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思乱想 | 我的历史观
南京古城墙花灯
摄于2019年4月
在读唐浩明的历史小说《曾国藩》的时候,这样的一个念头始终萦绕在脑海中:
曾国藩是历史人物,如果《曾国藩》中所描述的曾国藩并不完全符合历史上真正的那位,该如何办?
尤其是当我读到曾国藩的内心活动和秘密活动,比如坚持让自己的六弟曾国华出家。
书中给的理由是六弟战败后,曾国藩一连多日没有六弟消息,便以为其为国捐躯。于是上报朝廷,咸丰皇帝亲自书写“一门忠义”赐给曾家。
可后来,曾国华竟然回来了,没有“为国捐躯”。如果大家都知道的话,曾国藩就犯了“欺君之罪”。
于是曾国藩不准六弟回家,要他隐姓埋名,要他出家,不准他回家。就连六弟活着的消息,其妻与子女都不知道。
可这些细节又怎么会出现在一百多年以后的书中呢?
在《曾国藩》中关于彭玉麟所爱之人“姑姑”的结局。
书中说的是彭玉麟最后娶了这外祖母的养女,但最后“姑姑”咯血而亡;可1946年罗尔纲考证的结果却是这位梅姑嫁到别家姚氏,四年后死于难产。
关于这个细节,孰真孰假,孰对孰错。
小说作为一种艺术形式,为了激化冲突,可以允许对一些细节进行加工,达到为主题服务的目的。
可如果你关心的历史是虚构,那么读历史小说的目的究竟是为了什么?
对于历史小说的态度,首先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所有过去发生的历史事件,对于后人来说,永远都不可能里完全地了解事件的真相,只可能无限地接近真相,但永远抵达不了。
所有的正史、野史、历史小说等等都是回到过去的传送门,要接受所有可能的错误。陈寿的《三国志》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后者流传广,前者相对更专业。对于一个普通人来说,并不需要纠结究竟是刘备年龄大,还是关羽大,谁应该去做大哥。
更多的人初识三国还是通过《三国演义》,但要细致了解那段历史,便要去读《三国志》《后汉书》。
可是去读“二十四史”,先不说文言文本身的阅读困难,谁有能保证里面所记录的真的是完全地符合历史的真实嘛?
于是这个问题就一直盘旋在自己的脑海中,尤其在读《曾国藩》的时候表现得更为突出。
“绝大多数人的努力程度还没到需要拼天赋”这句话给了我灵感。
我何需操心历史的真假对错:以我对历史的了解程度还没有到需要知道是否真实对错,当读了足够多的书,多相对比,自然知道应该是怎样。
如果明白了这点,在读历史小说的时候,就不会纠结史料的真实性。
对于历史小说,就其虚构程度也分为两类:一种是“博考文献,言必有据”的严格的历史小说,一种是“只取一点因由,随意点染”的较为自由的历史小说。除却明显架空历史的小说,事实上很难去界定一部作品的虚构程度。
那么界定一部作品是否优秀在于是否符合逻辑性。
足够了。
胡思乱想 | 在这里鼓励胡思乱想,鼓励白日做梦,鼓励脑洞大开。没有什么是一直正确的,也没有什么是无法想象,欢迎填坑。