目,发展势头进一步向好。
濮阳:大幅精简人员,现有机构压缩率高达68%
濮阳经开区党工委书记陈晓华介绍,按照“优化、精简、效能”的原则,濮阳经开区科学制定机构设置方案,对现有机构进行大幅压缩,压缩率高达68%。同时,采用员额制进行企业化管理,大幅精简现有工作人员,人员重点向招商引资、投资服务、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等一线岗位倾斜。
与此同时,濮阳市整合现有国有企业资源,成立濮阳经济技术开发区投资发展集团公司,下设建设开发、产业发展、招商运营三个子公司,作为开发区的建设平台、融资平台和投资平台,分别承担基础设施建设、产业投资、招商引资等任务,促进专业化运营。
在优化绩效薪酬体系方面,濮阳根据“稳住基本、加大激励、多劳多得”的原则,依据岗位的价值贡献确定薪酬水平,多劳多得、优劳优得、岗变薪变,破除以往按照身份、级别定薪的方法。同时,充分发挥绩效考核“指挥棒”的作用,建立以目标导向、实绩导向、奖优罚劣的绩效管理体系,充分调动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真正实现能者上、庸者下、劣者汰。
“改革的前提是政策支持,科学的改革方案能有效减少改革阻力。要在深入调研思考的基础上,结合实际,高标准编制改革相关政策文件体系,重点是科学制定改革总体方案,最好委托专业机构进行编制,尽早明确机构设置、定岗定员、岗位聘任、薪酬优化、绩效考核等关键环节,为推动改革提供重要支撑。”陈晓华说。
安阳:深化主业主责去社会化、开发运营去行政化
安阳高新区党工委书记杜建勋介绍,安阳将13.9平方公里的文峰产业集聚区,纳入高新区管理,使产业发展空间扩大32%。规划一带两园(即:科教产业带、现代工业园、现代物流园),重点发展数字经济、新能源、新材料和先进制造业,招商项目优先向园区布局。
与此同时,安阳将文峰区工信、科技、招商、集聚区管委会等4大经济部门,整体并入高新区,强化相关领域的经济管理和服务职能。从两区公开遴选30名优秀青年干部,全部充实到高新区经济一线。通过两区资源互补,努力实现“1+1>2”效应。
“在设置机构时,大幅提高经济部门比重,同时组建经发、科创、建设3大集团公司;在配备人员时,重点向一线倾斜。改革后,服务经济主战场的机构和人员,结构比由原来的30%左右,提高到70%以上,实现了工作力量倍增。”杜建勋说,安阳高新区围绕“发展高科技、实现产业化”,推动本土企业、源发技术、创新平台,与全国品牌公司嫁接重组。先后促成艾尔旺与上海雅本重组,利华制药与广东溢多利重组,等等。特别是合力创科依托97项专利技术,成功牵手上海复星,于2019年9月投产,一年来上缴税收即达到过去10年总和的3倍。
数据显示,2019年,安阳高新区新增高新技术企业、创新引领企业,分别占到全市的41%、50%;发明专利、省级以上科技孵化器数量,分别占到全市的51%、70%。风电产业链相关企业,亩均税收实现“过百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